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我国二十四节气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农历节气知识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你知道吗上面的儿歌指的就是:中国的24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露水、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今天是?2011年5月5日农历四月初三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习俗:老宁波的传统习俗是在这一天吃茶叶蛋、“脚骨”笋、罗汉豆、蚕豆糯米饭等。民间有畏忌夏季炎热而称体重的习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二十四节气の来历•早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这八个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后来到了《淮南子》一书的时候,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二十四节气意义•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象征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降水量的则是: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立夏:夏季的开始。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立秋:秋季的开始。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秋分:昼夜平分。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立冬:冬季的开始。小雪:开始下雪。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小寒:气候开始寒冷。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二十四节气命名的讲究二十四节气&星座中国农历节气知识大全在我国历法中有独特的二十四节气,这是其他民族的历法中所没有的。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中每一个都有其不同的意义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天;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天;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1、立春——春天开始。(2月3-5日),一年之中头一个节气,象征着春季的开始,气温回升,大地回春,万物充满生机。此时太阳达黄经315度,谓春季开始之节气。2、雨水——始降春雨。(2月18-20日):意味着气温回暖,从这后,我国广大的地区将停止降雪,开始下雨并且雨量开始逐渐增加。太阳移至黄经330度。此时春去秋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3、惊蛰——动物复苏。3月5日(6日),太阳移至黄经345度。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开始雷鸣,气温、地温逐渐升高,土地已解冻,春耕开始,蛰伏地下的冬眠动物开始苏醒并出土活动。4、春分——春天过半。3月21日(或22日),太阳移至黄经6度,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古时统称日夜分,即是昼夜相等的季节,这是春秋两季的中间。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5、清明——草木萌发。每年4月5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15度。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气候温暖,春光明媚,草木萌发,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6、谷雨——雨量始增。4月20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30度。雨量渐增,适应各物生长,有“雨后百谷”的意思。7、立夏——夏天开始。5月5日或6日此时夏季开始,万物生长,欣欣向荣。8、小满——麦粒饱满。5月20日或21日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9、芒种——进入三夏。6月6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芒是代表一些有茫的作物,芒种表明小麦、大麦等有芒作物成熟(种是种子的意思),或表明晚各、黍、稷等作物播种最忙的季节。10、夏至——感夏始至。6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90度,日光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白昼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古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11、小暑——炎热即至。7月7日前后太阳达黄经105度,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暑是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时暑气上升,但还没有达到最热的时候。12、大暑——炎热至极。7月23日前后此时太阳已达120度,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13、立秋——秋天开始。8月7日或8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135度,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秋高气爽,月明风清的秋天开始了。14、处暑——炎热结束。8月23日或24日“处”为处理、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15、白露——夜始有露。9月8日前后此时太阳达黄经165度,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昼暖夜寒,易达到形成露水的条件,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容易结成白色露珠,白露节前后,露较多、较重,呈现白色,所以叫白露。16、秋分——秋季过半。9月22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180度,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每年9月23日前后,太阳位置到达黄经180度时为秋分节气。“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以后,太阳光直射位置越过赤道,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气温逐渐降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日平均气温都降到22℃以下,先后进入凉爽的秋季,北方冷气团势力不断增强,活动开始频繁,原先占据在大陆上的暖空气迅速南退,被北方的冷空气填补,因此,人们就有一夜冷一夜的感觉。秋分时节,秋雨期已基本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雨量明显减少,开始出现”秋燥”的气候,所以,此时需要预防秋季干燥。秋分以后,秋高气爽,蟹肥菊黄,是美好宜人的时节;秋分棉花吐絮,晚稻开始成熟,也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季节17、寒露——露水很凉。10月8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195度,“寒露”节令开始。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华渐浓,草木枯萎,这时露水已寒,将要结冰了,是气候逐渐转冷的季节。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18、霜降——开始降霜。10月23日前后此时太阳达黄经210度。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霜是地面的水汽遇到寒冷天气凝结而成的,所以,霜降并不是降霜,而是表示天气寒冷,大地将产生初霜现象。19、立冬——冬天开始。11月7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225度时为“立冬”季节。20、小雪——开始降雪。11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达到黄经240度,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味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21、大雪——雪量增多。12月7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225度时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气温继续下降,降雪量开始大起来,地面出现积雪,“大雪”节令开始。大雪”意为天气降雪比”小雪”节气时更大更多,气温也更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也。”大雪时节,黄河流域开始有积雪出现,降雪次数也显著增加。我国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低于零下10℃,北方大地已披上了冬日盛装。长江流域一般要过大雪节以后才频见初雪。“今年大雪飘,明年收成好。”冬雪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使粮食生产丰产丰收。因为,雪的导热性只有土壤的1%,雪盖在地面上,外面的冷空气不易渗进土壤,土中的热量也不易散出,象盖了一条被子,所以,积雪覆盖农田,一,可保持地面及农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潮侵袭而降得很低,为冬作物越冬创造良好的环境;二,雪花的温度在冰点以下,可冻死危害农作物的害虫;三,积雪象一座天然水库,融化时可增加土壤水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四,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可以起到肥田的作用。大雪时节,长江三角洲地区出现雾的频率比较高,上海12月份是一年中出现雾最多的月份,雾对交通、供电和人体健康都有很大影响,因此,要经常关心天气预报,注意天气变化,在大雾来临之前,做好预防工作,避免雾灾发生。22、冬至——数九开始。12月22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270度,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表示寒冷冬天到来和意思。我国习惯以冬至日作为数九寒天的开始,以后每隔九天为一阶段,为一九,共九个九,八十一天。23、小寒——寒冷将至。1月5日前后小寒是天气开始寒冷,但还没有到最冷的时候。从各地历年气象资料来看,一年中最冷时段出现在小寒节气的中期。24、大寒——寒冷已极。(1月20-21日)大寒是天气冷到极点和意思,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正在数九寒天的三九,因而有冷在三九的说法。三伏天的划分三伏: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为三伏。三伏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气最热时期,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10天或20天。农历7月前立秋者,则中伏为10天农历7月后立秋者,则中伏为20天。初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叫初伏,也叫头伏。中伏: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的一段时间叫中伏,也叫二伏。末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叫末伏,也叫终伏。10个天干符号(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2个地支符号(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合来纪年“三九”寒冬与冷在“三九”“三九”一般出现在冬至到惊蛰。冬至是数九的开始(一九)。“冷在三九”:大寒正值三九,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我国习惯以冬至日作为“数九寒天”的开始,以后每隔九天为一阶段,为一九,共九个九,八十一天。有人问:“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阳光斜射地面受热量少,应最冷,为什么说冷在三九呢?”这是因为冬至地面得到太阳热量最少,但地面积累的热量还未损失到最小,所以它不是最冷时候。冬至以后,太阳位置虽北移,但大地吸收热量还是少于散热的热量,入不敷出,温度继续下降。直到三九以后,地面每天吸收的热量才超过散热的热量,气温才渐渐上升。所以三九前后为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二十四节气七言诗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谢谢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