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漫谈社会心理学1生活中的社会心理;2社会心理学的简史;3什么是社会心理学?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5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二、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划分方法种种:◆1976年E.P.Hollander《社会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三阶段理论”孕育-社会哲学;初创-社会经验论;发展-社会分析论;◆教材:孕育;形成;确立;发展.◆章志光:思辨期;描绘期;实验期◆经典分法:哲学思辨阶段;经验描述阶段;实证研究阶段1哲学思辨阶段(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苏格拉底/柏拉图:社会环境“产婆术”◆亚理士多德:生物或本能力量2经验描述阶段(19世纪中下叶-20世纪初)◆标志:1908年社会心理学诞生E.A.Rose(罗斯)社会心理学,W.Mcdougall(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特点:观察,经验描述◆表现/来源:德民族心理学,冯特《民族心理学》;法群众心理学,塔尔德,迪尔凯姆,黎朋;英本能心理学,麦独孤,郭任远;3实验研究阶段(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特点:描述→实证,定性→定量,纯理论→应用,普遍论→特殊论,大群体分析→小群体和个体研究◆研究:1897,N.Triplett骑车比赛;1924年F.H.Allport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4社会心理学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80年代)5社会心理学的新发展(20世界80年代-至今)◆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本土社会心理研究兴起与发展三、什么是社会心理学?1学科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心理学倾向的定义F.H.Allport(1924)“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G.W.Allport(1954):社会心理学是试图理解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实际的、想象的、隐含的存在所影响.◆社会学倾向的定义E.C.库兹明“研究不同水平上的交往,即个人之间、组织机构与个人之间、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交往;”◆介于心理学与社会学之间的定义(潘菽)从社会和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三、研究内容1)微观的个体层面社会认知、社会化,社会态度,自我意识等22)中观的群体层面人际交往(如人际吸引/恋爱),领导心理等3)宏观的社会层面助人与亲社会行为,责任分散行为,社会助长与社会堕化,服从/从众,侵犯与攻击行为等4)应用层面消费、环境、法律等四、研究方法1研究原则(1)价值中立原则:避免主观猜测、评判;(2)系统性原则:动态原则、整体原则、有序原则以及反馈原则(3)伦理原则:采用手段控制情境或被试,尽力避免对被试身心健康造成损害。★在制定研究计划时,研究者应评估其道德可接受性;并对风险-效益进行分析。★研究前,研究者应向被试者说明研究计划的主要部分,并征得被试者同意。特殊情况下的欺瞒须经严格程序核准,并在事后向被试者说明,求得理解。★在具体研究中遵循“风险最小”原则,研究者须采取保护被试者的措施。★被试者有退出研究的自由。★对被试者提供的资料应加以保密,如公开发表,须经被试者同意。★不得和被试者建立研究工作以外的其他关系。2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或其它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档案研究法、心理测量法。其中观察法、调查法和档案法都属非实验方法,旨在对研究对象进行客观描述,故也称描述法。这些研究方法的操作不需要复杂深奥的专业知识背景,但需要细致、耐心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观察法:研究者对个体行为进行观察并作系统纪录,以便对此行为进行描述的研究。一般包括:自然观察、参与式观察和策划性观察。此方法在劳教领域可能更适用。调查法:研究者拟定一系列问题通过个别谈话、座谈、问卷等形式请被调查者回答,然后分析整理获得的资料,以描述、解释、说明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目的。主要有访谈法合问卷法。实验法:通过控制一切可能会干扰实验结果的其它因素,有目的、有组织地操纵某个因素,以检验实验效应的方法。分为相关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档案研究:研究者收集历史上所记载的某个团体和个人的心理活动的资料,加以分析,从中寻找社会心理活动的规律。心理测量法:研究者常用心理测验来测量评估人们的某种行为,作为判断个体心理差异的工具。五、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1理解社会生活:解答一些人类行为;2完善社会生活:应用于生活;日常生活,社会生产,文教事业和医疗卫生,商业方面3自我成长:学业,思维方式第二章社会化一、概念1定义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内涵分析:1)主体:社会中未成年的个体2)内容:基本生活技能/角色/规范/政治角色社会化(rolesocialization)3角色:原指戏剧舞台上的某一特定人物指与个人所处的特定身份和地位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角色的分类:根据人们获得角色的途径不同,可分为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根据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是否明确,可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根据角色所追求的目标,分为功利性和表现性。根据角色存在形态的不同,可把角色分为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和实践角色。角色丛:众多角色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的情况,角色学习:一是形成角色观念,二是学习角色技能;角色扮演:包含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要素.角色失调: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规范社会化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社会舆论及使用强制性手段等使人们逐渐形成一种新年、习惯、传统,用以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调整个人、团体、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维持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基本内容是法律规范社会化和道德规范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含义:个体逐步学习和接受被现有政治制度所采用和肯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政治态度的过程。阶段国家象征期:以国歌、国旗及领袖为国家的象征。抽象国家观念期:以有关国家、政治组织的抽象观念为爱国依据。国家组织系统期:爱国观念扩展到本国在国际舞台的角色与国际责任之中。3)结果:自然人→社会人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学习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的过程。