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的民族与宗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甘肃民族文化简介EXIT什么是民族?•“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和云南等地;满族分布在东北;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台湾当局将大陆通称的台湾高山族称为原住民,并将其划分为12个民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的划分,中国目前有汉族、藏族、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壮族等56个民族。汉族是中国人口最多,地域分布最广的民族。汉族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甘陕以及云贵川渝等地区。根据中国大陆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大陆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其中汉族占91.51%。其他55个民族占8.49%,统称为“少数民族”。相关概念的辨析•民族与人种•民族与族群•民族与中国民族民族与人种•人种是具有共同遗传体质特征的人类群体。•欧罗巴人种(又称白色人种或高加索人种或欧亚人种)、蒙古人种(又称黄色人种或亚美人种)、尼格罗人种(又称黑色人种或赤道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又称大洋洲人种或棕色人种),俗称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和棕种人民族与族群•族群在民族学中指地理上靠近、语言上相近、血统同源、文化同源的一些民族的集合体,也称族团。比如中华民族可分为华夏族群,百越族群,百濮族群,氐羌族群,苗瑶族群,突厥族群,蒙古族群和女真族群等。•按居住地对人群分类:如海外华人、湖南人、台湾人、北京人则多以出生地、居住地或祖籍地对人群地归类。•按宗教信仰对人群分类,如穆斯林即指信仰伊斯兰教的信众;从民族学上,一个民族如果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可以被认为属于伊斯兰民族,属于对阿拉伯人或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的民族称谓。•一个民族通常包含多个族群。民族与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一词是由历史悠久的“中华”一词和近代以来由西方传入之“民族”一词相互结合而成的。梁启超,杨度和章太炎等人,是较早使用“中华民族”一词的先驱。一般指生活在我国境内的56个民族的共称。★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共有45个民族。汉族:88%,少数民族:12%★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10个: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满。•★民族众多,多种宗教并存。(伊斯兰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等)EXIT甘肃民族概况古代民族:戎•禹封舜少子于西戎。也称为犬戎、畎夷。周人、秦人都曾与之作战抗衡。前771年犬戎与申侯灭西周,迫使平王东迁。•周平王末年,甘肃一带戎人主要有•翟戎(在今临洮,旧称狄道)•邽戎(今天水,旧称上邽)•冀戎(今甘谷,旧称冀县)•绵诸戎(天水市北道一带)•义渠戎(今西峰一带,旧为义渠戎国)•乌氏戎(今平凉西北)•眗衍戎(今环县以北)•周庄王九年,秦武公十年(前688年)“伐邽、冀戎,初县之”。•秦穆公到秦昭王,逐渐灭戎,在甘肃境内设置陇西、北地郡。戎人逐渐融合与汉族与其他民族。古代民族:羌•羌也称西羌,出自三苗,相传舜迁徙至三危。羌即牧羊人,最早为游牧民族,主要在甘肃、青海一带。•后秦(386-420年):南安赤亭(今陇西)姚苌所建。•西夏(1038-1227年)党项羌元昊所建。古代民族:匈奴•匈奴旧称为胡,本夏侯氏之苗裔。有东胡、林胡之分。汉武帝后逐渐衰落,后与各族融合。祁连、单于、阏氏为匈奴旧称。古代民族:乌孙•秦汉之际居于敦煌一带,以游牧为生,汉文帝后受匈奴所逼,西迁于新疆伊犁河一带,西汉时人口六十三万,张骞曾两次出使,汉武帝两次嫁宗室女与昆弥(乌孙王),后逐渐融合于其他民族,哈萨克族中有乌孙部落。古代民族:月氏•也称“月支”,秦汉之际游牧于今敦煌、祁连山一带,后受匈奴所逼,被迫西迁至伊犁河以西地方少数留居河西。