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护理查房李文霞LOGO定义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是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所致的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往往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也常为肺炎的早期表现.本病多同时累及气管、支气管,故正确命名应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相关知识临床以咳嗽伴或不伴有支气管分泌物增多为特征。病原体为各种病毒或细菌,常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一般要使用抗生素,如能及时治疗,多能控制病情,预后良好。但如果不予注意,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支气管肺炎。一年四季可以发病,冬春季发病率较高。急性支气管炎也常并发或继发于呼吸道其他部位的感染,并为麻疹、百日咳、伤寒和其他急性传染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发生支气管炎时,气管大多同时发炎,如果涉及毛细支气管,则其病理与症状均与肺炎相仿。临床表现1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后以咳嗽为主,始为干咳,以后有痰。2双肺呼吸音粗糙,不固定的干湿罗音和粗中湿罗音。3婴儿症状较重,伴有发热呕吐腹泻,有痰不易咳出可闻及痰鸣音。辅助检查X线检查正常或有两肺纹理增粗,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可表现两肺轻度气肿。实验室检查1.血象血白细胞正常或稍低,继发细菌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分类中性粒细胞可升高。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血白细胞分类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2.血清抗体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gE水平升高。并发症身体健壮的小儿少见并发症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先天性呼吸道畸形,慢性鼻咽炎,佝偻病等儿易并发肺炎,中耳炎,喉炎及副鼻窦炎。病例简介患儿梅建搏,24床,男,3岁。患儿代主诉:咳嗽一周余,加剧一夜。现病史:患儿近一周来出现咳嗽,开始次数不多,未予特殊处理,昨晚咳嗽次数较多,阵发性数声咳,有痰鸣音,今日来我院门诊就诊,拟急性支气管炎收住院,病程中患儿纳可,大小便正常,无发热,无吐泻,有流涕,为清涕。T36.7℃P72次/分R20次/分BP138/80mmHg患者有糖尿病病史7年余,口服比格列酮治疗,近20天前复查血糖较好。相关治疗一、一般治疗与护理1.注意隔离2.要保持患儿室内合适的温度3.注意补充水分,患儿要多喝温开水,少喝饮料.二.控制感染1.多为病毒,一般不用抗生素2.有细菌感染证据时应及时使用抗生素如B内酰胺类抗生素3.若系支原体感染,则应予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三.对症治疗1.祛痰剂2.止喘3.抗过敏护理诊断及相应术前护理措施1.疼痛与摔伤致髌骨骨折有关⑴护理目标:通过应用镇痛剂、指导病人分散注意力,使病人疼痛感减轻。⑵护理措施:①卧床休息,协助病人取相对舒适的体位;②患肢抬高制动,观察末梢血运情况;③指导病人分散注意力如听轻音乐等。⑶护理评价:病人疼痛明显减轻。护理诊断及相应术前护理措施2.焦虑与疼痛、担心预后及手术有关⑴护理目标:病人能正确对待疾病,树立信心,焦虑减轻⑵护理措施①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外界刺激;②关心病人,鼓励病人,适时与病人沟通交流;③适当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等,安慰病人,是病人树立信心,积极接受治疗;④帮助病人寻找可靠的心理支持系统,如家人的支持陪伴。⑶护理评价:病人焦虑程度明显减轻,情绪较前稳定。护理诊断及相应术前护理措施3.躯体移动障碍:与疼痛、肌力下降等有关⑴护理目标:通过协助或指导活动和功能锻炼来帮助病人逐渐恢复活动能力。⑵护理措施①指导或协助病人适当的床上活动与功能锻炼;②加强基础护理,如做好清洁卫生工作,协助病人床上使用便盆;③缓解疼痛,安慰病人,做好心理护理,树立信心。⑶护理评价:经过治疗和护理,病人躯体移动障碍有所缓解。护理诊断及相应术前护理措施4.潜在并发症:关节僵硬、血管栓塞、压疮等⑴护理目标:防止潜在并发症发生,减轻病人痛苦。⑵护理措施:①指导病人采取正确的方法适当床上活动、功能锻炼;②协助或指导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局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③保持床单位和衣物清洁干燥,勤翻身;④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对症处理。