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选读[汉]行行重行行•把握文学形象,理解其社会意义•1、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品味文学语言,把握文学形象。•2、理解文学形象的社会意义,结合文本阐发自己的观点。•女性命运,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离乱之歌,更给人沉重的压抑感。下面就让我们去感受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古诗】•古诗是与今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一般唐代以后的律诗称今体诗或近体诗,非律诗则称古诗或古体诗。五言诗是在汉代民谣和乐府中产生,是由五字句构成的诗。五言诗能更灵活细致地叙事、抒情。格律要求比较低,奇偶参差的音节,更富音乐美。《古诗十九首》特点:1、标题为诗歌的第一句2、东汉中下层文人五言诗代表作,多为无名氏。地位: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它标志着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刘勰称其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称其“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内容:多为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和士人宦途失意的悲叹。艺术手法:善于将写景、抒情、叙事、议论熔为一炉,或运用比兴,达到高度的自然和谐。叙事委婉,抒情真挚,语言自然浅近而凝炼和谐。【行行重行行】•这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它是一首思夫诗。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抒发了一个女子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深切思念。•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陈绎《诗谱》),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爱情呼唤所感动。••朗读要求:•五言诗按照“大大—大—大—大”的节奏来读•读出一点古诗的韵味•读出一点相思的情感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別离。走啊走啊,不停地走,就这样活生生的跟你永远別离!首句五字,连叠四个“行”字,仅以一“重”字绾结。“行行”言其远,“重行行”极言其远,兼有久远之意,翻进一层,不仅指空间,也指时间。行行重行行,写两人的距离逐渐变远,分别的时间也在变长。复沓的声调,迟缓的节奏,疲惫的步伐,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痛苦伤感的氛围,立即笼罩全诗。“与君生别离”,这是女主人公思念之情再也压抑不住发出的直白的呼喊。“君”指女主人公的丈夫,即远行未归的游子(久居他乡或异国的人).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是一个男子的口吻还是一个女子的口吻?是一个行者的口吻还是一个留者的口吻?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更加细腻的表现出两个人之间情感的缠绵,相互的不舍。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此后相隔有一万多里,各自在天的一边。“相去万余里”。相隔万里,思妇以君行处为天涯;游子离家万里,以故乡与思妇为天涯;所谓“各在天一涯”也。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道路艰险而且遥远,再见真不知要到哪一天“道路阻且长”承上句而来,“阻”承“天一涯”,指路途坎坷曲折;“长”承“万余里”,指路途遥远,关山迢递。“会面安可知”当时战争频繁,社会动乱,加上交通不便,生死犹如离别,当然也就相见无期。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胡马南来后仍依恋于北风,越鸟北飞后仍筑巢于南向的树枝。诗人在极度思念中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凡物都有眷恋乡土的本性:“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飞禽走兽尚且如此,何况人呢?这两句用比兴手法,突如其来,效果远比直说更强烈感人。表面上喻远行君子,说明物尚有情,人岂无思的道理,同时兼暗喻思妇对远行君子深婉的恋情和热烈的相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我们相离越来越久,我因相思而日益消瘦,所以衣带也愈來愈宽松了。至此,诗中出现了两次“相去”。第一次与“万余里”组合,指两地相距之远;第二次与“日已远”组合,指夫妻别离时间之长。“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自别后,我容颜憔悴,首如飞蓬,自别后,我日渐消瘦,衣带宽松,游子啊,你还不归来啊!正是这种心灵上无声的呼唤,才越过千百年,赢得了人们的旷世同情和深深的惋叹!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好像浮云遮蔽了光明的太阳,使游子不愿回家。“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这使女主人公忽然陷入深深的苦痛和彷惶之中。