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炉操作工及管理人员培训煤气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煤气安全技术管理煤气施工和检修作业的安全操作煤气作业现场的安全防护警示:煤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易中毒的危险物质,在煤气生产(回收)、净化、输配、储存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都有发生煤气事故的可能性,尤其是在生产检修阶段。煤气在工业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节能降耗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做好煤气事故预防与控制,遏制煤气事故的发生。煤气生产中的主要危险及事故类别和原因煤气是生产中主要的危险源之一,其主要危害是腐蚀、毒害、燃烧和爆炸。煤气事故占工业事故的6-7%,容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煤气中单一气体理化性质一氧化碳:分子式为CO,无色、无臭,分子量28.01,重度1.25Kg/m3,低发热值为16269KJ/m3,爆炸极限12.5~74.2%。,着火温度是644~658℃,火焰呈微光,在气体混合物中含有少量的水,可降低着火温度,火焰呈蓝色。(高炉煤气浅蓝色。焦炉煤气棕红色。转炉煤气浅蓝色。)CO毒性极强,空气中含量达到0.06%即有害于人体,含量0.2%即可使人失去知觉,含量0.4%即可使人迅速死亡。一氧化碳是一种窒息性毒气,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即指一氧化碳中毒,按照国家卫生标准,空气中可允许的CO浓度不得超过0.0024%(即24ppm,相当于30mg/m3)煤气中单一气体理化性质硫化氢分子式H2S,属Ⅱ级毒物,有臭鸡蛋味,是一种神经毒物。属于剧毒气体,分子量34,重度1.52Kg/m3,易溶于水。低发热值为23668.6KJ/m3,爆炸极限为4.3~45.6%,着火温度为364℃,火焰呈蓝色。在大气中最大允许浓度为10mg/m3,当浓度达到0.04%时有害于人体,0.1%可以致人死亡。(判断题)浓度(mg/m3)症状停留时间0.012-0.03硫化氢的嗅觉阈10最高容许浓度8小时70~150呼吸道及眼刺激症状1-2小时200~300眼急性刺激症状、肺水肿1小时500~760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头痛、头昏、步态不稳、恶心、呕吐,甚至死亡15~60分钟≥1000意识丧失或死亡几分钟甚至瞬间死亡(电击样死亡)煤气事故主要类别有:急性中毒和窒息事故燃烧引起的火灾和灼烫事故爆炸形成的爆炸伤害和破坏事故煤气中毒的机理煤气中大多含有一氧化碳(CO),它是一种剧毒气体,我们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即指一氧化碳(CO)中毒。人的机体活动需要一定量的氧气,空气中的氧气随空气被人体吸入,进入肺泡后,通过气体交换作用进入血液,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结合生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依靠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经过组织的气体交换进入细胞,在各种呼吸酶的作用下,将糖、蛋白质、脂肪等转化为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煤气中毒一氧化碳(CO)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是氧气和血红蛋白亲合力的240-300倍,它被吸入人体后,迅速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排挤了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减小甚至消失,造成机体缺氧,同时碳氧血红蛋白(HbCO)的存在还会阻碍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分离,使部分血红蛋白虽然携带了氧也不能释放出来供组织利用,加重了肌体缺氧。有资料证明,一氧化碳浓度达到0.08%时,可使全身一半的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毒性很大。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2g/m3(960ppm)时,短时间内可致人死亡由于中枢神经对缺氧最为敏感,故最先受累,煤气中毒对大脑影响最大。