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文化漫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赣文化浅说■江西师范大学正大研究院文化研究所教授:王东林一、赣文化是否成立?文化定义: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是人类在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模式:文化模式是指特定的人类群团(民族、国家)具有的独特的文化体系。这种有差异的文化模式,与一地特殊的生存环境和历史经历有关。江西历史的开端:目前可追溯到距今四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乐平涌山岩遗址的发现。先秦以前,江西没有独立的行政区划。彭适凡、许智范《赣鄱文化论》:这一文化尽管是以越文化为发展主线,但仍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和繁盛的历史,有着明显的地域界限与土著特色,诸如新石器时代的万年仙人洞文化、新余拾年山文化、修水山背文化以及青铜时代的樟树吴城文化、万年类型文化等等,它们都可以与同时期的周围地区的其他文化区别开来。江西形成相对独立的地理和行政区域始于西汉:辖境大体与现江西境区相当。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设立豫章郡,领十八县:南昌、庐陵(今吉安)、彭泽、鄱阳、历陵(今德安县东)、余汗(今余干县东北)、柴桑(今九江市西南)、艾(今修水县西)、赣(今赣州市)、新淦(今樟树市)、南城(今南城县东)、建成(今高安县)、宜春、海昏(今永修县)、雩都、鄡阳(今都昌县西南)、南埜(今南康县西南)、安平(今安福县东南)。从汉朝起,江西走出“吴头楚尾”式的政区分割,有一个相对明晰和相对独立的区域范围。在这样一明确并延传至今的区域范围内,各种文化创造和文化成分,在长达20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完全有条件交织融合,形成一种有个性的区域文化模式。我们把这个文化模式称之为“赣文化”。“赣”,在古代指赣县,后泛指赣南,进入近代后成为江西的简称;也是母亲河赣江的称呼。赣文化,就是在江西这片土地上孕育、生长、发展并延传至今的区域文化模式,是历代江西人所创造的具有自身个性特征的生存方式。赣文化的性格内涵(举例)康熙《光绪通志》高潢序:(江西)大不如吴,强不如楚。然有吴之文而去其靡,有楚之质而去其犷。康熙《光绪通志》于成龙序:江西为理学之乡,文章风雅之奥区。康熙《光绪通志》张所志序:风俗淳漓……民秀而文,刚而不屈。雷次宗《豫章记》:学士缙绅世以情节相尚。(引太平寰宇记卷106洪州)同治《南昌府志》卷八《地理志·风俗》多尚黄老清静之教,重于隐逸,盖洪崖先生、徐孺子之遗风。赣文化的信仰特征(举例)净土宗形成地:庐山东林寺(祖庭)禅宗大本营道教正一天师派之中心(龙虎山天师府)区域保护神许真君(忠孝神仙)崇拜:是赣文化价值模式的人格化身万寿宫随着江右商的步伐遍及天下结论:赣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并且具有鲜明的性格内涵、认同坐标、观念模式和行为模式的区域文化。二、赣文化的渊源研究赣文化的发展脉络和性格特征必须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渊源——从何而来?历史遗传。舆地——自然环境,生存条件。远古时江西为三苗之地,三苗之后为百越之地。《战国策·魏策》:三苗之居,左有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尚书·禹贡》分天下为九州,江西分属荆、扬春秋战国时期分属吴楚。《方舆揽胜》:豫章之地,楚尾吴头。473年BC,越灭吴,实为“楚头越尾”。306年BC前后,楚灭越,江西全境归楚(为南楚之地)。赣文化的色彩与三苗、吴、越,尤其是楚文化渊源有关。先秦时期江西众多的考古发现,具有明显的吴越文化和楚文化特征。南迁殷人在楚地孕育的“道家者流”的思想观念。同治《南昌府志》卷八《地理志·风俗》:“多尚黄老清静之教,重于隐逸,盖洪崖先生、徐孺子之遗风。”巫风、淫祀影响深远。《江西考古录》卷十《杂志·巫鬼》:《续豫章志》》曰:‘穖鬼之俗,习而未变。凡有疾病,多听于巫。’黄山谷《江西道院赋》亦云:‘江汉之俗尚鬼,故其民尊巫而淫祀’。