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困惑与两难淄博市中心医院ICU王世富白蛋白的生理作用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COP)。COP的80%由白蛋白完成,并在循环血液与细胞外液之间动态交换,维持血液与细胞外液的胶体渗透压的平衡。物质转运作用。是脂类、激素、酶、电解质、维生素、药物等许多物质转运的最重要的载体。是体内重要的自由基清除剂。但是,这一功能在危重病的意义尚不清楚。其他功用。调节细胞凋亡、抗凝、维持酸碱平衡等。白蛋白的生理作用及特点COP的80%。5%白蛋白静脉输注后15分钟内可将3.5倍体积的水分吸入血循环。是人体细胞外液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具有亲水性,可以自由通过毛细血管壁。正常更新稳定,每天大约8%。半衰期10~21天,平均17天。几乎所有的危重病人均发生低白蛋白血症!是否需要补充白蛋白?缺什么补什么,天经地义!令人失望的结果。缺什么补什么,天经地义?争论有关危重病人白蛋白的应用的争论由来已久争论的焦点病情危重与低白蛋白血症孰因孰果?危重病人出现低白蛋白血症的原因和机制?低白蛋白血症是否需要纠正?病情危重与低白蛋白血症孰因孰果?说不清楚!二者有着明显的正相关。研究提示:白蛋白≤25g/L,并发症发生率提高4倍,死亡率提高6倍。,血清白蛋白浓度每下降2.5g/L,可增加24%—26%的死亡危险率。危重病人出现低白蛋白血症的原因和机制?仍然不清。分布异常。分解增加。合成障碍。应激早期应激早期白蛋白快速从血管内向血管外的重新分布是主要原因。也包括白蛋白的分解增加(最活跃的组织是通透性增加或不连续的毛细血管)。合成减少?近年的研究显示:应激早期肝脏总的蛋白合成并未减少,反而有所加强,只是各种急性相蛋白的合成显著增加,而白蛋白的合成比例相应降低。血管内外重新分布的原因一方面,严重应激、炎症反应时,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改变,组织间液增加,血管外水的增多使其白蛋白浓度和胶体渗透压相应降低,而白蛋白又具有自由通过毛细血管壁的特性,于是血管内的白蛋白一部分移出至组织间液,以保持血管内外的平衡。血管内外重新分布的原因另一方面,在重度感染时,由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部分血液成分漏出至血管外,血清中的白蛋白也随之漏出,而在液体复苏恢复有效血管内容量后,血清白蛋白水平即表现相应降低。后期,指内稳态相对稳定阶段合成减少。分解增加,有人观察到,接受TPN者,其半衰期仅为5~11天(正常对照10~21天)。是否需要补充白蛋白?缺什么补什么,天经地义!缺什么补什么,天经地义?循证医学的证据Foley等:给予白蛋白,并使其血白蛋白≥25g/L,与不给予白蛋白的对照,病死率、住院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无差异。Golub和Rubin的研究结果与之相似。循证医学的证据1998年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了CochraneInjuriesGroup关于补充白蛋白可能增加危重病人死亡率的文章。WilkwsMM和NavickisRJ的荟萃分析却认为补充白蛋白没有增加危重病人死亡率。循证医学的证据迄今设计最严谨的研究当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2004年所发表的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危重症医学会所组织的“生理盐水与白蛋白输注评价研究[SalinevsAlbuminFluidEvaluation(SAFE)Study]”,。循证医学的证据SAFE:该研究对6997例病人采用随机对照前瞻的方法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输生理盐水与输白蛋白二组病人死亡率、新出现器官衰竭、住ICU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肾脏替代治疗时间均无显著差异,进一步根据不同的基础病症分组观察,提示在创伤病人似乎生理盐水组病死率稍低,而在严重感染组则倾向于白蛋白组有较低的病死率;但由于各组的病例数较少,尚不能作出结论。循证医学的证据欧洲危重病协会的多国多中心急症患者脓毒症研究(SOAP):危重病患者使用白蛋白确实会降低生存率。初步结果显示:在使用白蛋白的患者中,创伤患者风险增加,而脓毒症患者风险减少。循证医学的证据比利时学者VincentJL等在美国危重症医学杂志(CCM)发表了对于71项研究的荟萃分析(MetaAnalysis),以并发症替代以往常用的病死率指标,从新的角度观察了输注白蛋白与危重病人并发症发生的关系,发现低白蛋白血症与住院并发症,特别是肝肾和胃肠道系统疾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密切相关。而这些病人都由于原发疾病因素,白蛋白的产生过少或丢失过多,难以在短期内自行代偿恢复机体白蛋白水平。循证医学的证据众说纷纭,相互矛盾。益处有限,甚或有害。创伤无益,脓毒症有益。然而?北美共识会一致意见:对脓毒症休克的治疗不应使用白蛋白。结论:悬而未决输注白蛋白不能改善患者预后的可能原因适应性反应。蛋白质结合的重要性受到了质疑。血管内皮通道开放,白蛋白渗漏到组织间隙中,血管外的白蛋白还可以进入到不能发生交换的部位,如肠壁以及手术或创伤的伤口。白蛋白结构的改变。白蛋白可以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白蛋白及其替代品对血液的影响。应如何抉择?对危重病人应严格掌握输注白蛋白的指征。明确目的。根据病人、病情个体化对待,不同的选择。输注方法应如何?白蛋白不是营养品!需要更多循证医学的积累。对危重病人应严格掌握输注白蛋白的指征。益处有限。白蛋白水平降低在一定范围内不会影响疾病的预后,其对血浆胶渗压的影响可以其它代血浆制品弥补。但是如果白蛋白水平过低,血浆胶渗压不能够维持基本的生理功用,尤其是代血浆制品的应用受到限制;机体的物质转运、凝血及自由基清除等正常生理功能将受到严重影响,此时即应补充白蛋白。目前,有些国家和地区把补充的标准定为血清白蛋白25g/L,也有将标准定为15g/L的。明确目的提高胶体渗透压,人工胶体可以替代或者部分替代。增强机体的物质转运、凝血及自由基清除等正常生理功能,尚缺乏循证医学资料的支持。我国医疗环境的需要,我们有责任改变。根据病人、病情个体化对待,不同的选择。脓毒症得益优于创伤。然而?在慢性蛋白丢失的疾病(如肠病、肝病、肾病),应酌情予以补充,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肾病性蛋白尿所致的低白蛋白血症患者,补充白蛋白却可以增加肾脏负担,易导致或加重肾功能不全。脑水肿病人的脱水治疗。根据病人、病情个体化对待,不同的选择。脓毒症得益优于创伤?对于如肝肾疾患病人等白蛋白合成障碍或丢失过多者,应酌情予以补充,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输注方法浓度,可以查到的人血白蛋白有四种浓度规格,分别是5%、10%、20%、25%。不同浓度白蛋白增加循环血容量和提供的胶体渗透压不同,对组织间水分的影响也不同。速度,对于高于正常胶渗压浓度的白蛋白输注速度应否限制?如何限制?量?白蛋白不是营养品!白蛋白共有584个氨基酸残基,其组成中,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较多,而缺乏色氨酸与异亮氨酸,所含氨基酸极不平衡。输注外源性白蛋白会抑制肝脏内源性白蛋白的合成。白蛋白分解后再利用率相当低,分解后,促进自身蛋白质的分解。半衰期长,短期内不能再利用。检验结果上的“成就感”的误导。2000年WHO宣布将其从营养不良治疗基本目录中剔除。循证医学的积累期待更多!参与!没有偏颇的资料及没有偏颇的分析!白蛋白,想说爱你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