45思修说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说课张燕一课程设置二三四改革思路课程设计实施资源一课程设置(一)性质与作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我校所有专业的公共必修课。该课是中宣部、教育部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中央16号文件)而规定的全国各大高校的大学生的政治理论必修课之一,它开在第一学期,与第二、三学期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相衔接,是政治理论课的入门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世界、认识社会和把握人生的能力,提高其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法律意识。它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对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遵守相关道德规范运用法律维护权利履行义务能力目标知识目标能运用知识目标中的内容分析社会现象,认识和解决人生和自己成长中的重大问题。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即立场、观点和方法把握伦理道德和法律知识。行为目标(二)课程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学情分析教学内容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课程采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它的编写工作是在中宣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展开的,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教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因此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每部分的基本知识,是一幅完美的理论骨架。她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手段附之血肉,让其生动。(二)学情分析1作为医学专科的一年级学生,普遍对两课类课程不感冒,认为学之无用,只关心如何应付考试。2他们喜欢手机上网,浏览各种新闻,但由于生活阅历有限,使他们在谈论、评价、思考社会问题时,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还不能深刻、准确、全面地认识问题。3他们关注自身在学校教学和实践活动中的能得到什么,关注未来的就业。(三)教学理念在授课内容上发挥教材的长处,补学生认识能力的短处,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讲授。讲授过程中事例的选取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对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有所帮助。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鼓励他们通过积极参与各项实践活动提高就业所需要的各项素质。教学方法上灵活组合,通过对学生的前引后推,即吸引和督促,提高授课效果。考核方式能覆盖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行为目标。(四)教学内容理论模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部分10学时道德部分10学时法律部分10学时绪论打破章节限制,不是X章X节X个问题的讲,而是整合为一个专题,运用讲授自然科学的方法,找出每个专题中的基本知识点(这是本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再对该知识点进行运用。专题一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专题二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专题三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人生价值的标准是看一个人能否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基本原理原理应用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的含义和作用1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2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3理想的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1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2爱国与经济全球化3爱国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人生观教育人的本质1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2明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3人生价值思想专题四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专题五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专题六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道德本质社会作用社会主义道德公民基本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道德专题七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专题八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法律的本质、法律思维方式我国法律体系、法的运行宪法、实体法律制度、程序法律制度。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中的法律规范。法律实践模块内容目的绪论参与一次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在充分了解社会需求、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有清晰的职业设计思想观看一次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影片除了爱国热情外,如何有理有据有节的爱国道德开展一次《身边的社会公德》实践调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校园内做起,遵守社会公德法律组织一次模拟法庭熟悉程序法和实体法(五)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这个方法是讲授法的直接体现,主要运用于每部分基本原理阐述。利用图片、结构示意图、视频等方式把抽象、复杂的理论生动、简练后用多媒体向学生进行直观的演示。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后部分的讲解打好基础。前引2案例分析法:先从具体的案例出发,通过分析,最终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提高“注入式”教学为“参与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方法关键在于搞好案例采集与组织。要注意五点,即教育性、系统性、针对性、趣味性、启发性。前引3阅读讨论法:充分利用教材可读性的特点,组织学生阅读,再经过同学们分小组研讨、体悟以及最后上台陈述。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后推4问题法:课前多个问题的设问,引导课堂内容;授课中不断设问、追问,复习中不断提问,督促学生学习。前引后推(六)考核方法成绩实践活动40%开卷考试60%试卷命题80%以上都是主观题,题型为判断、简答、案例分析和论述题。重点考察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一)师资情况(二)教学相关资料(三)实践教学条件三实施资源人数年龄学历专业6230—35硕士研究生哲学伦理学425—30本科法学(一)师资情况理论上,通过集体备课、同行听课、研究课等多种教研形式,加强教学与学术交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行为上,我们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识学风、行为举止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处处给学生做表率,切实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本课程的特色之一:行为亦是老师)(二)教学相关资料课程标准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试题库视频资料充分利用网络扩展课堂教学。授课教师的手机号、QQ号、电子邮箱都告知学生。自己生活的体验在网络中与学生分享,学生生活中的问题求得老师的帮助,由于网络的非实名制,学生可以尖锐的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算是本课程的一个特色:生活亦为课堂。(三)实践条件团委、学工部、各系部、社团、就业处、保卫科、心理咨询室等部门为本课程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四改革思路(一)存在的问题1在授课过程中尽管我们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但由于缺乏更多的了解学生生活的渠道,授课内容与学生生活同步性程度不够高。2考核方式仍然以一卷定终身,只能考察知识目标和分析能力目标;实践考核流于空谈,不能考察行为目标。(二)改革思路通过有效措施建立起两课教师与各系部的联动机制,充分了解学生生活,进一步使课堂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激发学习理论课的兴趣。构建实践考核内容体系。在团委、学工部、各系部、社团、就业处、保卫科、心理咨询室等部门提供的所有实践活动中根据思修课三大块内容精选若干项实践活动形成实践考核内容。学生从中任意选取参与,每参与一项得X分,满分40分。每学期汇总一次,到第四学期考核完毕,确定最终成绩。这样一方面提高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起到规范约束作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