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aiji用)中国税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导论1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税收制度概述一、税收制度的内在规定性(一)什么是税收?税收是指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形式。其形式特征表现为①无偿性②强制性③固定性其中无偿性是核心,强制性是保障,固定性是对强制性和无偿性的一种规范和约束。例1、单选题:以下关于对税收概念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是()A税收是目前我国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工具B国家征税的依据是财产权利C国家征税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D税收“三性”是区别税与非税的外在尺度的标志(二)什么是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它包括各种税收法律法规、条例、实施细则、征收管理办法等。①税收法律、法规、条例是由不同的立法机关制定的。②不同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有关税收的法律法规、条例等构成了我国的税收制度。③税收制度有广义的税收制度、狭义的税收制度之分。④税收制度的确立是为实现税收职能服务的。税收立法机关税收法律准法律→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授权国务院税收行政法规→国务院地方人大及常委会税收部门规章→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地方政府1、税收法律是指按照宪法规定,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的税收制度。目前我国现行税制中,属于由人大常务委员制定的法律形式的税法主要有:《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授权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2、税收法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房产税暂行条例》《车船使用税暂行条例》(1)全国性的税收法规,是指由国务院颁布的税收制度。现行的税收行政法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房产税暂行条例》《车船使用税暂行条例》(2)地方性法规目前,除了海南省、民族自治地区按照全国人大授权可以制定有关税收地方性法规外,其他省、市一般都无权自定税收地方性法规3、税法规章也称为税收部门解释,是对税收法律、法规的解释性规定,在我国税收立法中的常见表现形式有施行细则或实施细则、规定、办法、通知、注释等。这些解释性规定一般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制定发布。如《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消费税征收范围注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制定税收地方规章)二、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税收制度是由各种税收要素构成的第一章导论2(一)课税对象1、课税对象的定义:是指对什么征税,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国家对什么征税,可以通过课税对象加以规定。2、税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它具体地规定一个税种的征税范围,体现了征税的宽度。税目的两种设置方法:列举法、概括法。3、税源:税收的源泉,有时与征税对象重合,但大多数不一致,征税对象只是表明对什么征税,税源则表明税收收入的来源,是税收收入的最终出处。税收收入的最终出处是国民收入或剩余产品。4、计税依据:是指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基础。分为:(1)从量税:以课税对象的实物形态数量为计税单位。(2)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价值形态为计税单位。计计税税依依据据与与课课税税对对象象的的区区别别::课课税税对对象象是是指指征征税税的的目目的的物物,,计计税税依依据据则则是是在在目目的的物物已已经经确确定定的的前前提提下下,,对对目目的的物物据据以以计计算算税税款款的的依依据据或或标标准准。。(二)纳税人1、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缴纳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确定纳税人的原则是属人或属地原则。2、负税人:是最终负担国家税款的单位和个人。3、扣缴义务人:是指按照税法规定负有代扣税款并向国库缴纳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4、税务代理人:是指在一定的权限内,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名义,代为办理各项税务事宜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和负税人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纳税人和负税人不一致的原因是因为存在着税负转嫁的现象。(三)税率1、定义:是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它体现了征税的深度。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2、税率的形式: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定义:是指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数量之间的等比关系。是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额大小,规定按同一比率征税的税制。①单一比例税率②差别比例税率③幅度比例税率④有起征点或免征额的比例税率差别税率的形式:(2)累进税率定义:是随征税对象数额增大而提高的税率。是将征税对象按其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征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累进税率的形式:①全额累进税率②超额累进税率③全率累进税率④超率累进税率全额?超额?例1:征税对象为30000~500,适用税率5%500~2000,适用税率10%2000~5000,适用税率15%5000元以上,适用税率20%全额累进税率方法下应纳税额=3000×15%=450元超额累进税率方法下,应纳税额=500×5%+1500×10%+1000×15%=325元请注意税负转嫁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是由税负转嫁造成的。税负转稼,是指纳税人将其所缴纳的税款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商品售价或压低原材料供应价格等)转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从而产生纳税人和负税人不一致的现象。Ⅰ、产品差别比率税率Ⅱ、行业差别比率税率Ⅲ、地区差别比率税率相关概念课税对象是区别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是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之一!课税对象的分类:商品或劳务;收益额;财产;资源;人身(头)。中间差额=450-325=125元,为速算扣除数。因此,可以简化计算,应纳税额=3000×15%-125=325(元)第一章导论3(3)定额税率定义:,也称固定税额,是对征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规定一个固定税额,而不是规定一个征收比例。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定额税率的分类:①地区差别定额税率②幅度定额税率③分类分级定额税率例2、单选题: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是()。A.税目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B.税率是衡量税负轻重的重要标志C.