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内外区域发展战略及其借鉴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三、国内外区域发展战略及其借鉴当前,四川处在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对外而言,当今世界正走向多极化格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两大主题,国际竞争的主要手段已转为经济技术实力的较量,这为四川省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国家把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已采取并将继续采取一些必要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这对四川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对内来说,四川经济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制约因素和困难,其所面临的是多重任务和功能重叠,多重矛盾交织的现实:既要发展经济,包括灾后重建,又要关注环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开发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四川的结构和优势是资源加工和能源产业,这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经济存在矛盾;四川地处长江上游,承担着建设生态屏障的重任,这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存在矛盾;四川各族人民加快发展的迫切愿望和加快发展的市场机遇,受到我国现阶段整体经济面临的问题尤其是环境容量限制的约束;重装基地和重型结构与四川地处内陆区位的矛盾,四川区域之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之间出现的新问题。(一)国内区域发展战略及其借鉴1、上海:“两个中心”战略(1)区域特点上海位于大陆海岸线中部的长江口,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外贸港口和商业城市,全市面积7037.50平方公里,共辖18个市辖区、1个县。2008年,上海全市常住人口为1888.46万人,户籍人口约1391万人。上海“十一五”规划主要预期指标:到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为9%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左右,口岸进出口总额为5500亿美元以上,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为2400万标准箱以上,机场旅客吞吐量为8000万人(次)以上等。(2)战略内容到2020年,中国将拥有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当的国际金融中心、也将拥有具备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国家把“两个中心”的历史性战略任务交给了上海。2009年3月25日国务院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再次确认了上海在国家中长期发展中的重要使命。自中共十四大报告提出“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新飞跃”至今已历时17年。此后,上海一直把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1995年被国务院加入)作为上海的历史使命。2009年4月国务院新闻办就《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有关情况在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除了金融和航运这“两个中心”外,《意见》还表达了对上海制造业的关注,提出上海要以现有制造能力为基础,以调整、优化和提高为方向,以研发、创新和增值为重点,不断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附加值。《意见》同时给出了具体产业发展重点:今后上海将着力提升汽车、装备、船舶、电子信息等优势制造业的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制造业和战略产业;同时优化发展精品钢材、石油化工等基础制造业。地方政府选择区域发展战略时,既要关心在国家战略部署中的相对比较优势,也要充分考虑是否存在发展其他产业和从事其他建设的市场竞争能力。上海的“两个中心”战略体现了国家意志,同时也透露上海转型“势在必行”:上海经济整体发展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在国内很多城市的经济结构布局还是“二三一”(指三大产业的发展顺序)之时,上海已经实现了“三二一”,而这样的经济转型是未来中国很多城市都需要经历的。因此,“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是真正目的,“两个中心”建设只是实现转型的方式。四川要积极融入长江流域联动发展格局,主动承接长三角地区辐射带动,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加强与上海的合作交流。比如作为农业大省的四川,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上海正在建立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四川应该进一步加强与上海的联系,构建产销对接和农业合作新机制,为四川建设现代农业服务搭上“快车道”。2、天津:“滨海新区”战略(1)区域特点天津简称津,意为天子渡过的地方,别名津沽、津门等。天津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东临渤海,北依燕山。天津距北京120公里,是拱卫京畿的要地和门户。对内腹地辽阔,辐射华北、东北、西北13个省市自治区,对外面向东北亚,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天津海陆空交通便捷,铁路、公路四通八达。天津建城设卫之前,天津港是京杭大运河的一个内河港口。1860年,被辟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长期以来,天津港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保持贸易往来,是连接亚欧大陆桥距离最近的东部起点。天津港2008年货物吞吐量突破3.5亿吨。天津铁路枢纽位于京哈线与津沪线、津蓟线交汇处,衔接北京、山海关、济南、蓟县、霸州五个方向,是沟通关内外的咽喉,承担着关内外车流中转和天津港集疏运输的任务,是一个客货混合、路港联运的大型枢纽。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高速铁路于2008奥运会前建成通车,运行速度达350KM。自北京乘坐京津城际列车,抵达天津仅需28分钟,抵达滨海新区仅需50分钟。天津市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54.38亿元,比上年增加1303.98亿元,增量首次超过10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6.5%,增幅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2)战略内容天津滨海新区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包括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个行政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港区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2008年常住人口202万人。新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科技人才密集,产业基础雄厚,交通通讯便捷,具有集国际化港口、高度开放的功能区和大片可供开发土地于一体的综合优势。