2社会化的类型1)早期社会化:儿童期2)预期社会化:学习今后将要扮演的角色;3)发展社会化或继续社会化:补充、改组;4)反向社会化:年轻一代→年长一代;5)再社会化:个体舍弃过去所接受的一套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重新学习社会所要求的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的过程。3社会化的途径自然人→社会人,个体与社会环境不断相互作用.1)社会教化社会:教授基本生活技能、行为规范,培养社会角色,树立未来的目标等;家庭:通过家庭把社会的规范和准则等教给儿童;学校:儿童进入学校接受系统的教育,对其社会化有着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教师/同学/校规校纪以及责任、义务等因素的影响下,促进儿童社会化进程。2)个体内化观察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社会比较,自我奖赏二、有关社会化的理论与研究主要有三个派别及代表人物(新)行为学派A.Bandura,(班杜拉)认知学派J.Piaget(皮亚杰)L.Kohlberg(柯尔伯格)新精神分析学派E.Erikson,(埃里克森)(一)行为学派:社会学习论20世纪60年代后,班都拉等人提出了道德社会化的社会学习论4道德行为可通过社会学习获得,也可通过学习加以改变,决定儿童道德行为的是环境.经典研究:班杜拉观察学习研究班都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又称替代性学习,学习者通过对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的观察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这种学习不需学习者直接作出反应,也不需亲自体验强化,只要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和所接受的强化就能完成学习。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对榜样的知觉。选择对象保持:示范信息的储存。表象或言语符号动作复现:记忆向行为的转变。练习动机:从观察到行为。外部/替代性/自我诱因(二)认知学派1皮亚杰(J.Piaget)强调道德品质中的认知成份—道德判断,认为儿童道德判断与智力发展是平行的。2柯尔伯格(L.Kohlberg)通过儿童对一系列两难问题的判断,将道德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经典两难故事:海因兹偷药前世俗水平(4-10岁)只着眼于行为具体结果,并关心自身的利害。阶段一:惩罚和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认为能避免惩罚的行为就好,遭批评指责的事都坏阶段二:工具性的相对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判断是非首先看是否符合自身需要,有时也包括他人的需要。但这种关系常被看作是交换关系,凡是对自己有利的就好,否则就不好,也叫朴素的利己主义阶段。世俗水平(10-13岁)满足社会希望,较全面地关心别人的需要。阶段三:人际协调的道德定向阶段认为一个人行为正确与否在于其是否被别人喜欢,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或受到赞扬。阶段四: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认为社会秩序依赖于“尽本份”和尊重已建立的权威。为维护社会秩序,完成自己的义务,就要遵守不变的法则和尊重权威,并要别人也遵守。后世俗水平(13岁以后)依据自己选择的道德标准判断是非。阶段五: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认为法律或习俗的道德准则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由大家商定的,也是可改变的。他们不违反大多数人的意愿与幸福,也不用单一规则衡量行为。阶段六: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此时不仅考虑到适合法律的道德原则,同时考虑到抽象的、超越法律的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及道德的本质,而非具体的道德准则。这些原则包括对全人类的正义和个人尊严。三、影响社会化的因素(一)外部因素/社会环境1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等2学校(1)教学内容(2)教师●教师人格魅力;●教师期待罗森塔尔效应(3)同辈群体(peer)(4)校园文化3社会大众传媒,社会文化等5(二)内部因素:生理与心理1遗传素质:2心理素质:IQ、EQ、AQ四、社会化的启发1生命全程观2整体发展观(1)社会化发展是一种整体发展;(2)发展意味着变化;(3)发展之中有阶段;3扮演好社会角色:干什么要像什么第三章自我意识一、概念●自我(self/ego)也称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对自己、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人对自己身心状态、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意向.因而,自我意识表现出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分别被称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意向(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辨析:自我意识是在自我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产生和分化出来的,是人类特有的意识形式之一,它一旦产生,便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自我意识的特征1结构性2发展性3稳定性4差异性:文化差异,私我、公我;个体差异5矛盾性6社会性●自我意识的功能1组织功能(1)自我参照效应,即人们对于有关其自身的信息能进行快速的加工和很好的回忆。(2)焦点效应,以自我为焦点,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2管理功能(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2)解释经验。(3)决定期待。●自我的过程1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个体对自身状况所作的肯定与否定的判断。(1)他人评价;(2)自我估价,勿美化,勿自卑A·阿德勒《自卑与超越》(3)社会比较费斯廷格社会比较理论2自我增强(self-enhencement)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下行比较/选择性遗忘/有选择地接受反馈;自我防御性归因/自我设障;3自我表现(self-presentation)个体通过社会行为的显示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印象的过程。6二、自我的结构G.W.Allport的自我观1)生理(物质)自我(8个月-3岁)自我的原始形态,指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特质的意识。2)社会自我(3岁到13、14岁)宏观上指个体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微观上指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的意识。3)心理自我(13、14岁-成年)指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等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三、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自我意识的发生1物-我知觉分化:物-我感觉,1岁末自己动作和动作对象,自己和自己的动作。2人-我知觉分化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