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服饰文化中模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哈尼族服饰文化中的历史记忆—以云南省绿春县“窝拖布玛”为例白永芳绪论一、选题缘起及意义二、研究对象及概念梳理三、相关研究综述四、田野调查与研究方法五、论文框架学术意义高丙中先生曾指出民俗研究的误区—“把活动中的人和情境从民俗实践中抽取出来,或弃而不顾,或悬而不论,或仅作参考,也就是把事件抽象成事象,记录成单纯的文本,然后,探讨它的文化性质和意义”相对事象研究,他更倡导民俗整体研究取向—“重新恢复被事象研究抽掉的人和情境的本来位置,它关心整个民俗事件,把民俗过程中的各个因素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它着眼于生活中的人和人的生活来研究民俗”。本文正是一次将研究对象介入到人的生活中的研究实践。将本体“服饰”置于主体“人”的生活、文化、历史之中,通过“生活世界”的服饰尤其是人生礼仪服饰的研究,揭示服饰作为人际、人神沟通媒介所具有的历史指向。现实意义一、深入研究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不仅助于重新认识和理解少数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还有助于认识和理解他们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族群认同。国内哈尼人集中分布在云南南部边境沿线,国外哈尼人集中相连的缅甸东北部、泰国北部、老挝北部、越南北部山区。这一片既是山高林密、沟壑交错的地域边缘,又是远离国家中心的政治边缘、文化边缘。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的发展,尤其随着“国际哈尼/阿卡文化学术研讨会”的持续深入,跨境居于五国的哈尼人交流日益密切。同时,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在不同哈尼族地区不可避免地带来不同程度的认同危机。厘清哈尼历史脉络!重建哈尼真实历史,无疑有助于强化族群认同。二、服饰文化研究,为文化主体在社会转型中的文化选择提供有意义的价值导向。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服饰民俗总是处于不断的变迁当中。正如美国当代文化人类学家克莱德·伍兹所说:“变迁是一个常数,它构成了文化发展的一条最根本的法则”。民俗随着生活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一些原有民俗被新的民俗所取代;一些原有民俗与新的民俗相融合。如今各民族服饰民俗呈现出两种看似相悖的取向—“汉化”、”西化“的趋同;“民族”、“传统”的复兴。系统深入研究民族服饰文化,无疑可以增强人们在服饰取向上的文化导向,有利于服饰文化传承的良性持续发展研究对象本文以云南省绿春县窝拖布玛哈尼族服饰为研究对象,既包括服饰本体也包括创造和使用服饰的文化主体。本文研究窝拖布玛人在日常生活、节日祭祀、人生礼仪中的服饰,力求回答“穿什么”、“怎么穿”、“为什么这样穿”等系列问题,以服饰为中介认识和理解当地哈尼人的生活与文化。研究方法多重互证所谓“多重互证”主要指服饰习俗、口述资料、史籍记载、考古资料四者相互印证,也包括田野点服饰习俗与其他支系服饰习俗、其他相关习俗的互相印证,在“多重互证”的基础上得出相对清晰、合理的历史阐释。框架第一章《家谱、古歌、祭祀:村落历史地理文化》第一节民间叙事中的村落历史窝拖布玛:九百多年的寨子诺玛阿美:遥远的祖地拉洒米查:最后的容光第二节仪式与神话同构村落的神圣地位阿课欧滨:十三村落联合祭祀的圣地都玛简收:民间传说中的圣女哈尼母寨:窝拖布玛窝拖布玛:为多娘梁子最先建立的寨子,之后的数百年里,因为子嗣繁衍、人丁兴旺不断分出子寨,逐步形成如今绿春县城一带的格局。因为“窝拖布玛”由多娘迁至现在的位置后就未再搬迁,而附近的寨子或是窝拖布玛子寨,或从窝拖布玛子寨分出,所以“多娘”成了这一片地域的指称。诺玛阿美:哈尼祖先生在努玛阿美,哈尼祖先住在中央之地,那里是我们祖先开创的家园,那里是我们祖先生息的地方,那里是哈尼开始繁衍后代的地方,那里是哈尼最早掩埋胞衣的地方.