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主题:中国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分析中国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1)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效果分析(2)中国历年财政与货币政策概述(3)中国近三十年的CPI及GDP变化趋势图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效果分析(一)挤出效应•当政府支出增加时,或税收减少时,货币需求会增加,在货币供给既定情况下,利率会上升,私人部门的投资会受到抑制,产生政府支出挤出私人投资的现象,这就是所谓“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大小关系到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第一,IS线越平坦,挤出效应越大。d大IS平,大-敏感-平缓。第二,LM线越平坦,挤出效应越小。递减效应:这种递减效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对经济拉动效应的递减。近年来,我国的国债发行和投资都呈现出日益扩大的趋势,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却在递减。据有关部门测算,国债投资对GDP的拉动作用,1998年为1.5个百分点,1999年为2个百分点,2000年为1.7个百分点,而2001年则约为1.67个百分点。2、投资与消费传导效应的递减。从1998—200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幅度分别为5.13%、7.91%和7.28%,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幅度却分别只有3.44%、2.23%和1.95%,呈绝对的递减趋势。投资对居民收入特别是对占我国人口绝大部分比重的农村人口的收入不能形成有效的拉动作用,就无法在投资与消费之间建立起有效的传导桥梁,从而也就不能对消费市场的扩大起到有效的刺激作用。3、国债投资收益的递减。由于国债投资大都是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大都为国有项目,形成的企业也大都是国有企业,因而在没有强有力的财产约束机制与利益激励机制的情况下,这种投资的收益率是很难保证的稀释效应:国债投资的方式是集中性的而不是社会化的,投资的机制是行政性的而不是市场化的,因而这种投资规模再大,在分散到各个地区和部门以后,也不过是杯水车薪,不足以对社会经济产生持续的和有效的拉动作用。特别是目前国债投资的方向大都为基础设施建设,其在产业发展链条上的前项关联与后项关联都相对较弱,再加上我国生产资料市场已处于典型的买方市场格局,因而以基础设施为主要投向的国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就不能不具有比较明显的局限性。依存效应:依存效应体现在发展依存与体制依存两个方面。发展依存是指经济的有效增长对积极财政政策已经产生了比较明显的依赖性,似乎要保持7%以上的经济增长,就必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体制依存是指行政性的投资选择机制所造成的层层的行政依附,并且导致企业在对市场依赖与政府依赖的选择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后者倾斜,这又会在客观上放大政府与行政机制对市场和市场机制的遏制作用。上述四个方面的负面效应已经在我国的经济运行中逐步开始显现,应当引起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充分重视。鉴于世界经济与我国经济的现实状况,在短期内淡出积极财政政策还不可能,因此,在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应当赋予这种政策以更充分的改革内涵,并且要在政策的作用方向和作用机制上进行必要的甚至是比较大的调整,以便把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与我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和协调起来。7rLMYY1r0E0IS1E1r1Y2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变动•IS曲线变动:IS0rLMYY1r0E0IS1E1r1Y2IS08rLMYY1r0E0IS1r1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变动•LM曲线变动:IS0LMr2中国历年财政及货币政策概述(二)•第一阶段从1979年到1980年,主要表现为两大政策“双松”配合;1981年是财政政策紧,而货币政策松;1982年到1984年,表现为两大政策“双松”配合;1985年则是两大政策“双紧”配合;1986年到1988年,仍表现为两大政策的“双松”配合;1989年到1991年,是两大政策的“双紧”配合;1992年到1993年上半年,再次出现“双松”配合。第一阶段GDP、CPI增长情况单位:亿元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1980年1982年1984年1986年1988年1990年1992年GDP90951001051101151201980年1982年1984年1986年1988年1990年1992年CPI••【时间】:1979年【背景】:经济出现过热现象及引发的财政赤字严重、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双膨胀、物价持续上涨、外贸逆差增加等问题。【内容】: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工具使用】:•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一是改革财政体制,减少政府购买及转移性支付,促进各级财政实现收支平衡。二是压缩基建规模,提高利率,控制投资需求。•三是控制消费需求,压缩各项开支。四是增加农业、轻工业投资,提高消费品供给能力。五是稳定市场,平抑物价。•六是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平衡国际收支。【效果】:通过宏观调控,基本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物价稳定和信贷平衡的预期目标。但由于经济调整中紧缩的政策力度过大,经济增长率从1980年的7.8%降到1981年的5.2%。•【时间】:1982年【背景】:国民经济出现下滑•【内容】:实行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主要是通过放松银根,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对企业实行利改税,调动企业和地方的生产积极性,增加有效供给,缩小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差距。•【效果】:从1982年开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逐步回升,当年增长9.1%,增幅较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1983年加快到10.9%。•【时间】:1985年【背景】:改革以后,除了1979年的物价有上涨之外,应该说中国经济的宏观局势在1984-1986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是第一次由这个转型中的经济体制内部生成严重通货膨胀的时期。•【内容】:实行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主要是通过提高税率,减少政府购买及政府转移支付,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效果】:实现GDP较上年增长13.5%•【时间】:1988年【背景】:从1984年后期开始,国民经济过热的迹象又逐步显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不断扩大,投资消费高速增长,价格总水平大幅攀升。为满足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要求和解决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国家不断扩大财政赤字,而为弥补赤字,银行超量发行货币,又加剧了物价指数上升。