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语感研究与语感教学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谭晓云关于语感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叶圣陶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吕叔湘新课标的表述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一教学设计说明:多媒体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途径案例二教学设计说明:学生的语感培养必须置于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中案例三教学设计说明:多读是培养语感最好的方式语感教学的误区误区一:用多媒体教学代替文本教学误区二:把追求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误为语感教学所必需的情境创设误区三:语感教学的方法单一,忽视效率和科学训练什么是语感?定义一(语言学的角度):语感是对语言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知、迅速领悟和把握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里,从形式到内容,包括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在内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定义二(心理学的角度):语感是主体对作为客体的语言所产生的敏锐的直接感受和对语言形式、语言意义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心理能力。定义三(思维科学的角度):语感思维具有自己的特殊品性,它既打上了直接思维的悟性印记,又飘忽着经验思维的模糊背影,是支撑主体谙熟的语言经验基础上的高度灵机活跃的语言直觉思维。什么是语感?定义四(美学的角度):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审美感知力和感悟力。定义五(哲学的角度):主观的语感源于客体的语言,是客观的言语对象对人的语言器官雕琢的结果,是人的言语器官长期感受言语对象不断积淀的结晶,是言语这一对象在人身上对象化的实现。定义六(教学论的角度):语感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文字的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什么是语感?我们的观点:语感既是一种知识又是一种能力。作为知识,语感是一种内隐知识、默会知识。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作为一种能力,语感是一种内在的语言能力,具有无意识直觉、整体认知、偶然获得等特性。语感进入课堂,可能面临的难题1、语感不能言说,说出来就不是语感。2、无法言说意味着无法概念化、规则化和体系化,因此,语感教学难以评价。3、语感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素质要求过高。4、语感教学受制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语感教学的策略?1、转变角色的策略2、优化环境的策略3、点拨引导的策略4、强化体验的策略5、积累重复的策略语感教学有哪些模式?⑴洪镇涛先生的语感学习三步模式第一步: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品味语言;第二步:领悟语感——实践语言;第三步:习得语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⑵四段式小学语文语感教学模式一、读通课文——整体感知二、读懂课文——领悟欣赏三、读熟课文——积累内化四、读好课文——创新运用⑶韩雪屏先生的语感训练模式一、初读1、捕捉初感2、画出感点二、品读3、增删移换4、品味悟理三、美读5、标示符号6、诵读传送四、写读7、续写札记8、默写仿写实例操作①我所离开的是一个非常贫困的村落。②贫困到哪家晚饭时孩子不小心打破一个粗瓷碗就会引来父母疯狂的追打,而左邻右舍都觉得这种追打理所当然。③这儿没有正儿八经坐在桌边吃饭的习惯,至多在门口泥地上搁一张歪斜的小木几,家人在那里盛了饭就拨一点菜,托着碗东蹲西站、晃晃悠悠地往嘴里扒,因此,孩子打破碗的机会就很多。④粗黑的手掌在孩子身上疾风暴雨般地l抡过,便小心翼翼地捡起碎碗片拼合着,几天后挑着担子的补碗师父来了,花费很长的时间把破碗补好。实例操作⑤补过和没补过的粗瓷碗里很少能够盛出一碗白米饭,尽管此地盛产稻米。⑥偶尔哪家吃白米饭了,饭镬里通常还蒸着一碗霉干菜,于是双重香味在还没有揭开镬盖时已飘洒全村,而这双重香味直到今天我还认为是一种经典搭配。⑦雪白晶莹的米饭顶戴着一撮乌黑发亮的霉干菜,色彩的组合也是既沉着又强烈。讨论1、请选择以上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为这段文字设计教学。2、评价教学设计。课外阅读书目1、洪镇涛,《洪镇涛语感培养教程》开明出版社,2003年1月。2、刘大为,《作为语言无意识的语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月。3、王尚文,《语感是言语形式感》,《云梦学刊》2000年1月。4、王荣生,《语感、语识与语文实践活动》,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6年10月。5、谭晓云,《提问对语感教学的意义》,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6年10月,6、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