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女性形象研究文学院:周晓琳教授主讲研究内容古代女性的家庭、社会地位,人生处境古代女性的情感世界以及自我意识男性视阈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对象女性笔下的自我形象男性笔下的女性形象李清照蔡文姬朱淑真窦娥崔莺莺杜丽娘《聊斋志异》女性群像黛玉葬花研究方法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紧扣文本论从史出开放多元现代解读中国古代社会两性的基本格局第一、男女有别、男尊女卑——不可逾越的角色定位《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后世儒者的解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崇效天,卑法地。(《易传•系辞上》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乾为天……为君、为父……坤为地、为母。(《易传•说卦》)董仲舒《春秋繁露》天道在阳而不在阴。阳尊阴卑。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阴道无所独行,其始也不能专起,其终也不得分功。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皆尊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参考书目谭正璧《中国女性文学史》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苏者聪《宋代女性文学》邓红梅《女性词史》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才女文化》周晓琳刘玉平《中国古代文学女性形象新论》第二、男外女内——不可改变的社会分工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易传》《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自混沌之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虽则造化无私,却也阴阳分位。阳动阴静,阳施阴受,阳外阴内。所以男子主四方之事,女子主一室之事。主四方之事的,顶冠束带,谓之丈夫;出将入相,无所不为;须要博古通今,达权知变。主一室之事的,三绺梳头,两截穿衣,一日之计,止无过饔食井臼;终身之计,止无过生男育女。大丈夫必有四海之志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唐·刘希夷《从军行》)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唐·杜甫《前出塞》丈夫须兼济,岂能乐一身。(唐·薛据《古兴》)丈夫志四海,结发事远游。远游历燕蓟,独戍边城陬。(唐·戴叔伦《从军行》)丈夫志业,当使列云台,擒颉利,斩楼兰,雪耻歼狂虏。(宋·曹冠《蓦山溪》)正位乎内的妻子形象绸缪主中馈,奉礼助芝尝。思为莞蒻席,在下蔽匡床。愿为罗衾帏,在上卫风霜。洒扫清枕席,鞮芬以狄香。——张衡《同声歌》古代女性的社会身份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媒婆稳婆虔婆:鸨母师婆:巫婆保姆·奶娘梨园戏子梅兰芳饰杜丽娘张君秋饰杜丽娘万里桥边女校书:薛涛妓女江南才女王端淑(闺塾师)第一讲中国古代女性人生三步曲一闺中女儿的楷模:孝女形象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孝悌天性也,岂有间于男女乎?”(明·仁孝皇后《内训·事父母章》)“夫孝者百行之源,而犹为女德之首。”(明王节妇《女范捷录·孝行篇》百里负米·扼虎救父女孝的三个层面一、敬、养二、服从三、奉献《汉书·刑法志》:“齊太倉令淳于公有罪當刑,詔獄逮繫長安。淳于公無男有五女,當行,會逮罵其女曰:‘生子不生男,緩急非有益也。’其少女緹縈自傷悲泣,廼隨其父至長安上書曰:‘……妾願没入為官婢,以贖父刑罪使得自新。’……”班固《咏史》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宋·林同《孝诗·缇萦》仁矣文皇詔,悲哉少女書。至今民受賜,非但活淳于。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昔汉淳于公得罪,其女子缇萦请没为官婢,以赎其父。汉文因之遂罢肉刑。今臣蝼蚁之诚,虽万万不及缇萦,而陛下聪明仁圣过於汉文远甚。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孝女曹娥孝女曹娥者,會稽上虞人也。