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罗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奥赛罗奥赛罗•作者莎士比亚•在西方,每家都必备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是莎士比亚全集,即一个是宗教的神,一个是艺术的神。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同时代人本•琼生称誉他是“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莎士比亚的简介•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以及欧洲最重要的作家。他出生于英格兰中部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少年时代曾在当地文法学校接受基础教育,学习拉丁文、哲学和历史等,接触过古罗马剧作家的作品。后因家道中落,辍学谋生。莎士比亚幼年时,常有著名剧团来乡间巡回演出,培养了他对戏剧的爱好。1585年前后,他离开家乡去伦敦,先在剧院打杂,后来当上一名演员,进而改编和编写剧本。莎士比亚除了参加演出和编剧,还广泛接触社会,常常随剧团出入宫廷或来到乡间。这些经历扩大了他的视野,为他的创作打下了基础。•莎士比亚像莎士比亚的故居莎士比亚的宫廷剧院•莎士比亚生活在封建制度开始瓦解,新兴资产阶级开始上升的大转折时期。当时中世纪以宗教神学为代表的蒙昧主义思想走向没落,资产阶级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世界观日益深入人心,人文主义在社会文化思潮中开始占据统治地位。莎士比亚则以他的剧作,大胆地批判了封建制度的残酷黑暗及对人性的禁锢,强烈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希望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和伦理思想的要求,为人文主义在英国和欧洲的传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莎士比亚文艺创作的三个时期•早期•第二时期•最后时期早期•早期又称历史剧、喜剧时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和艺术风格渐渐形成。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鼎盛时期,王权稳固统一,经济繁荣。莎士比亚对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人文主义理想充满信心,作品洋溢着乐观明朗的色彩。•历史剧包括《理查三世》(1592)、《亨利四世》(上下集)(1597—1598)和《亨利五世》(1599)等9部。剧本的基本主题是拥护中央王权,谴责封建暴君和歌颂开明君主.比如,《亨利四世》展现的是国内局势动荡的画面,贵族们联合起来反叛国王,但叛乱最终被平息;王太子早先生活放荡,后来认识错误,在平定内乱中立下战功。剧作中,历史事实和艺术虚构达到高度统一。人物形象中以福斯塔夫最为生动,此人自私、懒惰、畏缩,却又机警、灵巧、乐观,令人忍俊不禁。•喜剧包括诗意盎然的《仲夏夜之梦》(1596)、扬善惩恶的《威尼斯商人》(1597)、反映市民生活风俗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1598)、宣扬贞洁爱情的《无事生非》(1599)和歌颂爱情又探讨人性的《第十二夜》(1600)等10部。这些剧本基本主题是爱情、婚姻和友谊,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表现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生活理想。与此同时,他还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等悲剧3部,作品虽然有哀怨的一面,但是基本精神与喜剧同。莎士比亚还写有长诗《维纳斯和阿多尼斯》(1592—1593)、《鲁克丽丝受辱记》(1593—1594)和154首十四行诗。