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传媒版语文《人生的境界》冯友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教学目标】1、理清本文思路,概括文章大意。2、理解文中语句含义,联系现实探究。3、拓展阅读写作,追求人生精神境界。【教学重点】1、理解语句含义,联系现实探究。2、拓展阅读写作,追求精神境界。【教学难点】对文中四种境界或哲理性语言的理解。走近哲学激发兴趣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地反思的思想。(冯友兰)※“哲学”一词,源自古希腊,是爱智慧的意思。※哲学是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它研究宇宙的性质、宇宙内万事万物演化的总规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去留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一个人走进一个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他禁不住上前去问几个工人对自己工作的看法。他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一个答:“我在砌墙。”一个说:“我在建造一幢漂亮的大楼。”一个说:“我在让这个城市变得更美。”为什么做同一件事,而在不同的人心中存在的意义不同呢?一个小故事思考:这三个人,谁的思想境界最高?试想一下,将来谁的成就最大?后来,第三个泥水匠成了一位有名的建筑专家。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高度介绍作者照片上的人,智慧的头脑,深邃的目光,银白的长须。冯友兰,未名湖畔的学子,留学美国的哲学博士,清华大学的哲学教授,中国的哲学家,世界哲学智慧天空中的灿星。在西方大学中,凡开设中国哲学课程的,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是第一本必读之书。外国人因有冯友兰而知中国哲学。所以,若要说起20世纪中国哲学,是不能不谈到哲学大师冯友兰的。冯友兰(1895—1990),中国现代哲学家,被誉为“现代新儒家”。主要作品:《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新理学》什么是境界?境界一词原指疆界、景象,但从晋唐以后,译佛经者却给它赋予了一种特定的含义。佛教有所谓“六境”说法,是指基于六根之官能与六尘之接触,然后由六识所产生的一种意识活动的状态。由此可知,在佛学中,所谓“境界”,主要指意识活动中之主观感受;由此引申出的某方面的造诣的深浅称为境界的高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色、声、香、味、触、法被称为六尘。六尘基本上概括了我们所见到的外部世界,就是所说的花花世界,它们在吸引着我们。当六尘作用于六根,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产生种种感受,并作出不同的反应,佛学上把这种意识活动之中的主观感受称为境界。中国的禅宗认为成佛需经三种境界“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一、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二、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三、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研读课文观其大略自读课文,整体把握1、哲学的任务是什么?2、冯友兰谈到了哪几重人生境界?3、这几重境界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4、课文结构应该如何划分?1、中国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明确: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贤人)和天地境界(圣人),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2、冯友兰谈到了哪几种人生境界?明确:自然境界:做事只顺着自己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功利境界:做事只为自己。道德境界:做事是为社会谋福利。天地境界:做事是为了宇宙的利益。四重境界3、这四重境界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觉解”明确:用贯穿文章的一个词来回答,“觉解的程度”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6)阐述四种人生境界。概述:“觉解”引出四种人生境界。(1)分述:分段阐述四种人生境界。(2-5)综述:综合评价四种人生境界。(6)第二部分:(7-10)具体阐述中国哲学是如何帮助人提高人生境界的。具体研读四种境界第一重:自然境界文中定义: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对于他所做的事情,可能并无觉解,或者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山区放羊娃的人生有一记者前往某山区,碰到一个放羊娃,记者便和放羊娃有了一段对话。记者问:“你放羊的目的是什么?”放羊娃答:“卖钱。”记者问:“卖了钱干什么?”放羊娃答:“娶媳妇。”记者问:“娶了媳妇呢?”放羊娃答:“生娃。”记者问:“生了娃呢?”放羊娃答:“放羊。”记者默然。自然境界放羊娃娃由于生活在落后愚昧地区,对自己生活不觉解,作为一个少年最是多梦季节,但他却仍是近乎处于自然境界,这也使我们感到治贫首先要治愚,觉解程度对于一个人的人生的作用是多么重要。第二重:功利境界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所做的事情,其后果可能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文中定义:1.功利境界的人有什么特点?“他们做事情是为自己”2.为什么要说“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利已同时可能有利于别人”正确看待功利境界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捡到一些钱物,交到警察局,并按要求做了登记。过了几天,失主登门,表示谢意后,拿出一些钱给这个留学生。留学生想,拾金不昧怎么能收呢?坚决不肯。最后,失主告诉他,如果你不收这钱,自己就无法从警察局里领出失物,按规定,失主必须拿出部分丢失财物作为报酬。