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学院国际贸易理论篇PartoneInternationalTradeTheoryCOTENTS绝对优势理论1234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发展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的度量国际贸易理论自由贸易理论保护贸易理论主流与核心自由竞争条件下贸易利益的起因各国参与国际分工,从事国际贸易的原则和方式不涉及货币因素模型假定:两国、两商品和2要素一般均衡与静态分析PatternofTrade:whosellswhattowhom2005年美国的滑雪板进口排名国家/地区进口额CIF(百万美元)滑雪板数量(千)平均价格(美元/块)12345678910111213-20中国奥地利加拿大墨西哥西班牙波兰突尼斯法国德国中国台湾保加利亚瑞士各国所有20国18.117.89.15.02.21.91.31.11.00.50.30.20.358.835518612356525257982041613405195749847416311811924571356044proximitycoldweatheroutsouringtechonologycomparativeadvantageFDI国际贸易纯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贸易所得(GainsfromTrade)和收入分配(IncomeDistribution)贸易所得表现为产出增加、福利提高…贸易所得来自于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贸易所得来自于要素的相对充裕度——赫克谢尔-俄林模型贸易所得来自于专业化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产业内贸易贸易所得来自于技术创新…西方国际贸易分工理论以自由贸易为主线英国产业革命的成功、世界工厂地位的确定,使英国不惧怕外国商品的竞争,有条件通过自由贸易为本国工业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经过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政策的保护,英国商人凭借特权获得了大量财富,成为新兴资产阶级。他们开始追求经济个人主义和物质利益,需要从国外进口廉价的工业原料和粮食,因而反对限制进口的重商主义政策,要求贸易的自由放任自由贸易理论真正形成和发展是在18~19世纪的英国,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西方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古典国际贸易分工理论阶段(生产技术不变、劳动力是唯一生产要素)第一阶段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阶段(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边际收益递减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新贸易理论阶段(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早期的贸易思想一、早期的分工交换思想:《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二、柏拉图关于分工和交换的论述:(Plato,公元前427-347年)一个女奴隶等于四条公牛,一个铜制的三角鼎等于二十条公牛等。荷马史诗中间接表现出来的经济思想,就反映出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交换的好处。每一个人都有多方面的需求,但是人们生来却只具有某种才能,因此一个人不能无求于他人而自足自立,而不得不有待于互助。一人而为多数之事,不如一人专心于一事。如果一个人专门作一种和他性情相近之事,他所生产出来的必定较优和较多。所以,一国中应该有专门从事各行各业的人。早期的贸易思想三、宗教神学中的国际贸易思想——公元前4世纪的利巴涅斯(Libanius)“上帝没有把所有的产品都赠给地球的每个部分,但他把礼物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到头来人们会力求建立起地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为他们需要互相帮助。上帝使贸易产生,从而使所有的人都能共同享受地球上的果实,而无论这些果实是在何处生产的。”利巴涅斯和他的追随者提出了地理位置不同造成的产品不同。这种观点在17世纪以后被扩展到生产要素禀赋、气候、技能以及偏好不同所产生的不同优势。到了20世纪,则进一步发展成为赫克歇尔-俄林的贸易理论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1776年正是英国资本主义的成长时期,英国手工制造业正在开始向大工业过渡,英国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残余的封建制度和流行一时的重商主义的限制政策的束缚。处在青年时期的英国资产阶段,为了清除它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正迫切要求一个自由的经济学说体系为它鸣锣开道。斯密站在产业资本的立场上批判重商主义,将对资本主义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对国际贸易的基础和利益问题提出了新观点。第二节绝对优势理论背景知识AdamSmith英国古典经济学奠基人1723年6月5日,出生于苏格兰。1790年7月,斯密逝世于爱丁堡1776年,《AnInquiryintotheNatureandCausesoftheWealthofNations》——《国富论》标志着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道德情操论》1759年出版——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要受道德感念的约束,不要去伤害别人,而是要帮助别人,这种“利他”的道德情操永远地种植在人的心灵里。“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国富论》研究财富的起源及其产生和增长的条件。该书的中心思想是基于人性论和自利心的自由放任思想,即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亚当·斯密认为,推动人类进步的主要力量是自私利已的动机,全部人类行为都源于自我保存这一本能。因此,自私自利和雄心勃勃不是恶而是善,它指引人类努力劳动并导致经济繁荣。国家应该最低限度地保持它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以便使个人及社会福利达到最大限度。保证资源得到最有效使用的机制就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InvisibleHand”强调市场自发调节,在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相互作用下,推动着生产者和消费者做出各自的决策亚当·斯密的主要观点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没有分工的情况下,一个粗工每天至多只能制造20枚针,有的甚至连一枚针也制造不出来。而在分工之后,平均每人每天可制针4800枚,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近百倍,这显然是分工的结果2.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AbsoluteAdvantage用劳动生产率来衡量,即用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率来衡量。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用生产成本来衡量,即用生产1单位产品所需的要素投入数量来衡量。如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中,一国单位产量所需的要素投入低于另一国,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亚当·斯密的主要观点3.