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2008-2009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分报告1: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2008-20092008-20092008-20092008-2009年年年年China'sMacroeconomicSituationandPolicies:2008-2009内容摘要:2008年,中国经济能够在将核心CPI指数通货膨胀率控制在2%以下的同时实现接近10%的实际GDP增长速度。然而,中国经济景气从2008年起转折下行,已经进入本次经济周期的收缩阶段。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在长期中性的需求管理原则指导下,建立以促进国内投资需求为核心的政策体系,采取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启发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以及消费需求与净出口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全面拉动作用,在中国经济景气进入收缩阶段后防止萧条形态。中国经济具有投资驱动的内生增长性质,从而其潜在国民收入增长容纳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的滞后效应。由于2004-2007年间中国实际国民收入的高速增长已经通过滞后效应大幅度提升潜在国民收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过度减缓可能产生明显的负向国民收入缺口。同时,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需求驱动力量已经从1982-1993年间的内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转变为1994-2007年间的外部净出口需求,必然通过国际贸易途径而耦合美国经济波动,严重其经济周期的内在收缩倾向。中国通货膨胀机制完成从高核心通货膨胀率向低核心通货膨胀率的历史性转变。由于重型化的产业结构、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与完善的国有产权制度,难以避免资源性产品价格的结构性上涨。不过,在竞争性市场体系支持下的技术进步,能够沿产业链方向逐级吸收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影响,基本消除中国通货膨胀的资源成本推动因素。中国经济已经并且将继续呈现从PPI指数到GDP平减指数到CPI指数递减的通货膨胀动态结构,保持较为温2和的CPI指数核心通货膨胀率面临高储蓄倾向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设计应该遵循凯恩斯主义路线,实现高储蓄向高投资的有效转化,以充分积累的资本存量与相对短缺的劳动力互补而支持未来老龄社会。在弥合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可能通货膨胀缺口时,中国需求管理不仅存在硬着陆与软着陆的政策选择,而且存在正向软着陆与反向软着陆的政策选择。中国需求管理应该建立最高可持续增长率目标的政策指导线,并且面临持续扩展而实时未知的潜在总供给能力,应该采取微撞的操作模式,通过间歇性增加总需求而跟踪潜在总供给前沿。32008年,中国经济景气进入本次经济周期的收缩阶段,在将核心CPI指数通货膨胀率控制在2%以下的同时实现略低于10%的实际GDP增长速度。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在长期中性的需求管理原则指导下,建立以促进国内投资需求为核心的政策体系,采取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一、中国宏观经济指标预测中国经济在经历1991-2001年间的完整波谷—波谷经济周期后,从2002年起重新进入本次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连续呈现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良好运行格局。经过2003年与2004的恢复性和补偿性增长,中国经济景气在2005年完成从经济萧条到经济繁荣的周期形态转换,在2006年继续强劲扩张,最终在2007年度达到本次增长型经济周期波峰。从2007年下半年起,中国经济景气转折下行。特别是进入2008年上半年后,加强宏观调控与从紧货币政策的先后施行,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持续升值,以及美国经济次贷危机向全球经济与中国经济的逐渐扩散,其投资需求与净出口需求紧缩效应显现,与中国经济周期的内在收缩倾向叠加,共同导致中国实际GDP增长速度逐季减缓。2008年,中国经济能够在将核心CPI指数上涨率控制在2%以下的同时实现接近10%的实际GDP增长速度。然而,中国经济景气将从2008年起进入本次经济周期的收缩阶段。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在长期中性的需求管理原则指导下,建立以促进国内投资需求为核心的政策体系,采取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启发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以及消费需求与净出口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全面拉动作用,在中国经济景气进入收缩阶段后防止萧条形态。这样,在2008年实际GDP水平略高于潜在GDP水平而实际GDP增长速度略低于潜在GDP增长速度的基础上,避免2009年实际GDP增长速度过分低于潜在GDP增长速度,从而使得2009年实际GDP水平平稳回归潜在GDP水平。依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模型—CMAFM模型,分年度预测2008年与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形势,其主要预测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2009年预测的主要宏观经济政策假设包括:(1)2009年中央财政预算赤字为4450亿元;(2)2009人民币与美元的平均兑换率为6.60:1。4表12008年与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指标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1.经济增长潜力与经济周期相位在二元结构条件下,中国经济具有类似AK模型的内生增长性质,其潜在国民收入增长过程Yt=∏ki=1{(Yt-i·(1+δ)i)w(i)}因而容纳滞后效应(hysteresis)。