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甘政办发〔2011〕231号“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对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贯彻落实“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49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通知》(甘政发〔2006〕81号)和全国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甘政发〔2011〕21号),编制本规划。第一章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一、“十一五”全省气象事业发展成就“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的坚强领导下,甘肃气象事业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跨上新台阶,气象灾害监测能力、气象预报预警水平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明显提高,气象事业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一)防灾减灾水平明显增强。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全省建成1164个乡镇气象工作站、18212人的气象信息员队伍、1261个乡镇电子显示屏,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基本覆盖全省所有乡镇。省气象局与13个厅局签订应急联动备忘录,建立了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与26个厅局、单位建立应急联络员工作机制。“十一五”期间,全省共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120架次,飞行250小时,增加降水约50亿吨。开展地面人影作业5000点次,发射火箭、高炮、焰弹等弹药10万发(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二)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十一五”期间,全省气象部门切实加强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建成了集“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灾害预警防御和公共气象信息发布”为一体的甘肃省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和广播、电视、报纸、电话、手机短信、网络、电子显示屏、村村通大喇叭等多种传播手段的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开通了“10630121”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专用代码,实现中国气象频道落地和本地节目插播,甘肃气象频道开播。全省气象服务手机短信用户达303万户,占本地手机用户总数的30.3%。公众气象服务满意率达88.37%。专业气象服务领域覆盖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电力、环境、能源、旅游、体育等行业。开展了针对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畜牧业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气象服务。天水市完成了基于气候地形土壤的精细化农业综合区划。(三)气象预报预警准确率明显提高。建立完善了以数值天气预报为基础,以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为工作平台的短中期精细化气象要素城镇天气预报业务平台、灾害性天气的临近短时和短期监测预警预报业务平台、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业务平台、天气业务指导平台、公共气象服务平台等;充实完善了农业气象、城市气象、交通气象、水文气象、航天气象等专业气象预报业务平台;优化提高了区域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业务模式、区域沙尘天气预报模式预报能力;完善了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预测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精细化要素预报最长时效达到7天。“十一五”期间,0—120h预报准确率中温度预报质量提高了30.09%,晴雨预报质量提高了12.83%,降水预报质量提高了18.06%。(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稳步推进。“十一五”期间,省政府印发《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甘政发〔2009〕35号)。省气象局成立了西北区域应对气候变化中心,完成了《祁连山和河西走廊气候与生态环境变化分析报告》、《祁连山冰川面积变化和石羊河流域荒漠化分析》、《黄河上游气候变化事实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和《甘肃省甘南藏区气候变化影响及对策建议》等决策服务报告和气候变化对甘肃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报告,开展了气候变化对农牧业、水资源、重大工程、能源、交通、电力等行业的综合评估。成立甘肃省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建设了20座测风塔,完成了全省风能、太阳能详查评估报告。(五)气象综合观测体系日臻完善。“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建成28个自动气象站,1部新一代天气雷达,3部L波段探空雷达,1部X波段中频相参多普勒雷达(静宁),7个无人自动气象站,1个大气成分监测站,5个卫星定位观测站,6个雷电监测站,61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1075个区域自动气象站,20座风塔,3个大气电场仪,84个便携式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86个气象台站建成实景监控系统。(六)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省气象局成功举办了第二届、第三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建立了省、部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成立了局校合作“数据实验室”。主持各类科研项目716项,争取科研项目经费5476.55万元,其中争取国家级项目46项,科研经费1536万元,特别是首次争取到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厅局级科技进步和工作奖87项。取得国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各1项。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1104篇。经教育部批准,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设立了“干旱气象与灾害”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建成了博士后工作站。截至2010年全省气象部门有博士、硕士学历的为13人、69人;正研级、副研级、中级职称人数分别为19人、178人、919人,中级以上职称技术人员数量比5年前提高了近45%,人才队伍的专业技术层次有了显著的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的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七)气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十一五”期间,我省气象台站的工作条件和业务保障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完成了45个台站的整体综合改造和23个台站的局部综合改造。依托灾后恢复重建开展了综合观测、预报预测、公共服务、信息网络与技术支持保障5大业务系统项目建设和38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省各级气象台站水、电、路、暖、消防、办公条件、环境面貌有了一定的改善,特别是“5.12”汶川地震受灾较重的台站通过灾后重建,办公条件、基础设施、环境面貌和单位形象有了全面的提升。(八)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加强。