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工艺美术布衣皇帝朱元璋徐霞客游天下崇祯帝煤山自缢明代设立了工艺美术专门机构,如明代的内廷作坊,聚集了不少能工巧匠,在制作上不计成本,务求精美,大量生产宫廷和官府需要的高级豪华工艺品,但是后来由于单纯追求技巧的精细奇绝和用料的珍贵,往往流于造作繁琐,失去了刚健清新的格调。明代概述明清时期的制瓷业,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顶峰,陶瓷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呈现出灿烂辉煌的景象:以青花瓷为代表的彩瓷兴盛起来。青花虽色调清朗而不失富丽,彩瓷虽浓妆艳抹而不失庄重;制瓷技术也有新的突破,瓷器的质量与数量由此迅猛提高。“工匠来四方,器成天下走”“昼间白烟掩空,夜间红焰烧天”陶瓷工艺陶瓷工艺明代以前,我国陶瓷的釉色,是以青瓷为主明代以后,我国陶瓷的釉色,是以白瓷为主明代以前,陶瓷工艺的装饰普遍采用刻花、划花、印花等方法,明代以后则装饰方法主要为青花、五彩等明代官窑器,开始用年号作款,一直延续明清两代,达五、六百年名称:永乐青花压手杯制造年代:明材料:瓷土规格:高5.4厘米,口径9.1厘米,足径3.9厘米收藏地:北京故宫博物院此杯为景德镇御窑厂制造。器形宛若小碗形状,口沿微撇,鼓腹,折底,圈足,杯心内画有狮子滚绣球形团花纹饰,中心为“永乐年制”四字篆款,杯外口沿下部饰有梅花点纹和两道弦纹,腹部装饰有缠枝莲纹,圈足处饰以卷草纹。此杯青花是用进口的“苏麻离”钴青料绘制而成,色泽浓艳,青翠欲滴。压手杯与同时代的其他瓷杯不同,它胎体较为厚重,放在手上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而且当把它握于手中时,那微微外撇的口沿正好压合于手掌边缘,十分稳贴适手,故有“压手”之美称。这种压手杯传世仅有三件,均藏于故宫,是绝对的稀世珍品,其价值至少要达数千万元以上。对于这种压手杯的仿造,自明代中后期以来从未间断过。白瓷发展到明永乐达到了顶峰,当时永乐官窑所制半脱胎白瓷,胎体轻薄,釉色莹润白度恰到好处,迎光透视呈肉红色,有甜美之感,故称“甜白”。一部分甜白瓷上有划花、印花装饰。由于釉层太厚,少数器皿上线条舒畅的暗刻花纹,有时须借光透视才能看清。明代:白瓷甜釉暗花凤纹梨式壶明永乐,通高12.5厘米,口径4厘米,扬州博物馆藏。半球式盏,塔式钮。壶直口,广圆腹下丰,圈足较高。腹两侧对称安细管长流与弯曲壶柄。柄上有一圆形小钮,与盖上钮相对应。盖面刻变形如意头纹。肩部刻四条流云,腹部刻一对凤凰,回首展翅。纹饰刻划精工,胎质洁白细腻,莹润如脂。•明代青花青花云龙纹蟋蟀罐出产于江西景德镇,是明朝皇帝下令烧制的瓷器精品。青花云龙纹蟋蟀罐,被珍藏在景德镇官窑遗址博物馆,它瓷质精美、釉色圆润,是不可多得的青花珍品。在蟋蟀罐的盖子后面,可以清楚地看到“大明宣德年制”的字样,由此可以说明,这件宝物,正是出自公元十五世纪时的中国明朝宣德年间。相传,酷爱斗蟋蟀的宣德皇帝,还有一个独特的爱好,那就是收藏蟋蟀罐。每每得到一只能征善战的蟋蟀,宣德皇帝便会下令,制造一批精美的蟋蟀罐,青花云龙纹蟋蟀罐就是其中之一。青花云龙纹蟋蟀罐呈圆筒形,有坐盖,白底蓝花,颜色深翠凝重。青花云龙纹蟋蟀罐通高9.5cm,口径长13.1cm,底径长12cm.