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社会5.1总论5.1.1阶级与身份差阶级与身份差小二战结束前的华族、财阀已经不存在现在社会地位高的:大企业经营者、高级官吏、一流大学教授、医生、律师、国会议员。大多数出身贫微。地位与出身几乎无关,与学历、实力有关。大家都努力,活力所在。大富豪、穷人都少,大部分是中产阶级,90%的人认为自己是“中流”。重视社会公平日本重视社会公平,防止产生两极分化,而这并不是在发达之后才实现的。据有关机构调查,日本居民认为自己的生活状况与别人比较处于中档的比例,1958年为72%、1979年为91%、1989年为87%。多数日本人认为,自己处在一个同质社会。还有数据显示,与美、德、法等国家比较,日本的犯罪率是最低的。一亿总中流半个世纪以来,日本经济积累了巨大的增量,这种增量是由于长期以来在日本执政的是自民党,自民党政府的社会分配机制是均富性的,所以日本国民到今天都非常富裕。近10年来,特别是在小泉内阁时期,由于在经济上实行某种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导致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但总体来看,日本仍然是一个藏富于民的国家,它在战后初期有个词叫“一亿总中流”,就是一亿国民绝大多数都觉得自己是中产阶级,这也是日本国民的一种实感。日本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首先,日本的中产阶级占大多数,有一批超越家族的伟大商业机构,这是一个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如何打造一批超越家族的伟大商业机构,并通过这些商业机构给中国打造一批伟大的中产阶级,这方面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其次在社会的组织形式方面,与美国“高速公路加汽车”的生活方式相比,日本的“新日铁”使得许多中小企业和家庭不需要汽车。这是非常低碳、非常环保的生活方式。再有“天人合一”应该推广到全世界。在西方,人的位置太高,无论从基督教到古希腊文明都提出人高于一切,这给我们环境保护带来一系列挑战。而日本在“天人合一”这方面有一个非常好的表现。这么小的范围、这么少的资源,天人合一方面很值得全球学习。“多难兴邦”日本有没有因为此次地震,实现经济振兴的可能性?是有可能的,这次地震确实对日本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对它的国土造成了地质意义的永久性的改变,但在经济上,因为受震的主要是东北地区,它的经济份额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包括北关东在内加起来就占GDP的8%,跟阪神大地震是完全不一样的。阪神工业区是仅次于东京横滨的第二大工业区,一个神户就占了GDP的4%,所以实际上16年前的地震对日本在经济上的打击更为沉重。【看谁厉害】一位台湾的议员到日本找一位高官交流。。。。到了日本高官家,发现他家盖得很豪华,就问那日本高官是怎么办到的,日本高官走到窗前,指着一座桥:看到那座桥了吗?我只用了那座桥10%经费就办到了。。。。几年后,轮日本高官到台湾拜访那位议员。。。发现那位议员的家,比他家还要豪华10倍以上,于是问他是怎么办到的。。。台湾议员走到窗前,指着远方︰看到那座桥了吗?日本人说︰那儿?根本就没有桥啊?台湾人︰那就对了。。。。。自杀率上升自1998年以来,日本年均自杀人数超过3万人,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4倍多,可以说日本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自杀大国”。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特别是日本经济低迷期大量的企业破产,精神脆弱而不堪重负,自杀的现象屡见不鲜。此外,日本在文化上有美化“自杀”和“殉情”的传统。一般日本人认为,“死”不可怕。不少人为了追求既定目标或者解脱痛苦,轻易选择“了结一生”。爱在网上聊天造成集体自杀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日本流浪汉人们都知道日本是个富裕国家,又有很好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似乎不会有无家可归的人了。其实不然。如今日本各城市都有不少流浪汉Homeless,不过他们绝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那种“乞丐”,而是日本社会现象的一种特殊反映。先看日本社会保障的一些主要规定。