西迁部分后至阿姆河、锡尔河一带,唐天宝后被阿拉伯人所征服,并入阿拉伯帝国。留居河西部分后来成为义从胡,部分演化为隋唐时的昭武九姓(米、史、曹、何、安、那色波、乌拉曷、穆),进入内地后融入了汉族。古代民族:回鹘•回鹘,原称回纥,其先为匈奴,隋唐时居于内蒙古色楞格河一代,与甘州、凉州相连。880年后,回纥分为两部,一部分西迁至新疆一带,后来改信伊斯兰教,演变为后来的维吾尔族。一部分迁至今张掖一带,受吐蕃影响,改信了藏传佛教,演变为现在的裕固族。•回纥人善经商,尤其是甘州回纥,为中西交通和丝绸之路的繁盛做出过巨大贡献。现代民族:特有民族•★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3个:•直爽欢快的保安族•热情好客的东乡族•能歌善舞的裕固族•。特有民族:保安族•保安族共有1.16万人,占全州人口的0.8%,主要聚居在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境内,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保安族的族源的形成,根据语言特色、人种特征和生活习惯,一般认为是元朝以来一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色目人,在青海同仁地区戍边屯垦,同当地的蒙、藏等民族自然融合,逐步形成的一个民族。后迁徙到了临夏州境内。由于伊斯兰教的影响,生活习俗大多跟回族相近。•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与同一语族的蒙古语、达翰尔语等有同属关系,与东乡语比较接近。其语言还受汉语的影响。现在保安人很多都讲汉语。保安族没有自己的文字,通用汉字。保安族群众保安族少女•在长期发展中,保安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在人民群众中流传的民间故事、诗歌、谚语等,内容以叙述民族历史传说、青年男女纯朴爱情的居多。保安族能歌善舞。绝大多数人能唱民歌“保安花儿”。这种民歌独具一格,分“保安令”、“脚户令”、“六六三”等曲调,即兴编词入唱,优美动听。是保安族独具一格的民歌形式,绝大多数人都能随口吟唱。名曲有《恭喜曲》、《舍我阿哥是万难》、《青溜溜的青》等,深受喜爱。舞蹈吸收了藏族舞的某些特点,动作节奏鲜明、欢快豪放。男子喜欢奏丝竹乐。造型艺术较丰富,妇女擅长剪纸,家庭木制用具、器皿及保安刀把上刻有十分别致的花纹或绘有色彩绚丽的图画。保安族的舞蹈节奏明快,急促豪放,舞姿轻盈、刚健,既有蒙古族舞蹈的古老传统,又巧妙地吸收和融合了汉、藏、回、撒拉、土等民族舞蹈的形式,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传统舞蹈主要有《克依卡哈德》、《保安腰刀》等,表现了保安人的乐观豪放。•禁忌在日常生活中忌讳跨越斧子、镰刀、绳等生产工具。家人从外面回来,不能直接进入有小孩有病人的房子;妇女到河边担水,必须逆水而舀,不能顺水舀或反手舀;不许坐在门槛上;客人不能进厨房,不能进女人的寝室。•保安族刀是保安族的传统手工业,反映着保安族人民性格的剽悍。“保安刀”约有100多年的历史。保安刀的生产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制作技艺高超,锋利耐用,精致美观。著名的“双刀”和“双垒刀”的刀把,多用黄铜或红铜、牛骨垒叠而成,图案清雅美丽,享有“十样景”的赞语,誉满甘肃、青海、西藏等省、区。保安刀时腰刀的一种,保安腰刀与新疆的英吉沙刀、内蒙古的蒙古刀齐名,号称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名刀。保安族人及保安腰刀•东乡族在临夏州的人口约25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23%,多居住在东乡族自治县境内。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东乡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衣食住行及风俗习惯,与附近的回族基本相似。东乡族•东乡族因居住在河州(今甘肃临夏地区)东乡地区而得名。该民族自称“撒尔塔”(Sarta)。是以撒尔塔人为主,融合当地回、汉、蒙古族等逐渐形成的。撒尔塔原始意思为“商贾”,指定居于中亚一带信仰伊斯兰教的各种人,主要有突厥人、波斯人,元朝时统称为色目人。人口373872人。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族自治县,少数散居在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乡族地区位于甘肃省的洮河以西、大夏河以东和黄河以南的山麓地带。境内山峦沟壑,星罗棋布。•对东乡族的族源,还有一些不同的说法。