正统青花龙纹大缸名称:青花海水龙纹扁瓶制造年代:明宣德材料:瓷土规格:高46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10×15厘米收藏地:北京故宫博物院明代青花瓷器是在元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宣德时期为我国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景德镇官窑烧造的青花器,以其胎质细腻洁白,釉质润泽,青花色调浓艳,造型多种多样,纹饰丰富而闻名于世。此器圆口外撇,长颈,扁圆腹,砂底平足,为宣德时期新创器型。其装饰采用了刻划龙纹与青花彩绘相结合的手法,先在素胎上的胎体两侧精细刻划出两条翻腾的蛟龙,然后再用青花绘画海水及颈部的装饰纹饰,经过罩透明釉和高温烧制后,鲜艳的钴蓝色深入胎骨,两条白龙相互追逐飞舞在蓝色的海浪波涛之中,神奇生动。青花花果纹执壶明宣德高29、2厘米,口径7、5厘米明初永乐、宣德朝时期,有一批器物造型很有特色:敞口,颈肩相连,丰满的下腹,宽圈足,或加高把、长流,轮廓线柔软流畅,颇具曲线美。这件执壶就是典型代表:颈、肩、腹酣畅地相连在一条曲线上,宛如鹅颈“曲项向天歌”,高把像一条幼龙受困,静中有动,整个器物稳重而又活泼。五彩瓷器,是明代彩瓷中的名品,开始于明宣德时期,嘉靖、万历时期得到了大发展。根据实物分析,五彩瓷器可分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釉上五彩将彩绘画于已烧成的白釉瓷器上,然后经过800℃的炉火烧制而成。一般以红、黄、绿、蓝、褐五种色彩描绘纹饰,但每件器物的设色上要求不一定具备五彩,而以红、绿、黄等为主。另一类是青花五彩,它以釉下青花的蓝色与釉上低温烧成的红、黄、绿,紫等描绘器物上的纹样,这种绘画方式与斗彩是有区别的。斗彩中的青花是用来勾画纹饰的轮廓线,而青花五彩中的青花是起着图案定位的作用。即用青花绘出几个重点图案,其它空间则用低温五彩去填补完成。青花五彩的画面要比斗彩更加浓重热烈。明代嘉靖、万历时期烧制的官窑五彩器多以青花五彩为主。这件明代嘉靖官窑青花五彩鱼藻纹大罐,具有极高的工艺水平。五彩瓷器釉上五彩青花五彩斗彩填彩“斗彩”,明成化年间景德镇窑创烧彩绘装饰之一,是一种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工艺。制品多以釉下青花和釉上红、黄、紫、绿等艳丽的色彩拼绘纹饰,有釉下、釉上鲜艳色彩争艳媲美之意,故称之“斗彩”。斗彩的施彩技法,通常为先用青花在胎上勾勒出纹饰轮廓,罩透明釉烧成素瓷,然后于青花轮廓线内填画各种彩料完成图案,复入窑二次焙烧而成。斗彩器萌芽于明宣德朝,1985发现的西藏萨迦寺收藏的宣德青花五彩莲池鸳鸯纹碗即为最好的证明,其特点即在鸳鸯纹饰上采用了青花与五彩结合的工艺,开启了明代斗彩工艺的先河。成熟的斗彩器始见于明成化年间,其施彩方法以填彩为主,所用色彩较为丰富,有鲜红、油红、杏黄、娇黄、蜜蜡黄、水绿、松绿、葡萄紫、姹紫、孔雀蓝、孔雀绿等多种。其器胎质细腻轻薄,造型匀称秀丽,色彩莹润艳丽。五彩为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的新品种,由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明代彩料中无蓝彩,需用蓝色表现之处,皆以青花代之,称“青花五彩”,成为独特的时代特征,以嘉靖、万历五彩为代表。