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老舍老舍•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的笔名。他生于北京西城舒姓的贫寒家庭,满族。老舍的写作中充满着“平民意识”。•1951年,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作品:•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老舍著作的一大特点是,大部分是写北京的,而且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它们的“北京味儿”很浓。•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话剧《龙须沟》、《茶馆》这些都是写北京的。本文写作时间:•《想北平》最初发表与1936年6月16日《宇宙风》第19期,当时的老舍在青岛教书。字音:廿七什刹海黏合空旷喘气橘子菜圃(niàn)(shí)(chà)(nián)(kuàng)(chuǎn)(jú)(pǔ)解题⑴作者为什么不用“写”,而用了“想”?想北平1、明确:想,是带有浓烈的主观感情;写,只是客观的描写。一个“想”字就暗示出作者不仅要描述北平,而且要把自己对北平的爱与读者分享。而且,当时的老舍是一位“漂泊的旅人”。2、北平,即北京。1928年北京改为北平,1949年,又改为北京。“我的北平”。北京故宫北京紫禁城北京天坛北京圆明园北京的四合院什刹海玉泉山北平是历代古都,这里有宏伟的故宫,巍峨的长城,美丽的颐和园,温馨的四合院……可写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可是作者写的确是很普通、很平凡的事物。•作者为什么不写,却只写了一些平凡的点滴事物和平民的日常生活呢?作者出身贫寒,更加熟悉这一切,也有更深的感情。即,平民意识。日常平凡的点滴事物反映他所爱的是真实的北平,不是假大空的北平。也反映了他真正融入了北平生活,深入到了她的血肉肌肤之中。北平是老舍的故乡,是他的家。——“一枝一叶总关情”,表明了作者与北京的亲密关系。真实、自然最能打动人心。研读最后一段:•3、最后一段为何要落泪?体会深层含义。爱国知识分子的民族忧患意识思乡之情更胜平日结构上,呼应开头,点明题意创作风格1、北京韵味。他自幼生活在北京,熟悉北京。他注重从北京市民的语言中汲取有益营养,经过提炼,恰如其分地运用到作品中去。2、通俗明白。他多次表述这种观点:“我不论写什么,我总希望能够信赖大白话;即使是说明比较高深一点的道理,我也不接二连三地用术语与名词。”老舍的“俗白”并不是粗俗浅露,而是精练含蓄、耐人寻味。3、幽默诙谐。经常运用夸张、对比、比拟、讽喻、反语、谐音等修辞手法来构成幽默的情境。总结:•对故乡的依恋是人类共有的情感,老舍的故乡思念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平凡、淡泊的老舍用他的笔真实、自然地描绘了北平。在我们平时的写作中,也应该追求真实、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