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的艺术手法——如何把文章写得曲折有致一、什么叫一波三折•所谓一波三折,原指写字笔法的曲折多变。现在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类似表述还有:•曲折有致、跌宕起伏、波澜起伏、摇曳生姿,尺水兴波、文似看山不喜平等。贺寿诗•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三个儿子都是贼,•偷得仙桃献母亲。三封电报•伊莉薇娜的弟弟佛莱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猎。不久,她在家里接获弟弟的电报:“巴布猎狮身死。——佛莱特。”•伊莉薇娜悲不自胜,回电给弟弟:“运其尸回家。”三个星期后,从非洲运来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个狮尸。她又赶发了一个电报:“狮收到。弟误,请寄回巴布尸。”•很快,得到了非洲的电报:“无误,巴布尸在狮腹内。——佛莱特。”一波三折的美学价值•一波三折的叙事特色,迎合了我们阅读心理中的“好奇心”。好奇是人的天性,抓住读者这种心理,让你的故事叫他非读下去不可,从可读性的角度说,我们便成功了。•概括地说,一波三折的美学价值便是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如何做到一波三折•(一)、开头设置悬念•1、设置疑问:•2、描写一个震撼性的画面或场景:•3、交待某个惊人的结果:只借一美元•一位富豪走进一家银行,来到贷款部前,举止得体地坐下来。“先生,您有什么事需要我们服务吗?”贷款部经理一边打量着来者,一边热情地问道。“我想借点钱!”富豪回答。“可以,您想借多少呢?”•“一美元。”•“一美元?只借一美元?”贷款部经理惊诧地看着他。“是的,我只需要借一美元。可以吗?”•“当然,只要有担保,借多少都是可以的。”经理彬彬有礼地说。“好吧。”那人从皮包里取出一沓股票、债券放在桌上:“这些票据做担保可以吗?”•经理清点之后说:“先生,总共50万美元,做担保足够了。不过……先生,您真的只借一美元吗?”•“是的。”富豪不动声色地回答。•经理干脆地说:“好吧,请办理手续。年息6%,只要您付出6%的利息,一年后我们便把这50万美元的股票、债券都还给您。”•“谢谢!”富豪办完手续后,从容离去。•一直在一旁观望的银行行长怎么也不明白,一个拥有50万美元的人,怎么会跑到银行来借一美元呢?于是,他追了•上去,大惑不解地问这位富豪:“对不起,先生,我想问您一个问题。这实在弄不懂,您拥有50万美元的家当,为什么还要借一美元呢?”•“好吧,我可以把实情告诉你,我到这里来办事,需要一段时间,随身携带这些有价票据很不安全。这曾到过几家金库,•想租他们的保险箱,但租金都很昂贵。我知道贵行的保安很好,所以就将这些票据以担保的形式寄存在贵行。况且借款利息很便宜,一年只要支付6美分……”•行长恍然大悟:有头脑又有金钱的人是幸运的,他们能用头脑支配金钱;而只有金钱没有头脑的人则是不幸的,因为他们的头脑被金钱所支配。•果然是,经商斗智,善谋者胜。(二)、结尾出人意料•欧-亨利式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范文:《警察与赞美诗》(三)、中间情节多变•1、抑扬法: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使人物的命运或形象出现起伏变化。•[范文]三四五•国人乘车“只争朝夕”。我几乎被挤扁,终于钻进了车门。我的座位是临窗的三号。还没坐稳,刚才踩我脚的那个小山似的女人,一屁股将四号座位压得“咯吱”呻吟,一下子,我的地盘被她侵占去三分之一。盛夏乘车摊上这样的芳邻,真是不幸。我的这排座位是三、四、五号。五号座位上是位不满二十岁的姑娘,一副近视眼镜架在高挺的鼻梁上。我瞥她一眼,见她表情丰富的脸上清晰地写着对四号邻居的厌恶。原来,五号的“疆土”也遭到胖女人的“扩张”。只见五号几乎愤然地急挥纸扇,把胖女人呛人的汗酸味扇到我这边来。