图:明青花五彩莲池鸳鸯纹碗图:明青花五彩莲池鸳鸯纹碗名称:斗彩鸡缸杯制造年代:明成化材料:瓷土规格:高3.6厘米,口径8.8厘米,足径3.8厘米收藏地:北京故宫博物院高3.3cm、口径8.5cm、底径4.1cm,高3.4cm、口径8.3cm、底径4.3cm图:明成化斗彩高足杯明成化斗彩花蝶纹罐嘉靖仿成化斗彩婴戏图杯明,景德镇窑,高3.3厘米,口径8.3厘米,足径4.1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斗彩鸡缸杯,俗称鸡缸杯。浅形,撇口,卧足,内白釉无纹,外绘斗彩纹饰四组,一为兰花柱石,二为芍药柱石,其余两组为子母鸡5只,另有雄鸡昂首长鸣,母亲啄虫哺雏,纹饰鲜艳,画工精细,生动传神,足内有青花楷款“大明成化年制”。此杯在晚明万历时已值十万,至今更为珍贵。釉里红三鱼纹高足杯明宣德高8.8厘米,口径9..9厘米,足径4.5厘米此杯侈口、薄唇、浅腹、高足呈嗽叭形,平底,胎体坚硬,施白釉,质地凝厚,杯的外壁绘有三条釉里红鳜鱼作装饰,釉里红色泽明亮艳丽。本品所绘的红鳜鱼正如唐代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所描绘的那样“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件器物上的红鳜鱼形象并不具体,头圆而尾大,以中国传统写意画的方法来表现,只是一个剪影,它们在凝厚的釉层中,沿杯壁首尾相随,极为可爱。三彩鸭形香熏。景德镇珠山御厂出土。《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P330,图363。名称:青花五彩鱼藻纹大罐制造年代:明嘉靖材料:瓷土规格:高46厘米,底径24.8厘米收藏地: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罐直口、短颈、阔肩、圆腹、平底,盖为直壁、隆顶、宝珠钮。罐盖上的宝珠在一周红黄相间的莲瓣上,由红、黄、蓝、绿绘成螺旋形宝珠,盖面绘一周璎珞纹,盖壁在两周青花线之中绘有鱼藻纹。罐外壁在上、下莲瓣纹与蕉叶纹间,绘有荷塘、游鱼、水藻等绚丽多彩的纹饰,纹饰疏密得体,细致入神。底部青花双圈楷书“大明嘉靖年间”名称:洒蓝瓶制造年代:清康熙材料:瓷土规格:高23厘米收藏地: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瓶形似棒槌,因而也被称作棒槌瓶。康熙洒蓝瓶的釉料是以钴蓝为着色剂的高温釉,采用喷吹的方法施釉,在通体蓝色地上,呈现深浅不一的斑点,如同洒落的水点。因此,它又被称作“鱼子蓝”、“雪花蓝’、“雨淋墙”等。这也就是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在信上所说的吹青。康熙洒蓝器多无官款,大量为民窑产器,尤其是这类洒蓝棒槌瓶为典型的民窑器。洒蓝描金则是它们当中的上品。名称:掐丝珐琅花卉纹折边盘制造年代:明材料:珐琅釉铜图为掐丝珐琅花卉纹折边盘底部。其款是后来改的。明末清初由于“景泰御前珐琅”名声很大,因此这种将早期遗留的珐琅器改成景泰年款以抬高身价的很多。此款为铸錾款。带有这种款的器物,器底一般很厚(后人为加款识,在器底加配了“底板”因而变厚),器壁较薄,器物的整体比例失调。