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和宋代的相權比較唐代的相權設制精神1謹慎大政2君主與權臣俱不能獨斷,一切政令,由中書進擬,經門下審議後,天子不得輕易改動。宰相機構唐代初期,沿襲隋制,尚書僕射為正宰相,中書令則頗帶君主秘書色彩。至唐太宗時,始將三省職權確定。唐代對三省的調整,主要有四點:一中書:定旨出名,協助宰相判案。二尚書:執行三門下:封駁之任,審議制度得以建立。四整理門下組織,劃分侍中與散騎職掌,並置拾遺補闕,以加強門下審議作用。五加強尚書職權,始能負實際行政責任。從此三省並列,中書省主制訂法令,門下省主審議法令,尚書省主執行法令。三省職權至此權責分明。六設立政事堂宰相之職權宰相的考課嚴格,相對的其享有很大的權力,主要是參與軍國大事決定官吏任免甚至是皇位繼承人選的人事權力。幾個機關,實行宰相群體集體負責制,使宰相們互相監督,互相約制,遇有軍國大事,便在政事堂召開宰相聯席會議,決定政府一切最高政令,且皇帝的一切、敕、制書,均需在政事堂會議討論研究,然後決定是否頒布,如果同意頒布,也須宰相副署,並蓋上「中書門下之印」才能生效。宋代的相權設制精神宋太祖承武人篡弒之局而得天下,為免重蹈前代國祚短速的覆轍,北宋初年,乃厲行中央集權,其中央行政制度名義上雖承襲唐制,三省並立,但實際上尚書、門下兩省的職權已趨消失,只有中書省獨為宰相機關,居於禁中,單獨取旨,尚書、門下都設在禁中之外,不能預聞大政。組織:真正的宰相「同平章事」其下設「參知政事」,是為副相。這樣形成宰相之間,互相制衡。宋代君權重相權輕。宰相之職權宋代由於台諫官的地位提高,亦使宰相權力大削。宋代獨立成「諫院」極少受宰相節制,且每以宰相為其論奏對象。宋代諫官由君主親任命,宰相對台諫官之進退,皆無權干涉。於是台諫官脫離宰相之領導,轉為君主之耳目,使宰相權力大受言官牽制,不能有所作為。由此可見,宋朝的宰相在行政策、軍事、財政、用人各方面的權力較唐代低落得多。總結。。我們可以說由於有另一位高而權重的職位出現,故此終兩宋之世,宰相的權力是有限的,除非宰相同時身兼「平章軍國事」,如史彌遠等人,否則相權仍然有限,丞相同樣受到掣肘。明白這情況,我們才可以解釋,為何在君權高漲相權低落的宋代,仍有若干強臣得以專擅朝政的原因。比較設制精神比較:唐代相制的創設精神,一方面在謹慎大政;另一方面在使君主與權臣俱不能獨斷宋相權已被分割,權責有限。唐時,軍事原由宰相下的兵部,財政本屬戶部,而宋的軍事和財政大權,則分別為「樞密院」與「度支」、「鹽鐵」「戶部」三司所有,宰相一般無權過問。所謂中書治民、樞密主兵,三司理財是也。權力行使之方式比較:唐三省權責分明凡有單國大事,先由中書全人草擬,經中書令,待郎決定了審議後,進呈畫押,敕旨即下;送門下省駁止;然後送尚書執行。故君主、權臣無由專斷,而宋制,有事宰相須光用劄子向皇帝請旨由皇帝裁決,稱「面進取旨」,然後再由皇帝正式擬旨,故宋宰相已無唐宰相議政之權,宰相不過聽命執行而已。相權之發展比較:唐初以三省長官,共議國政為宰相之職互相制衡。宋時,宰相在行政決策、單事、財政、用人等各方面的權力雖較唐代為低,但南渡以後,宰相多領兵政,則相權有提升趨勢,與唐之發展不同。總結總之君權,相權相互制衡,國家才可治平。唐代三省雖之相權三分,然君相之權較均衡,故此形成唐之盛世,宋君主刻意裁抑相權,相職權被削,又受諫官之制肘,以致事事被阻撓。力不均衡,造成了宋代積弱不掁的局面。就職官組織比較:唐代:省為中書、門下、尚書、中書掌定旨出命,門下掌審議封駁,尚書主執行政令,權責分明,然中書門下既一主出命、一主審議,不免時有各持已見之事發生太宗乃設「政事堂宋初宰相亦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實則但就中書內省為政事堂,門下及中書外省、以其他官主判未嘗預聞列於外,又別置中書禁中,是謂政事堂。」(職官老)此相異之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