纳税人就是履行纳税义务的法人和自然人D.征税对象就是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权利义务所指的物品B例3、多选题:下列税种中,使用定额税率的有()A.土地使用税B.土地增值税C.车船税D.资源税ACD(四)纳税环节1、纳税环节定义:指对处于运动中的征税对象,选择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2、纳税环节的种类①一次课征制②两次课征制③多次课征制3、确定纳税环节的原则①有利于及时稳妥地集中税款②符合纳税人纳税规律,便于征纳③有利于税源控制(五)纳税期限1、纳税期限定义:是税法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缴纳税款的时间。2、纳税期限的形式①按期纳税②按次纳税3、缴税期限:即报缴税款的期限。限定在纳税期满后的什么时间内将税款缴入国库,到期未缴就要作为违章处理(迟缴)。(六)减免税1、减免税定义:是税收制度中对某些纳税人和课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规定。减税是对应纳税额少征收一部分税款;免税是对应纳税额全部予以免征。2、减免税的种类①起征点规定②免征额规定③减免税规定(七)违章处理违章处理是对纳税人违反税法行为所采取的教育处罚措施,它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是保证税法正确贯彻执行、严肃纳税纪律的重要手段。第二节税收制度和税法税法、税收、税制的关系:税收制度是经济学概念,税法则是法学的概念税收制度与税法密不可分,税法是税收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税收制度则是税法所确定的具体内容。有税必有法一、税法概念和特点(一)税法的概念税法是税收制度的法律体现形式,它是国家制定的用于调整税收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是国家制定的用于调整国家和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征税人(政府)与纳税人法征税、依法纳税的行为准则。税法的主要特征:①税与法的共存②税法关系主体的单方固定性③税法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性④税法结构的综合(二)税制与税法的关系任何税制都必须经过立法,得到国家和政府的确认、保护和推动,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双方权利义务相等但不对等偷税欠税抗税骗税违法税法的行为主要有两者的关系:有税必有法,税制决定税法,税法为税制服务。二、税法的作用1、税法的经济作用2、税法的法律规范作用第一章导论4三、税法的渊源法的渊源是一个法律术语,它指的是法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税法的渊源也就是指税法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1、宪法2、税收基本法律3、税收法律4、税收行政法规5、税法解释6、税收条约四、税收法律关系(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1、概念:是国家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在税收征纳过程中根据税法的规定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2、特征:①税收法律关系的一方必须是国家,而另一方可以是不同的自然人和法人②税收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不对等③税收法律关系具有财产所有权无偿转移的性质④税收法律关系更为直接地体现国家的意识(二)税收法律关系要素1、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①征税主体,征税主体是国家,是固定的。②纳税主体,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变化的。2、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①实物,指纳税人以实物形式履行纳税义务②货币,以货币形式主义纳税是现代税收的主要形式,征纳税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是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③行为,税收征收管理中,征纳主体双方的行为表现3、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①征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②纳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三)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1、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2、税收法律关系的变更3、税收法律关系的终止(四)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1、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是指国家通过行政、法律的手段,保证税收法律关系主体权利的实现和义务的履行。2、保护方法主要包括: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3、对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的最终实现,是落实在违法行为人承担的法律责任,其法律责任从行政责任、经济责任和刑事责任三方面体现出来。例4、多选题:下列关于税收法律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税收法律关系的成立,以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为要件B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与义务具有对等性C税收法律关系只体现国家单方面的意志,不体现纳税人一方主体的意志D征税权虽是国家法律授予的,但是可以放弃或转让E国家与纳税人之间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只能存在于税收法律关系中CE例5、单选题:以下关于税法概念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是()A税法所确定的具体内容就是税收制度B税法是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于世界上80多个国家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防止偷漏税的税收条约协定。作为公民,你有义务纳税,同时你也必须了解你作为纳税收人的权利C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决定税法属于权力性法规D税法属于综合性法规C例6、多选题:第一章导论5下列各项中,有权制定税收规章的税务机关有()A国家税务总局B财政部C国务院办公厅D海关总署ABD五、税收法律体系我国税收法律体系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税收实体法①税收实体法是指有税收立法权的立法主体规定税收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②税收实体法又称为税收主体法,是税收法律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③税收实体法由税法名称、纳税主体、纳税客体、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和税收优惠等组成。④我国现行税法体系中共有19种税,现在实际征收的有18种。2、税收程序法税收程序法是指有税收立法权的立法主体为保护税收实体法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实现而制定、认可、修改和废止的,用以规范税收征纳行为的法律规范,如《税收征管法》。3、税收处罚法税收处罚法是指拥有税收立法权的立法主体对税收违法犯罪行为予以处罚的法律规范,是禁止性规范的一种。我国目前尚未有一部税收处罚的专门法。有关税收处罚法规,主要分别载于《宪法》《刑法》《税收征管法》等。处罚的方式包括: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4、税收争讼法⑴税收争议法:是指拥有税收立法权的立法主体制定、认可的,用来调整怎样与争议

1 / 8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