主要有二:一说成吉思汗于1226年征西夏时,兵临河州、临洮一带,将部分蒙古军留驻此地,这些人以后进入东乡,形成东乡族;一说成吉思汗西征时,从中亚、波斯掳来大批工匠,其中一部分被安置于东乡,以后形成为东乡族。还有一说认为东乡族源于吐谷浑。但关于东乡族源和形成问题,大部分学者持上一种看法。•东乡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东乡族的词汇中,汉语借词较多,也有不少突厥语、阿拉伯和波斯语借词。东乡族至今只有本民族的语言而没有文字,现在使用的是汉文,绝大部分群众懂汉语。•东乡人的基本饮食,以小麦、青稞、玉米和豆类、洋芋(马铃薯)为主食。通常人们的面食种类有:“馒头、面条、油香等。最负盛名的“拉拾哈”(“拉面”或“刀削面”)、炸油香、“尕鸡娃”和手抓羊肉等饮食为招待客人的重要食品。以鸡待客是东乡人的传统礼节。东乡人在宴席上吃鸡十分讲究,通常把鸡的各个部位分成13个等级即鸡尖(鸡尾)、胯子(两块)、大腿(两块)、勺勺肉(两块)、叉子骨(三块)、翅膀(两块)、鸡头等十三块,,按辈份吃相应等级的部位。在13个部位中,鸡尖(鸡尾部)最为尊贵,一般只有席间主客和年长者才有资格享用。•男子一般戴白色或黑色的无檐小帽,称“号帽”;妇女一般戴丝、绸制成的盖头”,少女及新婚少妇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青色的,年老妇女戴白色的。盖头一般要长到腰际,头发全部被盖住。现在一些参加工作的年轻妇女,为了劳动和工作方便已不再戴盖头,而喜戴一顶白色小帽。东乡族男子不喜留长发,但习惯留胡须,这与回、保安和撤拉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不一样。据说,穆斯林男子,到适当年龄留有胡须,同教者见到都要以礼相待。•东乡族人用水非常讲究,忌在饮用水和沐浴的水泉边、溪水边洗衣服、洗物、饮畜等;禁止非穆斯林人入灶房缸内舀水,到井中汲水或倒水。•老人做礼拜,起居和堂屋忌挂人像或动物像。禁烟、酒,可以参观清真寺,但不经允许不得进入大殿,如准进殿,则须脱鞋。•禁乱扔废纸。以防这些纸上写有真主安拉的名字或是《古兰经》片言只语。•禁抽签算命,占吉问凶。禁自杀,禁浪费食物和水,禁男子蓄长发,禁背地谈论别人、说谎,等等。体现了强烈的宗教意识。特有民族:裕固族•裕固族自称“尧呼尔”。据史籍记载,宋代裕固族先民被称为黄头回纥,元称撒里畏吾,明称撒里畏兀儿,清称锡喇伟古尔。1953年经本族代表协商,确定以同“尧呼尔”音相近的“裕固”(也取汉文富裕巩固之意)为族称。•裕固族现在使用三种语言:一种是西部裕固语(也称尧呼尔语),主要是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西部的裕固族群众使用;一种是东部裕固语(也称恩格尔语),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东部的群众使用;再一种就是汉语。裕固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汉语、汉文是裕固族共同交际的工具。•裕固族本民族的文字虽然已经失传,但是民间仍然保留着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包括神话、传说、寓言、民歌、叙事诗、格言、谚语等。其民歌曲调独特,内容多是表达劳动和爱情。《黄黛成》和《萨娜玛可》是流行较广的歌曲。裕固族人民人人会唱歌,裕固族民歌有叙事歌、牧歌(东部语称“玛尔至顺”、西部语称“玛尔至耶尔”)。牧歌中有牧羊歌、放马歌、放牛歌、牧驼歌。劳动歌中有奶幼畜歌、剁草歌、擀毡歌、割草歌、捻线歌等。风俗歌主要包括婚礼歌和送葬曲。历史上曾有职业歌手。近年来,国内外都有人对裕固族民歌作深入研究,发现有些民歌如“摇篮曲”等,还完整地保留着2000年前匈奴民歌的曲调,这些曲调由匈奴人传给了裕固人的祖先一铁勒、回纥人,回纥人又代代相传,一直传到今天的裕固人。裕固族人还擅长造型艺术,主要是实用的工艺美术品。例如编织的各种口袋、毯子、马缰绳等,他们在上面织出美丽的花纹、图案,结构和彩色朴素大方。妇女还擅长刺绣,各种图案形象生动,独具特色。裕固族结语•甘肃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这些民族为中华大家庭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直到今天,甘肃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资源宝库,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了解甘肃的民族及其文化,对于我们发展旅游产业,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任具有重要的意义。•联系电话:13150018148•nhzh88888@126.com

1 / 3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