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安全防护技术杜荣军2012.2第一章煤气安全管理•一、煤气的危险特性•煤气定义:是煤、焦炭、含碳物质等经过干馏(热解)、气化、氧化、还原等反应后生成的含有多种成分的混合气体。•按煤气的来源分类,干馏煤气,包括焦炉煤气、连续式直立炭化炉煤气;•气化煤气,包括发生炉煤气、水煤气等;•副产煤气,包括高炉煤气、转炉煤气、铁合金炉煤气等。•第一节煤气的危险性及安全的重要性•煤气作为重要的二次能源,具有输送方便、操作简单、燃烧均匀、燃烧效率高、温度易于调节等优点,是工业生产和民用燃气的主要能源之一,广泛用于钢铁、建材、耐火材料、玻璃、陶瓷、碳素制品、化肥、化工合成、民用燃气等领域。各类煤气在工业中均有利用,而民用煤气只能用高热值、毒性低的焦炉煤气、水煤气、连续式直立炭化炉煤气以及混合煤气等。•净化后的煤气中主要含有CO、H2、CH4、不饱和烃类、O2、惰性气体等多种气体成分,由于制气原料和煤气的生产、回收方法不同,各种煤气的组成也不同,常见煤气的组成见表1-1。•煤气的成分组成决定了煤气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的特性。从煤气的组成来看,转炉煤气、铁合金炉煤气、发生炉煤气和高炉煤气发生煤气中毒的危险性更大一些,但这并不代表其没有火灾爆炸的危险;而焦炉煤气、水煤气、连续式直立炭化炉煤气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性更大一些,但这并不代表其煤气中毒的危险。•二、煤气安全的重要性•由于煤气具有易中毒、•易燃、易爆等特点,•煤气从生产到净化、输•送加压以及到用户使用,不仅煤气设备的分布面广,而且接触煤气的人员占有很大的比例,煤气作业存在很多的危险源。中国尚有一些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不高,设备老化严重,设备运转不良或常出现煤气跑、冒、滴、漏现象,管理落后,事故隐患较多,这就形成了多种不安全因素。一旦这些危险因素失控就会产生煤气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因此,预防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运行称为煤气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关键问题,上述一些案例说明,离开了安全这一前提条件,煤气企业的生产就不能正常进行,更谈不上发展。因为一旦发生煤气泄漏引发的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就会造成生产链中断,使生产力下降,而且还会造成人身伤亡,产生无法估量的损失和难以挽回的影响。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大型化,安全问题甚至已演变成为社会问题。•因此,必须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明确煤气系统运行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就要求煤气设计、施工、生产、运行、计控、防护、检修、化验各阶段以及煤气生产、净化处理、加压混合、贮存输送直到用户使用各工序都要全过程、全方位予以注意,按规程办事,协同工作,设备才能安全运行,职工生命健康安全才有保障。第二节煤气安全措施•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即危险源得以控制,而不存在导致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状态。•安全生产的任务归纳起来有两条:其一,在生产过程中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性危害;其二,在生产过程中防止其他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装置的连续、正常运转,保护企业财产不受损失。•保证煤气安全的措施包括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两方面。•一、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预防工伤事故和其他各类事故的安全技术。如防火、防爆、防毒、电气设备、检修、锅炉压力容器等的安全技术,以及装置安全评价、事故处理统计等。•②预防职业危害的安全技术。如防慢性中毒、防尘、通风保暖、照明采光、噪声治理、振动消除、放射性防护、现场急救、人体防护等职业卫生的内容。•二、安全管理措施•1、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安全监察部门颁布的煤气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焦化安全规程》(GB12710-91)、《炼铁安全规程》(AQ2002-2004)、《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轧钢安全规程》(AQ2003-2004)、《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通用要求》(GB3836.1-200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3)、《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等一定要严格贯彻执行。•2、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企业应根据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生产特点,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安全工作有制度、有措施、有布置、有检查、恪尽职守,责任分明。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制等规章制度是指导、监督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工作的依据,煤气企业的规章制度有《停气管理规定》、《管线带气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煤气管网抢修安全管理规定》、《施工安全管理规定》、《动火管理规定》、《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和《安全文明生产制定》等。这些制度应上墙,并汇集成册下发至班组进行学习执行,做到有章可循,消除“无人负责、职责不清”的现象。•各种制度应随着管理状态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不断删减过时的内容,增设新的条款,使各项制度基本达到完善。在3年一认定,5年一修订的基础上,年年都要对变化了的内容做出明确的反应。•在抓好建章建制工作的同时,应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大到统计报表、档案材料,小到班组的巡线记录、测压记录、学习记录,都应规范、真实、完整、有效,并按时装订成册,一般资料保存3年,重要资料要归档管理。•3、加强煤气防毒防火防爆管理•配置相应的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设施,认真做好防毒工作,保护职工的安全健康,实现安全、文明生产。加强防护器具的管理,对于个人防护器具,如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护面罩、一氧化碳报警仪、苏生器、防护工作服等,需要妥善保管并会正确使用。