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后现代主义与电视文化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与电视文化一、什么是后现代主义词源“后现代”一词在19世纪70年代已经出现。20世纪四五十年代,后现代一词偶尔用于建筑学、诗歌等领域,表示某种不同于传统的风格。二战后在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历史研究》缩写本中开始使用后现代指称一种现代时期的转型,此后,后现代越来越多的被作为与现代独立的分期概念使用。定义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主要就是对过于诉求普遍性、共通性、绝对性、规范性、统一性,且深受科学与技术之工具性理性所影响的现代主义的反动、质疑、批判,而兴起的一种思潮。后现代主义概览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后现代论争中,诸多的学者在相互的驳难和答疑勾勒出后现代的文化逻辑曲线。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当代思想家伽达默尔、德里达、罗兰·巴尔特、福科、丹尼尔·贝尔、尤尔根·哈贝马斯、利奥塔德、弗·杰姆逊以及哈桑和斯潘诺斯,这些学者大都只专注于从他们所从事的社会学、哲学、政治学或文化学领域,只有鲍德里亚真正把大众传播媒介和通俗文化作为研究的重点。雅克·德里达(JacquesDerrida1930-)法国哲学家。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哲学系教授。主要著作:《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和游戏》(1966)、《文字语言学》(1967)、《声音和现象》(1967)、《书写与差异》(1967)等。解构主义的倡导者。解构主义是后现代精神的底蕴和基色拆除那种具有中心指涉结构的整体性同一性将差异性原则作为一切事物的根据Jean-FrancoisLyotard(利奥塔)法国著名哲学家,战后思想界第三代中坚人物,巴黎第八大学哲学系教授。代表作:《ThePostmodernCondition:AReportonKnowledge》(1979)后现代知识特征:实用化、异质标准和不稳定性宣布了“元叙事”(宏大叙事)的解体拒绝总体性与共识,拥护异质性、多元性话语和微观叙事JeanBaudrillard(1929—)法国七十年代之后思想界的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深受萨特和罗兰·巴特的思想影响。代表著作:《消费社会》(1970年)、《仿真与仿像》(1978年)等。认为符号真实替代了现实真实,人们生活在“超现实”之中今天的城市是符号、传媒、符码生产的场所,在这样一个“影像饱和”的社会里,人们经验的影像世界比他们所经验的现实世界还要多。发现了从古至今符号规则的演变:基本现实的反映;掩盖和偏离了现实的缺失;掩盖了基本现实的缺失;与任何现实无关,它不过是自己纯粹的仿像。所谓仿像是指通过模拟而产生的影像或符号。仿像和现实之间的界限断裂了,于是在这种断裂中,“超现实”hyperreality出现了在这种超现实中,影像画面已经从模仿与再现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即它既不被真实也不被意识形态所控制影像画面的支离破碎;拒绝深层的分析二、后现代主义与电视文化二者的共通性人们越来越生活在现实的图像与画面之中,而不是生活在现实之中。后现代文化注重表象而忽视内容,这决定了它表现的肤浅性,也决定了其对消费主义的宣扬。后现代主义文化不在乎材料来源的真实,电视是拼凑而成的,是有许多不同来源的成分糅合在一起的产物。后现代主义文化是自我指认的,而电视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媒体。后现代主义文化并不遵循写实和叙事的传统手法。事实上,电视并不讲究表现形式的严谨,常常会出现粗糙的手法。后现代主义具有零散性。电视也是各个不连贯的电视短片串播起来的。后现代电视文化理论特点主张放弃沉重的理性化分析道路,而以随意的、宽松的、自由的学术道路代替之,因而否定一切陈规,认同现实又批判现实。后现代文化强调的“去中心化”“去宰制化”激发起人们关于性别、种族、民族等在电视中的再现问题的探讨的兴趣,导致女性主义电视文化理论和后殖民主义电视文化理论流派的产生。后殖民主义电视文化理论后殖民所针对和所反思的就是欧洲殖民主义这一历史事实及其造成的严重后果,它立足于历史学、文学、人类学、心理学和文化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广泛涉及文化帝国主义、殖民话语与西方对东方的文化再现,全球化与民族文化身份,以及种族、阶级、性别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涉及到电视文化领域,就是关注电视文本中对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民族形象的描述,以及对异质文化的再现和跨文化传播中的权力角逐,倡导建立多样化的电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