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工业发展的历史回顾一、发展阶段及特点建市之前,荆门是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农业大县,其年提供商品粮长期居于全国前列,农产品资源富集,农业比较优势明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为农业”是我们工业战线上的一条重要原则。因此,“重农轻工,为农办工”的思想观念在干部职工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由此导致新中国建立二十年后,荆门的工业基础仍然十分薄弱,在整个荆州地区(1983年前荆门属荆州地区管辖)13个县市中,荆门是一个名副其名的“农业头,工业尾”的县。回顾六十年的工业发展历程,我认为大体可分为初建、扩张、壮大、衰退、复苏、跨跃等六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我市工业初建阶段,时间从1952年至1970年初。这一时期为提供农业生产工具。自1952年开始,先后创建了三个农具厂(后改名为荆门县一机、二机、三机),号称是荆门工业之母,主要产品是镰刀、锄头、铁锹以及后来生产的钢犁和脱粒机,而后围绕农业办工业又创建了一个砖瓦厂、一个棉织厂(沙洋)、两个印刷厂(荆门、沙洋)、三个肥料厂(沙化、烟化、荆门磷肥厂)、四个白酒厂(荆门、沙洋、拾桥、盐池)、五个矿产企业(仙居磺矿、麻城石膏矿、马河、洞沟、锅底坑煤矿)。这一阶段的工业特点很突出,企业不计成本,不讲报酬,全力为农业生产服务。产品由相关农资销售部门实行统购统销,没有开拓市场的概念,原燃材料由政府物资部门采购供应,资金由银行核定直拨,用电和税收实行优惠政策。企业纯属一个生产单位,只需要保质保量完成政府计划部门下达的生产任务。1957年末,工业产值从建国初期的200万元达到1000万元,1967年末,达到3900万元,1969年末,全县工业生产总值为3800万元(文革影响),仅占全县生产总值的10%,三次产业的比重为74.8:13.8:11.4,从这个比重中可以看出农业在我市经济中所占的份量。第二阶段为我市工业扩张阶段,时间从1970年至1985年。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央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一大批军工企业和国防企业相继往全国各地的山区迁移。此间中石化、宏图飞机制造厂、六0五研究所、三三0水泥厂、热电厂、襄沙化工厂、东光电器厂、江北铸造厂等一批中省企业相继落户荆门,为荆门由一个农业大县向工业大市转变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应该说,荆门的今天能够成为一个省辖的中等工业城市,与这批企业的到来,功不可没。在这批中省企业的带动和影响下,70年代至80年初,水泥厂、电石厂、电机厂、啤酒厂、果酒厂、钢铁厂、汽修厂、米厂、面粉厂、油脂厂、白云傢具厂等一批县直企业及沙洋镇、城关镇少量集体企业相继建设投产。1981年国家批准荆门县、市分设,当时由于县直企业全部留县,新建立的荆门市除原城关镇办企业移交到市里外,市里工业几乎是一张白纸,新上任的市委、市政府领导带领全市人民艰苦奋战,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又筹建了化工厂(今天的天茂集团)、经编厂、油毡厂、雨伞厂、皮鞋厂、氧气厂、针织厂、金属结构厂、一服装厂、二服装厂、日月星傢俱厂等一批市属企业。此间一批乡镇企业也相继建成投产,其中当时较有影响的企业如荆玻、洋丰、李市喷涂厂、李市麦芽厂、马良水泥厂、十里黄金港酒厂、团林千里香油脂厂等,市农机局所属的沈集、后港、李市三个农机厂当时发展也不错。1983年底,国家批准荆门市、县合并,从荆州地区分离出来升格为省辖市,这为荆门工业的进一步扩张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迂。市、县合并后,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又建起了地毯厂、台布厂、化纤厂、油脂厂、饲料厂、棉纺厂、织布厂、水泥厂(子陵)、结晶硅厂、墙地砖厂等一批企业,大办工业的繁荣景象遍地在城区展现。“工业立市、工业兴市”的特点充分显示,中等城市的工业框架基本搭起。1985年底,全市实现工业产值8.8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37%,三次产业的比重为43.7:39.4:16.9。工业产值比重比1969年提高27个百分点,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提高25.6个百分点。第三个阶段为我市骨干企业提升壮大阶段,时间1986年至1995年,即“七五”“八五”时期。这一时期正是我国推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时期。