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城市化文献综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英国城市化文献综述目录英国主要城市及功能分区英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英国城市化的主导因素英国近代城市化的主要特点英国城市化与农业的关系英国城市化模式分析英国城市化经验和教训英国主要城市英国主要城市按城市的主要功能和特征,英国城市大体上可以分为制造业和矿业城市、港口,铁路和运河城市、内陆矿泉和海滨旅游休养城市以及综合性城市等六类。–制造业和矿业城市:这类城市中,最有代表性的人口有10万以上的大城市曼彻斯特、伯明翰、格拉斯哥、利兹、布拉德福德和设菲尔德。–港口城市:这是英国城市发展速度较快的另一类城市。它们是随着工矿业的蓬勃发展,货物周转量的扩大,进出口贸易的急剧增长,由原来的一些渔村和小港兴起来的。1850年,英格兰六大港口城市依次是伦敦、利物浦、纽卡斯尔、赫尔、南安普顿和布里斯托尔。–铁路和运河城市:铁路的修筑和运河的开凿,需要在其终点和枢纽地段建立码头、仓库、船用设备和铁路机械的利造厂和修配厂及其他服务设施,由此兴起了一批运河和铁路城市。铁路枢纽克鲁、斯温登以及艾什福德和达林顿也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内陆矿泉和海滨休养城市:19世纪,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其他中等阶层人数增多,开始更多地追求享乐。由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内陆矿泉城市和海滨风景区便成了他们消闲度假和进行社会交往的好去处。例如,巴思、利明顿、切尔滕纳姆、坦布里奇、韦尔斯等主要矿泉城市。–郡城和地方城市:历史比较悠久的郡城和地方集镇发展相对缓慢。郡城是各郡的首府,是郡的行政、司法和宗教活动中心。郡城诺里奇、约克和埃克塞特在17世纪初曾位居全国六大城市之列。此外,林肯、伍斯特、兰开斯特、格洛斯特、莱斯特、赫里福德等郡城也比较重要。–综合性城市:这类城市最有代表性的是首都伦敦,它作为英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全国最大的港口、对外贸易集散地,一直是英国最大的城市。一、英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发展阶段主导力量主要特点和内容中古时期城市化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农业农业推力是中古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主要动力;中古英国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历时久、水平低;中古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相对集中的流动模式;工业革命后英国农村劳动力地域流动趋于均衡化、网络化工业革命时期城市化公元1775年-二战工业化、商业化第二次城市化二战结束-至今英国政府英国政府启动了国家投资的“新城(newtowns)开发运动”,标志着该国城市化进程进入新的阶段;1997年布莱尔工党政府上台后,提出这是第二次现代化和城市化;英国政府还推动各个城市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重新进行城市规划和旧城改造。郊区化、逆城市化;2000年英国出台了《农村白皮书》,提出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愿景;2004年英国又出台《农村战略》一、英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二、英国城市化的主导因素(一)农业革命–英国的农业革命的特点:实现了农业商品化;完成了圈地运动。–英国农牧业生产很早就卷入了国内外市场,到16世纪中期,大部分庄园土地已被出租合并到地主手中,转向了面向市场的生产。这就使农业生产较早地越过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圈地运动:第一,摧毁了农村,小生产的传统,先改为大规模的畜牧业,后改为大规模的农业。创造条件使大量资本投入农业生产,使土地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并为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可能;第二,圈地运动使部分土地贵族变成了资产阶级,使农民成为第一代工人农民阶层分化,自耕农消失,大多数流入城市成为工人,或是移居国外。–两者联系:正是由于圈地运动成为大规模的社会经济行动,才有可能将粮食、牧草种植和养羊全部投入商品化生产。–评价:第一,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一个由农业社会转化为工业社会结构的过程;第二,认为西方国家的发展破坏了和改造了农业社会原有的功能结构,使其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源和动力;第三,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压榨和剥夺农业部门,不是通过市场,而是通过政治干预去压榨农村,这是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工业化不能以对农业的破坏和剥夺来实现,而是要以农业的发展作为工业化的基础条件。二、英国城市化的主导因素(二)商业革命–16世纪是西方经济的重大转变时期,资本主义取得了新的动力,封建制度趋没落,商业资本骤然得到机遇,由于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商人活动的范围顿然扩大,从原来的地中海周围扩展到大西洋以至东、西半球各地,–变化过程:1.远洋航船的建造以及枪炮的配备和航海业的发展,开辟了一阔的商业与殖民地范围;2.贸易范围扩大,贸易额增加;3.海外贸易发展,政府采取重商主义政策;4.全国性市场形成,民族国家兴起,行会被取消;5.货币经济占了支配地位;6.近代信用经济建立,其中包括价格革命。–英国商业革命的后果是形成了商业资本家,即主要从事贩运商贸、奴隶贩卖、海上掠夺、海外开矿等。16-18世纪,英国实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随着殖民地的扩大,英国对外贸易在18世纪增加了6倍,伦敦成了世界贸易中心。国际市场建立了经济联系,正是这种贸易的往来,带来了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迁移和流动,这成为英国城市化重要因素之一。二、英国城市化的主导因素(三)英国的工业革命–英国的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末基本完成。