哈尼在那里建寨安居,哈尼人在努玛阿美称王.诺玛阿美记忆:据哈尼族最集中的哀牢山区墨江、红河、元阳、绿春一带的普遍传说,其先民原游软于遥远的北方一条江边的“努玛阿美”平原。‘努玛阿美’也即‘诺玛阿美’,意为大河边的平原。哈尼人在丧葬祭词“斯批黑遮”里“追寻先祖的足迹”,都要追至“诺玛阿美”,哈尼人最先建寨的地方在那里?哈尼人最初载寨神树在何方?哈尼人诞生在努玛阿美,努玛阿美是最先建寨处。“努玛阿美”是哈尼亡灵最终回归的祖地。作为自然山水的阿倮欧滨阿倮欧滨:阿课欧滨Aqloelbyul,哈尼语,意为“阿课地方泉水泊泊而出之处”,位于绿春县城东约七公里处,汉语俗称“分水岭”,是今绿春、元阳两县分界之地。古歌里唱:“阿保欧滨的十二股水,是哈尼人活命的水;阿保欧滨的十二股水,养活了七十代的祖先;阿保欧滨的十二股水,养大了七百代的后人;阿保欧滨的十二股水,流到了哈尼分开的十奥含;阿保欧滨的十二股水,流到了一玛河下方…多娘阿保欧滨的水,不是出在山中的泉水,也不是父母留下的井水,是天神摩咪踢给的福气;不是山中树叶中淌出来的水,是祖先阿培烟沙给的福水”。表层意义上,“阿倮欧滨”联合祭祀不断强化着祭祀圈13个村落的地缘联系,以及母寨“窝拖布玛”在其中的神圣地位;深层意义上,联合祭祀是对红河南岸哈尼族地区至关重要的水源地“阿倮欧滨”及其周围林地的持续有效保护。“阿倮欧滨”祭祀作为绿春哈尼族传统文化深层内核机制,持续不断地发挥着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功能。简收姑娘脱胎出世到人间,简收是美貌绝世、聪明无双的哈尼姑娘。贪得无厌的头人波里看中美丽聪明的简收姑娘,不仅害死了她的情人,还派人把她抢到家。可怜的简收姑娘不得不走上背井离乡的逃婚之路,最先到了今昆明滇池一带,然后南下过红河到拉洒,从拉洒经红河到达绿春,从绿春经江城顺李仙江进入金平,最后经元阳楚脚、哈播来到绿春。走过窝拖布玛和阿课那,简收姑娘来到阿课欧滨,口干舌燥的简收把芦苇拐杖插在身旁,弯腰捧了三捧甘甜的泉水,转身,神奇的芦苇拐杖生了根、发了芽,长成了一棵遮天蔽日的大树,世间从此失去了光明。后来,共居一域的哈尼!拉枯、彝、傣等兄弟民族同心协力砍倒了遮天大树。依据大树的枝叶,分清了季节、月份和日子。砍倒遮天大树后,阿倮欧滨流出了十二股泉水。作为祭祀空间的阿倮欧滨祭祀阿倮欧滨崇尚黑色服装的哈尼族传说,古时候,哈尼祖先生活在坝子里。不知过了多少年代,他们敌不过外族入侵,被迫南下,迁徙到色隅(今云南大理一带)。在色隅,哈尼先民遇见一群白鹇鸟。他们想:白鹇胆子大,不怕人,勤劳而自食其力。假如我们也像白鹇一样穿一身白色的服装,一身洁净,就不会有人来侵犯,就可以过无忧无虑的生活……于是,哈尼先民们穿起一身洁白的服装,男子们还戴着白布缠绕的大白帽,妇女们则戴着白头巾。然而色隅也不是哈尼人的安乐窝,外族部落又向他们发起进攻。在逃难途中,由于他们一身洁白,很容易被发现,被追杀得十分狼狈。无奈,他们就脱掉白衣白裤,甩掉白帽,进入深山老林定居下来。哈尼先民们从被外族残酷追杀的事实中认识到,不能再穿白色的服装,否则性命难保。这时,他们发现喜鹊身上黑白相间的颜色很惹人喜爱。于是就模仿喜鹊做服装,内穿白衬衫,外套黑领褂,下穿黑裤子,头戴黑帽。多年以后,哈尼先民再一次被外族侵犯,他们继续往南逃,经过千辛万苦来到了茫茫的哀牢山区。他们经过这次遭遇,再一次感到像喜鹊一样穿黑白相间的服装也容易被人发现,用染料自染的衣裤又容易褪色。于是,大家就聚集在一起商量,如何把布料染黑而不褪色。这时,有一群在石头上烤火的小孩,其中一个不小心把手碰到一块被火烧热的石块,在慌乱中把石块扔进蓝靛缸里,不一会儿,缸里冒起黑灰色的泡,水变得黑黝黝的,大人们看着奇怪,马上把布匹放进去浸煮。结果布匹黑亮亮的,怎么洗也不褪色,做成的服装任凭风吹雨打也黑亮黑亮的。哈尼人后来染布时,在染缸里放点石灰就是从这里开始的。窝拖布玛哈尼人传统观念中的主色有红、黑、白、蓝(灰)、绿、黄等,如今她们的服色己经多样化,但她们坚称“蓝、黑。是传统服饰的主色。时至今日,各种仪式中的传统服装均以黑、藏青、蓝为主色,三种颜色在传统工艺中都是通过蓝靛浸染实现,靛染次数及漂洗次数决定布料颜色的深浅。主持阿罗欧滨祭和全年村落祭祀的咪谷及其助手的仪式服装均以黑为主。