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院积极开展特色专业建设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努力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定期开展专业讲座和技能教学辅导,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教学结合产业,文化结合艺术,让教师带领学生,做到教学出成绩,工作出成果,紧密联系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先进教学管理模式。一、专业特色我院环境设计专业积极响应学院“大力发展专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号召,在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开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实训条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践改革,按照“能力主线、任务载体、实践主导、项目教学”的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院校创新应用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探讨。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院校提出的客观要求,是专业教育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高等院校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实现学生与企业“零距离”就业的关键所在.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以市场行业需求为导向,面向景观设计和室内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生产一线,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景观设计与室内设计技术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职业能力,能从事环境艺术设计与施工等职业岗位技术工作,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会创意、能设计、擅实作、长沟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围绕应用型、地方性、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强化实践教学,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实践教学方案,并以专业实践、顶岗实习等项目来具体体现。实践教学设计了多种教学形式和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其内容设计结合理论教学和业界实际,针对性强,使学生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基础上拓宽范围或向纵深发展,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达到培养方案的人才质量指标,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社会,融入行业,快出成果。环境设计专业是许昌学院设计学院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自2004年建立以来,本专业以环境设计学科为背景,面向全国,定位于培养具备环境设计专业必须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艺术设计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并在实践课题应用项目教学与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现代设计观念,能在专业设计部门、学校科研单位及企事业部门从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家具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展示设计或从事环境设计研究、教学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艺术设计及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理论,并在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具有扎实的艺术造型基础,熟悉本专业的生产工艺及材料应用,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发展。通过专业方向专业技能的基本训练,熟悉本专业方向的设计过程、生产工艺及市场运作,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工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现代设计观念,能在专业设计部门、学校科研单位及企事业部门从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家具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展示设计或从事环境设计研究、教学等方面的高素质。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艺术设计及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理论,并在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具有扎实的艺术造型基础,熟悉本专业的生产工艺及材料应用,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发展。通过专业方向专业技能的基本训练,熟悉本专业方向的设计过程、生产工艺及市场运作,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工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实施分类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最为关键的就是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型。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应以方案创新、表达的能力为主,在确定专业课程结构后,邀请建筑室内装饰行业与园林景设计行业的专家组成的论证小组对培养方案、课程结构、专业核心课程的设定等内容召开专家论证会进行审阅与修订。同时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少而精,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要多对现有的课程进行精简,突出重点和专业特色,侧重于就业型人才的培养,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环境设计专业技术人才.应积极构建“项目递进、模块教学”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形成体现工学结合、实境教学的完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由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等要素整合为5大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设计制图课程群、设计与表现课程群、工程技术与管理课程群,以及专业延展课程群。确定核心课程定位应以下5个能力的培养为依据:规范的应用能力,项目任务书的应对能力,设计的表现技法,专业创新与可行性能力,以及经济运作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及实现途径序号专业核心能力重要支撑课程主要实践环节1学科艺术基础能力造型基础、二维设计基础、三维设计基础、公共艺术设计设计交流、专业考察、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2专业基础设计能力景观设计基础、室内设计基础设计交流、专业考察、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3专业高阶设计能力居住区景观设计、公园景观设计、景观快速设计与表现、居住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室内快速设计与表现专业写生、艺术考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4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制图基础、手绘效果图表现、景观数字化辅助设计、室内数字化辅助设计专业写生、艺术考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三)实施“双聘双挂”、打造“三方协同”我院本专业积极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目前,课程所属环境设计教研室与已与许昌知名的室内与景观企业联合。例如,北京龙发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昌分公司、许昌慧世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昌阔达装饰有限公司、许昌市水木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昌大唐盛饰有限公司、许昌南利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深入开展校企联合建立了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方便学生走进企业走进现场,促进实践能力的培养。