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sP.416概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由氨基糖与氨基环醇(苷元)通过氧桥连接而成的苷类抗生素,又称氨基糖苷-氨基环醇类抗生素。分代按抗菌作用可分为三代:第一代以链霉素为代表,在1944年发现,目前除链霉素主要作为一线抗结核药,新霉素口服用于肠道消毒外,其它均已少用。第二代以1963年发现的庆大霉素、1967年发现的妥布霉素为代表,抗菌作用有所扩大,增强。第三代均为氨基环醇上氮位取代衍生物,为半人工合成氨基苷类:阿米卡星、奈替米星氨基苷类抗生素的共性——六个相似(一)化学结构相似(二)抗菌谱相似(三)抗菌机理相似(四)耐药性相似(五)体内过程相似(六)不良反应相似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特点抗菌谱:主要抗G-杆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为静止期杀菌药抗菌机制:抑制细菌蛋白合成体内过程:胃肠吸收极少或不吸收,主要分布细胞外液,碱性环境中作用增强,主要经肾小球原形排泄(90%),在内耳外淋巴液中、肾皮质中浓度高,t1/2长不良反应:①过敏反应②耳毒性③肾毒性④神经肌肉阻断作用抗菌机制①多环节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②通过离子吸附作用,增加膜通透性30SPA50S+PA12PA12PA123PA231PA2313大亚基小亚基123TPA12123T123T123T123T123T+123T+1231RmRNAaa1-tRNA转肽肽酰转移酶移位酶肽酰转移酶转肽移位酶肽链的形成及延伸70S起始复合物肽链的终止细菌核蛋白体循环抑制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起始、延伸、终止)1.起始阶段:抑制30S亚基始动复合物和70S亚基始动复合物的形成;2.延伸阶段:与30S亚基的P10蛋白结合,致A位歪曲,mRNA错译,阻止移位;3.终止阶段:阻止终止密码子与A位结合;阻止70S亚基的解离。耐药机制产生钝化酶改变细胞膜通透性细胞内转运功能异常——缺乏主动转运功能作用靶位改变——修饰靶蛋白,如:P10蛋白过敏反应(以链霉素多见)表现:嗜酸性粒细胞、皮疹、药热、过敏性休克等特点:过敏性休克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防治:(1)皮试(2)葡萄糖酸钙+肾上腺素耳毒性:损害第8对脑神经,包括:前庭神经损害:眩晕、头昏、恶心、呕吐;耳蜗神经损害:耳鸣、听力降低、永久性耳聋预防:询问早期症状(眩晕、耳鸣),检查听力,避免与有耳毒性的药物合用,如万古霉素、呋噻米、依他尼酸及脱水药甘露醇合用H1受体阻断剂可掩盖其耳毒性,避免合用。肾毒性:表现:蛋白尿、管型尿、血尿、氮质血症等;预防:避免与肾毒性的药物合用,如第一代头孢菌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等肌毒性:氨基苷类可阻滞运动神经-肌肉接头,原因:可能是氨基苷类与Ca2+结合,或在突触前膜与Ca2+竞争钙结合部位,阻止Ca2+参与乙酰胆碱的释放所致防治:避免与肌松药合用;一旦发生可采用新斯的明和钙剂抢救。常用氨基苷类药物链霉素streptomycin临床应用①鼠疫、兔热病②布氏杆菌病③感染性心内膜炎(与β-内酰胺类合用)④抗结核不良反应①第八对脑神经损害(多而严重)②过敏性休克③神经肌肉阻滞④口周、面部、四肢麻木庆大霉素gentamicin抗菌作用G+(金葡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G-杆菌(肠道杆菌、绿脓杆菌临床应用可与羧苄西林合用①严重G-杆菌感染②绿脓杆菌感染如心内膜炎③原因未明的G-细菌混合感染④口服用于肠道感染或术前准备不良反应肾毒性,前庭功能损害其它氨基苷类抗生素药名作用特点阿米卡星1.为半合成品,抗菌谱广,对耐药的肠道G-菌和绿脓杆菌有效;2.毒性稍低,以听力障碍为常见妥布霉素1.抗菌谱与庆大霉素相似,对绿脓杆菌抗菌活性强,耐药株也有效;2.耳毒性低于庆大霉素奈替米星1.为半合成品,抗菌谱广2.耳、肾毒性是该类药中最低的小诺米星1.抗菌谱与庆大霉素相似,效果略优于庆大霉素2.常用于中耳炎、胆道感染3.耳、肾毒性发生率低于庆大霉素大观霉素(淋必治)1.对淋球菌有高效,用于耐青霉素的淋球菌感染或对青霉素过敏的淋病患者2.不良反应极少小结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六个相似)2.氨基糖苷类抗菌谱:G-杆菌3.氨基糖苷类抗菌机理:抑制蛋白质的合成4.氨基糖苷类主要不良反应(四个):耳毒性、肾毒性、过敏、神经肌肉毒性5.肌毒性的抢救措施:新斯的明+钙剂6.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葡萄糖酸钙+肾上腺素7.兔热病、鼠疫首选:链霉素8.一般G-杆菌感染首选:庆大霉素9.一般氨基糖苷类耐药株的感染首选:阿米卡星10.抗菌谱最广的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11.毒性最小的氨基糖苷类:奈替米星12.毒性最大的氨基糖苷类:新霉素13.对淋球菌敏感的氨基糖苷类:大观霉素小结复习题:1.名词解释:氨基苷类抗生素2.氨基苷类抗生素的抗菌机制、抗菌特点及不良反应3.青霉素类和链霉素类可否联合用于草绿色链球菌等引起的心内膜炎?为什么?如果可以合用,使用时有何注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