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新中国60年经典儿歌童谣50年代经典儿歌童谣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儿歌童谣创作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的反映着这个时代儿童生活的儿歌童谣,有歌颂毛主席,歌颂共产党,歌颂解放军,歌颂土地改革,歌颂中苏联友谊,也有反映着那个时代的儿童日常生活的。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其中《让我们荡起双桨》《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等打动了一代又一代儿童的心……1、《我是一个小画家》作者/佚名我是一个小画家,画了一朵大红花,大红花献给毛主席,毛主席见了笑哈哈。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毛主席,自然会成为儿童歌谣歌颂的对象。儿歌中的“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自豪,要用一支最新的画笔,画上一朵最美的红花,献给敬爱的领袖毛主席。领袖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2、《小燕子》作者/王路王云阶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1956年六一儿童节,王路创作这首儿歌并在《长江文艺》上发表。1957年,作曲家王云阶将儿歌略作改动后,谱曲改编成电影《护士日记》插曲。此后,这首《小燕子》便传唱大江南北。儿歌两段,以“小燕子,穿花衣”和“小燕子,告诉你”领句,一问一答,充满了童真童趣。3、《上学歌》词/石顺义曲/段福培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太阳公公出来啦!花儿也会笑;小鸟还会问候我,叫我早早起。起来干什么?起来去学校,天天早起不迟到。儿歌妙用拟人手法,想象大胆,自然轻快,就像孩子每天踏着歌声的节拍,高高兴兴地走在上学的路上。儿歌的结尾刻下了那个时代鲜明的印记。4、《丢手绢》词/鲍侃曲/关鹤岩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那是一个没有电脑、缺少玩具的年代。放学后,课余间,我们常常看到孩子在一起做游戏,其中“丢手绢”是最常见到的。儿歌轻松愉快,你似乎可以看见孩子们轻轻放手绢的动作,看见“不要告诉他”的小手摆摆和“捉住他”的开心喜悦。是什么时候,我们丢失了这份童年的记忆?5、《娃哈哈》维吾尔族民歌记谱编词/石夫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娃哈哈,娃哈哈,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大姐姐你呀快快来,小弟弟你呀莫躲开,手拉着手儿唱起了歌儿,我们的生活多愉快。娃哈哈,娃哈哈,我们的生活多愉快。这首儿歌的曲谱来自新疆艺人肉孜阿洪的一首弹拔曲。1950年,石夫任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文化部助理兼编辑、创作员。就在这个时期,他记录下了这首新疆民歌并编写了歌词。1956年在《儿童音乐》上首次发表。“娃哈哈”这三个字的重复出现,表现孩子极其欢乐的样子。6、《劳动最光荣》词/金近、夏白曲/黄准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青青的叶儿红红的花儿,小蝴蝶在玩耍,不爱劳动不学习,我们大家不学它;要学喜鹊造新房,要学蜜蜂采蜜糖,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儿童世界是一个特殊的想象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太阳、花儿、小鸟、蜜蜂、蝴蝶都一一列队呈现在我们眼前,一切的一切都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和创造。儿歌巧用对比,唱响了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7、《共产儿童团歌》作者/瞿希贤准备好了么?时刻准备着,我们都是共产儿童团,将来的主人,必定是我们。嘀嘀哒嘀哒嘀嘀哒嘀哒。小兄弟们呀,小姐妹们呀,我们的将来是无穷的呀!牵着手前进,时刻准备着。嘀嘀哒嘀哒嘀嘀哒嘀哒。帝国主义者,地主和军阀,我们的精神使他们害怕,快团结起来,时刻准备着。嘀嘀哒嘀哒嘀嘀哒嘀哒。红色的儿童,时刻准备着!拿起刀枪参加红军,打倒军阀地主,保卫苏维埃。嘀嘀哒嘀哒嘀嘀哒嘀哒。1958年,一部名为《红孩子》的电影热映,使这首歌传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很多年以后,这首歌的内容依然激励着少不更事的我们,在革命激情的号召下,我们也期待着能手握钢枪,奋勇杀敌,去实现我们童年心中的革命梦想。8、《让我们荡起双桨》词/乔羽曲/刘炽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唱歌。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这首儿歌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它作为一首少年儿童的抒情歌曲,一直被孩子们所喜爱。这首歌是一首二部曲式的童声合唱。全歌共三小节,语言通俗易懂,主要描绘了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就像花朵一样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歌唱的幸福景象。9、《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词/管桦曲/瞿希贤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欢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那时候,妈妈没有土地,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汗水流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冬天的风雪,狼一样嚎叫,妈妈却穿着破烂的单衣裳,她去给地主缝一件狐皮长袍,又冷又饿倒在雪地上。经过了多少苦难的岁月,妈妈才盼到今天的好光景。