所有仪式活动中的主要女性,都要穿着以黑、蓝长衣,如新米节中背新米的女主人、贺生仪式中的外婆、贺新居仪式中姑妈及女主人;婚嫁及丧葬中男女均穿或黑、或蓝长衣。哈尼人传说:人和鬼原是天神的同胞嫡子,由一于人鬼不能和睦相处,见面就吵架,天神只好拉扯黑幕遮蔽他们的眼睛,乘机将他们分开。后来,干脆让他们划地为界,人类分得阳光照耀的林边之地,鬼魂分到阴暗的林地。偏爱人类的天神,为了防止鬼魂纠缠人类,将先前使用的遮身黑幕送给人类披于身上。从此,黑色有了驱邪避鬼的神性,在神、人、鬼共构的世界单,成为人鬼和平共处的保护屏障。哈尼人尚“黑”的观念还体现在其它方面。祭器或染成黑色,或放在极黑的屋角;祭祀祖灵的神台、人居的内屋,不仅不透光,还要熏黑;巫师外出祭神占卜,需在黑夜完成;外村人进村参加婚礼,主人用锅烟将其手、脚、脸抹成黑色,以保护来客不被鬼魂欺负。饰色:以红为神圣色红色在很多民族文化中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哈尼人对红色的崇敬,与对太阳、火、血的崇敬一致。在哈尼人传说里,太阳是红色的,天界是红色的,太阳和天界具有神性,象征太阳和天界的红色也具有神性。太阳为人类驱走黑暗与邪恶,神灵护佑人类安宁,象征太阳和神灵的红色也就具有护佑作用。火是红色的,火与太阳一样带来光明、希望与生机,所以哈尼人崇拜火,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常年不息的火塘血是红色的,在哈尼人的文化里,血不仅象征着生命,还具有驱邪避魔的神性。在哈尼族建寨习俗中,必须拖狗划界,其实质是以鲜红的狗血划定人鬼的分界,借狗血的神力将邪魔驱于村寨之外。虎尼虎那——祖源圣地哈尼人“尚黑”、“敬红”观念的缘起,最一早可以追溯到创世指出族源圣地的色彩。哀牢山区迁徙史诗《聪坡坡》叙述,“天边有个叫‘虎尼虎那’的地方,红红的石头象天火燃烧,黑黑的石头象黑夜笼罩……哈尼先祖就出生在这个地方。”古歌《查牛色》中唱到:“(查牛)最大的两节骨头啊,做成虎尼虎那的高山,那红红的骨头变成红石,那黑黑的骨头变成黑石,红石黑石堆成的虎尼虎那,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大山,遍山神石的虎尼虎那,是哈尼最古最先的家乡。在这里,作为民族神圣起源地的红石黑石山,其色彩自然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服白.色厄.哈厄传说追忆了曾经的服色—洁白的服装、白帽、白头巾,并将其归为白娴崇拜。然后叙述了从服白到半白半黑,再到全黑的过程,归为战争中躲避外敌的需要。其中黑色不仅是战争失败的惨痛记忆,还是哈尼人退让、隐忍心理的集中体现。第二章男服式微、女服兴盛:女性的文化自觉第一节日常生活中的素衣日常服饰大致分为劳动服、家居服和赶集服三种“这是本地哈尼族服饰吗?”不少初来乍到的外地人难免会有此疑问。土生土长的哈尼女子理直气壮回答说:“是啊,我们就穿这样的衣服,我妈妈、我奶奶她们都穿这样的衣服。”确实,这里的妇女平常穿的基本都是这样的服装,只是颜色和布料材质会存在区别而已。实际上,这是满清服饰在云南边疆少数民族中的一种遗存。随着满清统治在云南的加强,红河南岸的土司土官与中央王朝的联系较之先前更为密切,作为对土司身份的“政治化”,满清官服成为中央认可、地方接纳的一种外在标志。土司家眷亦如此。天长日久,土司辖区内的小官及子民纷纷效仿制作长官眷属穿戴的衫、裤、袍、马甲等,将其视为文明、身份、权力、尊严的一种象征。由于边疆地区相对封闭保守,在满清王朝结束百年后,这类服饰还屡见不鲜。传入哈尼族地区的满族服饰经过了“本土化”的改造,呈现出地域的和民族的双重特色。与上述受满族服饰影响更直接的地方相比,相对偏远的窝拖布玛一带日常女服没有采用“旗袍”的长度,为适应山地劳动一律改为遮腰短衣。然而元宝领、“厂”字襟、布纽盘扣等突出的满服特征依然清晰可见。姊妹装马褂与黑裤子“厂”字襟朴素的遮臀布遮臀布,当地汉语俗称“尾巴”,哈尼语称“批朵Peildeq”。哈尼女性的尾饰具有多重文化意义“首先,是成人标志。女子佩上尾饰即表明告别天真无邪的少女时代,进入择偶期。从此,女子就要留心社交,而未婚青年男子即可与其交往。垂于身后的精美尾饰使行走中的女子越发婀娜多姿。因此,有人认为“欲盖弥彰”的尾饰具有性吸引的意义。其二,尾

1 / 8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