国家强调政企分开,把企业推向市场,实行“四自”,即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政府主要是对企业进行市场引导和宏观指导,不再直接插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找市场不找市长”和“既找市长、更找市场”,成为当时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工业上的一个要求,为有效参与市场竞争,企业普遍采取革新、改造、挖潜措施,开展质量品种效益活动,千方百计提升产能、壮大块头,当时由于国家刚刚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其法制不健全,市场不完备,无序竞争、不可避免,加上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有部分行业在此间得到较好发展机遇,而又有部分行业在此期受到严重冲击,市场萎缩,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在这种大背景,我市工业企业同全国的大多数企业一样,受市场和行业政策调整影响,出现了两极分化,一部分企业如轻纺和汽车零部件企业、冶金企业困难重重、举步难艰;一部分企业,如化工、食品、建材企业通过扩能改造、不断壮大,效益不断提高,市场竞争的能力日益增强。此间热电厂、三三0水泥厂、中天集团、啤酒集团、宝源集团、凯龙集团、洋丰集团等骨干企业不断壮大,部分骨干企业如东光电器、沙化、烟化、磷肥、缸盖、电机、沙机、化纤、钢铁、家俱等经历一个由困难到发展壮大再到困难的过程。长期占据荆门工业经济半壁江山的石化厂,在这一时期也出现绯徊不前,逐步下滑的局面,其原油加工量自1985年达到335.56万吨后,1986年至1990年5年间均在290万吨左右的水平上,比1985年减少45.56万吨,1991年至1995年5年间均在250万吨的水平上,比1985年减少85.56万吨。由于上述两种情况的出现,这一时期的工业特点是中省企业与地方企业的比重适当改变,市属骨干企业支撑力得以增强,支柱产业逐步形成,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地方财力不断增强,当时我市财政号称为湖北的小胖子。在这一时期,我市工业实现了两大跨越:一是“七五”末,即1990年工业生产总值达到13.1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28.6%,比1985年净增4.3亿元;二是“八五”末,即1995年工业生产总值达到52.7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33.8%,比1990年净增39.65亿元(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1994年京山、钟祥划归荆门,这里面包含了两县市的工业产值;二是工业产值不变价的调整问题,即1990年前的工业总产值是按80不变价计算,1995年的工业总产值是按90不变价计算)。第四阶段为我市工业企业衰退阶段,时间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里需要给大家说明的一点是这个时间的划分只是相对的,企业的衰退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有一个矛盾积累的过程。前面已经进过,“八五”时期我市工业企业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一部分快速发展,一部分举步难艰,但到了90年代中后期,企业衰退的面越来越宽,矛盾越来越多,困难越来越严重,包袱越来越大,究其原因一是受客观环境影响,通货紧缩,物价持续负增长,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二是受自身结构性矛盾的制约,由于我市重工业比重大,加之“八五”期间经济连续几年高速增长,使结构性矛盾暴露相对滞后,传统产业的优势逐渐弱化,大多数企业和产品面临着市场实现障碍。三是由于资金瓶颈的制约。我市作为新兴的工业城市,没有赶上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对企业的投资期,1984年国家开始实行投资体制改革,将过去的拔款投资,改为企业自筹和企业向银行申请货款投资,我市一部分企业都是在这个时期建起来的,又有相当多的老企业是在这个时候进行扩能改造的。当时的银行贷款利率正处高峰期,年息均在20%以上,银行在给企业贷款时,首先就将应付利息从货款中扣除,这样以来,企业自投产之日起就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长期无力解脱;四是由于在短缺经济年代里,一方面企业的技术改造比较注重量的扩张,而忽视了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在国家大力发展轻纺工业思想指导下,各地一哄而上,我市当时建设的一批企业中,部分企业有的由于投资不足,加工工艺不配套,技术装备不优良;有的属重复性建设项目,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有的产能不大,在市场上的竞争不强。