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行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漫谈行书制作人:廖妙左文波行书与楷书几乎同时形成。反映行书形成的书迹,如泰始五年简(269)、正月廿四日残纸、小人董奔残纸、前凉李柏文书等。西晋和东晋时行书出现空前的发展以“二王”为代表。隋唐时期,汉字字体的演化已经结束,楷书此时成为日常应用字体,延续至今。由字体演变而带来的推动书法演变的力量就此消失。各种书体已经齐备,在这些字体中,楷书具有规范的意义,但日常应用最频繁的是行书,人们用于书法创作的书体也首先是行书。唐代既是楷书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行书发展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人们大多取法于王羲之,自创面目如《梦奠帖》,虽然个性鲜明,但技巧朴素,较少变化。《梦奠帖》用笔明显保留其楷书的特点,结构中部紧密,与周边某些展开的笔画成为对比;采用平直、齐整的行轴线来控制行气和章法。宋代行书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楷书”,指的是唐代楷书。唐人楷书的伟大成就摆在眼前,成为屏挡宋人视野的山峰。宋代以前,行书以隶书为基础、以转笔为基础,书写笔画的整个过程中连续地施行控制。唐代虽然楷书已经改成以提按为主干,但有抱负的人们不会仅仅盯着当代作品。从宋代开始,笔法才在技法基础、视野和观念上,彻底转变为以提按为基底。这在书法史上画出了一道界线。我们把以隶书笔法为基础的行书称为楷前行书,把以提按、留驻笔法为基础的行书称为楷后行书。两种行书的书写方式有质的区别。唐代以后,楷书几乎成为书法训练的唯一基础。苏轼说:“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这种观念深入人心。宋人所说的“李建中《土母帖》宋代行书是一种新的书写方式的起端。这种书写方式以及与此相关的观念,一直影响到今天。宋代早期,承续唐代传统的书家有李建中(945—1013)、蔡襄等。李建中《土母帖》、《同年帖》凝重、质朴,结构中隐隐透露出个性,是这一时期的佳作。虽然宋人笔法松弛,但宋代行书面目繁多、个性鲜明,“松弛”似乎成为个性凸现的前提。此外,宋代的美学观念也有很大的改变,人们创造独特个人风格的意识特别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对唐代书写技法中严谨性的反叛,与对个人风格的追求结合在一起,成为推动宋代书风发展的力量,但是这种趋势如果不加节制地发展下去,很可能造成散漫无羁、不可收拾的局面,不过米芾(1051—1108)的出现却成为一种平衡的力量。他对前人杰作的深入领会,对失传已久的技巧的提示,虽然对宋代之后的书法并无实质上的影响——只有吴琚忠实地追随于他——但是他却与苏轼、黄庭坚一起塑造了宋代书法的整体形象:既有个性的张扬,又有对书法复杂技巧的深刻把握。米芾《贺铸帖》米芾传世作品众多,其中绝大部分是行书,重要墨迹有《贺铸帖》、《葛德忱帖》、《致彦和国士帖》、《蜀素帖》等。厚度、生动与丰富性兼得,在整个书法史上能够做到的人都很少。明董其昌周敦颐通书语•元代为行书提供了一些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但在形式、技法的各个方面没有重要的变化。明代以来,即使是优秀的作品,也是在技术上有明显追求的产物,再也见不到像《祭侄稿》、《黄州寒食帖》这样与生命中的事件浑然一体的作品,技法逐渐从作品背后透出,成为浮现在作品表层的事物,日常书写与书法创作的界线越来越清晰。作品背后所隐藏的生动的心理过程,被“气息”、“格调”等代替,成为作品精神蕴涵的主要内容。但是,由于笔法已经越过了字体演化期,长期停留在以提按为基础的阶段,几乎不可能再出现线条内部运动的重大变化,笔法的发展因此而陷于停滞,人们只有在线条和结构的外部形态上下工夫,这便为个性化的表现提供了助力。创作也由此而分为两个方向:古典方向,更多回过头来,向前代杰作寻求支持;强调个性者,则尝试线和结构各种可能的变化。探索是如此激烈,程式经常被粉碎,新颖的构成不断出现,这些作品往往不够成熟,但刺激了书法史,它们带来了革新、创造的风气,也使历来强调传承的书法思想活跃了起来。元代后期一些书法家一反古典书风,在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个性。明代行书名家辈出,如陈献章、文征明、徐渭、董其昌、王铎等。外,一件作品什么地方不能苟且,什么地方必须放纵,一位书家要有准确的把握,不同书体,不同幅式,界线非常微妙。王铎作品中率意、放纵处不在少数,但那些动作准确而精到的笔触却暗示人们,率意处不是作者不能控制,而是不屑于控制,是为了气势而主动放弃的控制。使历来强调传承的书法思想活跃了起来。元代后期一些书法家一反古典书风,在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个性。明代行书名家辈出,如陈献章、文征明、徐渭、董其昌、王铎等。