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信息检索与利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科技信息检索与利用2012年9月黄欣huangxin@hzu.edu.cn第一章绪论一、概述二、开课的目的三、文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四、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五、文检课的要求和学习目标重点:全面了解文献检索的基本含义、课程的基本内容及教学目的。第一章绪论简单地讲,文献信息检索就是利用各种检索工具,包括印刷型和电子型的检索工具去查找自己所需要的文献,并利用这些文献信息的过程。一、概述第一章绪论文献信息检索在科研中所占的比例据美国科学基金会凯斯工学院基金委员会和日本国家统计局的数字表明:查资料计划思考实验研究写报告查资料50%写报告10%实验研究30%计划思考10%第一章绪论•例1:美国20世纪50年代为了搞“继电器接点电路合成研究”,曾联合几家实验室研究了5年、耗资50万美元,完成后发表成果时,才发现该项目早已被其他人完成;•例2:美国某轧钢厂一位化学家花了1万美元完成了一系列实验,并解决了问题。当他不无得意地向一位图书馆员朋友谈起此事时,朋友告诉他,有一份德国人的报告,就是做的这一同样的实验,全部资料只需要花费5美元。•这些例子说明,如果在研究课题立项之前,先检索有关文献,了解当前有哪些人在从事同样的或者是相近的研究工作,了解他们所达到的水平,以及此类研究的发展趋势,就可以让自己在研究之中,扬长避短,开拓思路,将别人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研究的起点。从而避免做“重复劳动”;在研究过程之中,了解相关文献则可以使自己不断修正研究方向。第一章绪论二、开课的目的人类社会各时期富有的象征:•原始社会---占有更多的生活资料•奴隶社会---占有更多的奴隶•封建社会---占有更多的土地•资本主义社会--占有更多的生产资料•当今社会---占有更多的信息二、开课的目的1、培养信息意识,增强信息素质2、掌握文检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提高独立工作的能力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三、文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专业课给予了具体的专业知识,是从事科技工作的根本。而文检课则是传授获取新知识的方法,以便获取更多的新专业知识。四、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1)信息资源及检索的基础知识(2)传统信息资源检索(3)电子信息及网络信息检索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五、文检课的要求和学习目标要求:1、作业须及时完成2、考试为开卷,但不可互相抄袭学习目标:1、了解文献信息资源(包括传统的和现代的)特点、使用方法;2、学会作用传统的检索工具,掌握计算机检索的技能;3、树立信息检索的分析思维,学习搜集、鉴别和整理信息。第二章文献信息资源检索基础知识2.1文献信息资源检索的含义2.2信息资源的变化及特点2.3文献信息源2.4文献检索的一般步骤和检索结果的评价2.1文献信息资源检索的含义文献信息检索是一个具体化的概念。在我们给出其明确解释之前,先来了解一下与之有关的4个概念。•信息•文献•知识•检索2.1文献信息资源检索的含义2.1.1信息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维领域之中。不同的信息源可发出不同的信息:自然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和技术信息。信息和信息的传递总是依附于一定的载体:数据(包括文字、符号、数字、公式等)、信号(包括声音、画面等)以及物质载体(包括报纸、光盘等)2.1文献信息资源检索的含义2.1.1信息定义:信息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运动状态、特征及其反映。信息的特征:(1)信息的可传递性——是信息最本质的特性(2)信息的可扩充性——物质和运动不止,信息不断产生。体现在信息总量的不断扩充,也体现在信息所含内容的增添。(3)信息的可变换性——从一种载体流向另一载体,并附着其上(4)信息的可加工性——经过加工处理,信息变得更密集、更浓缩。(5)信息的可共享性——同一信息可同时为多人共享。其共享可以是横向范围的共享,也可以是纵向时间上的共享(6)可转化性——在一定条件下,信息可以转变为物质,转变为能量。