我心中非常恼火,但又不便说她。••汽车在郑汴公路上飞驰,闷热的空气与发动机的“哼哼”声胜过催眠曲,车上的乘客有半数在打盹。四号的眼皮也在合拢,小山似的身躯慢慢向五号位倾斜,我幸灾乐祸起来;胖女人灰衣服上那汗渍斑斑的“盐碱地”,可以从俏姑娘那里揩到一点香水味了。五号由表情讨厌,到怒气升腾,由“厌而远之”到奋起反击:她架起胳膊肘顶四号的胖脸。胖女人一定是在梦中喝醉了酒,任你五号怎样明顶暗碰,也撞不开她的梦门。最后五号愤中生智,猛然一闪身,把四号闪倒在座位上。车内一阵窃笑。四号从突然破碎的梦中惊醒,艰难地支起身,很难为情地低下头玩起自己的胖指头来。•车行至某县城,那位五号姑娘也开始打盹,不由自主,她的秀发委屈地贴在四号的“盐碱地”上。渐渐,五号的头滑到了四号的胳膊弯里了。可胖女人并不去回敬那姑娘一个闪身,反倒尽量保持平稳,让姑娘舒服地依着她。四号的右臂一定是很累了,她用左手去托扶着右臂。不知怎么,我的心里泛起一股说不清的滋味,不禁对四号低声说:“大嫂,弄醒她吧。”她答非所问:“俺家大妞也这般大,年轻人爱困。”•车在颠簸,我的思绪也在跳动。2、情节突转法:先卖关子,引导读者朝一个方向预期,结果却相反。•[经典情节]•期中考之后,数学老师要公布成绩。他说:“九十分以上和八十分以上的人数一样多:八十分以上和七十分以上的人数也一样多”话一说完,全班一阵欢呼,一位同学追问道:“那么,不及格的人数呢???”•老师不疾不徐地回答:“不及格的人数和全班的人数一样多”。3、铺陈误会法:制造误会,推动情节曲折发展。•[经典情节]•新学期伊始,我们高年级学生去车站迎接新同学。我见一小女生站在一个大箱子旁不知所措,便主动上前帮她提起箱子。•不料箱子似乎重逾千斤,我又不好意思放下箱子,只好勉力支撑。才走了几步,那女生便对我说:背不动就滚吧!•我一听此言,登时怒从心头起,放下箱子,怒视着她。•那女生愣了几秒钟,才满脸通红地指着箱子的底部对我说:”•“我指的是轮子。”地球仪为什么是歪的•[经典情节]•督学到学校视察,见教室里有个地球仪,就问学生甲:“你说说看,这地球仪为什么会倾斜23.5度呢?”•学生甲惶恐地答:“不是我弄歪的。”•督学摇摇头,转问学生乙。学生乙双手一摊,说:“您也看见,我是刚刚才进来的。”•督学疑惑地询问老师,老师抱歉地说:“不能怪他们,这地球仪买回来时就这样了。”•督学脸色愈来愈难看。这时,校长赶紧解释:“学校经费有限,这是在地摊上买的。”4、节外生枝法:创设突发情境,如天气变化、意外事故,使故事方向发生变化。•《风雪山神庙》相关情节5、制造矛盾法:就是故意制造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在曲折中发展。•写文章编故事,就是没事找事,无中生有,无事生非,,曹文轩的说法叫折腾。•有了冲突,故事就有看点,有了波折。文章之巧并非天成,乃作家的匠心使然•写作教学的意义之一是刷新陈旧写作观念,输入新的写作思想。•杜甫虽然有诗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他强调的是美文之美,巧夺天工,只有天才般的大家才能创造出来。我们今天读到的许多情节曲折离奇的文章,并非故事天生那么巧,都是作家根据读者的心理特点,刻意追求而创作的。•艺术是一种创造,首先表现在编故事上。五当堂训练•1、指出A、B文,谁是《史记》原文•A文:李广出猎,见草中虎,引弓而射之,中虎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B文: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2、甲、乙文哪个更有曲折之妙•甲、一个冬天的早上,天色阴暗。我着骑自行车往城里赶路,迎面一个人也骑着自行车向我走来。引起我好奇的是,这个人满脸胡须,又黑又浓,是我平生从未见过的。等到近了,我才看清楚了,原来并不是胡须,是一脸的泥巴。•乙、一个冬天的早上,天色阴暗。我着骑自行车往城里赶路,迎面一个人也骑着自行车向我走来。他大约是前面摔了一跤,满脸泥巴,远远看去,好像一脸浓密的胡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