进入清代,由于皇帝的喜好,举国上下都临写董其昌,但仍然有少数书家坚持自己的道路。书法此后的发展使人失望。人们把经过无数次翻刻而面目全非的拓本作为范本,离向往的“古意”越来越远,作品风格靡弱,流弊一天天加深。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到北朝碑刻中去寻求前人书写的真意。“碑学”由此而兴起。原有的观念、审美趣味、书写方法彻底动摇。新的书写方法逐渐建立,影响深远。碑学的兴起,发展出一种完全不同于“二王”传统的笔法,在沈曾植(1850—1922)的作品中,这种笔法达到了极致。方笔、侧锋与折笔成为引人注目的标志,结构与此相呼应,左右侧,棱角分明。作品中似乎滚动着强硬而不协调的声音,但大多数单字外形方整而大小接近,从而赋予作品一种统一性。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与两汉、西晋相比,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总之,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实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兰亭序》结体欹侧多姿,错落有致,千变万化,曲尽其态,帖中二十个“之”字皆别具姿态,无一雷同。用笔以中锋立骨,侧笔取妍,有时藏蕴含蓄,有时锋芒毕露。尤其是章法,从头至尾,笔意顾盼,朝向偃仰,疏朗通透,形断意连,气韵生动,风神潇洒,所以明末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右军《兰亭序》章法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出,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最难能可贵的是,从《兰亭序》那“不激不厉”的风格中,蕴藏着作者圆熟的笔墨技巧、深厚的传统功力、广博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艺术情操。王献之,字子敬,汉族,东晋琅琊临沂人,书法家、诗人,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死时四十三岁。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东坡居士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嘉佑进士,累官至翰林院学士、礼部尚书等,卒谥文忠。与其父苏洵、兄苏辙并称“三苏”。苏轼学识渊博,精于策略诗赋,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为“宋四家”之首,擅长行、楷书,初学二王,又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多有天真烂漫之趣,自谓“绵裹铁”。存世行书有《赤壁赋》、《黄州寒食帖》、《归去来兮辞》等。苏轼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后世推崇的文人典型,他一方面聪颖敏异、多才多艺,与绘画上首创文人画风格,在作诗上乃是唐宋诗泾渭分明的标志,在写词上则将原先只能浅斟低唱的词转换为关西大汉的慷慨浩歌,在书法上也是“尚意”书法的倡导者,堪称百科全书式的天才人物。另一方面他在思想上,既有富于进取的儒家精神,亦有处忧旷达的禅、道思想,这使他虽仕途坎坷,“一生凡九迁”,中年又逢“乌台诗案”的诬陷打击,但都能随遇而安,处之泰然。苏轼在仕宦沉浮中,把书法作为心灵的寄托、有所“寓意”的重要的工具,所论书也颇精辟独到。如在古人以人喻书的基础上,第一次把生命的全部要素比拟在书中,视书法为一个具有神、气、骨、肉、血统一的生命有机整体,强调了艺术的生命力。这里的“神”是其他几个方面的综合效果,而“气”是笔画流动中的力感,“骨”则是笔画中隐含打的劲直之力,“肉”是指笔画间的笔墨相融之状,“血”则是笔画整体透露出的色彩,也即是书法中的情采。宋以“尚意”书风相标榜,在苏轼看来,“意”是一种精神内涵,是书家品格、学识、修养、气质、情感等方面的综合体现,而书法作为创作主体对象的化的产物,自然就应体现出上述诸个方面。这种观点涉及到前人“书为心画”、“字如其人”的说法,传统上也常把字同人的品格,修养甚至政治、道德等方面联系在一起,但我们发现其中既有相符者,也存在大量的例外故苏轼在他的文中常作如下解释:“观其书,有以得其为人,则君子小人必见于书,是殆不然。以貌取人,且犹不可,而况书乎;然人之字画工拙之外,盖皆有趣,亦有以见其为人邪正。”诚然,以书法的笔墨形式来承载善恶、道德、政治等内容,确实勉为其难,但其中微妙的笔墨变化,也即所谓的“趣”也确实能够展示一个人的精神气质、文化修养。可见,若将这种“君子小人”之论缩至在一定范围,确能解释书法艺术的某种规律。放映结束!感谢观赏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