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By——刘梦琼211026111旅游管理元上都遗址1964年确定为内蒙古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确定为国家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元上都遗址列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清单。排位序列2006年列为第五位。2012年6月29日,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讨论并通过将中国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航拍图入选价值ii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元上都遗址所展现的游牧民族崇尚“水”的价值观,对其后建于汉地的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元上都的选址坚持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非定居传统,直接坐落在滦河上游冲积平原的湿地浅湖中,具有“城居水中”的规划特征。而元大都则具有“以水面为中心的城市格局”,这种“水居城中”的规划特征正是元上都建城选址于湿地浅湖的实践延续,在规划思想上具有明显的传承关联。•15世纪之后的明清北京城认可并传承——虽然明、清北京城的整体轮廓有所变化,但作为城市中心的宫皇城与太液池水系(今之北海)的格局仍获得完整保留。iii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元上都所拥有的完整城市历史沿革、保存完好的遗址遗存和丰富的文献史料,充分揭示了13~14世纪亚洲大陆上最典型的农耕文明与最典型的游牧文明发生最大规模的碰撞与交流之过程,可为一种特殊政体与社会架构兴起与覆灭的全过程提供唯一完整的见证,为忽必烈时代最具规模与真实性、完整性的考古遗址,对当代乃至今后的人类文明与文化进程仍具有启示与发现的意义。•元上都遗址为13-14世纪欧亚大陆曾经发生的一个伟大文明转折提供了独特的见证—从成吉思汗的军事征略时代转向了忽必烈的农业王朝治理时代,也为一个延续百年的、拥有农耕与游牧文明兼容并蓄特征的亚洲文明与文化形态——蒙元帝国提供特殊的见证。iv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从城市制度方面来看,元朝采取两都制度,两都为大都(遗址位于今北京)和上都(遗址位于今内蒙古正蓝旗)。这种制度既来源于蒙古游牧民族冬营地、夏营地的传统习俗,也体现出了中原自古以来扩大政治统辖能力的两京制的政治功能。这一制度不仅兼顾了入主中原的蒙古族帝王与贵族难以适应的汉地暑热气候,保留了蒙古民族特有的驻居传统,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对漠北蒙古民族生活区域的政治控制能力,与中国汉地传统的“两京制”具有同样的政治权力伸展功能。•从城市选址方面来看,元上都运用了中原汉地农耕文化传统聚落选址的“风水理论”,承袭了汉地“背山面水”的聚落选址传统,但却同时坚持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住居传统,致使上都城直接座落到了滦河上游冲积平原的湿地浅湖中——城居水中,并通过引入中国汉地传统水利工程的成熟技术,成功解决了水患问题。•从城市格局方面来看,元上都城市格局采用了按地位分治和按民族分治的综合策略,以宫皇城为中心的、由三层城垣环套的典型都城形制,外设四向关厢——有城垣围合的城区以皇家使用为主,城外的东关厢主要住游牧的蒙族,西关厢主要住定居的汉族。从城市空间方面来看,元上都在城市空间秩序方面——汉式中轴对称与蒙式自由布局并存,在城市景观方面——汉式三重城与蒙式草原风光并存,在宫殿建筑方面——汉式大理石宫与蒙式的失剌斡耳朵并存,在道路系统方面——汉式棋盘式路网与蒙式无定规道路并存。综上所述,元上都遗址作为文明大转折的特定产物,从城市制度、建设选址、规模形制、功能格局、建筑布局、使用方式、城市景观等城市文化方面,充分展现出13-14世纪亚洲北方游牧与农耕两大文明在百年碰撞与融合中所形成的兼容并蓄的草原都城范例。与此同时,元上都遗址所拥有的多种语言的、丰富的文献史料与遗址保存的完整性,使其具有久远和广博的考古研究潜力与魅力,对当代乃至今后的人类文明与文化进程仍具有启示与发现的意义,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融合典范,在世界文明发展史和城市规划设计史上拥有独特的地位。