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太宗汉武帝宋太祖元世祖第一单元第三节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纲要求: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重点】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难点】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理解概念:中朝与外朝;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中央集权的发展•1汉代•1)汉初•A概况:•B影响:汉高祖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然诸侯原本以大,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国。地方行政制度?为什么?后患?材料一制度:郡国并行制原因:历史—吸取秦亡的教训现实—汉初形势后患:王国问题知识清单一、中央集权的发展•1汉代•1)汉初•A概况:•B影响:•2)汉武帝•A概况:•B影响:汉武帝材料二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措施?内容?作用?知识清单措施:推恩令内容:政治体制上实行强干弱枝作用:削弱王侯权力一、中央集权的发展•2唐朝•1)唐中期•A概况:•B特点:•C影响:一、中央集权的发展•2唐朝•1)唐中期•A概况:•B特点:•C影响:•2)安史之乱后•A概况:•B影响:……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安史之乱”是怎么发生的?其实质是什么?知识清单实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原因:节度使权力大唐玄宗后期不理朝政藩镇割据现象的实质是什么?实质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安史之乱”后星罗棋布的藩镇一、中央集权的发展•3北宋•1)目的:•2)措施:•A军事•B行政•C财政•3)影响:关键词三:强干弱枝(北宋)宰相赵普宋太祖角色体验为什么?怎么办?你的主意……(模拟文臣、武将)“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皇权宋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影响?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我们今天的政治改革有何现实意义?思维延伸措施兵:______权:______钱:______“杯酒释兵权”充实中央禁军文臣任知州设通判监督转运使运赋税收精兵削实权控财权现实意义: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知识清单影响:加强中央集权;积贫积弱A、历史原因:吸取北宋过分集权导致国家积贫积弱的教训。B、现实原因: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民族因素: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一、中央集权的发展4元朝1)实行行省制原因:一、中央集权的发展•4元朝•2)内容:•A地方:实行行省制(平章政事由蒙古人担任)•形成省、路、府、州、县级制度•B腹里: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C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地区•3)特点:•4)影响:•A对元:•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B对中国:•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关键词四:行省制度(元)中国行政图(1)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度?(2)元行省制与今天的省制有什么不同?调查考证:你知道湖南、湖北省名的由来吗?查一查:我们家乡在元朝时属于哪个行政区?湖广行省腹里(中书省直辖)澎湖巡检司宣政院辖地5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中央集权的发展6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秦(郡县)汉初(郡、国)汉中后期(州郡县)隋(州县)唐(道·州县)(藩镇)北宋(路·州县)元(省、路、府、州、县)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盛行的时代奴隶社会(西周)几乎整个封建时代元朝和中央关系侯国相对独立,权力地位世袭中央政府下属行政机构,郡守县令皇帝任免是中央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作用和影响一定时期产生过积极作用;但从长期看破坏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7古代中国重要地方行政制度比较1)、不同点:2)、相同点:A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B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C结果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思考:从汉至元,哪些朝代的地方权力会有可能危及中央集权的,分别指出其原因和表现?答:汉初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随着诸侯王实力增长,日益威胁中央政权。唐中后期地方军镇节度使越设越多,权力越来越大,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两汉: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隋唐:丞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宋朝:丞相大臣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明朝:明文规定“大朝仪”须“众官皆跪”。清朝: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丞相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的变化,说明了什么?专制皇权日益加强中央集权的发展君主专制的演变学习新课关键词一:内外朝制(汉)关键词二:三省六部制(唐)关键词三:中书门下(北宋)关键词四:中书省(元)二、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代1)汉初2)汉武帝A目的:B措施:中、外朝制C影响:汉代的内外朝•①中朝:针对“外朝”而言,又称“内朝”,指皇帝的亲信左右侍中、尚书等组成的参谋、决策机构。•②外朝:由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官僚机构,是政务的执行机构。影响:由于中朝常常对重要政事先做出决策,因此中央的决策权由外朝向内廷转移,相权受到限制。两汉中央政治制度1、沿袭皇帝制度-----汉承秦制、有所变化2、西汉的中、外朝制度中朝:——决策机构外朝:——执行机构3、东汉尚书台——中枢机构“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皇帝总揽大权中朝:皇帝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决策。尚书令权力日显。外朝;以丞相为首三公九卿组成。且以布衣为相。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外朝制姓名离职原因任职时间窦婴免职1年又2月许昌免职3年又8月田蚡去世3年又9月薛泽免职7年又6月公孙弘去世2年又4月李蔡畏罪自杀3年严青翟畏罪自杀2年又10月赵周下狱死2年又7月石庆去世8年又3月公孙贺下狱死12年又2月刘屈氂下狱腰斩1年又2月田千秋(汉昭帝时去世)2年汉武帝在位54年间,先后用相13人.