1994年初,天津市委、市政府提出用10年左右时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经过全市上下的艰苦努力,10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已经提前实现——1994-2005年,新区生产总值由112.4亿元增加到1623.3亿元,增长13.4倍,年均递增20.6%。财政收入由23.6亿元增加到317亿元,增长12.4倍,年均递增24.2%。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57亿元。外贸出口由5亿美元增加到184.7亿美元,增长35.9倍,年均递增35.1%。累计批准三资企业6480多家,实际利用外资157.8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有70多家在新区投资。2008年3月17日,《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这个被相关政府高层称为“最具含金量的政策”包括金融改革试验、土地管理体制、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农村体制改革、循环经济试验等10个方面重点改革试验内容。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滨海新区实现生产总值3102.24亿元,比上年增长23.1%,1993年以来年均增幅超过20%。2008年,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7%。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是: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滨海新区实施了“一核双港、九区支撑、龙头带动”的发展策略——“一核”指滨海新区商务商业核心区,由于家堡金融商务区、响螺湾商务区、开发区商务及生活区、解放路和天碱商业区、蓝鲸岛生态区等组成。“双港”指天津港的北港区和南港区。“九区支撑”指通过滨海新区九个功能区的产业布局调整、空间整合,打造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轻工纺织、国防科技等8大支柱产业,形成产业特色突出、要素高度集聚的功能区,成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发展载体,支撑新区发展,发挥对区域的产业引导、技术扩散、功能辐射作用。“龙头带动”指通过加快“一核双港九区”的开发建设,凸显天津滨海新区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龙头带动作用,在加快天津发展,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振兴,推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自2009年7月起,滨海新区全面打响总投资1.5万亿元的“十大战役”。“十大战役”将以功能区开发建设为载体,同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与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重点领域改革力度、科技创新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显著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十大战役”的建设,除了将加快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外,还将重点加快发展现代金融、航运、旅游会展、文化创意、商贸物流、服务外包等高端服务业,以期形成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良性互动的现代产业体系。3、江苏:新经济时代统筹区域发展战略(1)区域特点江苏省地处沿海中部和长江、淮河下游,东临黄海,北接山东、西连安徽,东南与上海、浙江接壤,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省会城市是南京。全省常住人口约7600万人,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之一。该省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一直处于前列,2008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近4万元。(2)战略内容对江苏经济地带的划分,有“两分法”和“三分法”之说。“两分法”主要是以长江为界,划分苏南、苏北地区;“三分法”把长江以北地区又划分为苏中和苏北(淮海)地区。江苏省政府在制定“十五”计划时,对苏南、苏中、苏北作出了范围界定。苏南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苏中包括扬州、泰州、南通,苏北包括徐州、盐城、连云港、淮安、宿迁。对经济区的划分,主要是:苏锡常经济区、宁镇扬经济区、通盐经济区、徐连经济区、两淮经济区。1980年代以来,江苏省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三个实施和发展阶段:转轨时期非均衡发展战略阶段(1979-1993年)、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共同发展战略阶段(1994——2000年)和新经济时代统筹区域发展战略阶段(2003年至今)。江苏区域差异显著,区域共同发展必然成为政府关注和理论界研究重点。在政府部门决策上,1984年江苏省政府制定“积极发展苏南、加快发展苏北”战略决策,但“积极发展苏南”是大局,“加快发展苏北”没有得到较好的贯彻。1994年省九次党代会确立了“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在“九五”时期,实施“星火科技计划”和“淮北致富工程”,苏北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江苏南北差距问题没有得到改善。2001年在淮安召开“三大区域发展座谈会”,提出了“提升苏南发展水平、促进苏中快速崛起、发挥苏北后发优势”的分类指导方针,制定系列政策措施,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苏北地区发展的意见》等政策。2001年提出促进苏北大发展,2003年提出加快沿江开发,2004年提出东陇海产业带建设,作为三大战略举措,在更高层次上推动区域共同发展。江苏与四川——“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东西长相望,共饮一江水”——利用长江黄金水道,两省可共同发展现代物流,共同开发资源和两地市场。4、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1)区域特点福建简称闽。《山海经·海内南经》说:“闽在海中”,这说明福建在远古时代,还是属于海浸之区。福建地处祖国东南部、东海之滨,是中国距东南亚、西亚、东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隔海相望,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横贯武夷山脉与江西省交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0863.11亿元,比2007年增长13%;全省财政总收入1516.33亿元,比上年增加233.48亿元,增长18.2%。福建在历史上是“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伊斯兰教等重要文化发源地和商贸集散地,福州、厦门曾被辟为全国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泉州曾是古代世界第一大港口,闽江口的马尾港是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先驱。福建是中国著名侨乡,与台湾源远流长,关系最为密切,台湾同胞中80%祖籍福建。截至2009年4月,福建省共吸引台资9796项,合同利用台资金额205亿美元,实际到资147亿美元,是大陆利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