•对所有煤气管道和设备,都必须严格管理,积极采取先进的防火、灭火技术,大力开展安全防火教育和灭火技术训练,加强防火检查和灭火器材的管理,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4、煤气调度管理•为保证煤气系统正常安全运行,应实施煤气生产运行的调度指挥,树立调度指挥生产的绝对权威。煤气调度的主要任务是实施有预见的煤气产、供分配平衡指挥,以及有关煤气生产、处理、压送、贮存、使用设备的开停和负荷的调整,来保证各煤气系统产销的动态平衡,从而保持系统压力在质量标准规定的范围以内。•为保证煤气系统安全,煤气调度指挥场所、各有关煤气站所,必须挂有相应的、复核现场实际的(即动态的)详细的煤气工艺流程图,用以知道生产操作,用以在停电、停水等异常情况以及事故的指挥处理。应有各种煤气主管的压力表;各种煤气的总发生量和煤气缓冲用户的用量表自动记录;各种煤气贮柜的柜位指示、记录仪等。•5、安全标志和安全色管理•《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规定:所有可能泄漏煤气的地方均应挂有提醒人们注意的警告标志,厂区主要煤气管道应标有明显的煤气流向和种类的标志。•(1)警告标志《安全标志》(GB2894-96)规定:安全标志是传播安全信息的标志,是为了促使人们对危险安全和健康的物体和环境尽快做出反应,以减少或避免发生事故。安全标志警告牌由安全色、边框、以图像为主要特征的图形符号或文字构成,用以表达特定的安全信息。煤气区域的安全标志警告牌应设“当心中毒”、“禁止烟火”和“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等。•(2)煤气管道标志煤气管道标志是为了引起人们对不安全状态的注意,促使人们提防可能发生的危险,预防事故的发生。在《工业管路的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GB7231-87)中,对工业管路的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做出了规定。•工业管路的基本识别色规定为:气体为黄褐色,水为绿色,蒸汽为铝色,氧气为淡蓝色。基本识别色可涂刷在管路的全长上,也可以在管路上涂刷宽150㎜的色环或缠绕色带。•识别符号用于识别管内流体的性质、名称和流向。刘翔的性质通过识别符号体现,识别符号可采用在基本识别色上涂刷宽100㎜的安全色色环的方法。流体名称(或化学式)标识在色环附近。流体流向应用对比明显的白色或黑色在基本识别色上或基本识别色色环附近的管路上涂刷指向箭头。•6、煤气标准化班组建设•确保安全生产,防范事故的发生,关键在于强化班组管理,这是整个安全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开展创建安全合格班组活动,并认真抓好班组长及班组成员的思想教育,技术培训工作,每年均组织学习培训,班组内部建立台帐,每周均要进行安全学习,每天都要进行安全检查,以提高其思想水平和业务技能。凡是上级及公司的安全会议,都应传达到班组每个成员。对上级开展的“安全月”、“百日安全竞赛”等活动,班组都应积极参加。深入开展组织互保活动,加强现场监督,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提高班组安全水平。•7、安全文化建设•经常举办不同形式的培训班,使广大职工的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得到提高。另外,安全宣传教育形式也趋于多样化,除日常的一些活动外,还可采取安全演讲、安全知识竞赛、出安全宣传板报和橱柜、张贴安全宣传标语、悬挂安全横幅等形式,以提高制动的安全素质。•开展消防演习、防毒演习、安全知识竞赛及管道安装、抢修等各种形式的技术比武,以激励机制调动广大职工对安全工作的热情与投入,促进安全工作开展。第三节安全管理制度•一、安全生产责任制•为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应成立以厂长为主任的安全生产委员会,管生产的副厂长为副主任,成员由部门负责人及所有科室负责人组成。各部门应配备专职安全员或简直安全员,专职安全员数不低于职工总数的3%。•企业的每一个职工都必须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职责,根据“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有岗必有责。煤气设施、设备、管道应明确划分管理区域,并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设计企业以外的单位要订合同明确,内部的各单位间要订协议书表明。•1、企业领导的安全职责•厂长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厂长的安全生产职责包括:•①组织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定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投入和有效实施;•②贯彻“五同时”原则(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每月组织专题会议研究安全生产工作;•③组织并参加本单位安全检查工作,对存在的管理问题和事故隐患及时整改治理;•④组织制订并实施伤亡事故应救援预案,及时、如实上报事故情况,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进行严肃处理。•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主管生产的副厂长负责安全生产的具体管理工作,副厂长的安全生产职责包括:•①协助厂长在分管的职权范围内全面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对安全生产负具体领导责任并对厂长负责;•②组织并参加厂级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业检查,对查处的事故隐患负责落实解决;•③负责审批劳保用品的发放标准,并检查执行情况;•④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按“三同时”的原则,做好施工与验收工作;•⑤负责督促有关部门对特殊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和定期复审;•⑥负责组织全厂设备大、中修计划的审批,对安全措施不完善的不予审批,并负责组织安全措施的落实;对因检修中安全措施不完善或不落实造成的伤亡事故负领导责任;•⑦对在生产现场出现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及其他安全问题要及时制止和解决,并根据有关规定提出处理意见;•⑧主持和才加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总工程师在技术上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其它副职领导,按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分管的业务范围内对本系统的安全工作负责。•各级行政领导在各自工作范围和管理权限内,负责组织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令、法规和规定。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凡是由于职工没有经过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就上岗操作;缺乏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健全;安全设施、安全信息、安全标志、安全用具不齐、不全、不清;设备严重失修、蛮干、超负荷;对事故熟视无睹,不采取措施,重复发生同类事故;违章指挥、冒险作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