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说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说课人:董玉英单位:沧州市第二中学说课提纲学情分析二一教材分析三四教学过程教法分析三五板书设计大气的受热过程在整本书主要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因为大气的热状况还要涉及到前面所学的太阳辐射。启下则这是因为它是认识大气运动和以后更好学习影响气温的前提。大气的“保温作用”对第四章讲解全球气候变暖的知识奠定了基础。一、教材分析3学会灵活运用原理分析实际问题与现象二学情分析2能画出简图并准确说明大气整个受热过程1能够说出大气垂直分层结构及主要特征课标标准学习目标重点:大气受热过程难点:大气保温作用教学重点、难点学生特点以新课标标准理念为依据,以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拓展学生思维,学以致用。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演示,获得知识,验证结果。探究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并因此获得发展。角色扮演法--------使教学生活化、艺术化,激发学生兴趣。多媒体教学法------以弥补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的缺陷。三、教法分析改版《小儿辩日》:月球小儿甲曰:“热死了,热死了根本无法存活!”地球小儿乙曰:“温度刚刚好,真舒服!第一站:探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原版《小儿辩日》: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第二站:探究主要直接大气热源和受热过程现版《小儿辩日》:小儿甲曰:“一天中正午最热,因为太阳当头照射。”小儿乙曰:“一天中午后最热,因为脚丫踩在地上最烫。”第三站:探究影响地面辐射因素四、教学过程开启神秘大气探究之旅原版《小儿辩日》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提出矛盾,导入新课预习学案: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填写下面表(空气运动和天气栏暂不填)分层气温变化空气运动天气与人类关系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高度(km)102030电离层01250温度oC臭氧层第一站:改编版《小儿辩日》月球小儿甲曰:“热死了,热死了,根本无法存活!”地球小儿乙曰:“温度刚刚好,真舒服!知识回顾:ABC1、A、B、C分别代表什么?2、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哪个部分?3、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还是长波辐射?臭氧大量吸收()19%吸收散射()二氧化碳、水汽、云和浮尘吸收()地面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34%)反射()合作探究一:阅读课本表格“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填写下图,思考大气主要直接热源是不是太阳?2、解释下列现象:(1)晴朗天空呈蔚蓝色?(2)夏季阴天比晴天气温高还是低并解释原因?47%第二站:现代版《小儿辩日》小儿甲曰:“一天中正午最热,因为太阳当头照射。”小儿乙曰:“一天中午后最热,因为脚丫踩在地上最烫。”知识链接:由实验的得知,物体的温度越高,其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则越长。太阳辐射短波辐射地面辐射长波辐射大气辐射长波辐射大气上界地面地面增温射向宇宙空间大气吸收“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还大地”课件展示,原理分析合作探究二:1、地面热量主要来在那里?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哪里?2大气吸收的热量去了哪里?大气逆辐射强弱和什么有关?3、分角色扮演,演示大气受热过程?(分别扮演太阳、地球、大气)4、画出大气受热过程图自主探究二:1、温室内气温高于温室外的原因是什么?学以致用2、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3、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高考再现,规范语言2010年天津高考试题(24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6分)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第三站:原版《小儿辩日》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模拟小实验:每个小组准备两个手电筒,一张厚纸片,两支铅笔。模拟太阳高度角不同时,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地平线大气大气上界太阳辐射H1H2沧州同一时间,青藏高原和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哪个地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呢?为什么?回应原版《小儿辩日》:假如我们穿越到春秋时期,你会告诉他们......板书设计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三、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1、纬度因素:2、下垫面因素:3、其他因素:本课特色:(1)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生活化、实验化,化繁为简,循序渐进。(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