第二时期•悲剧时期17世纪初,伊丽莎白女王与詹姆士一世政权交替,英国社会矛盾激化,社会丑恶日益暴露。这一时期,莎士比亚的思想和艺术走向成熟,人文主义理想同社会现实发生激烈碰撞。他痛感理想难以实现,创作由早期的赞美人文主义理想转变为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批判。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最后时期•这一时期又称莎士比亚的传奇剧时期。•这时的莎士比亚已看到人文主义的理想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实现,便从写悲剧转而为写传奇剧,从揭露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转向写梦幻世界。奥赛罗剧情分析•在威尼斯,贵族小姐戴斯特蒙娜(Desdemona)爱上了黑皮肤的摩尔人大将奥赛罗(Othello),奥赛罗曾经的坎坷不幸的人生境遇,丰富的生活阅历,勇敢敦厚的品性,以及他饱含风霜的老练,深深吸引了美丽善良的戴斯特蒙娜,她敬慕他,为他倾心,两人相爱而结婚,但遭到了贵族们的反对。威尼斯公爵(theDuke)派战功赫赫的奥赛罗去抵御土耳其人入侵,故对婚事不加干涉。伪善、狡诈而又阴险的旗官伊阿古(Iago)暗暗垂涎戴思特蒙娜的美色,又因奥赛罗未任命他为副将怀恨在心,为了报复,他从中作梗,诬陷戴斯特蒙娜与奥赛罗的副将卡西奥有染。而后又巧使诡计制造一个又一个假相,使奥赛罗相信戴斯特蒙娜的不贞。•轻信他人而又嫉恶如仇的奥赛罗无法忍受爱妻的背叛和不忠,陷入极大的悲愤与绝望中,妒火中烧,他亲手扼死了无辜的戴斯特蒙娜。悲剧到此没有结束,接着由伊阿古的妻子当场揭发了实情,真相大白下,奥赛罗悔恨万分,悲痛欲绝,最终无法饶恕自己铸下的大错,挥剑自杀身亡。这场悲剧就此落下了帷幕。•憨厚老练的奥赛罗对待爱情却心胸狭窄,欠缺理智,轻信他人,正如剧中他忏悔时所说,他并不是不懂得爱,而是他爱得太不理智,对爱情的猜疑,对爱人的不信任,便是奥赛罗的悲剧根源所在。•爱实在是一门学问•深奥得探究起来永无止境•爱是个谜,谜底始终是个神秘的诱惑,因而有那么多的人为爱情飞蛾扑火,欲试图探出个所以然来。也许像美丽的《梁祝》神话,相爱的两个人化成蝶的那一瞬间,才叫爱的最高升华。说爱是抽象的,似乎是雾里看花,很难分得清真伪虚实,然而爱事实上却又很具体,有时的的确确是可以真切地触摸得到的。爱有多深,多高尚,多伟大,多圣洁,爱的胸怀有多博大,爱的宇宙多浩渺,也许只有凭借爱人之间的灵犀和默契,才能得以感知的吧。相爱的人彼此间的信任是爱情的土壤,有了这片土壤,爱情才能得以根深蒂固。奥赛罗的人物性格分析•首先,我们从剧中男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来看:摩尔人奥赛罗是一位正直、善良、胸怀坦荡、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但也正这一性格使其为旗官伊阿古所利用,一步步走进伊阿古千方百计设下的陷阱:听信谗言杀死忠贞的妻子,最终因自责崩溃而殉情。通篇来看,似乎是伊阿古的奸诈卑劣导致了这一悲剧的产生,但其实伊阿古只是替奥赛罗的悲剧创造了客观条件,真正的悲剧还得从主人公自己身上来找女主人公苔丝德蒙娜的性格•结婚后的苔丝德蒙娜把丈夫放在首位,完全丧失了自己的主见,一昧地听从丈夫,在她看来,丈夫就是一切,“您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我总是服从您的。”甚至当奥赛罗因怀疑妻子而对她恶语相向时,她还丝毫没有觉察,反认为丈夫是烦于政事,而自责于自己的不理解,在丈夫面前,她总是“很低很低•苔丝德蒙娜太过单纯、善良,不曾料想自己对凯西奥的热心竟会招来非议,成为别人造谣、报复的材料。当奥赛罗发现手帕在凯西奥手上而质问苔丝德蒙娜时,她丝毫没有察觉丈夫的异常,相反,还在丈夫盛怒下极力为凯西奥求情,请求恢复其职位,这无疑是火上浇油,加深了丈夫对她的怀疑,最终使丈夫狠下杀机。在她临死前,爱米利娅问是谁杀害了她,她只说:“谁也没有,是我自己。永别了!请替我向我仁慈的夫君致意。啊,永别了!”这是这位无辜被害的善良女子的最后一句话。宁肯自己含冤负屈,饮恨而亡,也不忍说一句不利于自己丈夫的话。这样的结局无疑更增添了一种浓郁的悲剧氛围,让人无限怜惜与叹惋。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