大家想一想,日本人为什么要这么做?日本人这么做有没有道理?归还财物是行义,收取报酬是谋利,日本人认为义与利并不矛盾,既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一个行义之人,理应得到一定的利,只有这样,大家才能争着去行义。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一个社会,过分地要求成员摒弃私欲,一味地宣扬做好事不求报酬,那结果会如何?很少有人做好事。第三重:道德境界原文给的定义是什么?还有一种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道德境界举例达到道德境界的贤人,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历史上有无数这样的仁人志士,体现他们崇高人生境界的名言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林觉民为天下人谋永福•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思考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的区别在什么地方?一个为自己,一个为社会第四重:天地境界原文给的定义是什么?“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天地境界举例大无大有周恩来周恩来惊人之无有六:一是死不留灰,二是生而无后,三是官而不显,四是党而不私,五是劳而不怨,六是去不留言。这六个“大无”,说到底是一个无私。真正实现“大无”的同时却得到了别人没有的“大有”:有大智、大勇、大才和大貌——那种倾国、倾倒联合国的风貌,特别是他的大爱大德。大无大有周恩来四种境界之喝水•喝水也能喝出境界来,信不信?你渴了就喝水,冷了就穿衣,这是什么境界?•现在我不但要喝水,还要喝纯净水,矿泉水,因为能治病,起码保健,这是什么境界?•现在我要喝水,保重身体,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就能为国家多做贡献。这是什么境界?•我现在接着喝水。我已经意识到了人是自然,宇宙的一部分,和其光,同其尘,我喝水是因为渴,因为我必须顺应自然,与自然宇宙一体。这是什么境界?•可见,喝水也能喝出境界来呀。大家以后要多喝水,有益健康。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觉解指数:无自然境界觉解指数:较低觉解指数:较高觉解指数:最高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哲学的任务人生的境界觉解的程度人生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的产物精神的创造作者是怎样评价这四种境界的?现在就是的人应该成为的人人生的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宇宙拓展延伸联系实际•分析以下例子:A、“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识天工,安知帝力?”“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帝之则:自然法则或社会法则)明确:A、反映了古人尽管遵循自然法则,但不知不识这些法则,对这些法则无觉解,其境界属于自然境界。B、“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明确:B、以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为读书目的,其动机是利已的,其境界是功利境界。C、“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明确:C、表现了作者不以己悲,年老体衰仍不忘驰骋疆场收复失地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是道德境界。D、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至于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仰赖什么呢!)明确:D、顺应万物本性,达到物我一体,其境界是天地境界。(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小结__________和__________随着年龄的增长,是一般人所能有的境界,只要其智商没问题。自然境界表明人是自然的人,功利境界表明人是现实的人。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则需经过人的努力才能达到的。我们应提高修养达到__________和__________。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思考:提高人生境界的途径是什么?怎样达到天地境界?“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10)”崇高寓于平凡,平凡蕴含崇高。追求崇高要从平凡甚至琐碎的事情开始做起,崇高的境界往往体现于日常细节之中。儿童趴在地上观看草间的昆虫。顺着本能做事,对所做的事并无觉解。自然境界一名昆虫学家也同样地俯伏在地上观看草间的昆虫。进行观察和研究,是在为社会的利益做事。道德境界一名房产商在建造一楼群时对部下说:“等楼群完工后,希望大家能记住是我把原来的一块荒地变成了一群高楼。”功利境界另一名房产商也在建造一楼群,他对部下说:“等楼群完工后,希望大家能为一块荒地变成了一处景观而感到高兴。”道德境界王国维人生三境界王国维人生三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艰苦探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执着追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功到事成再见怎样理解中国的圣人,中国的哲学“既入世而又出世”?既然向来如此,为什么说未来的哲学才可能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明确:既入世而又出世,意思是,既投身到社会里,又能超越人世。这跟宗教不一样,宗教是一味追求出世,而逃避现实。也不像西方哲学那样,讲究入世而不能超脱人世。中国的圣人,如孔子孟子,都置身于社会斗争之中,又以天地境界为自己的人生境界,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正是既入世又出世的表现。作者认为,世界未来的哲学很可能走中国哲学的方向。

1 / 5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