父盱,能絃歌,為巫祝。漢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泝涛迎婆娑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号哭,晝夜不絕聲,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县长杜尚改葬曹娥江南道旁,为立碑焉。——《后汉书·列女传》孝女曹娥碑(王羲之书)曹娥庙唐·赵嘏《题曹娥庙》青娥埋没此江滨,江樹颼飀慘暮雲。文字在碑碑已墮,波濤辜负色絲文。宋·胡仲弓《曹娥庙》黃絹碑殘香草生,當時淚眼不曽晴。至今流水聲嗚咽,猶是曹娥哀怨聲。二、已婚女性的表率——贤妻《四书》中孟夫子说道:君子有三件至乐的事,……第一乐是“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第二件的乐处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那第三件事说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但是依我议论,还得再添一乐,居于那三乐之前,方可成就那三乐的事。……第一紧再添一个贤德妻房,可才成就那三件乐事。(《醒世姻缘传·引起》)欧阳修《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故湖州长史苏君有贤妻杜氏,自君之丧,布衣蔬食居数岁,提君之孤子,敛其平生文章,走南京号泣于其父曰:‘吾夫屈于生,犹可伸于死。’其父太子太师以告于予,予为集此其文而序之,以著君之大节,与其所以屈伸得失以深诮。元·陆文圭《亡室殷氏墓志铭》庐陵欧阳修铭其友梅圣俞之妇之墓,谓圣俞能不以贫贱富贵累其心者,盖亦有内助焉。圣俞亦自誉其室之贤,能安贫处困,与偕隐也。予读其文而悲之……夫家贫之思贤妻,犹国乱之思良相也,呜呼!今吾无望也。贤妻的首要条件:服从夫妇之义《孟子·滕文公下》云:“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白虎通·嫁娶》云:“妇者,服也。服于家事,事人者也。”《女论语·事夫章第七》说:“女子出嫁,夫主为亲。……将夫比天,其义匪轻。”《闺范·妇人之道》曰:“妇人者,伏于人者也,温柔卑顺,乃事人之性情。贤妻的具体表现1、忠于夫妻名分2、自觉维护丈夫(夫家)的利益3、孝敬公婆、善待叔姑,勤劳持家4、勇于自我牺牲(幸福、贞操、性命)《醒世恒言》第九卷《陈多寿生死夫妻》着意殷勤,尽心伏侍。熬汤煮药,果然味必亲尝;早起夜眠,真个衣不解带。身上东疼西痒,时时抚摩;衣裳血臭脓腥,勤勤煮洗。分明傅母育娇儿,只少开怀哺乳;又似病姑逢孝妇,每思割股烹羹。云雨休想欢娱,岁月岂辞劳苦。唤娇妻有名无实,怜少妇少乐多忧。高明《琵琶记·临妆感叹》奴家自嫁与蔡伯喈,才方两月,指望与他同事双亲,偕老百年。谁知公公严命,强他赴选,自从去后,竟无消息。把公婆抛撇在家,教奴家独自应承,奴家一来要成丈夫之名,二来要尽为妇人之道,尽心竭力朝夕奉养。塑造贤妻形象的其他文学作品吴炳《疗妒羹》无心子《金雀记》蒋士铨《香祖楼》郑廷玉《楚昭公疏者下船》李渔《十二楼》之《奉先楼》第一节“因逃难姹妇生儿为全孤劝妻失节”贤妻形象的分支——思妇孟郊《古离别》:“欲别牵郎衣,“郎今向何处?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李白《别内赴征》:“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时归。归时傥配黄金印,莫学苏秦不下机。”孤独寂寞的空闺生活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香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韦庄《木兰花》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温庭筠《更漏子》静掩香闺,帘外晓莺啼。恨天涯锦字稀,梦方郎翠被知。——关汉卿【双调·碧玉萧】淡月梨花曲槛旁,清露苍苔罗袜凉。恨他愁断肠,为他烧夜香。——乔吉【越调·凭阑人】《春思》朝朝江上望,错认几人船。——唐·刘采春《啰唝曲》不见君形影,何曾有欢悦。——唐·宋若宪《长相思》别郎容易见郎难。几何般,懒临鸾。憔悴容仪,陡觉缕衣宽。——宋·魏夫人《江城子·春恨》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便添一段新愁。——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萧》庭院深深深几许——思妇非人性化的生活空间《礼记·内则》:“礼始于谨夫妇,为宫室,辨内外,男子居外,女子居内。