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件)精神而设置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本课程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重点,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理论总结,反映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理论成果各自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在于使同学们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些重大理论成果,有一个比较完整、准确和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帮助大家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完整把握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知识,并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理论成果,作为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统一整体来把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同学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的能力,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学习方法学习“概论”课程,最基本的方法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以致用。首先,要掌握理论。要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除了认真听课外,还应认真阅读党的文献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有关著作。其次,要联系实际。这个实际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历史和现实的实际(客观实际)。二是自已的思想实际(主观实际)。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选择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第三节邓小平理论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五节科学发展观1920年11月,毛泽东在给新民学会会员罗章龙的信中强调,要改造中国,固然需要有大批刻苦励志的“人”,尤其要有一种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这个“主义”,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什么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哪些重大的理论成果?本章将对此做出专门的介绍与分析。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及其历史发展1.马克思生平简介(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千年伟人: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是二十世纪影响世界最深的人。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类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马克思位居榜首。1999年,在英国路透社“千年伟人”评选中,马克思仅以一票之差名列第二。2005年,在英国广播公司“千年最伟大的哲学家”评选中,马克思位居榜首。2005年,在德国“千年最伟大的人物”评选中,马克思位居榜首。这些评选不是由社会主义国家传媒,而是由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传媒举办的;这些评选都是发生在苏东剧变之后,许多人认为社会主义已经失败了的时候;这些评选都是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而马克思的学说都是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学说;这些评选都是发生在许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的时候。随着华尔街金融危机的蔓延,自由资本主义受到广泛的社会质疑,在德国,马克思的《资本论》成为当年圣诞节的最佳礼品,销量急剧增长。多家媒体报道,《资本论》在欧洲重新畅销,各大书已告售罄。就连德国当时的财政部长也正在阅读《资本论》。这位在金融危机中焦头烂额,寝食不安的财长,成了马克思的“粉丝”。2008年美国的经融危机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历史和现实都说明了:从“千年伟人”的评选,到近年来,持续不断的遍布全欧洲的“马克思热”——“图书出版热”、“网上传播热”、“思想研究热”、故居及其在欧洲各地的塑像前的“瞻仰热”、“参观热”,再到金融危机冲击下的欧洲“资本热”,这一系列现象并不是孤立、偶然的事件。它彰显的是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反映的是当今时代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家庭马克思与燕妮、恩格斯多重角色的马克思浪漫诗人哲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父亲他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却债务缠身,大半生穷困潦倒;他出生于中产阶级上层,却热情捍卫工人的权益;他一身清苦,颠沛流离。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活着的时候受到各国政府——无论是专制政府还是共和政府的驱逐。他忍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贫困、疾病、丧子、亡妻、嫉恨、诽谤的折磨。尽管如此,马克思一生义无反顾地追求真理。英国《焦点》月刊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唯物史观)“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从狭义来说,指由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和学说组成的科学体系;从广义来说,是指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以中国化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构成的科学体系。2.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和学说的科学体系,还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部分构成。●科学地阐明了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见后图);指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2.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宣言》“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及其历史发展(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及其发展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乾隆五十八年(1793)“天朝统驭万国”“天朝抚有四海”“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清乾隆接见英马戛尔尼使团(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乾隆二十年(1755年),俄国建立莫斯科大学;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美国科学院在波士顿成立;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哥伦比亚大学成立。而在清朝,乾隆六十年(1795年)会试,各省上报80岁以上参加会试者116人,实际参加会试并三场完竣者92人,俱加赏赐。(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1、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2、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3、1883年中法战争4、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5、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6、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出路,先进的中国人历尽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毛泽东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当时由两条渠道传入中国:一条是由陈独秀、李大钊、李汉俊、李达、陈望道、董必武、彭湃、施存统等中国留日学生从日本传入;另一条是由蔡和森、李富春、向警予、周恩来、赵世炎、陈延年、聂荣臻、邓小平等中国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从法国传入的。其中,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在我们中国的最早的信仰者和传播者,毛泽东在他的指导下步入马克思主义。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张太雷李达蔡和森(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李大钊陈独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我们研究马克思的学说,不能仅仅研究其学说,还须将其学说实际去活动,干社会的革命应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国情的工作,断不可一日或缓。早期共产党人的思考1930年,毛泽东在他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中,围绕着反对党内教条主义的问题,作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论断。——《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115页。但在党的幼年时期,对于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统一的认识。党的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而就全党来讲,则是在延安整风以后。毛泽东指出:“如果有人说,有哪一位同志,比如说中央的任何同志,比如说我自己,对于中国革命的规律,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完全认识了,那是吹牛,你们切记不要信,没有那回事。”毛泽东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六届六中全会部分代表。刘少奇在1945年5月党的七大上,第一次明确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随着历史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在1945年5月党的七大上,刘少奇在代表党中央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明确使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报告指出:“要使马克思主义系统地中国化,要使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为中国形式,……乃是一件特殊的、困难的事业。”﹙三﹚我们党为什么要提出并致力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1.源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左”倾路线给革命造成重大损失:●一九二七年十一月至一九二八年四月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倾盲动主义错误(用命令主义的方法实施全国总暴动和城市中心论,企图靠少数人在全国组织毫无胜利希望的地方起义)●一九三O年六月至九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组织城市暴动和红军进攻大城市的冒险计划)●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前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统治达4年之久,给党和革命事业造成了重大损失,使党在白区的组织几乎丧失100%,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损失90%。)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批判了李德等的军事教条主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在中共中央的统治,反复强调:应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来领导中国红军战争,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使党领导的革命战争转危为安,转败为胜。我们党为什么提出并致力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从一八四零年的鸦片战争到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的前夜,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改良主义也不能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加以中国化,才能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创建工农红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和革命政府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连续击退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与中国实际在国民党统治区发展党和其他革命组织展开群众革命斗争这一切都是由于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我们党为什么提出并致力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3、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理论要发展需在实践中与时俱进)结合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发展是:—创建了党指挥枪、民主集中制、工农联盟、统一战线、农村包围城市等马克思主义新型革命理论。—创新了社会主义本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国两制等新型社建理论。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