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对重庆市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对外贸易对重庆市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系部商贸系(部)专业市场营销年级2005级学号222005110202145姓名岳欣伶指导教师庞新军(讲师)成绩2009年5月25日目录任务书...................................................1文献综述.................................................2开题报告.................................................8正文....................................................10摘要..................................................10引言..................................................10重庆市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概况分析......................10重庆市对外贸易总量与经济增长总量的实证分析.............13重庆市对外贸易增量与经济增长增量间的实证分析...........14结论及对策............................................17结束语................................................20参考文献及附录........................................20致谢..................................................21指导教师评阅表...........................................22交叉评阅表..............................................23答辩记录................................................241西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论文(设计)题目对外贸易对重庆市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系别、专业商贸系(部)市场营销学生姓名岳欣伶学号222005110202145指导教师姓名庞新军(讲师)开题日期2008年11月9日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技术指标)与要求:主要内容:1、重庆市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概况分析;2、重庆市对外贸易总量与经济增长总量的实证分析;3、重庆市对外贸易增量与经济增长增量间的实证分析;4、结论及对策。要求: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分析重庆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量化的角度研究对外贸易对重庆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得出一般性规律,为加快重庆经济发展,制定有效外贸政策提供切实的理论和实证依据。进度安排2008.09~2008.10查阅资料,选题;2008.11开题;2008.11~2009.01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撰写论文初稿;2009.02~2009.05继续调查,补充数据材料,修改论文并定稿;2009.05~2009.06论文答辩系(部)意见:年月日2文献综述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进展岳欣伶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商贸系(部),重庆402460摘要:各国对外贸易突飞猛进,经济学界对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理论也一直争论不休。在实证研究方面,很多学者选用不同的统计方法,构建统计模型试图检验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入手,综合学术界已有的研究,对现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作出简要评价。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实证研究经济增长及其理论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几乎所有的经济增长理论都会涉及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在目前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研究对外贸易的经济增长效应成为外贸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学术界对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批具有启发性、建设性的成果,为解决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问题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仅对国内外部分学者的有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1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历程1.1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问题的提出最早涉及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问题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首次提出了绝对利益理论,他从绝对成本的比较入手,斯密认为,分工的发展是促进生产率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分工的程度则受到市场范围的强烈制约。对外贸易是市场范围扩展的显著标志,因而对外贸易的扩大必然能够促进分工的深化和生产率的提高,加速经济增长。斯密的这些论述包含了国际贸易具有带动经济增长作用的最初思想。1.2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争论回顾在亚当·斯密“绝对利益”的基础上,后来的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利益(比较成本)理论【1】。李嘉图认为,在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利益,而是比较利益(比较成本),并把比较利益作为国际分工的理论基础。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即按照“两优取3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原则进行分工,然后通过对外贸易进行交换,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20世纪后,一些经济学家对古典模型尤其是李嘉图单一要素模型做出了修正和拓展,从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别来解释生产成本和价格的不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俄林创建的要素禀赋说,有时也称为H-O理论【2】。而专门论述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并引发一系列争论则是从罗伯特逊开始。1937年英国学者罗伯特逊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命题,其主要着眼点在于阐述后进国家可以通过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增长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增长。