2.1文献信息资源检索的含义2.1.2文献人类社会活动产生了知识,就要用物质载体将知识记录下来,从而产生文献。因此,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1)定义(2)构成要素(3)特征(4)功能2.1文献信息资源检索的含义2.1.2文献(1)定义“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中,指的是“典籍和社会名流的言论和著作”。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的概念逐步被引申,并得以扩展,通常将文献理解为具有历史价值或学术价值的图书资料。1983年颁布的中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规定:“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物质载体”。我们通常采用的定义是:文献是用文字、图形、符号,或用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切物质。因此,我们可以将文献理解为:文献是固化在某种物质载体上知识。2.1文献信息资源检索的含义2.1.2文献(2)文献构成的三要素●物质载体——文献的物质载体必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空中越来越多的无线电波就不能成为文献的物质载体。●信息媒体——是记录信息的介质。没有记录任何信息的纸张、空白盘片,是不能算在文献范畴的。●一定的知识内容——这是文献的核心要素。判断是否是文献,以上三种构成要素缺一不可,且体现信息的特性。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文献=物质载体+信息媒体+一定的知识内容注意:此等式顺之成立,但反之,就不一定成立了。2.1文献信息资源检索的含义2.1.2文献(3)文献的特征文献反映的信息主要是人类的精神产品或智力产品,而人的精神产品必须依赖在某种物质载体上才能保存和流传。①载体和媒体必须同时具有、缺一不可;②对于同一载体,可以有多种媒体同时并存(文字、声音、动画、数字等)③载体之间、媒体之间可互相转换;(载体:纸张→电子信号;媒体:声音→文字,英语→汉语)④文献信息内容的最大包容性;文献信息不是自然界天然存在的,而是人类活动,尤其是科技、智力活动的忠实记录。因此不能根据信息内容的进步还是反动、正确还是谬误来判别是否属文献信息。例如:希特勒的《我的奋斗》,八股文章,文革时期的种种出版物等2.1文献信息资源检索的含义⑤文献信息内容的知识性。这是文献的核心构成要素。没有知识性的媒体和载体,只能是记录手段的显现,而非文献。⑥文献信息中知识的非直接利用性。产生效益是利用的最终目的。2.1文献信息资源检索的含义2.1.2文献(4)文献的功能●藏——存储知识的功能(使我们拥有庞大的知识宝库)●传——传递、交流信息和知识的功能。(大大缩短学习的过程)●用——开发和检验知识的功能(创造出更多的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2.1文献信息资源检索的含义2.1.3知识1.定义2.知识、文献、信息的关系2.1文献信息资源检索的含义•文献的概念中无处不提“知识”一词,那么知识是何物?知识与同学而言,实在是听得太多,以至于对其有所麻木。•《辞海》: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信息学认为:知识是系统化的信息,是人对客观事物存在和运动规律的认识。•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知识和技术科学知识。这些知识的固化表现形式,就是“文献”。2.1.3知识定义:2.1文献信息资源检索的含义2.1.3知识知识、文献、信息的关系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知识是信息的系统化,而文献则是知识的表达形式之一。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信息知识文献2.1文献信息资源检索的含义2.1.3知识知识、文献、信息的关系★对于现代信息寻求者而言,文献中所蕴含的知识正是文献信息检索要达到的最终的目标,而游离于信息海洋中的“知识”也是信息检索努力获取的目标。★由于“知识”分散于文献海洋、信息世界,如何尽可能快、尽可能直接而全面的获得有关知识或信息,就必须求助于一些工具(即检索工具),掌握一定的检索方法,运用一些检索技巧,我们因而引入一个新的名词——检索2.1文献信息资源检索的含义2.1.4检索◎定义◎类型◎可用的检索工具2.1文献信息资源检索的含义检索的类型:作为检索对象的文献信息,既有较为简单的数据形式或事实形式,也有复杂的文献形式。