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教育「沒有品格,教育只完成一半」定義與內涵品格(character)一詞,來自古希臘文Charassein,其希臘字源的意義是雕刻、銘記、切割,引伸為行為的典型和道德的規範,指形塑良善的德行,好的特質必須持續的去模塑,進而展現出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Kohn(1997)認為品格教育是透過道德訓練的方式,將呈現正確的價值觀,並配合孩童的天性及學習方式有效的教學Lockwood(1997)則認為品格教育是學校所倡導,旨在與其它社會機構合作的活動,這些教育活動能夠產生行為的非相對主義的價值觀,而直接塑造年輕人的行為黃德祥(2003)認為品格教育是教育學生,使之知善、期望善,以及行善、表現良好行為,並內化成習性的歷程。品格教育是增進學生良好個人特質,使之知善、愛善、樂善的教育。「品格的六大支柱」一九九二年國際品格教育聯盟決議「品格的六大支柱」(sixpillarsofcharacter)為:尊重(respect)、責任(responsibility),公平(fairness)、值得信賴(trustworthiness)、關懷(caring)、公民責任(citizenship)品格教育三部分根據品格教育推展行動聯盟(2006)的闡釋,品格教育包括三個部分:1.「私德」的品德教育(強調是非善惡的判斷)、2.公民教育(強調「以民為主」的基本認識與「服務大眾」的高貴情操)3.品格發展(強調培養「品格」的方法)(品格教育推展行動聯盟,2006)。課程實施藉由正式、非正式課程與潛在課程增強正式課程著重其認知層面非正式課程則注重其行動層面潛在課程則較注重其情感層面(李琪明,2004)討論、思考、體驗,內化形成價值在日常的生活中實踐強化學生道德認知、道德情感與道德實踐的能力。十一項品格教育原則美國品格教育協會(TheCharacterEducationPartnership,2003)提出十一項品格教育原則1、教育是以良善的品格作基礎:學校與教師將品格核心價值與觀念向家長與社區民眾廣為宣導,強調品格的重要性。2、品格必須廣泛的界定思想感覺與行為:要廣泛地界定品格,並提供多重的機會讓學生學習和討論。品格教育的核心價值應轉化為行動以付諸實現。3、有效的品格教育必須具有目的、正向與理解性的核心價值:品格教育的目標在使個體能從自我中心主義轉化為人際合作與相互信賴,學校要提供結構性的品格教育課程,支持教師有效教學與適性評量,促進學生在學校生活中各層面發展核心價值,品格教育才能發揮作用。4、學校是一個充滿愛與關懷的社區:學校須具有關懷的環境,以發揮形塑和促進正向品格特質的作用。5、為了發展品格,學生需要有落實道德內涵的機會:教師應鼓勵學生將好品格視為生活處事之要件,多用具有道德價值的語言交談,及經常參與校內外的社區服務(如學生領導、社區服務、合作學習),在活動中實踐品格教育的核心價值。6、有效的品格教育課程應包含尊重學習者並幫助其成功:在各科的教學活動中,強調品格的價值,探討英雄人物的人格典範,鼓勵學生批判思考,以表達品格行為之定義與感想。7、品格教育應發展學生內在動機:品格教育要確保學生朝正向的品格發展,強調內化作用,教師應激勵學生重視自己對社會負責的觀念,減少外部懲戒,藉由悔過與反省,讓學生體會社會規範的意義。8、學校教師必須成為道德學習中心,和學生分享品格教育的責任,堅持相同的核心價值:教育人員都要為營造道德校園盡力,將合乎品格的行為落實於日常生活中,讓學生模仿學習,發揮身教、言教的作用。9、品格教育需要在教育上給予學生道德指導:學校對於具有優良行誼之師生加以公開表揚,讓學校和社區成員皆能知曉,使師生具有更高的道德使命感。10、學校必須邀請學生家長共同參與品格教育:學校延續家庭對子女品格的教化作用,爭取家長參與,善用家長的想法,可使品格教育具有更多的活力與動力。11、品格教育的評鑑目的在於評估學生了解善良品格的程度:實施品格教育計畫須定期評估其進度、目標的達成,以及對學生、教師、學校的影響。對於學生品格評鑑,以參與式觀察和質性評量為主,以瞭解學生品格行為的實踐程度。品格歸納可信賴的正值誠實可信忠誠品格歸納尊重金律尊重他人自由方式容忍與接納非暴力禮貌品格歸納負責任責任承諾並盡自己的法律與道德義務富有責任選擇接受結果的責任追求挑戰自我控制品格歸納公平正義開放性具開放心胸,無偏見的觀點有愛心關懷他人慈悲品格歸納公民責任分享為使學校、社區更好,自願從事打掃、守衛等工作尊重權威及法律權威:遵從父母、教師、教練等權威品格教育模式典範Example解釋Explanation勸勉Exhortation環境Environment體驗ExperienceRyanRyan’s典範「老師本身要成為道德典範,要以身作則,身教、言教,十分重要,教育無它,為愛與榜樣而已。」Ryan美國對品格定義尊重責任公平值得信賴關懷公民責任品格至要聯盟(1992)台北美國學校學校生活強調學習體驗,包括品格教育誠實尊重責任仁慈心靈導師的建議在實際生活建立規範身體力行,父母師長要以身作則肯定孩子們表現的善行鄭石岩孔子對品格看法孔子以「仁」為核心來闡述品德教育的作用「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品學教學的延伸作文教學可書寫感想、心得或經驗閱讀教學透過閱讀可以提升學生的多元見識書法教學具有正面積極培養自我人格精神的效果讀經教學讓學子的品格學習有「取法乎上」的效果品格教育的關鍵學習「知」的能力透過閱讀和教師的培養,發展出一個知性的品格學習與他人相處的能力有了文學的陶冶,學會站在別人力場思考,都更加容易與人相處學習自我實現的能力品格是種教育,而非命令,更應該形成觀念參考文獻李佩嬛著。(2008)。品格教育培養。教育部九十六年度選送公、私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出國專題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