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言语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言语的发展第一节言语概述•一、什么是言语——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进行交际的过程。第一节言语概述二、言语与语言的关系(2)联系:1、言语在语言环境中学会,也需通过语言表达出来。2、语言只有通过言语活动才能发挥作用,并在言语活动中丰富和发展。(1)区别:语言:是符号系统;具有地域性;是语言学的研究范畴。言语:是心理现象和过程;具有普遍性;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他去哪里?Whereishegoing?Whereheisgoing?我什么也没得到。Igotnothing.Ihaven’tgotnone.他没打你。Henobiteyou.Hedidn’tbiteyou.第一节言语概述但在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两个过程并不完全同步,一般来说,接受性言语(感知、理解)先于表达性言语的出现。三、言语的构成第一节言语概述四、言语的作用苹果狮子(1)言语的符号固着功能第一节言语概述三、言语的作用水果动物(2)言语的概括功能第一节言语概述三、言语的作用(3)言语的交流功能第一节言语概述四、言语的种类外部言语内部言语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对话独白(识字——阅读——写作)特点:隐蔽发音、默默无声,比较简约、压缩,与思维密不可分。:情境性:连贯性、缺乏支持性•(1)“出声的”自言自语•在内部言语开始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一种介乎于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之间的言语形式。•(2)“出声的”自言自语的形式•①游戏言语•儿童一边做各种游戏动作,一边说话,用语言补充和丰富自己的行动。在绘画活动中也常常有这种情况,用语音来补充不能画出的情节。•②问题言语•这种言语的特点是比较简短、零碎,常常在遇到问题或者困难时出现,或表现困惑、怀疑、惊喜等。当幼儿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时,也会用这种言语表示所采取的办法。四五岁儿童的“问题言语”最为丰富。•【案例判断】以下两种言语分别属于什么言语?•1.一幼儿独自抱着娃娃“喂饭”,边喂边说:“快吃!快吃!不要把饭含在嘴里,要嚼嚼,再咽下去!”喂完饭,她把娃娃放在小床上,盖上被子,说:“吃完饭,要睡觉,不要乱动。你呀不要踢被子,要着凉的,生病要打针的……”•2.在拼图过程中,儿童自言自语说:“把这个放哪里呢……不对,应该这样……这是什么……就应当把它放在这里……”第二节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言语发展阶段前言语阶段(0—1)言语形成阶段(1—3)言语发展阶段(3—6)第二节学前儿童的言语一、婴儿言语的发生(前语言阶段)发音准备期简单发音阶段连续音节阶段学话萌芽阶段(哭、ei、on、d、a、nei等)(ba-ba、ma-ma、ge-ge等)(mao-mao、deng-deng等)(1-3个月)(4-8个月)(9-12个月)本能会形成条件反射牙牙学语二、言语形成阶段(1—3)发展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1.不完整句阶段•(1)单词句阶段(1~1.5岁)•(2)双词句阶段(1.5岁~2岁)•2.完整句阶段(2岁以后)第一阶段:单词句(1-1.5岁)•一周岁—二周岁左右单词句阶段•1、单音重叠:娃娃、帽帽、衣衣;把汽车叫成“笛笛”•2、一词多义:孩子见到猫,叫“猫猫”,见到带毛的东西,如毛手套、毛领子一类的生活用品,也都叫“猫猫”•3、以词代句:“妈妈”——“这是妈妈”、•“要妈妈抱”、•“妈妈帮我拣东西”、•“我肚子饿了”等。