深宫固门,阍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西厢记》:“门掩着梨花深院,粉墙儿高似青天。”山西永济普救寺张生跳墙处皖南民居独立小院深处欧阳炯《木兰花》儿家夫婿心容易,身又不来书不寄。闲庭独立鸟关关,争忍抛奴深院里。闷向绿纱窗下睡,睡又不成愁已至。今年却忆去年春,同在木兰花下醉。门、墙:封闭阻隔的象征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郎士元《听邻家吹笙》)重墙绕院更重门,春风无限通深意。(张先《踏莎行》)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红楼梦·葬花词》维罗纳:罗密欧与朱丽叶相会的阳台欧洲城堡庭院深深深几许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唐·朱庆余《宫词》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金屋无人见泪痕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唐·刘方平《春怨》空床之怨:思妇生命难以承受之重陕西鱼文化与生殖崇拜剪纸生殖鱼娃娃生殖鱼鱼与性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诗经·陈风·衡门》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从如云。敝笱在梁。其鱼鲂鱮。齐子归止。其从如雨。敝笱在梁。其鱼唯唯。齐子归止。其从如水。——《诗经·齐风·敝笱》张衡《同声歌》:“衣解巾粉御,列图陈枕张。”沈约《六忆诗·忆眠时》:“解罗不待劝,就枕更须牵。”卢挚【双调·折桂令】《咏别》:“但合眼鸳鸯帐中,急温存云雨无踪。”空床:隐喻无性的世界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独难守。——《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漠漠床上尘,心中忆故人。故人不可忆,中夜长叹息。——沈约《拟青青河畔草》长吁解罗带,怯见上空床。——韩偓《春闺》不似同衾愁易晓,空床。细剔银灯怨漏长。——晏殊《南乡子》对床叹息:欲望的渴求唐·曹邺《长相思》:“遣妾空床梦,夜夜随车轮。”元·沙正卿【越调·斗鹌鹑】《闺情》:“想杀我也枕头儿上恩爱,盼杀我也怀抱儿里多情,害杀我也被窝儿里风流。浑身上四肢沉困,迅指间一命淹留。休休,方信道相思是歹症候。”垂帘烛影孤枕无眠维纳斯高唐神女(巫山神女)团圆梦:女性性欲的隐喻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唐·金昌绪《春怨》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朦胧,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宋·晏殊《采桑子》云松螺髻,香温绣被,掩春闺一觉伤春睡。柳花飞,小琼姬,一声“雪下呈祥瑞”,团圆梦儿生唤起。谁,不作美?呸!却是你。——元·张可久【山坡羊】女性自己的表达“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李清照《蝶恋花·离情》)“销翠被,羞杀鸳鸯对,犹忆当时叫合欢,而今独覆相思块。铺翠被,待君睡。”(辽·道宗萧皇后《回心院词》)“有一日闲衾剩枕和他共,解娇羞锦蒙,启温柔玉封,说不尽袅娜风流千万种。”(黄峨【南吕·一枝花】)贤妻形象的另一分支——贞妇封建伦理的艺术祭品贞操观念的变迁《说文解字》:“贞,卜问,从卜。贝以为挚。”《易传·屯》:“女子贞不字。”《礼记·郊特牲》:“信,事人也。信,妇德也,壹与之齐。终身不改,故夫死不嫁。”《史记·田单列传》“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贞操观念的历史演变先秦:无实质性要求秦汉:开始鼓吹魏晋至隋唐:保守与开放兼具宋元:贞节观念的强化明清:贞节观念宗教化“妇道惟节是尚,值穷之变,有溺与刃耳。”班昭《女戒》:“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义。”《明史·列女传》妇人之行,不出于闺门,故《诗》载《关雎》、《葛覃》、《桃夭》、《芣苢》,皆处常履顺,贞静和平,而内行之修,王化之行,具可考见。……刘向传列女,取行事可为鉴戒,不存一操。范氏宗之,亦采才行高秀者,非独贵节烈也。魏、隋而降,史家乃多取患难颠沛,杀身殉义之事。盖輓近之请,忽庸行而尚奇激,国制所褒,志乘所录,与夫里巷所称道,流欲所震骇,胥以至奇至苦为难能。而文人墨客往往借俶傥非常之行,以发其伟丽激越跌宕可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