同时由于对当时经济形势的认识和把握滞后,对买方市场的出现思想准备不足,面对复杂的矛盾,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辛努力,但效果不明显。五是由于当时正处于改革的深化期,过去国有企业存在的一些弊端在企业改革深化的时候逐一暴露出来,国家推行抓大放小,扶优扶强,国退民进和下决心关闭一批“五小”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实行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集中等政策。加速了一批中小企业的萎缩。2000年4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市直企业开展以产权制度和用工制度为重点的改革,经过三年多的时间,市直163家企业中有154家通过多形式实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其中整体出售42家,剥离出售25家,股份制改造11家,依法破产6家,量化资本安置职工59家,其它形式11家,32409人参与企业改制,其中解除劳动关系的有30789人。参与这次改制的市直工业企业66家,改制后经营正常、发展顺利的只有10家,,30家实行破产和关闭,26家实行了整体出售和剥离出售,2004年,按照市政协主席会议安排,我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改制企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经摸底市直66家工业企业仅剩23家。到2005年只有18家了,尽管如此,在九五期间,由于骨干企业的不断壮大支撑,同时由于在市经济开发区及各县市区又有一批新的工业项目,逐步建设投产,使全市工业经济总量没有减少,工业生产总值在1995年52.7亿的基础上,1996年至2000年分别达到了52.82亿、54.59亿、58.87亿、58.71亿和65.92亿元,2000年荆门石化厂出现转机,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当年原油加工量达到338万吨,比最低的1998年233.65万吨增加104.35万吨,比最高年份1985年335.56万吨也增加2.44万吨,为2000年全市工业增长做出较大贡献。由此看出荆门石化厂一家的形势变化对我市工业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第五阶段为我市工业的复苏阶段,时间2001年至2005年。这一时期是我市发展历程不平常的五年,在错综复杂,各种矛盾凸现,企业改革阵痛,各种灾害频发,市场约束加剧等前所未有的困难中,全市干部职工艰苦奋斗,奋力拼搏,实现复苏和恢复性增长的五年。这一时期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兴工富市”战略,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实现了工业增加值年递增13.2%的成绩,高于“九五”时期4.2个百分点,2005年地域财政收入达到24.6亿元年递增8.4%,一般预算收入达到9.3亿元,年递增7.3%,亿元企业达到4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8.8亿元,比“九五”末增长83%,其中利润3.8亿元比“九五”末增加4.3亿元(“九五”末工业企业实际亏损8.1亿元)这一时期的工业发展特点是:中心城区工业严重下滑,从九五末期所占全市工业比重的28.64%,下降到18.7%,九五末期城区规模企业工业增加值高于钟祥、京山两县的总和,而在2004年只分别比京山、钟祥高2—3亿元。县市区工业为全市工业发展挑大梁,做出了积极贡献。为了扼制中心城区工业下滑的局面,市政协于2005年8月中旬至9月上旬,组织三个调查组深入城区工业企业和市直相关部门就如何加快中心城区工业发展开展调研,在此基础上,召开市政协六届十九次常委会议进行专题协商,而后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了《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快发展我市城区工业的建议》,从而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认真采纳政协所报的六条建议。从2006年起,特别是省委对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调整后,新的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在抓好全市工业发展的同时,注重加大对中心城区工业发展的领导力度,调整市经济开发区的管理体制,突出抓好市经济开发区工业项目建设,迅速扭转了中心城区工业下滑的局面。据统计,2009年中心城区规模企业总数达到313家,占全市1010家的31%,资产总额311.13亿元,占全市规模企业553.92亿元的56%。从业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