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中览古》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准备:课本、导学案、双色笔!优秀之星:智慧之星:优胜小组:闪光点:1、书写工整规范;2、善于思考,有疑难展示;3、红笔标注知识点。学案反馈之星光灿烂越中览古李白编写、制作、执教王莅君一、关于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从二十五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其间曾因吴钧等人推荐,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使他对当时政治腐败,获得较深认识。天宝三载,在洛阳与诗人杜甫结交。安史之乱中,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为永王幕僚,因兵败牵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途。李白诗歌散失不少,今尚存900多首,内容丰富多采。其七绝作品语言明朗精练,声调和谐优美,写景抒情,深入浅出。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赠汪伦》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二、阅读理解全诗,解决问题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美读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内容:导学案探究一、二、三、四、五要求:积极参与,快速高效1、请各小组长组织好本组讨论,控制好讨论节奏。(时间约为3--5分钟)2、两层讨论:强帮弱,“兵教兵”,解决问题;集体讨论,整合智慧。(注意:立足于诗文,揣摩诗句,不做架空的分析。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赏析诗歌。)3、用红笔做好勾画,总结本组好的思路,为展示和质疑做好准备。讨论:智慧+合作+探究题目展示人方式地点点评小组合作探究11组C1后黑板8组B2合作探究22组C1、后黑板9组B2合作探究33组C1后黑板6组B1合作探究44组B1、5组B1前黑板7组A2背诵默写11组我的舞台,我要做主要求:①书面展示,上台迅速,书写认真快速规范,步骤清晰简洁。②非展示同学一边翻阅资料,继续小声讨论、总结,一边浏览展示内容,认真思考,准备质疑或追问。①点评同学要大胆、大方、大声、富有激情、言简意赅;②红笔勾画先点评对错,后规范,最后思路方法。③非点评同学认真倾听、积极思考,重点内容记好笔记。三、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首诗属于“怀古诗”,通过对越中昔盛今衰历史事实的叙述与描写,慨叹人事的变迁,盛衰的无常。过去的统治者莫不希望他们的富贵荣华是子孙万世之业,而诗篇却如实地指出了这种希望的破灭,这就是它的积极意义。1、从内容上分,这首诗应该归为哪一类诗?其主题如何总结?2、这首诗采用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请分析之?这首诗采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对比手法”。诗篇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在对比得到特别深切的感受。四、对比阅读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请将本诗与李白的《苏台览古》一诗进行比较,找出其异同。《苏台览古》解读苏台即姑苏台,是春秋时代吴王夫差游乐的地方,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此诗一上来就写吴苑的残破,苏台的荒凉,后面紧接以杨柳在春天又发新芽,柳色青青,年年如旧,岁岁常新,以“新”与“旧”,不变的景物与变化的人事,作鲜明的对照,人事的变化,兴废的无常,自在其中,加深了凭吊古迹的感慨。一句之中,以两种不同的事物来对比,写出古今盛衰之感,用意遣词,精炼而又自然。次句接写当前景色。青青新柳之外,还有一些女子在唱着菱歌,无限的春光之中,回荡着歌声的旋律。杨柳又换新叶,船娘闲唱菱歌,旧苑荒台,依然弥漫着无边春色,而昔日的帝王宫殿,美女笙歌,在今天一切都已化为了乌有。所以后两句便点出,只有悬挂在从西方流来的大江上的那轮明月,是亘古不变的;只有她,才照见过吴宫的繁华,看见过象夫差、西施这样的当时人物,可以作历史的见证人罢了。答案相同之处:所写题材相同,都是抒发凭吊古代越国故都时的感慨;主题相同,抒发的都是“人事变迁、盛衰无常”的感慨;手法相同,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不同之处:一个以叙事为主,一个以描景为主;运用对比手法时,一个是前后整体对比;一个是句中比。自学中我的疑问你,解决了吗?让质疑成为最美丽的风景!课堂小结全力以赴,激情投入,体验收获的快乐!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