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分类赏析之咏物诗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古典诗词分类赏析之咏物诗一、概念解读咏物诗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代表诗人有骆宾王、贺知章、杜甫、李贺、王安石、王冕、于谦、陆游、郑燮等,代表作品有《咏梅》《咏鹅》《竹石》《马诗》《梅花》《严郑公宅同咏竹》等等。二、基本特征意象特征:梅、兰、竹、菊、松、荷、芳草等所咏之物。表达技巧:托物言志、正面描写、侧面衬托、象征、比喻、拟人、对比等语言风格:慷慨悲壮、凄婉感伤。三、思想情感①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②表现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③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④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六。四、鉴赏时应注意的问题①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追求贴切逼真,但如果仅仅是客观的描摹,满足于形似,那也不是一首好的咏物诗。也就是说,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古人说写咏物诗要做到“不即不离”,就是说既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滞于物),又要切合所咏之物的特点(曲尽其妙)。古人欣赏林和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因为作者通过月下水边的梅枝横斜的侧影,写出它凛然冰清的神态品格。②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咏物诗既是托物言志,就要表达自己寄托的感情。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对事物观察的角度、认识的深浅不同,同一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含有作者明确的寄托,但不管有没有寄托,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这就是我们在读解时要细加领悟的。③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或拟人,或比喻,或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等。咏物诗主要采用托物言志,在整体构思上经常用到拟人、比喻、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分析咏物诗就要抓住这些技巧,从技巧上入手。五、名家作品鉴赏【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设题: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参考答案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做了铺垫。【例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画鹰杜甫素练风霜起①,苍鹰画作殊。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②。绦镟光可摘③,轩楹势堪呼④。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注:①素练:白色的生绢。②胡:这里指猢狲。—说指胡人。愁胡:典出孙楚的《鹰赋》:“深口蛾眉,状如愁胡。”③绦:丝绳。镟:铜环。④轩楹:堂前廊柱。设题:诗人主要以哪些手法来表现出鹰的什么形象?参考答案首联“风霜起”是作者在看画时的想象,渲染了画鹰的气势;颔联以“耸身”、“侧目”两个细节描写了鹰的动作神情;颈联描写画鹰身边的物件,侧面烘托画中的鹰形态逼真;尾联想象画面上的鹰正在搏击凡鸟,毛血洒落原野,突出了鹰的飒爽英豪之气。【例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设题:竹石通过咏竹,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答案:塑造了一个在曲折恶劣环境,能战胜困难、面对现实的顽强、勇敢的形象。首句用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第二句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道出了它的坚强;后两句写出了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表现了诗人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七、专项练习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白云泉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⑴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⑵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诗人的这一思想充斥在整篇诗作中。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2)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即销魂,言花之色香使人心醉神摇。⑴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⑵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⑶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逐”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用拟人手法,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2)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3)自伤迟暮,自叹身世。(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3.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面问题。庆全庵桃花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注]谢枋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坚拒元朝征召。⑴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⑵请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参考答案(1)①首句化用《桃花源记》原意。②首先表示年复一年,时间推移;其次具有强化感情的作用。(2)①桃花引出世外桃源,将隐居山间的眼前现实(实)和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虚)巧妙地结合了起来。②作者借写隐居之地桃花开放之景,表达了避世山中的孤寂之情。③作者希望“花飞莫遣随流水,”曲折表现了隐居绝仕之意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咏风王勃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注]山楹:指山间的房屋。(1)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诗人是如何表现的?⑵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称此诗“最有余味,真天才也”,请简要分析此诗的“余味”所在。参考答案(1)“有情”一在“加我林壑清”,二在“为君起松声”。拟人手法把风之情描绘得栩栩如生。(2)诗人托物言志,着意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借风咏怀,寄托自己的“青云之志”。5.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⑴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⑵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文意也可通。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些?请简述理由。参考答案(1)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2)用“天地”好。“天地”着眼于空间:有立体感,突出了正气的浩然之态。“秋后”与“清霜”重复。(得分点:空间、立体感、浩然正气;写突出正气充满天地也对。不陈述理由不给分。说“秋后”好,只要言之成理也给分。)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