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化学工业是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我省化学工业发展较快,是省内支柱产业之一,并且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十几年来一直居于全国首位。为保持行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制定本规划。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全省化工行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海洋化工三大产业,壮大化肥、轮胎、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四大产品集群,实施生产园区化、自主创新化、清洁节约化、国际一体化、企业大型化、投资拉动化六大战略措施,保持了稳定、健康发展,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国内化工大省的地位不断巩固。(一)产业规模实现新的跨越。1.经济总量大幅增长。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5174家,资产总额913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5740亿元、利税2121亿元、利润1167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204.3%、128.9%、76.9%,年均递增分别为24.93%、18%和12.07%。“十一五”累计实现销售收入55240亿元、利税7721亿元、利润4467亿元。全省化工经济总量在全国化工和全省工业中都占近1/5,全国第一化工大省的地位更加巩固。2.主要产品产能跃上新台阶。2010年,生产原油2786万吨、原油加工量5800万吨、烧碱455万吨、纯碱440万吨、合成氨663万吨、化肥折纯量977万吨、乙烯88万吨、甲醇336万吨、塑料树脂及共聚物368万吨、轮胎外胎29853万条、硫酸554万吨、农药48万吨、冰醋酸70万吨、合成橡胶49.6万吨等。主要产品产能变化情况表序号产品名称单位2005年产量2010年产量增长率%年均递增%1原油加工量万吨3397.375805.6070.911.312烧碱万吨245.35455.0085.713.183纯碱万吨260.16440.0569.511.144合成氨万吨631.70663.505.11.005化肥(折纯)万吨665.13977.0046.97.996尿素(折纯)万吨326.86424.5030.05.407硫酸万吨450.57554.3023.04.28农药万吨10.9048.40340.034.269乙烯万吨83.7787.905.10.9310甲醇万吨37.38336.00798.855.4611醋酸万吨9.3069.60653.050.7012塑料万吨202.49368.2081.712.7513PE万吨47.1588.1086.613.3614PP万吨38.3068.0077.512.6715PVC万吨91.6196.504.80.8516合成橡胶万吨20.7249.60141.319.2617轮胎外胎万条12573.8729852.90137.418.8818子午胎万条2376.8810841.60356.135.462010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34亿元,其中,技改投资1100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40%和151%。“十一五”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00亿元,投产和开工了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大型项目,如,青岛1000万吨大炼油、青岛丽东100万吨芳烃、山东海力30万吨己二酸、兖矿国宏50万吨甲醇、兖矿国际200万吨焦碳和20万吨焦炉气制甲醇、三角集团1200万条和玲珑集团1000万条高性能乘用子午胎、华鲁恒升20万吨醋酸等。(二)结构进一步优化。1.区域布局趋于集约化。化工园区建设步伐加快,集聚式、一体化发展和产业集群初具规模。齐鲁化学工业区、东岳氟硅材料工业园、潍坊盐化、兖矿煤化工、临沭复合肥、广饶轮胎等特色园区快速发展。形成了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轮胎、氯碱、化肥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2.骨干产业优势更加突出。石油化工、专用化学品、橡胶加工、化肥四个骨干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的70%以上,在国内同行业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中,轮胎、烧碱、化肥2010年的产量、经济总量及效益都位居全国首位。3.产业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传统行业中高档次产品比例进一步提高,高中端产业发展加快。高浓度化肥的比例由88.4%提高到95%、离子膜烧碱从20%提高到63%、橡胶行业中的子午线轮胎国内总量第一,由于轮胎总量大,子午线轮胎子午化率为36.3%。石油化工、煤化工两个产业加快了高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潍坊、烟台、日照、东营、青岛等地利用进口轻质油裂解制烯烃和芳烃及碳四、碳五进而生产合成橡胶、高纯异丁烯等初具规模;地方石化企业加快了重质油深度催化裂解、深度催化裂化、液化气分离等深度加工进度,发展了丙烯酸及酯、丁辛醇、苯乙烯、甲基叔丁基醚、环己酮、己二酸、顺丁橡胶、异戊橡胶、航空及其它高性能轮胎用芳纶及芳纶复合帘子布、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乙丙橡胶、聚异丁烯等产品。煤化工行业由发展初级原料型产品向延长产业链、发展高端产品转变,发展了聚甲醛、乙二醇、酚醛树脂、针状焦、醋酐、干法乙炔制醋酸乙烯、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等产品。在有机氟、有机硅、新型合成材料等产业方面,培育了一大批在国内国际市场具有影响力的产品。东岳集团建成了世界第二套50吨燃料电池离子膜所需的全氟磺酸树脂生产装置,开发的全氟磺酸羧酸复合膜成功应用于万吨氯碱装置,打破了国外对氯碱用离子膜技术的长期垄断。离子膜实现产业化,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生产此种产品的国家,其二氟一氯甲烷、四氟乙烷、二氟乙烷、二氟一氯乙烷、五氟乙烯等绿色环保制冷剂和四氟乙烯、六氟丙烯、聚全氟乙丙烯、聚偏氟乙烯、偏氟乙烯,氟橡胶等有机氟材料规模、技术、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潍坊亚星CPE改性材料生产规模达到18万吨,产品品种由引进时的5种,现在已发展到了30多种,成为世界上此类弹性体材料产销量最大、拥有品种最多的企业;招金膜天拥有中空纤维超滤/微滤膜、热致相分离微孔膜、七孔膜、膜生物反应器(MBR)等国际分离膜最优制备技术,具备年产中空纤维超滤、微滤膜面积500万平方米的生产能力,是国内系列膜分离组件品种最多的企业。传统精细化工产品中农药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品种增多,染料发展了具有较高附加值和特种功能的品种,涂料发展了环境友好型产品以及氟碳涂料等。新领域精细化工中塑料助剂、橡胶助剂、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油田化学品、造纸化学品、水处理剂、生物化工等有了长足发展,其中,塑料助剂、橡胶助剂、发酵法长链二元酸在规模和品种上都具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化工新材料中的氟材料、硅材料、聚氨酯材料、膜材料、液晶材料、超细粉体材料等,在技术、产能等方面都居国内领先水平。4.企业组织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比2005年增加2321个。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达到40个,其中过100亿元的18个,分别比2005年增加31个和13个。