因此,文献信息检索数据可分为三种类型:(1)数据检索(2)事实检索(3)文献检索2.1文献信息资源检索的含义(1)数据检索(DataRetrieval)以文献中的数据为对象的一种检索,例如:物质临界值、公式、化学分子式等。侧重于检索对象的量的方面。2.1文献信息资源检索的含义(2)事实检索(FactRetrieval)以文献中的事实为检索对象,如:某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过程等。侧重于检索对象的质的方面。2.1文献信息资源检索的含义(3)文献检索(DocumentRetriveal)以文献为对象的一种检索活动。凡是查找某个题目的有关文献,以及回答这些文献的情况、出处、收藏地点等待,均属于文献检索的范畴。2.1文献信息资源检索的含义文献检索与数据检索和事实检索的区别:文献检索既不同于数据检索能确切地回答检索对象的有关“量”的数据或数据范围,也不能如事实检索简单地回答质的方面的事实提问,它是一种相关性的检索,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是这三种检索形式中,使用最广、效果最大、最重要的一种。2.1文献信息资源检索的含义三种检索所用检索工具的不同:•数据检索,更多的利用参考性工具书(包括百科全书、年鉴、手册、图表、图谱等等)和有关学术专著;•事实检索,主要利用参考性工具书和有关学术专著;•文献检索,利用检索性工具书(如目录、索引、文摘等)和计算机检索系统。2.2信息资源的变化与特点信息是物质存在并运动的反映,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生物界和人类社会中。如今,信息作为渗透性最强的资源,从静态信息到动态信息,从一个空间向另一个空间转移,从分散到集中再到扩散,诸如此类地运动着,以实现信息源到信息资源的转化。一、信息源及其类型二、信息资源及其变化信息源及其类型信息的运动可以用下图简而表示:信息源信息受体信息通道2.2信息资源的变化与特点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教学过程就是一个有序的开放的信息系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是作为一个开放性的信息受体出现的。其开放性愈高,接收的信息越多,他的知识的有序性就越高。显然,教学过程中优良信息源的有还是无,多还是少,这是学生这个开放性受体吸收和处理教学信息所依赖的重要条件之一。•信息源是信息产生的始点。包括蕴含信息反馈的一切事物,换一句话说,一切事物都可产生信息。•信息源的含义十分宽泛,不同学科通常有着不同的说法:如通信领域,研究者认为信息源可以是人、机器、自然界的物体等;在传播领域则认为传播的来源是指生成、制作和发送信息的源头或起点;在情报领域则认为情报源是人们在科研活动、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一切活动中所产生的成果和各种原始记录,以及对这些成果和原始记录加工整理得到的成果。2.2信息资源的变化与特点2.2信息资源的变化与特点2.信息源的类型信息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别,因而信息源也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别。•可依据信息源的层次及其加工和集约程度来区分•可依据信息源的运动方式来划分2.2信息资源的变化与特点(1)依据信息源的层次及其加工和集约程度信息源可分为四次信息源:•一次信息源——也称本体信息源,所有物质均为一次信息源;•二次信息源——也称为感知信息源,人的大脑所储藏的潜在信息资源是最主要的二次信息源;•三次信息源——也称再生信息源,主要包括口头信息源、体语信息源、文献信息源、实物信息源四大类型,其中以文献信息源最为重要;•四次信息源也称为集约信息源,是文献、实物信息源的集约化。如工具书、图书馆、博物馆等2.2信息资源的变化与特点(2)依据信息源的运动方式分为静态信息源、动态信息源两类。•静态信息源(被动信息源),分为文献信息源(三次)、实物信息源(三次)和集约信息源(四次),它一经产生便固定下来,若再无人的参与便不再自发地产生新的信息;只是被动地等待采集、利用。•动态信息源,根据传播的主动性又分为两类。本体论信息源(一次)只能自我更新,不能主动传播。感知信息源(二次)不仅能自我更新,还能主动寻找吸收新的信息源。2.2信息资源的变化与特点二、信息资源及其变化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源及信息资源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体现出现代化的特点。(一)信息资源概念(二)信息资源的变化

1 / 29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