1957年底,瞿希贤所供职的原中央乐团创作组负责人管桦,写了这首歌词,希望瞿希贤能谱曲。她一看,这不像是歌词,而是一篇叙事性的散文诗。但是,管桦是诗人、作家,又是领导,瞿希贤只得反复研读,寻找灵感。渐渐地,她被字里行间真诚的情感和质朴的意境所感动,于是,马上弹琴谱曲,一首感动无数人的歌曲由此诞生。10、《拔萝卜》作者/佚名拔萝卜,拔萝卜。嗨吆嗨吆拔萝卜,嗨吆嗨吆拔不动。老太婆,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拔萝卜,拔萝卜。嗨吆嗨吆拔萝卜,嗨吆嗨吆拔不动,小姑娘,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拔萝卜,拔萝卜。嗨吆嗨吆拔萝卜,嗨吆嗨吆拔不动,小黄狗,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拔萝卜,拔萝卜。嗨吆嗨吆拔萝卜,嗨吆嗨吆拔不动,小花猫,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这是一首有“动作”有“场面”的儿歌。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你唱起这首儿歌,你手就会作出“拔萝卜”的动作,忙个不停地使劲拔,嗨吆嗨吆地吆喝着唱,并不断呼号:“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场面热烈,深受儿童们的喜爱。60年代经典儿歌童谣一、太阳好比共产党太阳出来红满天,照着穷人把身翻,太阳好比共产党,领导人民坐江山。二、董存瑞董存瑞,十八岁,参加了革命游击队,炸碉堡,牺牲了,革命任务完成了。三、咪咪羊咪咪羊,跳过墙,割把草,喂老羊。老羊不吃草,关倒门打得好。四、求老天爷天老爷,别落雨,保佑娃儿吃白米。天老爷,别起风,明天杀块大鸡公。五、哪个的爸爸回来了哪个的爸爸回来了,玉米馍馍烧焦了,落在地下巴灰了,黄狗跑来衔跑了。六、背起书包上学堂菜籽花开黄又黄,背起书包上学堂。书包放在板凳上,想起爹娘哭一场。七、过年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过年好,过年好,过年不用打猪草。八、有钱的人大不相同有钱的人,大不相同,身上穿的是灯草绒。手一捞,金手表,脚一提,华达呢。头一抬,当权派,屁股一躬,高烟囱。九、莲花白,白又白莲花白,白又白,里面坐个美帝国,美帝国,不小心,去就碰到解放军解放军的枪又长,一枪把它打到某某场,某某场的人又多,把它打成肉坨坨,肉坨坨拿来喂老母猪,老母猪长得肥嘟嘟。十、一二三四五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人,专吃杜鲁门。(杜鲁门为美国前总统)70年代经典儿歌童谣上个世纪70年代,儿童歌谣分为两种类,一类是批林批孔,另一类是歌颂“上山下乡”知青扎根农村。然而,真正在儿童中传唱主要是革命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红星照我去战斗》《闪闪的红星》等。1976年打倒“四人帮”,儿童歌谣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反映儿童日常生活歌曲也不少,如《七色光之歌》《种太阳》《采蘑菇的小姑娘》等。1、《我爱北京天安门》词/金果临曲/金月苓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儿歌是1970年9月发表的。曲作者金月苓记得:19岁那年,她在一本歌词资料上发现了这首歌词。天安门、北京、毛主席,这些词汇在她心中跳荡不已,笔下化作了一串串音符。此后,这首歌不仅传到北京,甚至飞出国门。1979年邓小平开始对美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访问。在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卡特为邓小平安排一场文艺演出,最后节目就是美国儿童用中文合唱这首歌。2、《红星歌》词曲/傅庚辰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长夜里,红星闪闪驱黑暗;寒冬里,红星闪闪迎春来;斗争中,红星闪闪指方向;征途上,红星闪闪把路开。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跟着毛主席跟着党,闪闪的红星传万代,跟着毛主席跟着党,闪闪的红星传万代。1974年电影《闪闪的红星》热映,一曲《红星闪闪》打动了千千万万儿童的心。他们穿着红军服,抗着红缨枪,雄壮有力地走在大路上,胸中溢满了自豪和勇敢。歌曲唱出了小红军战士对“红星”的深情和对革命的无限忠诚。集中代表了红军后代跟着党永远干革命的坚定信念,以及对象征党的“红星”的热情赞颂。3、《雷锋叔叔望着我们笑》词/卢咏椿、李慧明曲/顾秀尔我们班出墙报,出墙报,来稿如同雪花飘,雪花飘。学习雷锋好事多,班长一看心欢笑,心欢笑。一篇篇,表扬稿,表扬谁?不知道。找了半天没找着。咦,你看这事妙不妙?嘿,你看这事妙不妙!是谁一声也不响,把咱们课桌来修好。修好课桌学文化,认真读书志气高,认真读书志气高、志气高。是谁帮助小同学,雨中打伞背书包。阶级友爱亲又亲,革命路上向前跑,革命路上向前跑、向前跑。是谁最爱小树苗,放假也不忘把水浇。盼着小树快快长,建设祖国立功劳,建设祖国立功劳、立功劳。这些好事是谁做,是谁做,问谁谁都把头摇,把头摇,班长班长别着急,请你往上瞧一瞧,瞧一瞧。班长回头看墙报,雷锋画像挂得高,班长这才全明白:雷锋叔叔望着我们笑,雷锋叔叔望着我们笑。上世纪70年代,这是一首曾经流传很广的儿歌。虽不像早年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等挥洒着阳光般的激情,洋溢着幸福的童真,表达着美好的憧憬。尽管歌词有些苍白、单调,缺乏逻辑,但曲调却相当欢快、活波,那时的孩子还是忘我地沉醉其中。4、《爷爷为我打月饼》词/徐庆东、刘青曲/梁寒光八月十五月儿圆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香又甜呀,一个月饼一片情呀!爷爷是个老红军呀,爷爷待我亲又亲呀,我为爷爷唱歌谣呀,一支歌谣一片情呀!这是197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故事片《啊!摇篮》中的一首插曲。影片描写1947年蒋介石发动内战,胡宗南进攻延安时,延安保育院的儿童撤离延安的一段经历。歌曲生动地表现了老红军罗桂田与孩子们之间的亲密感情,具有鲜明的民间歌谣的特色。曲调质朴简洁,情绪欢快活泼。5、《种太阳》词/李冰雪曲/徐沛东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长大以后能播种太阳。播种一个,一个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