在时滞阶数k=5与分布概率w(i)=cos((i–1)·(π/2k))的代表性情形下,使用OLS方法拟合实际国民收入自回归方程lnYt=∑ki=1{w(i)·(lnYt-i+i·ln(1+δ))},进而静态预测与动态预测潜在国民收入,由此建立中国国民收入绝对缺口与相对缺口,其时间路径如图1所示。指标2007年2008年预测2009年预测1、GDP增速(%)11.99.68.42其中:一产(%)3.74444....77773.53.53.53.5二产(%)13.410.10.10.10.33338.98.98.98.9三产(%)12.610.10.10.10.11119.19.19.19.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239(24.8%)171717173195319531953195(26.2%)205582205582205582205582(18.7%)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9210(16.8%)108479(21.6%)125836(16.1%)3、出口(亿美元)12180(25.7%)14617(21.0%)16678(14.1%)进口(亿美元)9558(20.8%)11967(25.2%)14174(19.1%)4、狭义货币供应量M1(亿元)152519(21.0%)169296(11.1%)189611(12.0%)广义货币供应量M2(亿元)403401(16.7%)467945(16.0%)542138(15.7%)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率4.8%6.1%2.3%5-9000-6000-30000300060009000亿元-9-6-303691983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2007%绝对缺口(当年价格)绝对缺口(2007年价格)相对缺口(a)静态预测-9000-6000-30000300060009000亿元-9-6-303691983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2007%绝对缺口(当年价格)绝对缺口(2007年价格)相对缺口(b)动态预测图1中国国民收入绝对缺口与相对缺口中国潜在GDP自然增长率δ=10.003%。图2依据增长型经济周期的标准波动形态,分年度定性2001年以来中国经济周期相位。中国国民收入相对缺口在波峰年度2007年达到极大值,在静态预测情形下为2.9883027%而在动态预测情形下为1.548339%,未过度偏离零基准状态,并且在2008年后向零基准回归而排除经济过热危险。由于2004-2007年间中国实际国民收入以超过其自然率的速度加速增长,必然通过滞后效应大幅度提升中国潜在国民收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在2009年的过度减缓可能产生明显的负向国民收入缺口。620082007Y2005/2006Y*20042002/20032001图2中国经济周期相位2.通货膨胀的历史趋势与结构因素与中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转型对应,中国通货膨胀机制依次经历1980年代中后期、1990年代初中期以及1990年代后期以来的三阶段结构演化过程,完成从高核心通货膨胀率向低核心通货膨胀率的历史性转变,如表2所示。表2中国核心通货膨胀率演化历史中国通货膨胀率自回归过程πt=C(0)+∑i(C(i)·πt-i),在∑iC(i)<1必要条件下历时稳定,其定态解π*=C(0)/(1-∑iC(i)能够指示核心通货膨胀率。以1997年为界限对中国GDP平减指数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自回归过程分期,区别1984-1997年历史阶段与1998-2007年历史阶段间而测度定态通货膨胀率,其时间路径如图3所示。阶段Ⅰ:1980年代中后期阶段Ⅱ:1990年代初中期阶段Ⅲ:1990年代后期以来1、历史特征高通货膨胀高通货膨胀低通货膨胀2、作用机制驱动力量价格自由化工资完全化市场竞争化表现形式隐蔽通货膨胀公开化实物工资货币化技术进步3、制度基础产品市场改革劳动力市场改革市场经济框架形成7-50510152025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实际值自回归值定态值(a)GDP平减指数-50510152025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实际值自回归值定态值(b)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图3中国定态通货膨胀率由于重型化的产业结构、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与完善的国有产权制度,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难以避免。不过,在竞争性市场体系支持下的技术进步,能够沿产业链方向逐级吸收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影响,基本消除中国通货膨胀的资源成本推动因素。对1990年代以来中国CPI指数与PPI指数以及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指数(以MFPPI表示)的协整分析,揭示其长期均衡关系CPI=0.801805·PPI-0.239673·T+6.488887与CPI=0.642305·MFPPI-0.344373·T+8.175505。正是由于技术进步对成本推动的逐级吸收作用,中国CPI指数对PPI指数与MFPPI指数的成本感应是不完全的,其对MFPPI指数的成本感应相对弱于对PPI指数的成本感应,并且在时间趋势推动下减弱。中国经济已经并且将继续呈现从PPI指数到GDP平减指数到CPI指数递减的通货膨胀动态结构,保持较为温和的CPI指数核心通货膨胀率83.经济波动的需求驱动力与国际偶合性对于三部门经济体系,国民收入Y=C+I+(X–M)。假设消费函数C=C(Y),投资函数I=+υ,出口函数X=+ν,进口函数M=M(Y);其IX中,内部需求扰动υ与外部需求扰动ν分别具有方差δ2υ与δ2ν。净出口与国民收入协方差cov(X–M,Y)=(-m·δ2υ+(1–c)·δ2ν)/(1–c-m)。若δ2υ>0而δ2ν=0,cov(X–M,Y)<0,从而蕴涵净出口逆周期运动;若δ2υ=0而δ2ν>0,cov(X–M,Y)>0,从而蕴涵净出口顺周期运动。依据相关系数ρ(X-M,Y)=cov(X-M,Y)/(δ2υ·δ2ν)1/2,能够辨识经济波动的需求驱动类型:若ρ(X-M,Y)<0,经济波动由内部需求冲击驱动;若ρ(X-M,Y)>0,经济波动由外部需求冲击驱动。建立中国国民收入时间趋势lnYTt=C(1)+C(2)·T–C(3)·T2,进而计算中国国际贸易相对顺差nx=(X-M)/YT,以实际有效汇率E与趋势国民收入YT共同决定其时间趋势nxTt=C(1)+C(2)·lnYTt+C(3)·lnEt-1+C(4)·lnEt-2。因此,中国国民收入内部缺口gap=(Y-YT)/YT,中国国民收入外部缺口nxC=nx-nxT。类似地,计算美国国民收入内部缺口gapUS与美国国际贸易相对顺差nxUS及其时间趋势nxTUS,美国国民收入外部缺口nxCUS=nxUS-nxTUS。1982-2007年间中国国民收入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