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美食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屹立在高原上的民族藏族简介藏族人口:5,416,021人口分布: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族:地理分布图民族历史藏族具有悠久的历史,藏族的先民们自远古时就居住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据考古发现,早在4000多年前,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繁衍生息了。据汉文史籍记载,藏族属于两汉时西羌人的一支。当时甘青一带西羌诸部已与汉朝发生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而西藏有“发羌”(发,古音读bod)、“唐牦”等部,与甘青诸部已有往来。据藏文史籍记载,吐蕃王室的始祖崛起于西藏山南地区的雅隆河谷,为“六牦牛”部的首领,在松赞干布以前已传20余世。当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从最初几代首领的母子连名中,还可以看到曾经历母系氏族阶段的痕迹。藏族:称谓/自称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博巴”又按不同地域分为“兑巴”(阿里地区),“藏巴”(日喀则地区),“卫巴”(拉萨地区),“康巴”(“嘉戎娃”)(四川西部阿坝、甘孜地区地区),“安多娃”(青海、云南、川西北等地区)。藏族:称谓/他称唐以前,泛称“发羌”、“唐牦”。唐宋称“吐蕃”。元代称“吐蕃”或“西番”。明代称“西番”;称西藏“乌斯藏”。清初称“图伯特”或“唐古特”,后称“藏番”或“藏人”。称西藏为“卫藏”。清康熙二年(1663)称西藏。藏族服饰藏袍是藏族的传统服饰,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气温日较差可达20摄氏度,有“一山无四季,一日见四季”之说。高原早晚很冷,藏民可以将双手藏在藏袍袖中,紧裹藏袍而御寒;而一到中午,日照强烈,气温上升,则可以脱下一只袖子,或脱下两只袖子围系在腰间。西藏牧民有时离家远出,夜宿在外,也常用宽大的衣服来盖体暖身。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有金花帽、氆氇帽等一二十种。藏靴是藏族服饰的重要特征之一,常见的有“松巴拉木”花靴,靴底是棉线皮革做的。头饰佩饰在藏装中占有重要位置,佩饰以腰部的佩褂最有特色,饰品多与古代生息生产有关。金花帽氆氇帽“松巴拉木”花靴西藏中国人均寺庙拥有率最高的省区。西藏全区现有人口二百八十一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二点二六人;而目前西藏共有寺庙一千七百八十余座,其中包括藏传佛教寺庙一千七百多座,苯教寺庙八十八座。平均算来,西藏不到二千人就拥有一座寺庙。在西藏,藏传佛教最盛行的时候,要求每个多子女家庭都要有人出家,十六世纪后,西藏僧尼最多时曾占到藏族人口的四分之一。一九五一年西藏和平解放时,西藏有僧尼十余万,占藏族人口的十分之一。而现在,西藏一千七百多座藏传佛教寺庙中,有住寺僧尼四点六万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七;在八十八座苯教(雍仲本教)寺庙中,有僧人三千多人,活佛九十三人,信教群众十三万人以上。僧尼比重的下降减少了他们带给社会的压力。布达拉宫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式建筑,俗称“第二普陀山”,巍然傍立于西藏首府拉萨市西北的红山(红山藏语称“玛布日”)。“布达拉”是梵语“普陀罗”之译音,意为“佛教圣地”。据《新唐书·吐蕃传》记载,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的宫室。后毁于雷电、兵乱,成为一般寺庙。布达拉宫又称布达拉,或译成“普陀”,梵语译为“佛教圣地”。整个建筑宏伟壮观,分为红宫、白宫,共有四千多座佛堂、寝堂、经堂和灵塔殿,佛像有二十多万尊。布达拉宫是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西藏地方的政治中心。这座宏伟的建筑主楼有13层,高110米,东西长360米,全部是木石结构,举世罕见。1988年10月,国家拨巨款(5300万元人民币)维修布达拉宫,历时5年完成(属当时中国维修文物耗资最大的工程)。