配套有材料实验室及若干实习基地。在环境设计课程的课程实践、人才培养、真实项目引入等方面,均有深入合作,构建了“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平台。(四)实施项目教学,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1、基础课教学突出创新性随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增新,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也要有新意。要打破以往常规教学中狭隘的基础课教学格局所造成的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脱节现象,改变以往基础课教学中只单纯注重技巧和经验的传授,要从宏观上考虑基础课与所从属专业课之间的内在关联,改以往三大面、五大调素描为设计素描和结构素描、改纯绘画色彩为装饰色彩、加大速写和写生训练。从而使学生在以下能力上得到加强:(一)培养视觉反映力,使视觉获取信息量增加,以提高视觉感悟力。(二)启发想象力和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能力,以提高求知欲和创新力。(三)加强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锻炼对事物的把握力。2、专业课教学突出指导性与实用性理论指导实践,技术应用于实践。从着眼于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定位出发,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点,结合地域民情、校情以及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技术实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在教学中要重在强调理论教学、专业课教学的指导性、实用性。3、实践教学突出循序渐进性高校校门敞开的今天,以教师带领学生走出学校,使基础课、专业课教学在社会实践中完成。将实践教学作为整个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断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和水平是改善教学的重要举措。把基础课、理论课、专业课的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系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基础课实践教学是学生认知实践,了解所学专业的服务方向,培养目标,明确学习方向,增强学习动力的重要过程。专业课实践教学通过实验、现场教学、实习、课题设计,采用理论讲解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实践教学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实践模拟的机会。在注重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加强专业技能之间的整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实践能力。为适应社会市场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保证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充分落实,要加大与外面用人单位的联系力度,争取与多家公司挂钩,建立校外实践教学的产学合作基地。让学生以工程技术人员的身份参与到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在教师与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做到“实题实做”。让学生亲自动脑设计、动手装饰,把成果展示给教师和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并现场点评,从而有利于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的掌握,使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形成互促互动的良性关系。通过突出实践教学,强化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通过渐进式实践教学,采取多种实践教学形式与手段,调动和挖掘教与学方面的潜力,使学生在毕业设计、撰写毕业论文时能够与实际工程设计作品相结合,也可以使学生毕业后更能胜任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以实践教学各环节的合理时空组合为中心,构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置于同等地位,促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形成。从而使培养的学生即具有一定理论素质,又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结合我校办学基础、办学条件的情况自身条件和社会不同地域的实际需求来定位办学,大胆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培养出适应社会的高质量人才,创出学校的声誉和特色。附:环艺教学改革计划总结一览表课程设置基础课教学专业课教学实践教学1、以计算机教学为中心;2、以技能培养为基础;3、与社会需求接轨。1、培养视觉反映力;2、启发想象力;3、加强思考分析能力。1、强调理论教学;2、专业理论的指导性;3、专业理论的实践性。1、形成系统的实践教学模式;2、建立校外实践教学的产学合作基地;3、聘请一线工程与设计人员现场指导。(五)“双师型”师资考核机制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师队伍由校内专职教师、企业兼职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3大部分组成。本专业目前共有专业教师11名,其中副教授1名,在读博士1名,讲师10名,并且聘请了校外客座教授1名,行业相关专家8名,企业实训导师13名。师资力量配比合理,教学设备齐全,教学体系完整。近年来,随着教师队伍学科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和优秀人才的引进,更加提升了师资的整体教学水平,并建立了更加符合国际化学科发展所需的师资结构,也为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师资基础。课程建设成效卓著,教学水平普遍提高,教师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在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过程中,把应用型课程建设作为重点,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获得校级以上教学改革成果多项;发表相关教学学术论文67篇;教师发表教研论文127篇;教师获批专利31余项;史澎涛老师专著的《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理论与实践研究》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张晓珂老师专著的《室内设计思维方法与表现技法》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解雄飞老师专著的《园林建筑设计与景观艺术》在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王菲老师专著的《室内设计—思维与表达》在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等6项专著。教师主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河南民间艺术资源创意产品中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建设美丽乡村--河南乡土景观符号研究等8项。(六)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职前培养与职后继续教育贯通1、为使人才培养与公司需求接轨,及时改进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根据现有公司对经营管理和施工项目管理人才的需求,增设工程预算与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等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一般工程的基本计算及预算方法、工程成本核算及报价技能、工程索赔的经济法律相关知识,从而加强学生的工程经济意识。在教学中,结合公司案例中的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使学生能够熟悉掌握现代公司工程施工管理的方法和原理。2、以施工操作技能培养为基础,强化施工技术指导。在施工技术教学中,以校内外实验室为依托,让学生边学边做。通过实践掌握施工的操作基本流程、方法和施工机具的使用、维护和保养;掌握工程质量的控制方法及检查验收标准,以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施工技术指导能力。3、建设以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为中心,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在实际教学中,不但要注重理论和专业技能教学,还应突出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就能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从而更能适应社会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