煤气中毒的分类正确判断煤气中毒者中毒程度,对于及时准确地采取急救措施,是十分重要的。钢铁企业中把煤气中毒程度分为四级:对煤气中毒人员的检查判断中毒程度,因为每个人由于体质不同,对煤气中毒的反应也不相同,所以是根据伤员的五大部位:呼吸、脉搏(心音)、瞳孔、血色、知觉。根据这五大部位进行检查,综合诊断中毒人员的症状划分为轻度中毒、中度中毒、重度中毒,并对其进行分别抢救,还有一种就是中毒死亡。(填空题)煤气中毒程度分类煤气中毒的症状与个人身体强弱、空气中CO浓度及中毒时间的长短有关,煤气中毒分为急性和慢性中毒。1、急性煤气中毒:当空气中含CO浓度较高,人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吸入了大量的CO,其表现的现象为急性中毒。急性中毒的患者,虽然是由于人体缺氧而引起,但在外表上却不像一般窒息的病人,皮肤、粘膜、手指的颜色不发青紫,而是鲜红色。但往往皮肤上有紫红色的斑点,也可能有水泡形成,尤其在手、足部的皮肤最多见。2、慢性煤气中毒中毒者在数天后才出现症状,如经常性的头晕、视力减退,甚至变成呆痴,还有可能肢体发生麻痹和CO性脑炎,这些症状大多数都会慢慢的恢复,但也有少数不能恢复而引起后遗症。慢性煤气中毒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人们如果长期在含有低浓度CO的空气中进行工作,每天要吸入少量的CO,长期以后可能引起慢性中毒,主要症状为:贫血、面色苍白、心悸、疲倦无力、消化不良、呼吸浅表、体重减轻、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头痛恶心眩晕呕吐情绪烦躁等症状碳氧血红蛋白在1-20%轻度煤气中毒防护救护轻度煤气中毒中毒者与一般正常人区别不大,但心跳加快,精神不振,出现头痛、眩晕、耳鸣、恶心、呕吐、情绪烦躁等症状。可让其脱离中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后很快能自行恢复,或进行吸氧休息或直接送往医院进行治疗。中度煤气中毒意志丧失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症状碳氧血红蛋白在20-50%之间防护救护中度煤气中毒中毒者一般出现两腿不听使唤,产生意志障碍或丧失,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可让其脱离煤气中毒环境,清除中毒者口腔内杂物进行人工呼吸,并通知煤气防护站和医院赶到现场急救。待中毒者清醒后方可送往医院进行治疗,无后遗症。重度中毒意志完全丧失呼吸微弱或停止脉搏停止等症状碳氧血红蛋白在50%以上防护救护重度煤气中毒中毒者一般昏迷不醒,意志完全丧失,呼吸微弱或停止,脉搏停止等症状,中毒者处于假死状态。可让其脱离煤气中毒环境,通知医院赶到现场急救,清除中毒者口腔杂物进行人工呼吸或使用苏生器急救,中毒者没有清醒时,不得送往医院。中毒程度神经系统表现血COHb浓度治疗反应(吸人新鲜空气或氧疗)轻度中毒轻度10%~20%症状很快消失中度中毒浅昏迷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迟钝20%~50%可以恢复正常且无明显并发症重度中毒深昏迷>50%并发症中毒死亡A心脏外观检查已停止跳动,呼吸停止B肌肉由松驰变僵硬C瞳孔扩散,遇强光不收缩,对光无反应;D有线缠手指不变色,不浮肿E出现尸斑造成煤气中毒事故的原因发生煤气中毒的原因与煤气设备老化、工作环境、人的精神状态、违反安全规定、突发事件等因素有关。简单地说,既有设备造成的客观原因,也有人的行为造成的主观原因。身体缺氧的会出现哪些症状:1、大脑缺氧数秒钟,就会出现躁动不安,缺氧几分钟就会出现脑死亡;2、大脑严重缺氧则引起中枢抑制共济失调、引发脑水肿;3、呼吸系统缺氧,则引起呼吸中枢兴奋,使呼吸加深加快、心率增快;4、视网膜缺氧引起眼花,视力下降;5、肾脏缺氧,可引起肾功能失调,出现少尿无尿,易发泌尿系统感染;6、肺缺氧则造成肺动脉收缩,肺血管阻力升高、动脉高压;7、肝脏缺氧,可引起肝功能损害、肝水肿等。煤气区域划分和分类管理制度甲类危险区:煤气浓度很大,不戴防毒面具及时短时间停留,也会造成中毒死亡的危险区域。带煤气修理翻板、法兰、放散,带煤气抽、堵盲板等。凡属以上工作,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并有监护人员现场监护,并有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乙类危险区:凡空气中CO浓度高于卫生标准但可以不戴防毒面具,根据CO浓度大小确定工作时间的区域。如煤气阀门后抽堵盲板、停送煤气做爆发试验、各种煤气设备停煤气检修等。凡属此类性质工作必须配有空气呼吸器,如不需要配带,必须有监护人员现场监护,并有可行的安全预防措施。丙类危险区:凡有煤气的管道或设备附近,空气中CO浓度接近卫生标准,但长期工作会有可能造成慢性中毒的区域。允许工作,但需有人定期巡视检查。