一旦失业完全无收入,每月可领到大约10—12万日元的失业补助金;对丧失劳动能力及无人赡养的老人,除每月可领约10万日元补助以外,房租减收,用水、看病免费,市内交通费70岁以上全免、以下减半,若有未成年的子女,还另外增加补助金。凭这样几条,足可以维持基本的生活,根本无需上街去“流浪”。那么,日本的这些流浪汉都是些什么人呢,一种是懒汉,不仅懒于去打工自立,甚至“懒”得去向政府申请补助;另一种是形形色色的失意人,企图当流浪汉来逃避现实的挫折或烦恼。这些人甘于充当流浪汉,自然有他赖以生存的吸引力:首先,日本餐馆橱窗里天天都陈列有各式菜肴样品,第二天就要换上新的,于是,处理下来的这些样品菜,就成为流浪汉免费享用的佳肴。听说有一次大阪市政府为一批流浪汉免费体检,竟发现其中相当多的人患有高血糖、高血脂等富贵病,足见这些人绝不愁没吃的。其次,当流浪汉自由自在,不受人约束。比如,拿了政府补助金,就要定期申报自己的经济状况,若发现另有其他收入,不仅取消补助,还要罚款;要是去了新的地方,又得重新申请;不如任意流浪不求人。再者,流浪汉如今在日本已形成一个群体,他们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处,同病相怜,彼此没有利害纠葛,省去通常人际关系中那些烦恼,所以条件虽差,倒也相安好处。正因为有如此“吸引力”,政府及相关部门虽多方向他们提供就业的岗位,而他们就是不肯去。每逢圣诞节和新年到来之际,常有些慈善机构或社团,出于爱心关怀,特意把那些流浪汉请到宾馆,让他们理发、洗澡,招待食宿,劝说他们结束流浪,回归社会。可是收效都不大,多数人酒足饭饱之后,第二天又过起流浪生活。由此看来,这些流浪汉大多数并非因就业无门、生活无着而被迫流落街头,而显然是别有原因,“自愿”流浪。据说,日本不少社会学家曾对日本的“流浪汉现象”做过调查和分析。有的认为,这些人心理健康有障碍,面对个人的、家庭的、社会的种种压力失去自制和承受的能力,以致企求在流浪中来“逃脱”;有的认为,这是日本社会多年来追求高福利、高享受的一种异化与反叛,当个人的高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往往走向了另一极端,想以无所求的心态来满足自己内心虚幻的欲望;还有的观点显得很“另类”,认为“塑料帐篷”与洋房都是家,选择住哪里,这是各人的权利,只要不犯法,都应受到尊重与保护等等。总之,这不是单纯“治穷”的问题,而是涉及人生哲学及社会学的一个社会问题。在神户海滨广场一角的树林里,可看到有七八个蓝色塑料帐篷,那就是流浪汉的“家”。只见一座座像野营用的那种小帐篷,里面除地铺外,还有电灯、收音机、微波炉及一些餐炊具,帐篷口多放着一辆自行车,有的还靠有钓鱼竿,有个帐篷甚至还养着一条狗。树林下有两三个人在聊天,年纪好像都四十出头。目睹这番景象,瞅着他们树下聊天的悠闲劲儿,我不得不承认,除了“房子”只是塑料帐篷以外,这里确实是个家。你说他无家可归,他说这就是我的家;你说他是流浪汉,他说我过得挺自在。世上说不清的事多着呐,日本政府除了在闹市区街道外,一般对流浪汉的帐篷也都宽容地不予限制,这大概也是出于一种尊重吧。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有穷人。日本作为一个发达国家,有穷人也并不新鲜。但是,日本的所谓穷人却未见得衣衫褴褛。有的甚至还穿着名牌运动鞋-实际上穷与不穷也不能用这一点来衡量。这里拍摄的穷人其实就是一些没有职业或者居无定所的人。因为日本多雨,所以这些以纸箱当床的无家可归者大都喜欢住在带有屋檐的公共场所或者立交桥的下面。尽管东京的冬季比不上中国的北方寒冷,但在阴潮的冬季也相当难受。这是一个自强不息的老奶奶,虽然也属于穷人的范畴,但她却能用勤劳的双手换取最低的生活保障。这位在街头表演杂耍的哥们也体现着一种自强的精神。和欧洲的许多发达城市比起来东京的街头流浪者在数量上要少很多。象这样肮脏的穿着实际上也并不多见。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贫困现象不仅仅属于贫穷的发展中国家,那些老牌儿的发达国家同样面临着贫困人口的问题,飞速发展着的中国当然也不例外-所以说贫困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5.1.2社会保障1)社会保险(1)医疗保险200635938304742458612351268127307(2)年金(退休)保险(3)雇佣保险20064466186447925618982927469630705123963416233418910982)公共扶助与服务20076180428222766764“社会福祉(福利)六法”日本是一个人口老龄化很严重的国家。全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人口的比例是18.5%,远超过国际通用的65岁以上人口比重达7%以上即为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为此日本修订了著名的“社会福祉(福利)六法”:生活保护法、儿童福祉法、身体障碍者福祉法、精神薄弱者福祉法、老人福祉法和单亲家庭福祉法,这六部法是日本全民福祉的法律保障。