《甘肃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颁布实施,提高了部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意识和水平。依法强化了气象信息发布、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防雷减灾、施放气球等社会管理工作,依法加大探测环境保护力度。参与制订《风能检测方法》、《防雷防静电安全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确定技术规范》、《生态气象术语》等三项气象行业标准,编制发布了《行业气象站建设规范》、《庆阳市气象灾害类别与分级》、《甘肃省河西地区降雨等级》、《甘肃省气象干旱等级》等四个地方行业标准。二、“十二五”甘肃气象面临的形势(一)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要求。国家出台了关于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关中—天水经济区、兰(州)西(宁)经济区以及藏区、革命老区等加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推进甘肃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各领域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对甘肃气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二)气象防灾减灾的客观需要。甘肃气象灾害种类繁多,灾情较重。全省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的88.5%,高出全国平均状况的18.5%,造成的损失约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4—5%。增强和提高气象灾害及气象次生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在防灾减灾中的“消息树”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气象工作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四个一千万亩”1工程、建设“四大特色”2农产品区,农业增产、保障粮食安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都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加强甘肃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是新形势下适应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产业创新发展的需要。“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培育发展新能源、新医药、生物制造、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石油化工、冶金有色、建材等1“四个一千万亩”工程:1000万亩马铃薯脱毒种薯种植,1000万亩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河西及沿黄灌区1000万亩高效节水农业,1000万亩优质林果。2“四大特色”农产品区:一是以酿酒原料、设施农业、草食畜、现代制种、优质瓜果和棉花生产为重点的河西及沿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二是以马铃薯、苹果、中药材、小杂粮、肉牛肉羊、生猪等为重点的中部和陇东特色农产品基地。三是以林果、露地蔬菜、中药材、茶叶、油橄榄、核桃、花椒等为重点的天水、陇南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四是以牧区畜牧业为重点的甘南高原特色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传统产业,提高甘肃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对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五)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甘肃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生态环境的极端脆弱区,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甘肃太阳能、风能、空中云水等气候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前景。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迫切需要加强人居环境等气象监测服务系统建设,加强气候变化问题的研究,开展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关键领域和农业、交通、建筑等敏感行业的影响评估和预评估。建设清洁能源大省,要求我们必须要加强风能、太阳能的监测、详查和开发利用评估,努力把潜在的气候资源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亟待增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特别是突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防御能力、减灾能力与国家防灾减灾的总体要求还存在差距;服务信息传播覆盖面有待提高。(二)预报预测服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预报准确率、预报精细化程度不能满足需求,服务产品和服务手段单一。多种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测水平还不高。临近预报、精细化预报以及集合预报等新技术在天气业务中未得到广泛应用。卫星、雷达、区域站等多种观测资料在天气业务中的有效应用不足。(三)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基础薄弱,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支撑能力亟待提高。对重大气候事件的演变特征、规律和成因机理的研究不深。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重大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定量评估和风险评估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区域气候变化监测能力不足,缺乏气候变化影响的定量评估技术和系统模型。(四)气象综合观测和系统稳定可靠运行能力有待提高。我省气象观测站点分布密度不够,不能准确监测中小尺度降水分布;新一代天气雷达覆盖率仅为60%,亟待提高;应急移动气象观测系统装备明显不足;专业气象观测网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五)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制约气象业务科技问题亟待解决。气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足,气象科技评价机制不够健全。气象科技投入统筹协调不够,投入总量偏少,经费投入来源较为单一。气象信息和气象科技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共建共享程度较低,科技资源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乏力。(六)基层台站基础设施薄弱。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单一,总量偏少,建设标准和建设规模普遍偏低。大部分市州局、县级局业务和辅助用房面积远低于中国气象局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标准。多数气象台站的水、电、暖、排污、道路等还未与市政建设联网,围墙、道路、护坡和交通工具仍存在问题与隐患。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甘肃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引导,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以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为主题,以气象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气象科技创新和气象人才为支撑,加快“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建设步伐,大力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切实提高气象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