•vi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元上都是13世纪欧亚文明分水岭的忽必烈建立蒙元帝国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场所;与引发欧洲“大航海时代”的《马可·波罗行记》直接关联;是导致13世纪亚洲宗教格局发生重要变化的宗教事件“佛道大辩论”的发生场所;遗址所在地正蓝旗至今仍保留的浓郁而纯正的蒙古族传统“敖包祭祀”及其庆典活动,真实、完整地传承了蒙古民族的传统信仰;它还作为梦幻花园Xanadu这一文化符号的原型闻名于世,在当今世界的文学、音乐、建筑等艺术领域产生广泛影响。元上都遗址基本概况1260年,忽必烈在此登上蒙古大汗之位,建元“中统”。中统四年(1263年)五月,诏令开平升为都城,定名“上都”。次年改燕京(今北京)为中都(后改为大都),确立了两都巡幸制。继忽必烈之后还有五位皇帝在上都登基。元上都成为当时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元上都由宫城、皇城和外城三重城组成。宫城位于皇城中部偏北,呈长方形,东西宽542米,南北长605米,墙两侧均用青砖包砌,四角建有角楼。皇城位于外城东南部,围绕于宫城四周,呈正方形,边长1400米,墙体两侧用石块包砌,四角建有高大的角楼和登城的踏道。外城附加于皇城西、北,分别延长800米,整体形状成曲尺形,墙体全用黄土夯筑。上都城外有四关,范围十分广大,每一关厢地带都如上都城址大小。元上都作为元王朝的重要都城,其军事防御体系十分完备,在城外四周的山头上,一般都建有预警的烽火台。外城墙外四周挖有宽约26米的护城河,并筑有石堤护坡,以防坍塌。皇城的墙体外侧用石块筑有凸出于墙体的24个梯形马面。元上都现存有13门。其中宫城3门,不设瓮城;皇城6门,外城4门,城门外均建有方形或马蹄形瓮城,至今还保留有城门楼的石柱础。路线图忽必烈铜像金莲川•“金莲川”,原名曷里浒东川,每到夏季,川中开满金莲花,远望如同金色的海洋,绵延分布于滦河上游的上都河两岸,东西长60公里,以元上都遗址所在为最宽处,约5-6公里。金莲川草原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既是水清草美的天然优良牧场,又是骑马射猎,避暑清凉的游乐场所,曾经是中国辽、金、元三代帝王的避暑胜地。明德门皇城·明德门是从御道进入元上都的第一座城门,属皇城正南门,位置皇城与宫城的南北中轴线上。门道总长24米,宽4.7~5.7米,两侧墙体用青砖垒砌,券顶坍塌,券门处留有高约7米的城门坍塌后的建筑残迹。门外设瓮城,呈长方形,东西宽63米,南北长51米,墙体由块石包砌;瓮城门道长12米,宽3.5-3.8米、正中立有石柱、即将军石,门道两侧现存石质排叉柱和木门柱基石等遗址。御天门宫城·御天门属宫城南门,居于皇城和宫城的南北中轴线上。门道为砖石砌筑,门外设瓮城,东西宽60米,南北长27米。元人有“明德城南万骑过,御天门下百官多”,“御天门前闻诏书,驿马如飞到大都”的诗句。此处当是百官聚集、奉旨听宣之处。考古发现瓮城外东、西两侧有两排建筑基址,推测为百官上朝或候旨时的歇息之所。大安阁宫城·1号建筑基址(大安阁)本建筑基址位于宫城中心,上层为明清时期的喇嘛庙遗址,下层经考古推测为元代大安阁的建筑基址。基址平面呈“凸”字形,东西长36.5米,南北宽30米,基址底部转角处的外缘用规整的条形砂岩围筑。基址西南角处出土完整的汉白玉龙纹柱础,高2.1米,宽0.53米,厚0.52米,雕有精美的腾龙。大安阁建于至元三年(1266年),是忽必烈攻陷南宋汴京后,“取故宋熙春阁材于汴,稍损益之,以为此阁,名曰大安。”大安阁在元上都用作宫城的“正殿”,元朝皇帝经常在这里举行重大的朝政典礼,如皇帝登基、接见外国使者等。此外,包括皇帝临朝、议政、修佛事、与大臣聚会等日常活动也在此举行。这里曾经发生了许多具有世界性或地区性影响的重大事件,包括元世祖忽必烈之后元成宗、武宗、天顺帝、文宗、顺帝等五位皇帝登基,忽必烈接见马可波罗,以及南宋灭亡后忽必烈受南宋君主的朝降等重大历史事件。穆清阁该建筑基址位于皇城与宫城中轴线北端的宫城北墙中部,是宫城内体量最大的建筑,据考古研究推测为穆清阁遗址。穆清阁始建年代不详,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曾重修。有元一代,是皇帝宴乐、议事与居住的大内宫殿,元人诗中称其为“北阙”。穆清阁遗址现存台基高约8米,东西宽137米,南北长67米,总面积9180平方米。台基平面呈“凹”字形,其上建有大殿与东、西两翼的配殿,呈“阙式建筑”形式。经对东翼顶部的考古发掘,探明基址顶部曾有大型木结构建筑。皇城东头该城墙总长1410米,中间为黄土夯筑,夯层厚约12-14厘米,内外两侧均用自然石块包砌,石墙厚约0.5-0.6米。大部分墙体保存较好,残高约2.0-5.5米。2002年,曾对皇城东墙的北段368米的外侧墙体及两个马面进行了清理修复。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