其中除4人在任上正常死亡之外,有4人被免职,2人畏罪自杀,3人被下狱处死.汉武帝时代丞相任职离职情况表汉武帝——中外朝制度皇帝提拔的人才亲信的将领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中朝外朝有事上报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这种情形以汉武帝为例的话,下列哪一项的叙述是正确的?A.尚书被中书取代B.重用近臣,攘夺相权,朝廷始分内外朝,丞相属外朝C.以三公决策,辅政武帝D.将相权一分为三,互相制衡以分削相权想一想: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二、君主专制的演进2魏晋南北朝1)概况:2)影响:3隋唐1)内容:A三省B六部2)影响:A对皇权B对中国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决策、草拟、颁发诏令执行皇帝中书省尚书省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礼仪、科举军政刑狱国家的工程建设等审议特点:门下省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户籍、土地、赋税相权一分为三;各部门分工、合作,监督、牵制,保证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决策)(执行)(审议)六部三省皇帝唐朝三省六部制吏户礼兵刑工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考考你:唐朝修建长安城,中央政府部门的三省六部实施该工程的运转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户部B、中书——门下——尚书——工部C、中书——门下——尚书——吏部D、门下——尚书——中书——工部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这一制度开始于魏晋南北朝•b、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c、它标志这中央集权制的衰弱•d、这一制度对隋朝以后各朝影响深远A、abcdB、bdC、bcdD、abc答案:B隋唐的三省分权与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相比,有何本质区别?中国是加强君主专制的产物;西方是防止专制,保障民主,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物。3)二、君主专制的演进4宋代1)措施:“二府”、“三司”2)影响:枢密院参知政事副相三司使最高行政机构长官行宰相职长官枢密使,低于宰相分行政权皇帝二府机构职能官职及权利中书门下最高军政机构分财权削弱宰相权利皇帝总揽大权宋代中央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二府”、“三司”中书门下枢密院皇帝财政行政军事(三司)度支盐铁户部参知政事(二府)(决策)(执行)(审议)行政权军权财权六部三省皇帝唐朝三省六部制北宋分割相权中书门下吏户礼兵刑工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枢密使三司使皇帝参知政事3)唐、宋为加强皇权,中央官制异同:A相同:分割相权,加强皇权B不同:职能:唐加强三省六部制的职能,宋三省六部有名无实,最高行政机构:唐以尚书省宋以中书门下二、君主专制的演进4宋代1)措施:2)影响:5元朝1)措施:2)影响:枢密院最高行政机关领六部行宰相职皇帝机构职能官职及权利中书省最高军事机关加强皇权方面有新发展统宗教管西藏宣政院元代中央政治制度一省二院请归纳:君主专制的演变君相矛盾的解决有何演变特点?朝代中央官制的演变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中书门下元中书省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内外朝制三省制三省六部制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思考: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朝代特点中央地方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承秦变化开创建立承前启后进一步加强有新发展发展完善中朝外朝尚书台郡国.州郡县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州县二级道州县三级二府三司使参事文臣路州县一省二院行省制皇帝、三公九卿郡县制6汉至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演变三省体制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7:自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削弱相权加强君权•削弱地方加强中央权利•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益完善•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汉:察举制。地方官吏察访,再举荐给中央。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实际上是一种发展了的察举制)。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宋,衰落于明清。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即官职世袭。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的三阶段:“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代:•1)目的:•2)措施:察举制•3)影响: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代•2、魏晋南北朝•1)背景:•2)措施:九品中正制•3)标准:•4)影响: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代•2、魏晋南北朝•3隋唐•1)内容:•2)影响:秀才看榜图清代公布殿试结果的金榜上图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种政治制度?科举制度上图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那种政治制度?秀才看榜图清代公布殿试结果的金榜1994年韩国再现科举宋代科举考试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政府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过程: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代•2、魏晋南北朝•3隋唐•1)内容:科举制:形成、发展、作用•2)影响:•3)评价:•评价科举制:B消极:科举考试的内容多不出儒学经典范围,特别是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和创造精神的人。A积极:①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②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③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代•2、魏晋南北朝•3隋唐•1)内容:科举制:形成、发展、作用•2)影响:•3)评价:•4选官制度的变化规律•朝代制度标准方式汉朝魏晋南北朝隋唐填填看古代选官制度有什么演变规律?朝代制度标准方式汉朝魏晋南北朝隋唐填填看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考试孝廉门第才学举荐品评考试1)、标准:由门第到才学,趋向公开公平。2)、选官权:从地方收归中央,反映了中央集权;是时代发展的结果。3)、方式:由举荐到考试,趋向严密、科学。4选官制度的变化规律监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