本《汉书·地理志》云:‘楚地信巫鬼,重淫祀,而吴越与楚接比,数相兼并,故民俗略同。”《隋书·地理志》:鄱阳、九江、临川、庐陵、南康、宜春数郡有蓄蛊之风,宜春最盛。巫风淫祀,盛延不衰。明清江西各县方志中均有反应。为什么江西傩舞保存最多最好?巫风淫祀影响了江西人的文化偏好。从文化人的特长及其在京师学习的选择性可见一斑。西汉梅福为南昌尉,“明尚书、谷梁春秋”。唐檀少游太学,“习京氏易、韩诗、颜氏春秋,尤好灾异星占。后还乡里,教授常数百人。”列《后汉书·方伎传》程曾“受业长安,习严氏春秋,积十余年,还家讲授,会稽顾奉等数百人常居门下。”徐稚少为诸生,尝学严氏春秋、京氏易、欧阳尚书,“兼综星官、算历、河图、七维、推步、变易。”有隐逸之风,人称“南州高士”。陶渊明著《搜神后记》。巫风淫祀提供了宗教传播的土壤。三国张盛来居贵溪龙虎山设坛授箓,建正一天师道派,以符箓巫术为特征。晋治水专家许逊被仙化,尊为“江西福主”,后成净明忠孝道派。南朝刘宋时陆修静长居庐山简寂观,著书立说,影响巨大,后编成《三洞经书目录》。佛教很早传入江西。《江西通志》载最早的寺院为彭泽安禅院:“安禅寺,古名安禅院,在彭泽县东一里新兴乡,汉永平间僧祖印创。”/明帝永平(58~75年)浮梁县双峰寺,建于汉元嘉元年(151年)佛典中有西域僧人安世高于桓帝建和初年(147)至灵帝建宁中(170年左右)南游寻阳、豫章、会稽等地的记录。安禅院建于吴赤乌年间(238~250)孙权为康僧会所建的“建初寺”早近200年,可能是真正的“江南第一寺”。晋宋间,名僧慧远、佛陀跋多罗、僧伽提婆、竺道生等先后来庐山传播佛教。唐代江西成为禅宗的大本营。南岳法系:怀让-道一-怀海【分别演化出沩仰宗(沩山灵佑、仰山慧寂);黄柏希运演化临济宗(义玄);临济宗再演化出黄龙宗(慧南)和杨岐宗(方会)】青原法系:行思-石头希迁三传出曹洞宗(洞山良价、曹山本寂);五传出云门宗(晚唐文偃);七传法眼宗(南唐大法眼禅师文益)。求官去长安,求佛到江西。中国佛教之盛乃禅宗之盛,禅宗之盛实为江西禅宗之盛。江西文人大都精于八卦易占、星命堪舆之术,或用作进身之道,或在穷困潦倒时搏取衣食之资。谢叠山于宋亡后“卖卜建阳市中,惟取米屦而已。”江西商人外出做生意不带本钱,依凭堪舆、星相、医卜或圆木手艺起家。堪舆学,江西自成一派,名“江西派”。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西山,又名洪崖山,因黄帝乐臣洪崖先生而名。梅岭,西汉梅福修隐之所。龙虎山之上清宫与天师府为“仙灵都会,百神受职之所”。阁皂山为太极葛仙翁葛玄开辟,樟树为药都。怀玉山主峰三清山号“江南第一仙峰”,葛洪修炼之所。庐山为“神仙之庐”,各教汇聚。华盖山、麻姑山、武功山、玉笥山、元辰山(苏山)等都是道教人士盘桓之处;青原山、云居山、曹山、洞山、仰山、百丈山、杨岐山、马祖岩等均是佛教开宗立派之圣地。三、赣江与赣文化的关系江西地理形势的特点:大山围城,北面开口;五水聚湖,赣江纵贯南北。山无旁走,水不外趋。为一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和生态区系。赣江孕育了江西的古老文明。赣江是南部中国不可多得的一条南北走向的河流,也是沟通长江和岭南的重要的水上通道赣江对赣文化的重大影响:1.赣江让江西比较早地走出了“化外”。《淮南子·人间训》:“秦皇……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守南埜之界,一军结余汗之水。”控蛮荆而引瓯越。粤户闽庭。南康、南安、安远、虔化(南控瓯越)2.江西对中原有一种政治上和文化上的向心力,注重正统和道统。传檄而定,兵不血刃。陵氛小丑,旋扰旋宁。3.赣江是一条天然的移民通道,从而给江西带来一波接一波的新的文化因素的刺激。先儒过化,北方的人力资源以及经济、文化与技术的输入。江西在封闭中有开放。近代江西衰弱的缘由:全国交通格局的变化,赣江航运功能的废弛;大量白银的抽取(仅庚子赔款年140万两;曾国藩湘军军费负担之一半,1860~1864年抽取3850万两;沉重的厘金,税率本为1%,江西在2%以上,高时达18%,全国之最,38年累计征收5000万两白银。)战争破坏。四、赣文化的辉煌与地位儒学南传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孔子的门徒澹台灭明(字子羽)南来友教。东汉时江西为卑薄之域,有一批“角立杰出”之士。魏晋时陶渊明顾峰突兀。唐朝渐开风气,宋代开始崛起。表现:1.在历史上,江西人曾打破北人对政治权力(不以南人为相)的垄断,成为在宋及其后政坛的重要力量。第一位冲破樊篱的是宋真宗时的王钦若真宗景德初,寇准歧途阻抑晏殊,未果。两宋时期,江西任职正副宰相的达20余人。