后来美籍爱莎尼亚学者纳克斯通过分析19世纪英国与新殖民地区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后,在20世纪50年代对这一学说进行了补充和发展,他认为:19世纪的英国(中心国家)的经济增长,通过外贸带动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外围国家)的经济增长,外贸起到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关键因素,是中心国家经济增长使得对初级产品需求的扩大。这样,初级产品的生产国即外围国家就成为国际分工格局的受益者,其初级产品的出口迅速增加,而高度的出口增长率会通过一系列的动态转换过程,把出口部门的经济增长传递到国内其他各个经济部门,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增长。贸易发动机命题提出后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从发展经济学家中产生的现代贸易发动机理论【3】,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出发,不但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增长同它们自身的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更着重强调它们的出口增长受制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刘易斯就是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而欧文·克拉维斯在1970年发表的《贸易是经济增长的侍女:19世纪与20世纪的相似点》一文中更是指出:19世纪经济取得成功的国家几乎都不是以出口主导型增长为其标志,而经济发展不成功的国家在19世纪倒有过相当大的出口扩展,其规模不亚于一些温带地区国家在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出口扩展。他认为,应该把贸易扩展形容为成功的经济增长的侍女,而不是经济增长的自主发动机。这种贸易“侍女”论后来被许多西方发展经济学家所接受,有的作了进一步的引申发挥,如有人指出,按照刘易斯的分类模型来看,真正的发动机应该是其他原因或条件,而对外贸易的作用仅仅是提供燃料。在发展经济学内部,古典学派、马克思主义学派和新古典学派都认为。贸易对积累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间接的,是通过利润率的影响而发生作的。也有人认为,对于岛国或小国,贸易可能起到发动机的作用,但对于幅员辽阔的大国,外贸对其经济增长一般只起着相当程度的作用,而非发动机的作用。以普雷维什和辛格为代表的一些拉丁美洲经济学家对发动机命题持完全否定的态4度,他们从分析贸易条件恶化的角度展开了“中心—外围论【4】”,他们认为,当今的国际经济体制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中心,控制着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外围地带,外围国家只能顺应中心国家的发展。这种依附关系在国际贸易方面则表现为发展中国家贸易非但不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反而是造成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的原因。他们认为,一百多年来,初级产品的价格与制成品的价格相比下降得相当大,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格局主要是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制成品,这种情况必然引起整个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恶化,发展中国家必须出口愈来愈多的产品才能换回既定数量的进口,对外贸易的发展反而会导致与经济发展本身背道而驰的“不利的成长”———贫困化增长。2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现状及其评述2.1实证研究的现状对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在理论认识上的分歧,引发学者们试图从实证的角度去寻找答案。近年来在这方面最有影响力的一篇论文来自哈佛大学的杰弗里·萨赫和安德鲁·华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OECD及其他一些机构经常引用这篇论文来支持他们关于让发展中国家开放其经济的建议。杰弗里·萨赫和安德鲁·华纳的研究发现,实行开放经济的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4.5%,而实行封闭经济的发展中国家每年只能达到0.7%;同时,研究发现,实行开放经济的发达国家的年经济增长率可达2.3%,而封闭经济的发达国家只有0.7%【5】。世界银行对包括东亚地区在内的41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调查结果也支持这一观点。他们的调查表明,从GDP的年平均增长率来看,实行强烈外向型的国家,1963~1973年为9.5%,1973~1985年为7.7%,而实行强烈内向型的国家分别为4.1%和2.5%【6】。各种统计分析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长和总体GDP增长明显密切相关。就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问题,国内学者也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董秘刚【7】的实证分析表明:1978~1998年间,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很显著,相关系数平均达到94%以上;李文(1997)运用经济增长模型进行的实证分析也得出出口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明显拉动作用的结论。而彭福伟(1999)、张小济(1999)从净出口的角度的实证分析,得出净出口与经济增长并非强度相关的结论;赖明勇等(1998)和尹翔硕【8】等(1997)则通过将国民生产总值分为出口产业部门和非出口产业部门,进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出口贸易对非出口部门乃至整个经济增长推动作用不强的观点;杨全发等(1998)采用巴拉萨和费德等人建立的模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1978~1995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出口的增长并不像想像的那样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此外,刘晓鹏【9】(2001)通过对我国1952年以来5GDP与进出口的有关数据变量进行协整计量分析,认为进口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却很不显著。陈述文,孙彦玲[10]从贸易方式出发研究了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具体考察了贸易以何种方式和途径影响经济的增长,主要研究了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一般贸易进口增加对经济增长作用不显著,而一般贸易影响经济增长主要体现在出口方面,而加工贸易出口的增加对经济增长作用不明显。2.2简要评述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或者说对贸易促进经济增长作用的大小认识不一,但在“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关系”这一点上却取得了共识。国内外学者对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文献众多,这里不再一一介绍,本文将从实证研究的指标选择、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三个方面加以评述和综合。2.2.1从指标选择上看从实证分析的指标选择上看,众多的学者选用的指标包括,出口,进口,以及某国或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这些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是最能从表面上反应一国对外贸易情况的,但是仅仅选择这三个指标进行建模分析,会造成分析的不全面,而且,在实际对外贸易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直接采用这些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会形成较大的误差,这些因素包括:汇率的波动,物价的起伏跌涨,还有随机因素的影响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