经历了70--80年的时间,30年代末基本完成,经历了70-80年的时间。–工业革命的影响包括:产业机构发生重大变化,就业人口分布发生相应变化,30年代末基本完成。经历了70--80年的时间。工业革命对城市化的巨大影响可概括以下个方面。–首先,工业革命使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就业人口分布发生相应的变化。农业、林业和渔业所占用的劳动力,由原先占总劳动力的40%以上,到1801年降为35.9%,1851年为21.7%,1901年降为8.7%。–其次,工业革命使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大为增强。城市集中了市场、金融机构、公用设施和文化教育机构,便于获取原料和劳动力,能就地销售产品,商业信息灵通,相关企业邻近,有利于实现生产的协作和专业化–最后,英国工业革命对城市化的影响还在于,发生了交通运输业革命,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的趋势。1825年,英国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到19世纪中叶,基本形成铁路运输网。三、英国城市化与农业的关系影响近代早期城市化步伐或迅速或迟缓的最基本原因在于农业生产率的发展程度,城市化进程得以发展的最简单前提是全国总人口中有越来越多的人脱离农业生产,但这同时也就要求城市人口的食品供给和工业原料要有越来越充足的保证。–1.农业生产率水平直接制约着食品和原料供应规模。如果农业水平低下,农产品只能维待农业生产者自身的生活需要,或仅有数量有限的剩余,那么在相对封闭的国际环境中,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化运动就成了无源之水。–2.农业生产率水平直接制约着农村人口的工业品消费规模。近代西欧城市化是与工业化密切相联的,大多数城市不只是行政或文化中心,更重要的却是工业品生产中心.如果农业生产萎缩,农业劳动者对工业产品的购买力和消费需求就会受到严重制约,在国际贸易尚未充分发展的当时,城市工业产品便会失去重要的国内市场。四、英国城市化模式分析特点:社会力量与市场力量在城市发展中的抗争,刺激政府力量干预和作为。(一)社会力量:–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创造出城乡优势兼而有之的理想城市。1800年,欧文开始着手在苏格兰的新拉纳克进行“新和谐村”的试验,使这个多年来犯罪率居高不下的地方,变成了一个完善的模范社区–埃德温.查德威克:城市化中的英国社会改革事业,被公认为是完善济贫法、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公共卫生、城市服务、学校建设、贫困儿童教育等项计划的倡导者。1848-1854年他领导了公共卫生的改革运动,力促《公共卫生法》得以通过。–埃比尼泽.霍华德:他于1898年出版的《明天——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一书,提出了“花园城市”的理论。1899年6月,又成立了“花园城市协会”。花园城市运动引发了英国城市规划运动的兴起。四、英国城市化模式分析(二)政府力量:1.政府利用法律手段调节城市化。–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颁布了一系列法规,1831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自1601年起实行的《济贫法》的修正案,建立了为贫困无助者提供居住和工作的济贫制度。但济贫院的恶劣状况成为无家可归者的可怕归宿。–1818年和1875年两次通过《公共卫生法》才开始付诸实施。1866年通过了《环境卫生法》。–1909年,英国通过了第一部涉及城市规划的法律(HousingTownPlanningete.ACt,1909)标志着城市规划作为一项政府职能的开端。–1917年,英国颁布了《城乡规划法》,在同一时期颁布的专项法包括1915年的《工业分布法》,1916年的《新城法》,1919年的《国家公园和乡村通道法》,1952年的《城镇发展法》,据统计,自1909年以来,英国先后颁布了10余部关于城市的法规条例。四、英国城市化模式分析2.政府利用福利国家制度解决城市化产生的社会弊端。–福利国家是指通过国家立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福利国家的社会保障是中央政府和地方当局共同承担重要职责,通过总的纲领和服务措施解决公民苦恼的所有各类社会问题。–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要有以下儿个方面:向居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提供医疗服务;提供符合体面生活的住房;提供教育服务;即向公民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社会保障。五、英国城市化经验和教训(一)英国城市化的负面冲击–住房短缺,贫民窟比比皆是,住房开发过度密集;–空气及水源污染严重,公共卫生设施奇缺,环境恶劣;–工人的处境艰难;–道德沦丧,犯罪率高,童工几乎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城市建设规划滞后,景观丑陋,发展盲目无序;(英国城市病及其整治探析)五、英国城市化经验和教训(二)英国城市化的成功经验和启示–1.英国城市化是由一组因素所推动,但工业革命起着主导性作用。城市化的产生和形成需要农业革命、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等因素互为作用,当这些因素交织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会开始城市化。–2.英国城市化是一个“激进式推进”的过程。从有关数据看,英国城市化的发展的确是一个突发的、激进的过程。自工业革命以来,人口流动迁移和新城市拔地而起成为城市化的突出的表象特征,如果没有这种城市空间和地域的急剧变化,就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3.英国早期城市化以“自由放任”为基本特征,带来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对英国城市化的评价有两种观点。负面评价认为:英国早期城市化使社会矛盾和不同利益集团的冲突骤然加剧起来,这主要表现为:城市与乡村的对立,资本家和工人的对立,资本的私人占有形式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冲突对立等。正是这诸多矛盾的冲突和激化使英国在20世纪中期结束了早期自由式城市化模式,而创造了一种用城市规划来合理布局城市的新方式。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