2.科举考试,公平竞争,赣人大出风头。唐武宗会昌三年(843)癸亥科,袁州卢肇中状元。此后江西有状元41名,榜眼28名,探花35名。总计104名。进士总计10495人,占全国总数(95478名)的11%,如果加上南唐的11名进士,则有10506名。司马光提议逐路取士,欧阳修反对。东南州军进士取解二三千处解二三十人;西北最多处不过百人,而取解至十余人。二十四史中,江西800多人入传。《全宋词》作者1397人,江西174人,占12.46%,全国第二。钱钟书《宋诗选注》入选作者80人,江西26人,近三分之一。《哲学大辞典》收录宋明两朝江西哲学家50人,占全国同期的六分之一。3.江西文化对中国文化曾经发挥过起死回生、继往开来的作用。经学式微后的理学、心学,儒学的哲学化。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净土宗、禅宗。汉唐文学衰落后的北宋诗文革新学校败坏的书院之兴。《禅门规式》与《白鹿洞规》的颁行天下。四、江西人的主流品格文章节义——文节俱高杨万里谥号——文节李道传:“窃观国朝文章之事,特盛于江西。如欧阳文忠公(修)、王文公(安石)、集贤殿学士刘公兄弟(敞、攽)、中书舍人曾公兄弟(巩、肇、)李公泰伯(觏)、刘公恕、黄公庭坚,其大者古文经术足以名世;其余则博学多识、见于议论、溢于词章者,亦皆各自名家。求之他方,未有若是其众者。然尝论之,此八九公所以光明俊伟,著于时而垂于后者,非以其文,以其节也。盖文不高则不传;文高矣,而节不能与之俱高,则虽传而不久。是故群子惟其节之为贵也。”“此八九公者,出处不同,用舍各异,而皆挺然自立,不肯少贬以求合。有如王公,学问政事虽负天下之责,而高风特标,固有一时诸贤所不敢望以及者。以如是之节,有如是之文,此其所以著于时而垂于后也。南渡以来,世不乏人。求之近岁,若宝谟阁学士杨公者,其真所谓有是文而有是节者乎?”宋当朝——洪皓(宋之苏武)胡铨(请杀秦桧,反对议和)江万里、文天祥、谢枋德宋以前——汉吴芮(番君)徐孺子(南州高士)东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唐卢肇《海潮赋》宋以后——元黄如征:“官吏黑漆皮灯笼,奉使来时添一重。”明况钟(青天之誉,《十五贯》)周忱解缙江西四谏:舒芬、夏良胜、万潮、陈九川清谭纶(抗倭名将,与戚继光并称“谭戚”)黄爵滋(力主禁烟,支持林则徐)近现代——【著名科学家】杨杏佛:名铨,字宏甫,祖籍江西玉山,生于江西清江。经济管理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人权运动先驱。中国管理科学先驱。胡先骕:字步曾,号忏庵,新建县人。我国著名植物学家,中国植物分类学之父。饶毓泰:临川人,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创办南开大学物理系;长期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中国科学院第一批院士。吴有训:高安人,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科学家,教育家,中央大学、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蔡方荫:中科院院士、土木建筑结构专家。【革命志士】赵醒浓、黄道、方志敏、陈赞贤……现代史上,江西见于记载的有名有姓的烈士26万多人,无名烈士不计其数。【开国将军】上将3名:陈奇涵(1897-1981),江西省兴国县人,曾任军事法院院长;萧华(1916-1985),江西省兴国县人,曾任总政治部主任、兰州军区第一政治委员;赖传珠(1910-1965),江西省赣县人,曾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沈阳军区第二政治委员。中将:38名;少将:281名。文节俱高——德才兼备庸人、小人、贤人、圣人《礼记》:“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论语·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五、对江西文化的总体认识1.赣文化自成体系:有一定的区域界限;有相对鲜明的文化特征。康熙《江西通志》高潢序:江西“大不如吴,强不如楚,然有吴之文而去其靡,有楚之质而去其犷”。张所序:“风俗淳漓……民秀而文,刚而不屈”。雷次宗《豫章记》:“学士缙绅世以清节相尚。”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