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第十三章 青少年期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三章社会化过程中的青少年心理与教肓第一节与青少年的心理社会化发展第二节少年期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三节青年初期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社会化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一、青少年的社会化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一、青少年的社会化(一)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并掌握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逐渐形成与社会一致的又有自己特色的社会态度、价值观、信念、行为模式及人格特点,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也就是个体在生物属性的基础上通过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获得社会性的过程。个体的社会化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而实现的。(二)社会化的特征1.社会强制性。个体自出生就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不得不经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所制约。2.个体能动性。个体社会化是通过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主动积极地有选择地实现社会化的结果。3.终身持续性。个体社会化是一个不断发展、贯穿终生的过程。(二)社会化的特征4.共性化与个性化的统一。个体社会化是按照一达定时期的社会规范、民族风尚、团体要求、职业取向等因素来塑造个体的过程,既是共性化过程,同时也是个性化过程。(二)社会化的特征(三)青少年社会化的内容和结果1.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2.生活目标。3.社会角色行为。4.社会行为规范。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一)什么是心理发展一般常把个体由出生到成熟在心理方面所发生的积极的连续不断的持久的变化叫做心理发展。。(二)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阶段划分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它标志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反映着这一年龄阶段大多数儿童心理发展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趋势。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根据儿童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年龄特点和主导活动,把儿童期分为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又称学龄前期(3~6、7岁)、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6、7~11、12岁)、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11、12~14、15岁)、青年初期又称学龄晚期(14、15~17、18岁)六个年龄阶段或时期。(三)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性。2.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3.儿童心理发展的整体性与不平衡性。4.儿童心理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5.儿童心理发展的共同性与个别差异性。(四)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动力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动力是其内部的矛盾运动。即儿童在其成长发育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个体的新需要和个体已有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推动着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第二节少年期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少年期又叫学龄中期(11、12~14、15岁),处于初中阶段,是从儿童向成人过度的时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具有“半儿童、半成人”的“小大人”特点。一、少年期学生的生理发展二、少年期学生的心理发展三、少年期学生的心理矛盾与教育一、少年期学生的生理发展(一)长发育迅速少年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身高年增长约为7~8厘米,最快可达8~10厘米;体重年增加约为5~6公斤,最快可达8~10公斤。(二)性成熟开始少年期胸腺急速萎缩,脑垂体前叶分泌出来的促性腺激素,使性激素增多并开始活跃起来,性机能迅速发展并开始走向成熟。性成熟开始是少年期学生生理变化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第二性征的变化上。(三)神经系统接近成熟少年期学生的神经系统,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以枕叶—颞叶—顶叶—额叶为顺序的大脑皮层已基本成熟,大脑皮层的沟、回组织已经完善和分明,大脑各部分之间的联络纤维数量大大增加,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已经完成,脑细胞已达到了成人通常所具有的分化水平,第二信号系统的概括和调节作用显著增加,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机能显著发展,整个神经系统的机能已日趋复杂、完善和成熟。二、少年期学生的心理发展(一)智力的发展1.感知的发展。他们观察的自觉性、目的性、精确性、稳定性和概括性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智力的发展2.注意的发展。少年学生的有意注意及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范围、注意分配和转移能力得到较好地发展。智力的发展3.记忆的发展。少年期学生的记忆有意性、对词的抽象材料的识记能力有较快的发展。智力的发展4.思维的发展。(1)少年期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主导地位,但仍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2)少年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发展,但是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的缺点。(3)少年期学生思维的创造性逐步发展,但仍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受暗示性。(二)情绪情感的发展1.情绪易激动。2.情绪体验强烈,两极性明显。3.开放性与文饰性交织。4.社会性情感日益丰富和发展。(三)自我意识的发展1.“成人感”的产生。2.独立性增强。3.自尊心强烈。4.评价能力提高。5.性意识觉醒。三、少年期学生的心理矛盾与教育1.成人感与相对不成熟的矛盾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3.强烈的活动需要与能力发展不同步的矛盾4.交往需要与闭锁性之间的矛盾5.旺盛的求知欲与辩别力较差的矛盾第三节青年初期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青年初期(14、15~17、18岁)即学龄晚期,正处于高中学习阶段。其身体发育已接近成人水平,骨化过程已基本完成,肌肉力量明显增强,体力劳动能力大为提高,比少年期有了更大的力量和耐久力。他们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的结构和机能已发育完成,兴奋和抑制趋于平衡。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能力进一步发展。青年初期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青年初期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二、青年初期学生心理的发展三、青年初期学生发展的任务和教育一、青年初期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1.不平衡性2.动荡性3.自主性4.前瞻性5.进取性6.闭锁性7.社会性二、青年初期学生心理的发展(一)认知的发展1.观察水平的迅速发展。2.注意力已达成人水平。3.记忆力已达成熟水平4.思维水平进一步提高。(二)情绪情感的发展1.情绪的两极性突出。2.情绪的延续性。3.情感的内隐性与曲折性。(三)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1.自我评价逐渐趋于成熟。2.自尊心增强。3.自我调控机制进一步完善。4.社会性进一步发展。三、青年初期学生发展的任务和教育1.进一步发展青年初期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独立性和批判性,从“经验型”的抽象概括上升到“理论型”的抽象概括。2.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防止某些不健康、颓废、消极的情感,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3.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引导学生加强自我修养。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4.做好职业指导工作。三、青年初期学生发展的任务和教育5.注意非正式群体对他们的影响,帮助学生选择朋友。6.不断增强学生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更加自觉地把学习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并不断引导学生经常按照社会化的目标来评定自己的个性,完善自己的人格。三、青年初期学生发展的任务和教育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