在有煤气危险的区域作业或巡视,必须两人以上,严禁单人行动。怎样处理煤气中毒事故发现有人煤气中毒以后,必须大声呼救,多召集几个人分头进行。接通煤气中毒急救电话后,将中毒时间、地点、人数及报警人姓名说清,并派人引路。同时打医院急救电话120,请求救护车、医务人员到现场抢救。抢救中毒人员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将中毒伤员抢救出煤气区域,到上风侧空气新鲜处。怎样处理煤气中毒事故及时有效的投入到事故抢救中,立即组织人员(或个人)带好空气呼吸器。将中毒者迅速救出煤气危险区,安置在上风侧空气新鲜处,维持好现场。怎样处理煤气中毒事故确定患者中毒程度,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和正确的处理方法为了便于中毒者自己呼吸,将领口、衣扣、腰带等应解开,在寒冷的季节,对患者应妥善保暖,以免着凉。确认煤气中毒后应采取口对口人工呼吸法(自动苏生器)体外人工按压法(心肺复苏术)防止煤气中毒事故从根本上说,要防止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一条是严禁煤气泄漏,另一条是当煤气泄漏或带煤气作业时,一定要佩戴防毒面具或采取其它安全措施。造成煤气泄漏的主要原因是设备、容器和管道本身存在漏洞、磨损或裂缝和人为操作不当。煤气危险区域: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超过30mg/m3(24PPm)的场所,运行的煤气设备、管道及附属设施上,有可能窜入煤气的其他管道,煤气设施、设备在无泄漏的情况下,以垂直水平距离5m为半径的范围内均属于煤气危险区域。煤气中毒事故原因及预防原因:(1)煤气设备泄露没有及时发现,或已发现而又不及时处理。(2)对煤气性质认识不足,在超过卫生标准的煤气区域工作而又不戴防毒面具。(3)在煤气设备附近休息、打盹、睡觉。(4)停送煤气,不注意空气流向,或设备内残留煤气处理不彻底,或没有可靠隔断煤气来源,并没有严格的检查制度。(5)煤气倒窜到蒸汽、氮气及水管内,引起人员中毒事故。(6)煤气区域不挂“煤气危险禁止停留”的标牌。或安全制度不严格,误入或提前进入危险区。(7)管网系统压力波动过大,超过水封安全要求,造成水封压穿,煤气泄露。预防:(1)加强煤气安全管理,对于煤气作业人员,应进行生产操作及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制定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并确保实施。(2)从生产设施的密闭式入手,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防止和减少一氧化碳在生产环境中形成危及人的健康与安全的浓度。(3)加强对生产环境的一氧化碳浓度监测和警报(煤气生产、使用单位的操作岗位,煤气操作室和重点区域应设置一氧化碳监测报警装置及醒目的安全警示标牌,报警装置应定期校验),一氧化碳最高浓度不允许超过30mg/m3(24ppm)。(4)设备或管道检修时,首先要把设备或管道内煤气吹扫干净;新建或大修的煤气设备及管道要进行强度或气密性试验。(5)在煤气区域工作,须2人以上,并要携带便携式CO报警仪。一旦发生煤气泄漏,则要站在上风侧监视,严禁任何人进入危险区,同时立即通知有关单位处理。(6)建立煤气中毒事故的抢救和急救体制,配备必要的防护器具和急救器材,如CO监测仪、空气呼吸器等,平时要经常检查,确保器具有效。佩戴时,也须认真检查,尤其注意不准在煤气危害区摘掉口罩、鼻卡或面具。进入高浓度一氧化碳环境中工作时,一定要戴好防毒面具,并有足够的监护和抢救措施。工作环境一氧化碳含量及允许工作的时间工作区域中CO浓度允许工作时间不超过30mg/m3(24ppm)可较长时间工作不超过50mg/m3(40ppm)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不超过100mg/m3(80ppm)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不超过200mg/m3(160ppm)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5-20分钟注:每次工作时间间隔至少2小时以上。(1ppm=1.25mg/m3)如何正确处理煤气着火事故火是如何烧来的?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三要素共存,且达到一定程度即会发生燃烧煤气着火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要有足够的空气或氧气要有明火、电火或达到煤气燃点以上温度火源名称火源温度(℃)火源名称火源温度(℃)火柴焰500~650烟头(中心)200~800打火机火焰1000烟头(表面)200~300焊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