1994年月12月,布达拉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布达拉宫在青海湟中县,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是宗喀巴的诞生地,因此于明代嘉靖三十九年(1560)为纪念黄教始阻宗喀巴而建。塔尔寺塔尔寺的殿堂融合了汉式宫殿和藏式平顶建筑的传统艺术,在殿内我们还可以领略到被人们称之“三绝”的酥油花、壁画和堆绣。塔尔寺由众多的殿堂、经常、僧舍组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这座宏大的建筑群是先建塔、后扩建成寺院的。寺内又有大金瓦殿和小金瓦殿。遗址占地约十八万平方米、房屋建筑、佛塔、洞窟遍布全山,达六百多座,地下有地道想通,外围有石基城,城期有碉堡,周围还有铁甲、盾牌、箭杆等遗物,承重保存较好的庙有五座,庙中的泥塑佛像和优美的壁画仍在。遗址对于研究西藏历史和10世纪以来藏族古建筑史都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甘丹寺(噶丹寺)建于明永乐七年(1409)、建在西藏达孜县境内拉萨河岸旺古尔山上,是由黄敦创始人宗喀巴兴建的。甘丹寺建在山顶及山坳处,规模之大可与三个布达拉宫相比。寺内主要建筑是拉基大殿和赤多康吐蕃王朝已经衰亡,赞普朗达玛的后裔尼玛衮来到扎达县和布让、托林一带建立古格王国。先后世袭十六个王。仁钦林寺在拉萨币墨竹工卡县内,海拔3750米。仁钦林寺由止贡噶举高僧强斯根郭仁钦于1416年(藏历第七绕迥之火猴年)修建。仁钦林寺坐两朝东,面临墨竹河,背倚山峦,景色宜人。建筑系用石块砌成,由经殿、依殿、僧院、僧舍等组成的三层藏式平顶楼。寺内火经堂面阔5间,进深5间,有柱16根,其中有4根长柱直通二层之上。建筑群似城堡,四周筑围墙,四角建碉楼,主体建筑为大经堂,高约10米,堂内四壁放着书架,藏有丰富的经书。萨迦寺位于西藏自治区萨迦县,以仲曲河为界,分南北二寺。南寺建在平原上,始建于元至元五年(1268年),是佛教萨迦教派的寺庙,萨迦派首领八思巴(1235-1280年)曾在此居住。四座塔均建在大殿四角中分线的延长线上,距殿角10米。四塔建筑形式都不相同,红塔用砖石砌成,下方上圆;白塔与北京的北海白塔相似;黑塔如覆锅三叠;绿塔则是由琉璃砖砌成,上置相轮宝刹,颇为精美。桑耶寺坐落在西藏自治区札囊县,建于8世纪中叶的赤松德赞王朝时期。主要建筑有乌策大殿和红、白、绿、黑四塔。大殿坐西朝东,四周有墙,墙内是回廊。殿高三层,下层为藏式,中层起檐设斗拱,为汉式,最上层为印度建筑风格。大昭寺—落在拉萨市的中心区域,是西藏佛教信徒们心中的金色圣殿,同时也是藏汉民族友好交往的历史印证。大昭寺始建于公元7世纪中叶,是西藏最早的木构建筑,当时是两层船形神庙。后经多次修缮增建,形成今天这样占地25100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释迦神殿是大昭寺的主体,也是大昭寺的精华所在。殿内主供文成公主从长安携来的释迦牟尼佛像,这是整个藏传佛教信徒们皈依的中心。拉萨之所以叫拉萨(神地),也是源于这尊佛像。大昭寺内还保存着各类佛像、唐卡、法器、供器等宗教艺术品,其中有一幅刺绣“胜乐佛”唐卡,系明永乐皇帝所赐,为罕见的珍贵文物。朝圣者的中心寺内装饰精美,壁画、彩绘和金银饰物甚多。壁画多为佛像和人物传记、历史故事等,色泽艳丽,体态生动。小昭寺原为格鲁派密宗经学院之一,举堆扎仓僧人聚会诵经的场所。这座古寺一直深受藏族人民敬仰。小昭寺坐落于拉萨市城区。为7世纪中叶文成公主督饬藏汉工匠建造。寺坐西向东,建筑样式原与汉族地区寺庙相似,后经几次焚毁和几次修复,原面貌消失殆尽。寺中正殿供有尼泊尔尺尊公主带到西藏的释迦牟尼8岁时的镀金像。哲蚌寺位于拉萨市西北5,000米处,为宗喀巴的弟子绎央却杰所建。全寺殿宇连接,规模宏大,是拉萨三大寺院中最大的一座。寺内包括有果芒、罗色林、德央、阿巴四个扎仓(经学院)和错钦大殿。错钦大经堂可供七八千僧人同时诵经。雪顿节哲蚌寺后山的晒佛仪式僧人定额为5500人。寺内存有绎钦却杰从北京带回的金写藏文《大藏经》一部,还有旃檀木雕的十六尊者像一套以及铜铸的菩萨像。色拉寺坐落在拉萨市北郊,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由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门徒绎钦却杰兴建。主要建筑有结巴、满巴、阿巴三个扎仓(经学院)。古格王朝遗址位于西藏札达县象泉河畔的土山之上,占地约1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佛塔、洞窟遍布全山,达600多座,地下有地道相通,外围有石基城墙,城角有碉堡,周围还有铁甲、盾牌、箭杆等遗物。