同时,日本还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公共的扶助(即公费扶助,如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保险、公费医疗等几个方面。由于日本公立医院非营利性公益性机构,所以,以“提高效率、服务透明、安定运行”为目标,2003年全国平均医院收入/支出之比为93.9%。由此可见,公立医院总体上是亏损的,亏损部分由国家和地方财政补贴。5.1.3宣传工具1)报纸2007读卖10020,朝日8049,每日3901人民日报2806,参考消息31832)电视3)书籍4)广告20082000700网络6005.1.4平均寿命2007200879.1985.992007变化趋势相同5.1.5人口增加率日本人口在2005年出现负增长为百余年来首次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人口动态统计年度推算显示,2005年居住在日本的日本人口首次出现减少趋势。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的“自然增长数”为负1万人,这是自1899年日本统计人口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此外,预计包括常住日本的外国人在内的总人口也为负4000人,这比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预测的“06年开始出现负增长”早一年。日本伴随少子高龄化问题进入人口负增长社会,将对养老金等社会、经济问题产生巨大影响,这对于人口至今持续增长的日本而言无疑是一个历史转折点。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剧1970年日本老龄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仅为7%,刚刚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但是日本社会老龄化的增长速度惊人。20年后的1990年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到12%,以后逐年上升,1995年为14.5%,2000年为17.3%,2005年竟然达到21%,是自日本1920年开展人口调查以来的最高值,超过老年人口比例达20%的意大利,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出生率下降联合国把14岁以下的人口定为少儿人口。1990年日本的少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8.2%,1995年下降为15.9%,2000年为14.6%和2005年为13.6%。日本经济学家惊呼,这样下去,不到2050年,日本人口就将减少到1亿以内。5.2教育5.2.1学校教育制度6、3、3、4制小学: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科目。一师多科。100%中学:社会一员所必须的素质。分科。100%高中: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人才所需要的素质。普通教育专门教育:工(机、电、化工、土木、建筑、信息、材料等)农、商、水产等大学:知识、人格、应用能力医学、牙科6年;研究生2,3年;短期大学2年20082247641971221091525035925243241336710976517028365.2.2教育制度的发展--19世纪末,藩校:武士子弟,教养、道、德、武、艺寺庙校:农家子弟,读、写、算。入学率40%明治时代,引入西方教育制度1872年,“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义务教育1900年,4年义务教育。入学率90%1907年,6年义务教育。入学率99%1947年,9年义务教育。入学率100%5.2.3升学5.2.4学校生活讲授、讨论会,学期4—9,10—3业余时间:俱乐部、旅游、打工5.2.5大学1877年,东京(Tokyo)大学,由开成所、医学所合成--1940年,东京(Tokyo)、京都(Kyoto)、东北(Tohoku)、九洲(Kyushu)、北海道(Hokkaido)、大阪(Ohsaka)、名古屋(Nagoya)共98所国立大学。一桥、东京工业、大阪外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