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分享合作帮助•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亲社会行为的形成是以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体验的发展为前提的。•移情是幼儿道德认识发展的主要方面,由此产生的同情心是幼儿道德情感发展的具体体现。•移情指从他人角度来考虑问题。•移情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前提,也是产生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动机。•移情的作用:•一、可以使幼儿摆脱自我中心,产生利他思想,从而导致亲社会行为;•二、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产生同情心和羞愧感,幼儿从自身愿望出发,产生降低他人痛苦的动机,增加亲社会行为,降低攻击性行为。•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形成是在从别人的角度考虑(移情)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反应(同情),进而产生安慰、援助等行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最早出现:幼儿出生后第一年内。如:对他人的困境表示或作出哭泣反应•一岁半左右,亲社会行为已经比较常见(玩具、零食等)•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是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主要方面。•1、幼儿的均分观念占主导地位。4-5岁时,分享观念增强,从不会均分到会均分;5-6岁时,分享水平提高,表现为慷慨行为的增多。•2、幼儿的分享水平受分享物品数量的影响。(利他观念不稳定)•3、当物品在人手一份之外有多余时,幼儿倾向于将多余的那份分享给需要的幼儿,非需要的幼儿则不被重视。•4、当分享对象不同时,幼儿的分享反应也不同。•5、幼儿更注重于食物,对待这些东西,幼儿的均分反应高,而慷慨反应少,而对于玩具,幼儿慷慨反应稍多。•亲社会行为的个别差异•【观察记录】有人观察3~7岁儿童对同伴困境的反应,记录一个儿童大哭引起的他附近儿童的反应。结果发现:•毫无反应的儿童极少,只占7%;•目睹事件的儿童有一半呈现面部表情;•有17%的儿童直接去安慰大哭者;•10%的儿童去寻找成人帮助•5%的儿童去威胁肇事者•也有12%的儿童回避,•2%的儿童表现了明显的非同情性反应•研究表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存在个别差异。•这说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需要适当的引导和教育。•拓展:儿童道德发展:•(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阐述儿童道德认知随年龄发展,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理论。•道德的实质•皮亚杰认为包括两方面内容:•一、对社会规则的理解和认识;•二、对人类关系中平等、互惠的关心,这是公道的基础。•(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追随者,但对他的理论做了进一步的修改和扩充。•致力于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的研究,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方法:道德两难故事欧洲有一位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危在旦夕。医生告诉她的丈夫海因茨,只有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药可以救他的妻子。但该药价钱十分昂贵,要卖到成本价的十倍。海因茨四处求人,尽全力也只借到了购药所需钱数的一半。万般无奈之下,海因茨只得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儿卖给他,或允许他赊账。但药剂师坚决不答应他的请求,并说他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为了挽救妻子的生命,在夜间闯入药店偷了药,治好了妻子的病。但海因茨因此被警察抓了起来。•问题:海因茨该不该偷药?为什么该?为什么不该?海因茨犯了法,从道义上看,这种行为好不好?为什么?•依据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柯尔伯格把道德发展的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一、前习俗水平(0-9岁)•阶段1.惩罚和服从的定向(行为的后果作为是非标准)•阶段2.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以个人需求的满足与否决定事情的好坏)•二、习俗水平(9-15岁)•阶段3.好孩子定向(取悦于别人就是好的)•阶段4.维护权威的定向(维护现有的法律和社会秩序,尽职尽责就是好的)•三、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原则水平)•阶段5.社会契约的定向(社会价值和个人权利作为是非标准)•阶段6.良心和原则的定向(是非是一种个人依照普遍原则所确立的哲学)•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处在这一阶段的儿童对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可能会作出这样两种不同的反应:赞成者认为,他可以偷药,因为他先提出请求,又不偷大的东西,不该受罚;反对者则会说,偷药会受到惩罚。•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如他们对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可能会有这样的说法:赞成者会说,他的妻子需要这种药,他需要同他的妻子共同生活;反对者则会说,他的妻子在他出狱前可能会死,因而对他没有好处。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和许多犯罪的青少年在道德认识上都处于前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处在该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并总是尽量按这种要求去思考。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这一阶段的儿童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赞成者会说,他做的是好丈夫应做的事;反对者则说,他这样做会给家庭带来苦恼和丧失名誉。•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认为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因此,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该阶段的儿童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赞成者会说,不这么做,他要为妻子的死负责;反对者会说,他要救妻子的命是应该的,但偷东西犯法。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认识处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处于这一水平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时,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对于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赞成者认为,法律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反对者认为,不论情况多么危险,总不能采用偷的手段。•第六阶段: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在根据自己选择的原则进行某些活动时,认为只要动机是好的,行为就是正确的。在这个阶段上,他们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对于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赞成者认为,尊重生命、保存生命的原则高于一切;反对者认为,别人说不定也像他妻子一样急需这药,要考虑所有人生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