•“球”——“我要玩皮球”•“这是我的皮球”•“妈妈拍皮球”案例分析1:妈妈把做好的红烧排骨放在餐桌上,一岁3个月的儿子看不到餐桌上的食物,但是闻到了食物香味,于是踮起脚看着餐桌,说:“肉?肉肉?”开始吃饭时,妈妈把他放在餐椅上,他指着红烧排骨急促地说:“妈妈肉、妈妈肉、肉…”。拿到一根排骨后并吃了一口后,他面带笑容对旁边的奶奶说:“奶奶肉!”请分析该幼儿三次说“肉”表达的含义,并结合案例说明该年龄段幼儿言语发展特点。以词代句第二阶段:双词句阶段(1.5-2岁)•开始说双词或三词组合在一起的句子•“妈妈,出去”——“妈妈带我出去玩”“妈妈,饭饭”——“妈妈,我要吃饭”“妈妈在吃饭”•这种句子的表意功能虽然比单词句明确,但其表现形式是断续的、简略的,结构不完整,好像成人的电报式文件,所以也称“电报句”或“电报式语言”2.完整句阶段(2岁以后)(1)能说完整的简单句,并出现复合句这一年龄的孩子渐渐能够用简单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开始会说一些复合句。儿童说出的句子较长,日趋完整、复杂,由各种词类构成。(2)词汇量迅速增加到3岁时,孩子已经能掌握1000左右个词。三、言语发展阶段(3—6)语音3—4岁是语音发展关键期(1)逐渐掌握了本族语言的全部语音4岁基本掌握(2)韵母正确率高于声母“g”“k”“d”“t”“zh”“ch”“sh”“z”“c”“s”“j”“q”“x”“哥哥”说成“得得”“老师”叫成“老西”“吃饭”说做“七饭”启示必须注重幼儿的发音练习标准发音杜绝方言化教学少嘲笑,杜绝模仿少儿正确示范三岁幼儿掌握800至1000个词四岁幼儿可掌握1600至2000个词五岁幼儿可掌握到2200至3000个词六岁幼儿可掌握3000到4000个词词汇幼儿掌握的词汇的数量和质量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名词、动词副词、数词、量词、连接词幼儿首先掌握的词汇内容包括什么?名称项目举例具体名词日常生活用品日常生活环境人物称呼爸爸、妈妈动物交通工具、武器身体植物自然现象抽象名词学习等日常活动社交、个性政治、军事•1、词义理解的扩张猫猫一切有毛、有尾巴的物体刚才过去的任何时间“我刚才爬了树”•2、词义理解的缩小爸爸自己的爸爸才是爸爸珍贵仅仅指熊猫词义词义理解逐渐确切和深化词义理解逐步准确•表面意义深层意义•“甜”•“黑车”启示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扩大阅读量儿歌•1、言语功能逐渐分化•幼儿早期的言语功能有表达情感、意动的(语言和动作结合表示意愿)和指物的,最初三者紧密结合,没有分化。•皮球我喜欢皮球(表达情感)我想玩皮球(体现意动)这里有皮球(指物)语法•2、词性的分化•幼儿早期的语词是不分词性的,往往将名词和动词混用。以后逐渐分化出中心语和修饰语,名词和动词等词性。•笛笛汽车(名词)开车(动词)解放军叔叔、老奶奶当成一个词用语法案例分析2:两岁半的小孩对妈妈说:“妈妈看,黑色的小白兔!”请分析该幼儿的语言表述反映了该阶段幼儿语法发展的什么特点?词性不分化But对一些结构复杂的句子,还不能理解。被动语态-“小玲被小楠撞倒了”。双重否定-“小朋友没有一个不喜欢听故事的。”•儿童在理解自己尚未掌握的新句型时,常常根据自己从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一些“规则”去理解它们。研究发现,幼儿常用的理解句子的策略大致有如下几种:•(1)事件可能性策略•儿童常常只根据词的意义和事件的可能性,而不顾语句中的语法规则来确定各个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和相互关系。•【案例分析】当老师说“小明把王医生送到医院里”这个句子时,相当多的幼儿误认为是小明生病了,王医生送小明去医院。•(2)词序策略•儿童往往根据句子中词出现的顺序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理解句义。