【内容】:实行了紧缩财政及紧缩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使用的财政政策工具包括缩小财政开支,减少政府购买(大力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调整税收政策(进行税利分流试点和税制改革)及紧缩银根的货币政策。【效果】:紧缩的财政政策减少政府财政支出,社会流动的货币数量减少,减少政府购买,在乘数的影响下,国民收入成倍下降。同时,运用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流通货币量,从而使利率上升,引起投资下降,在乘数的影响下,国民收入成倍下降,从而抑制了通货膨胀的上升。本年实际GDP增长11.3%。•【时间】:1993年【背景】:1993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的各项指标继续攀升,投资增长过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进一步加剧,市场物价水平迅速上升,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内容】:实行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为了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1993年提出了加强调控的16条措施,其中财政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运用的财政工具有1、改革财政体制,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2、税收工具(实行税利分流,规范政府与企业的分配关系,进行大规模的税制改革。)【效果】:1996年,实现GDP增长14%,在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下,社会流动货币减少,从而使市场利率下降,投资接着下降,在乘数的影响下,国民收入成倍下降。国民经济较为平稳地回落到适度增长的区间,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既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挤压了过热经济的泡沫成分,又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形成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局面,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成功典范。•第二阶段是从1993年到1996年。从1993年下半年到1996年,财政货币政策一直采取“双紧”配合,政策协调目标就是通过紧缩性政策,来控制赤字、减少发债、压缩政府开支、控制货币总投放量等。年份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GDP35333.948197.960793.771176.6CPI114.7124.7117.1108.3•【时间】:1993-1997•【背景】:从1993年开始中国经济出现过热现象。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1992年至1993年增速分别为42.6%和58.6%,大大超过以往的增长速度。投资需求带动了消费需求,当时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双膨胀,加剧了商品供给的短缺状况,造成1993年至1994年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上升了13.2%和21.7%,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过快带来的经济过热与严重的通货膨胀,成为社会经济稳定的巨大隐患。•【内容】: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1994-1997年,实行的是“双紧”配合,财政政策方面结合分税制改革,强化了增值税、消费税的调控作用,合理压缩财政支出,并通过发行国债,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货币政策方面,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大幅提高存贷款利率,要求银行定期收回乱拆借的资金,使宏观经济在快车道上稳刹车,并最终顺利实现了软着陆。•【效果】:经过三年的努力,1996年终于成功实现经济“软着陆”,经济增长幅度回落到9.6%,通货膨胀率降到6.1%;1997年进一步巩固“软着陆”的成果,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第三阶段是从1997年到2002年。1997年以后,财政货币政策由适度从紧快速转为“双松”配合。其中以扩张性为实质的“积极”财政政策,其主要手段是通过增发长期国债,筹集资金用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时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GDP7897384402.389677.199214.6109655.2120332.7CPI102.899.298.6100.4100.799.2•【时间】:1998年【背景】: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爆发,席卷东南亚诸国,我国对外贸易受到了严重冲击。同时,产业结构不合理、低水平的产品过剩与高新技术产品不足并存、城乡结构不合理、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等经济结构问题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产生了放大效应。【内容】: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工具的使用】:运用财政工具:1、公债工具(增发国债,加强基础设施投资),2、调整税收政策(支持出口、吸引外资和减轻企业负担),3、增政府转移支付(增加社会保障、科教等重点领域的支出)【效果】:1998年至2002年的财政宏观调控,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增加政府转移支付,调整税收政策,增加公债发行,从而使社会流动货币数量增加,同时,增加政府购买,乘数的影响下,国民收入成倍增加。实现经济增长8.8%。•在扩大投资、刺激消费、鼓励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成功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得到根本性的改善。通货紧缩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社会需求全面回升,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第四阶段是从2003年至今。从2003年起,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主要是适当回收流动性,最终确定“稳中适度从紧”的政策思路。进入2007年,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成为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而中央政府也把2008年的宏观调控思路,定为“从紧货币政策”与“稳健财政政策的协调”。在此阶段,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开始出现向“双紧”过渡的趋势。第四阶段GDP、CPI增长情况单位:亿元05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300000035000004000000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GDP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CPI•【时间】:2004年【背景】:扩大内需取得显著效果后,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了投资需求进一步膨胀,贷款规模偏大,电力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