诗人通过由思念引起的猜测疑虑心理“反言之”,思妇的相思之情才愈显刻骨,愈显深婉、含蓄,意味不尽。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想念你,令我变得老多了,自己年纪也大,究竟还要等到几时呢?“老”,并非实指年龄,而指消瘦的体貌和忧伤的心情,是说心身憔悴,有似衰老而已。“晚”,指行人未归,岁月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谢,相思又一年,暗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坐愁红颜老的迟暮之感。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暂且撇开这些不谈,还是努力加餐饭,只希望在外的人自家保重。坐愁相思了无益。与其憔悴自弃,不如努加餐,保重身体,留得青春容光,以待来日相会。故诗最后说:“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至此,诗人以期待和聊以自慰的口吻,结束了她相思离乱的歌唱。•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写一女子对长期远离的情人的沉痛思念,情真、景真、事真、意真,读之使人悲感无端,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人生“悲莫悲兮生别离”,情人间会面无期的离别之恨,更会使他们终日怅惘,心灰意绝。作品抒发思妇的离别之苦,盼望之切,相思之痛,无端的猜疑,以及岁月催老、空负佳期的悲怆,欲说还休,欲罢不能,只好强自宽解的自怜,真实而生动地刻画了这一特定情势下女方当事人的曲折心理,表现了人类共有的复杂情感,因此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诗中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内在节奏上重叠反复的形式,同一相思别离用或显、或寓、或直、或曲、或托物比兴的方法层层深入,“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式单纯优美的语言,正是这首诗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所在。而首叙初别之情--次叙路远会难--再叙相思之苦--末以宽慰期待作结。离合奇正,现转换变化之妙。不迫不露、句意平远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特点。•1、内容结构分析•以时间为顺序:•先叙别离(难舍之苦)——路远道长——情感煎熬(与日俱增:思、忧、怨)——宽慰自己(无可奈何)•“行行”——言其远,•“重行行”——极言其远,兼有久远之意。•不仅指空间,也指时间。•比兴手法:•“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1、李善的《文选注》引《韩诗外传》说:“诗云‘代马依北风,飞鸟栖故巢’,皆不忘本之谓也。”•2、源于《吴越春秋》:“胡马依北风而立,越燕望海日而熙,同类相亲之义也。”•都是用以比喻人的乡土室家的情感。•3、纪昀“此以一南一北申足‘各在天一涯’意,以起下相去之远”。•胡马和越鸟一南一北,在直觉上就使读者产生一种南北睽违的隔绝之感。•“日已远”——进一步用时间去乘速度=空间距离——无穷无尽。•带出“日已缓”,•离人的相思与憔悴也是一样无穷无尽的。•“浮……反”-——一种失望的想像,思绪下沉,感伤。•明净的心灵蒙上了一片云翳——苦痛和彷惶。•思念——猜测疑虑——相思之情愈显刻骨,愈显深婉、含蓄,意味不尽。•极度相思——形容枯槁•“老”——非实指年龄——消瘦的体貌和忧伤的心情;心身憔悴——似衰老而已。•“晚”,指行人未归,岁月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谢,相思又一年。•暗喻青春易逝,坐愁红颜老的迟暮之感。•《小雅‧小弁》:“維憂用老。”•李白《長干行》:“坐愁紅顏老。”•李璟《浣溪沙》:“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皆有青春消逝,美人遲暮的慨歎。•“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令人看了更是伤心。•“弃捐”——抛弃。•“弃捐勿复道”:•你抛弃了我,使我如此伤心,从此我再也不提这件事了。•“弃捐”=“勿复道”。•与其憔悴自弃,不如努力加餐,保重身体,留得青春容光,以待来日相会。•以期待和聊以自慰的口吻,结束了她相思离乱的歌唱。行行重行行-文章结构表追叙初別情景: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別离次敘路途遥远: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会面困难: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丈夫离家久远引起妇人情思小结暗责游子不知恋家: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再叙长久相思之苦: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明喻丈夫被人蒙蔽: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丈夫不知恋家妇人为伊憔悴自表宽慰: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艺术特点•1、回环复沓、反复咏叹表现手法——浓厚的抒情气氛•2、比兴手法——言近旨远,语短情长。3、语言浅近自然,不假雕琢,含义丰富,耐人寻味•4、不迫不露、句意平远的艺术风格——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