•【案例分析】一幼儿将“小明被小华碰了一下”理解成小明碰了小华一下。另一幼儿把“小班儿童上车之前大班儿童上车”,理解为小班先上车,大班后上车。这说明幼儿语义的发展有什么特点?••(3)非语言策略•幼儿在理解句义,包括句中某些词的词义时,时常使用一些非语言(与语言本身无关的)策略。•【典型表现】如果给儿童的物品是容器(盒子、箱子等),儿童倾向于把玩具放在它们的“里面”,而不管指示语是“放上面”、“放旁边”;如果物品有一个支撑面(如小桌),儿童则倾向于把玩具放在“上面”,尽管指示语是“放下面”、“放旁边”。启示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扩大阅读量口语表达练习情境性言语比重连贯性言语比重•一个3岁男孩子向别人讲述自己昨天做的事情时说:“看见猴子了,有好多,在动物园,吃香蕉,荡秋千,爬树,好玩极了,还有老虎,好凶的。妈妈带我去的,还有奶奶。”在讲述的过程中好像别人已经了解他要讲的内容似的,一边讲,一边模仿猴子、老虎的动作和表情。口语表达•案例分析3•一个3岁的孩子向别人讲自己昨天晚上做的事时说:“看到解放军了,在电影上,打仗,太勇敢了。妈妈带我去的,还有爸爸。”讲的时候好像别人已经了解他要讲的内容似的,一边讲,一边作出一些手势和表情。问题思考:该幼儿言语表达有什么特点?这是什么言语?我该怎么办?•一位父亲这样描述他儿子口吃的烦恼:我儿子今年3岁,原本说话好好的,进入幼儿园之后,不知是什么原因,他说话总是结结巴巴的。我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说他生理上没有任何缺陷。与班上老师交流后,才了解到班上有一位说话结巴的小朋友,可能是出于好奇而模仿的,从此之后,我就不允许他与那位小朋友接触,当他说话结巴时我就训斥他,结果情况越来越糟,我该怎么办?一、什么是口吃?口吃表现为说话中不正确的停顿和单音重复,这是一种言语的节律性障碍,俗称结巴。学前儿童的口吃现象常常出现在2——4岁。二、口吃的原因(一)生理性的:•儿童的言语调节机能还不完善,造成连续发音的困难。(二)心理性:•1、说话时过于急躁、激动和紧张,2-3岁儿童口语表达不够流畅,在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容易出现言语节奏的障碍;•2、父母急躁、简单而又粗暴的处理方式加剧了孩子的紧张;•3、模仿口吃者(2/3的人有幼年模仿口吃的历史)如何帮助幼儿矫正口吃?•1、为孩子创设宽松愉快的说话氛围,解除孩子的紧张情绪•2、提醒孩子不要模仿别人的口吃•3、引导孩子说话时不要急躁,想好再慢慢说出•4、鼓励和强化孩子的每一点进步第三节学前儿童言语能力的培养•【小组讨论】•1.幼儿教师应如何培养幼儿的言语能力?•2.请设计几个训练幼儿言语能力的游戏。•一、通过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促进幼儿言语的发展•二、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给幼儿交往的机会•三、把言语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示例】在一次外出春游时,中班蒋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周围春天的变化,突然一位孩子掀起衣服,要让自己的肚脐眼也看看春天,所有的孩子好奇地跟着学样,老师随机让幼儿闭上小眼睛,用肚脐眼看看春天是什么样的,小朋友都说看不见。老师便请孩子们把肚脐眼藏起来,用小眼睛看看春天是什么样的,这时孩子们都兴奋地说:看见了绿绿的草,看见了美丽的花……每个幼儿都争着讲自己的发现。蒋老师在对孩子们的发现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外,并没有忽视幼儿对肚脐眼的兴趣,她从肚脐眼有何用处引发了幼儿探索人体奥秘的主题活动。幼儿在活动中提问特别积极,生成了许多新的主题。

1 / 4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