城中保存较好的庙有5座,庙中的泥塑佛像和优美的壁画仍在。整个遗址建筑共有房屋洞窟300余处、佛塔(高10余米)3座、寺庙4座、殿堂2间及地下暗道2条,分上、中、下三层,依次为王宫、寺庙和民居。“罗布林卡”是藏语音译,意即“宝贝园”或“珍宝园”(曾译为“罗布岭岗”、“隆市岭卡”、“御东园”),位于西藏拉萨市西郊。始建于18世纪40年代。因七世达赖格桑嘉措曾常来此沐浴,于是修建了“乌尧颇章”(凉亭宫);后又修了一座以其名字命名的格桑颇章宫殿。此后,八世、十三世和十四位达赖进一步扩建了罗布林卡。现全园占地面积为36万平方米,共有房屋374间,主体建筑除“格桑颇章”以外,还有“金色颇章”、“达登明久颇章”两座宫殿。这里曾是达赖和达官贵人的避暑夏宫。民主改革后,开放为人民公园。扎什伦布寺是黄教四大寺院之一,曾作为班禅驻锡之地。坐落在日喀则市城西的尼色日山坡上。当初,寺院定名为岗坚典培,意为雪域兴佛寺。后来根敦珠巴将其更名为“扎什伦布巴吉德经钦却唐皆南巴杰娃林”,意为吉祥宏固资丰福聚殊胜诸方州,简称“扎什伦布寺”,取“吉祥须弥”之意。黄教即格鲁派。中国藏传佛教宗派。藏语格鲁意即善律,该派强调严守戒律,故名。该派僧人戴黄色僧帽,故又称黄教。藏藏式碉楼藏族先民用石头建造的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方形建筑物。一般高三、四层,在高层有窗,可以抵挡外敌入侵。楼和住宅紧靠在一起,并以门、墙、廊、道、梁柱等结构与住宅统为一体。巴格玛尼墙巴格玛尼墙是信徒们在石上一锤一凿刻上经文,再一块块垒上去后逐渐形成的,从第一块玛尼石算起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巴格玛尼墙距石渠县城50余公里,墙体厚2-3米最高处约3米,全长1.6公里,是目前藏区最长的玛尼墙。巴格玛尼墙的两面都留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窗口,里面摆放着信徒们供奉的石刻彩绘的佛像--擦擦,玛尼墙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几座佛塔相连。可以说,巴格玛尼墙是藏区最有特色的建筑之一饮食习惯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但在农忙或劳动强度较大时有日食四餐、五餐、六餐的习惯。绝大部分藏族以糌粑(汉语:炒面)为主食,即把青稞炒熟磨成细粉。特别是在牧区,除糌粑外,很少食用其他粮食制品。食用糌粑时,要拌上浓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一起食用。藏族传统宴席食品,用足玛(即藤麻,俗称人参果)、大米、酥油等煮制而成足玛米饭吃糌粑时,根据各自的不同爱好,还可以在糌粑面上放些奶渣或白糖,然后用于的中指按逆时针方向反复揉拌均匀,再用手捏成团状,一般不用筷子、勺子,直接用手往口里送。除用茶水调制糌粑。还可冈青稞酒调糌粑,做出的“粑”甘甜醇香,别有风味。糌粑糌粑是藏族的主食。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糌粑,名字听起来新鲜,实际上就是青稞炒面。它是青稞麦炒熟、磨细、不过筛的炒面,与我国北方的炒面有点相似,但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而西藏的糌粑却是先炒后磨,不除皮。血肠血肠是由肠衣、血汁、香料及牦牛肉(或猪肉)制作而成,营养丰富,美味可口。血肠是藏族食谱中的上等食物,贵客临门,能以血肠待之,那是主人的荣耀。西藏传统的藏餐——烤全羊烤全羊一般选用雪域高原1岁以下放养的绵羊,重量控制在35斤左右,这种山羊肉质紧实,有嚼头,烤出的肉不仅鲜嫩,而且营养价值高。烤全羊的做法讲究,羊要刚从山上拉来的活羊宰杀,剥皮后就从腹部剖开去内脏后平绑在铁架上。烤羊用的柴也极为讲究,必须用生长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青杠树,这种柴烤羊才会香气四溢,颜色金黄,东部的朋友平时肯定是吃不到的了。烤全羊要均匀受热,烤全羊时,要不时转动架子,让羊肉得到均匀的烘烤,羊腿羊颈等肉比较多的部分要用刀割出口,羊烤干部分水份,用刷子往羊身上刷盐水,盐水很快就被吸入肉中,这样才能入盐味,边刷边翻动,两小时左右,羊肉已经被烤得紧紧地贴在骨头上了。待羊肉表面水分烤得半干,就开始往羊身上一遍遍地刷菜籽油,这种裹着辣椒面

1 / 4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