创建了一批能够体现我省石油化学工业水平、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中国名牌和山东名牌,全行业中国名牌产品达到20个,省名牌产品217个。大型企业集团对全行业的经济增长、结构优化、自主创新、质量提高、竞争能力的增强等都发挥了强大的带动作用,在行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强。战略性整合取得新的成效,与中国海油、联想控股等央企、阳煤和晋煤等资源型企业的重组取得重要进展,为省内有关化工企业健康、长远发展奠定了稳固基础;围绕大型企业集团,形成了一批卫星型企业,企业之间及校、企、院、所之间的战略性联盟初见端倪。(三)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研、设计、教育等发展迅速,投入逐年增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十一五”期间,全行业新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9个、省级农药行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现已分别达到12个和88个,省级行业技术中心达到2个。突破了大批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应用了大批新工艺、新技术,开发了大氮肥国产化、煤制油、煤电化多联产、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干粉煤加压气化、磺酸树脂及离子膜、干法乙炔、大型甲醇和低压羰基合成醋酸、异戊橡胶、新型肥料、C4/C5分离与合成、轮胎生产信息化、碳纤维、芳纶等对我国化工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烟台万华MDI制造技术、三角集团工程子午胎生产技术与设备开发两个项目荣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填补了全国化工行业多年来一等奖项的空白。“十一五”期间,还有8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3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4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3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成果获省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成果获省技术发明三等奖。淄博东岳、烟台万华等16家企业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认定为“中国化工行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四)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全行业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和一系列部署,以推行节能标准限额、推广实用节能减排技术为重点,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单位产品能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均有所下降。“十一五”期间,全行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在石化行业中推广能源系统优化技术,在氮肥行业推广污水“零排放”技术和合成氨节能改造综合技术,在磷肥行业推广磷石膏生产磷石膏板的技术,在硫酸行业推广中、低位热能回收技术,在氯碱行业推广干法乙炔技术等。通过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我省化工主要污染物约束性指标基本完成,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列入省重点控制耗能的合成氨、烧碱、纯碱、轮胎等10项产品单位能耗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合成氨中型下降7.95%、小型下降15.69%、原油加工下降6.92%、乙烯下降8.64%、烧碱下降14.8%、纯碱下降17.2%、轮胎下降23.97%、钛白下降21.17%。兖矿鲁南化肥厂的千吨级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获山东省重大节能成果奖,2008年和2009年分别有16家企业获山东省节能优秀企业,海化集团等7家企业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循环经济企业。(五)国际化战略成效显著。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54个,实际到账资金25亿美元,比“十五”增长56%;完成出口交货值2542亿元。美国杜邦、伊士曼、意大利倍耐力、韩国SK、德国道达尔、赢创(德固赛)等世界知名公司和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化工等国家大型企业在我省设立了合资合作企业后,继续加大投资,扩大规模;联想控股、新奥集团、泛海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也入驻山东化工,对提升全行业发展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一五”全省化学工业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传统产业所占比重偏大,一些主要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缓慢,结构性问题较突出。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原创性的产品较少,致使产品雷同、工艺雷同,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远低于发达国家。三是发展模式还不适应现代化工发展的趋势,企业集约化程度低,简单的产能扩张仍然是实现发展的主要手段,科学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小。四是缺乏发展后劲,由大变强的支撑力不强,主要表现在炼化一体化的石化工业进展不大,高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缓慢。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一)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发达国家的大型化工公司在全球寻求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和市场的最佳组合,加快将原料供应基地转移到中东,将产品生产重心转移到亚太地区。我国主要以产品出口的形式参与国际化工市场分工,是中低端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二)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发达国家化学工业的科技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快节能、环保技术的开发应用,实现清洁生产。二是开发多种能源资源,包括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和化学品的开发等。三是产品的开发重点转向技术含量高、回报率好、具有前瞻性的产品领域,而技术的开发重点转向大型化生产技术、炼化一体化技术、新催化技术、绿色化学品技术、替代能源和替代石化原料技术、信息应用技术、生物化工技术、新材料与纳米技术等方面。我国化学工业处在产业转型时期,一方面传统产业加快提升整体发展水平,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化工新材料、专用精细化学品以及化工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