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自然禀赋(NaturalEndowment)优势:一国在环境、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方面的优势,这是天赋的优势获得性(AcquiredEndowment)优势:生产者后天具有的技能技巧方面的优势一国的自然优势和后天获得的优势又总是体现为生产某产品的成本优势,即该国生产特定商品的实际成本绝对地低于其他国家所花费的成本,因此这个理论又称绝对成本说(AbsoluteCost)。绝对优势贸易理论模型(1)模型的基本假设——模型的重要性在于对现实问题的解释是否合理假设1:两个国家和两种可贸易产品;假设2: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假设3: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异;假设4:给定生产要素(劳动)供给,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假设5: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假设6:劳动的规模收益不变;假设7:完全竞争市场。各国生产的产品价格都等于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无经济利润;假设8:无运输成本等交易费用。2×2×1绝对优势直线型的PPF两国根据绝对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和交换国别X产品Y产品劳动/人产量/吨劳动/人产量/吨分工前A1201701B8011101分工后A------1902.7B1902.375------交换A11.7B1.3751分工后收益增加A0.7B0.375结论conclusion★各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各国应该将其资源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则各国资源都能被最为有效地利用,每一个国家都能从中获利。★国际贸易的利益是“非零和”。因此,主张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反对国家对外贸的干预,认为自由贸易能有效地促进生产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一切限制贸易自由化的措施都会影响国际分工的发展,并降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国民福利。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绝对优势理论只能解释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之间的贸易。绝对优势理论存在着一个必要的假设:一国要参加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在生产上与贸易伙伴相比处于绝对优势。那么如果美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英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有绝对劣势①英、美之间还会不会产生贸易呢?②如果两国发生贸易,英国能不能从贸易中获利呢?③贸易利益从何而来?“如果理论能够参加选美比赛的话,那么比较优势理论一定能够夺得桂冠。”---萨缪尔森第三节比较优势理论一、理论背景李嘉图所处的时代是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不断上升的时代。当时英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业资产阶级同地主贵族阶级的矛盾,这一矛盾由于工业革命的进展而达到异常尖锐的程度。在经济方面,他们的斗争主要表现在《谷物法》存废的问题上《谷物法》是维护地主贵族阶级利益的法令。该法令规定,必须在国内谷物价格上涨到限额以上时,才准进口,而且这个价格限额不断地提高。《谷物法》限制了英国对谷物的进口,使国内粮价和地租长期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对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产生非常不利影响:使居民食品开支巨大;增加工业品成本,削弱其竞争力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DavidRicardo,1772—1823OnthePrinciplesofPoliticalEconomyandTaxation《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比较优势理论Comparativeadvantage又称为比较成本说,基本思想是:即使一国与外国相比,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存在劣势,仍然可以通过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获利。大卫•李嘉图的分析切入点鞋匠有制鞋的绝对优势,裁缝有做衣服的绝对优势,两者的分工比较明确。但假如两个人都能制鞋和做衣服,而其中一个在两种职业上都比另一个人强,那么应该怎样分工呢?根据李嘉图的理论,这要看两人在两种职业上的劳动生产率相差多少。如果一个人比另一个人在制鞋上强1/3,而在做衣服上强1/5,那么这个较强的人应该制鞋而那个较差的人应该去做衣服。李嘉图引语:“如果两人都能制鞋和帽,其中一个人在两种职业上都比另一个人强一些,不过制帽时只强1/5或20%,而制鞋时则强1/3或33%,那么这个较强的人专门制鞋,而那个较差的人专门制帽,岂不是对双方都有利么?”解析:比较优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成本,而不是绝对成本。※每一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交换,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核心原则: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比较优势衡量方法方法一:比较优势(ComparativeAdvantage)可以用相对劳动生产率进行衡量,相对劳动生产率是不同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比率,或两种不同产品的人均产量之比。用公式表示则可写成:产品A的劳动生产率产品A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于产品B)产品B的劳动生产率如果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同样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反之,则只有比较劣势。比较优势衡量方法方法二:比较优势(ComparativeAdvantage)可以用所谓“相对成本”,指的是一个产品的单位要素投入与另一产品单位要素投入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单位产品A的要素投入量(aLA)产品A的相对成本=-----------------------------------(相对于产品B)单位产品B的要素投入量(aLB)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相对成本低于别国生产同样产品的相对成本,该国就具有生产该产品的比较优势。两国根据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和交换国别葡萄酒呢绒分工前葡萄牙英国8012090100比较优势葡萄牙英国分工后葡萄牙英国(80+90)/80=2.125————————(100+120)/100=2.2交换葡萄牙英国2.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