⑶护理评价:指导病人活动按摩,目前尚未出现并发症。护理诊断及相应术前护理措施5.知识缺乏与病人缺乏髌骨骨折的相关知识和治疗有关⑴护理目标:病人较前了解自己的病情和相关注意事项。⑵护理措施①指导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适当的功能锻炼,嘱予以低盐低脂饮食,注意营养的补充;②适时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交流,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和影响因素;⑶护理评价:通过与病人的沟通交流,病人较前了解疾病并能较好配合治疗护理。预防该病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预防方法与上呼吸道感染相同1.积极锻炼利用自然因素锻炼体格十分重要,如经常开窗睡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等都是积极的方法,只要持之以恒,就能增强体质,防止上呼吸道感染。2.讲卫生,避免发病诱因穿衣过多过少、室温过高过低、天气骤变、环境污染和被动吸烟等,都是上呼吸道感染的诱因。3.避免交叉感染接触病人后洗手。在一般托幼机构及医院必要时穿隔离衣,隔离不但保护邻近小儿,还可减少病儿发生并发症。病房应实行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及时消毒病人的床铺衣物,以免病原播散在家庭中,成人患者应避免与健康儿童接触。4.药物预防5.注射疫苗术后护理术后第一天,患者体温36.6℃,今晨空腹血糖7.3mmol/L,切口疼痛好转,右膝切口敷料干燥,右下肢皮肤感觉及足、踝关节活动正常,继续抗炎,促骨愈合等治疗,继续监测血糖,坚持糖尿病饮食。术后护理术后第二天,体温36.5℃,今晨空腹血糖7.1mmol/L,切口疼痛不明显,切口敷料外观干燥,今日换药,拔除皮片引流,见切口红肿,无渗出,继续促骨愈合药物治疗。术后护理术后第三天,体温36.1℃,今晨空腹血糖7.1mmol/L,切口疼痛不明显,切口敷料外观干燥,请糖尿病科会诊:目前血糖控制尚可,建议加服二甲双胍,查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加服辛伐他汀,其他治疗同前。术后护理⒈一般护理⑴妥善安置病人,予以舒适卧位,根据手术和病人恢复情况决定卧床时间,一般持续卧床3~6周;⑵术后24小时后应及时给与病人翻身,预防压疮,一般采取两人翻身法;⒉遵医嘱予以抗炎、止血、补液等对症处理;⒊病情观察:遵医嘱及时监测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⒋切口护理: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湿,注意渗出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敷料渗湿后要及时更换;5.疼痛的护理:必要时遵医嘱予以镇痛剂缓解疼痛。术后护理6.饮食护理:遵医嘱予以低盐低脂饮食,并鼓励病人多饮水,增加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提高机体抵抗力;7.保持切口敷料和床单位清洁干燥,防止切口感染;8.预防并发症:术后一周指导病人进行腰肌和臀肌的等长收缩活动,以防肌挛缩。根据病情,协助病人做直腿抬高锻炼,以防神经根粘连。术后指导及锻炼1.病人需患肢抬高,骶尾部可垫一棉圈,使其悬空,需每小时翻身一次,防止褥疮。2.术后卧床一般3-6周,过早下床活动因肌肉强烈收缩,造成髓内针折弯骨折移位、畸形愈合等严重后果。3.可在床上练习脚趾和踝关节的舒缩活动,膝关节的屈伸、直腿抬高。4.髌骨被动活动,每天向左右两侧推动髌骨,防止髌骨和关节面粘连,病人坐起时,自己也要随时推动。术后指导及锻炼5.后期外固定拆除后,可进行全面的肌肉关节锻炼,提高肢体的持重能力。开始练习膝关节屈、伸活动。刚开始如屈伸有困难时应辅以外力锻炼,主要方法有弓步压腿;辅床下蹲;负重伸膝等。一般来说,由于较长时间固定,膝关节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应采取多种形式方法进行锻炼,如主动和被动、床上和床下、器械和非器械等锻炼方法相结合。先由他人帮助屈膝,有一定活动度后改为主动活动。病人可以在卧床式主动伸屈膝关节,也可下地扶床边或门框下蹲,锻炼膝关节伸、屈功能。压沙袋法锻炼膝关节的屈伸功能:病人坐于床边,将患肢伸出床沿,在踝关节吊一个3kg的沙袋,每次练习15分钟,2~3次/天。出院指导1.术后恢复期应进高热量,高蛋白,营养丰富,含钙量较高的饮食,禁油腻辛辣食物;以促进骨折早期愈合。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2.禁止吸烟,以免导致骨折不愈合。3.保持心情愉快,劳逸适度。4.出院后继续加强患肢功能锻炼。5.遵医嘱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复诊。放置内固定的患者证实骨折愈合良好后,可再次住院取出内固定,一般为8个月至一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