作品简析:此盘圆形、圈足,口边作成菊花瓣状。口径51厘米,为明代最大之盘。它通体以浅蓝釉为地,盘心饰红、黄二龙,上下翻腾,戏中心之球。这是皇家标识性图案,也是明清两代的典型图案。器壁饰缠枝花,菊瓣边上每瓣饰菊花一朵。盘的装饰主次分明,红、黄二龙为主题,非常突出,显示了皇家的气派。足底有掐丝填釉款“大明万历年造”,款文独具特点,为万历朝典型的官造作品名称:掐丝珐琅双龙大盘(明万历)作者:类别:工艺品作品简析:圆形,通高62厘米。腹下部饰蕉一周,其上作云龙纹,二龙蜿蜒于云朵之间,健壮而又凶猛。盖上亦饰云龙纹。颈部有镀金“大宝宣德年制”,“御用监造”双款,其足底亦阴刻有相同的款文,这种作法在珐琅器中是绝无仅有的。此罐之大,在明代也是第一。由此可见宣德朝在珐琅器制造上,确有过人之举。名称:掐丝珐琅云龙纹盖罐(明宣德)类别:工艺品铜胎画珐琅蝠莲纹花盆紫砂陶,简称紫砂,又叫紫砂器或紫砂陶器。紫砂茶具,造型简练、大方,色泽淳朴、古雅。用其泡茶,使角的年代越久,壶身色泽就愈加光润古雅,泡出来的茶汤也就越醇郁芳馨,甚至在空壶里注入沸水都会有一股清淡的茶香。根据科学分析,紫砂壶确实保有茶汤原味的功能,它能吸收茶汁,而且具有耐冷耐热的特性。总括来说,紫砂陶有五大特点:第一、紫砂陶是从砂锤炼出来的陶,既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色香味皆蕴。第二、砂质茶壶能吸收茶汁,使角一段时日能增积“茶锈”,所以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第三、便于洗涤,日久不用,难免异味,可用开水泡烫两三遍,然后倒去冷水,再泡茶原味不变。第四、冷热急变适应性强,寒冬腊月,注入沸水,不因温度急变而胀裂;而且砂质传热缓慢,无论提抚握拿均不烫手。第五、紫砂陶质耐烧,冬天置于温火烧茶,壶也不易爆裂。当年苏东坡用紫砂陶提梁壶烹茶,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诗句,也决非偶然。这就是古今中外讲究饮茶的人,所以特别喜爱用紫砂壶的原因。宜兴紫砂陶紫砂陶的明代漆器工艺的发展已相当成熟。漆制品数量众多,品种新颖,制作精良。漆器工艺名称:缠枝莲纹螺钿黑漆洗制造年代:明材料:漆规格:38.5×21.7×7.8厘米收藏地:北京故宫博物院这是文具中涮笔使用的笔洗。这件嵌螺钿笔洗是明代螺钿漆器的代表作,作为笔洗,充分体现了漆器不怕水的特性。此洗为椭圆形,通体嵌螺钿,内里有隔断,分为两段。器内外髹黑漆,周身嵌螺钿花纹。内底两段开光,其中嵌折枝牡丹纹。外斜壁上嵌有缠枝莲花纹。外底部有椭圆开光,内有缠枝菊花纹,外壁嵌莲纹。此器满饰螺钿纹样,缠枝莲和折枝花都是传统纹饰,花纹的细部仍是明代风格。由于明代晚期崇尚繁缛华丽的风格,在工艺品上反映得非常鲜明。市场估价:人民币100,000元。其他工艺:玉雕名称:玉荔枝纹匜制造年代:明材料:玉规格:高6厘米,连柄宽14.5厘米收藏地:北京故宫博物院玉荔枝纹也是明早期制作的玉器。匜是古代盥洗时舀水用的器具,生活中使用的多数为青铜器。此器只是模仿匜的形状,其功能却是用作酒器。明代玉器的制作以日用文玩器皿为主,多是一些小用品。玉荔枝纹匜选用青色上等玉料雕刻而成,通体有紫红色浸痕,口外沿和底周围饰有阴线回纹,腹部用浅浮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