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之日元•1.日元的简介•2.日元的版面图案•3.日元的国际政治影响•1.日元的简介日元简介流通中的日元硬币模样日元的大概发展历程•日元是日本的货币单位名称,创设于1871年5月1日。日本货币单位“円”(日圆),是在1871年6月27日(明治4年5月10日)制定的,以取代当时的四进制的二分金。•1874年日本走向银本位。1897年日本确立金本位制,含金量定为0.75克,1953年5月含金量宣布为0.00246853克。•日本自1871年日元诞生后至1984年新日币发行前,纸币上也都是印制着当政者的肖像,自1984年以后流通的纸币上,日本政府进行改革,决定全部用清一色的学者肖像,且又都是明治维新时期所涌现出来的各个学科领域里的领军式的人物,以此来鼓舞国民的士气。日元的版面图案日本硬币的“正面”和“背面”有点分不清楚,大部分人都倾向于有个大“1”或者说标有年号的那面是背面。1日元硬币的正面是一棵小树,据说是一种名为“若木”的植物。•币值最小的硬币的制作成本往往高于它本来的价值。制造1日元硬币光铝就需要0.7日元,再加上其他成本,它的成本会达到2日元。•纯铝制作赋予了1日元硬币某些独有的特性。首先,它是唯一一种可以浮在水面上的硬币。但如果你往水里一掷或者用手按一下它也会沉下去。•其次,如果你把1日元硬币拿去微波一下,它会变成一团糊。我们想试一试,但是这样会因为违反损害货币法而获监禁一年或20万日元的罚款。不过,如果你正好在另一个国家手里又有1日元的话,就可以尝试一下……因含锌量较高,5日元的硬币闪烁着特殊的黄色。除了闪亮的色调,这种硬币通身都含有乐观主义象征。其正面有代表水的横线,水中稻谷正长得旺盛,中心孔的四周有轮齿,这些象征着日本的农业、渔业和工业。背面有一对豆芽,据说是象征日本逐渐成为民主国家。这种硬币是在神殿许愿或放在钱包里求好运的第一选择。正面是京都平等院风凰堂,背面是月桂树枝。因为含铜量太高,这款硬币可能是最丑的日本硬币了。根据年份的不同,它们价值也从一枚10日元到20日元不等。最值钱的是昭和三十三年(1958年)的边缘有齿的10日元硬币。因为1959以后发行的10日元硬币都没有锯齿边缘,所以这款硬币现在非常稀有,价值约50日元一枚。所以亲在花掉10日元硬币之前,一定要记住先确认下有没有锯齿。50日元的硬币也非常好辨认,因为中心有一个圆孔,它并非历来就是这样。日本人这样设计是为了一石三鸟:第一,节省材料成本;第二,使其不易仿造;第三,更方便人们区分,闭着眼睛一摸就知道。。最初几年发行的50日元是没有孔的,但是日本人很郁闷地发现它跟100日元的硬币太相似了,无论是材质还是图案(50日元正面是菊花,100日元正面是樱花)。所以后来发行的50日元就有孔了。100日元硬币也是日本在1964年为庆祝东京奥运会上发行的第一套纪念币。正面图案是梧桐花和叶子,背面上下是竹叶,左右是橘叶和果实。500日元是日本最新的硬币,也可能是世界上根据外汇汇率最有价值的标准货币。500日元硬币的特殊之处还在于其背面隐藏有一些极为细小的字母。即使你使劲眯着眼睛看都不一定能找出N-I-P-P-O-N这几个只有0.2mm大小的字母。2000日元新钞的正面的图案,是位于冲绳县那霸市首里城的守礼门,中间的水印也是守礼门,背面是日本国宝《源氏物语绘卷》中光源氏和冷泉院会面的场面,文章是《源氏物语》“铃虫”一章和词书的一部分,还有紫式部的画像。2000日元新钞票于2000年7月19日终于开始使用。印制2000元新钞原是小渊在世时提议的,理由是时值千禧之年,日本经济也由10年的沉沦走向复苏,发行新钞会刺激消费增加。•2000元新钞一出场就成了收藏家们的目标,很长一段见不到新钞的。•现在各商店使用的收款机是按现有的钞票种类设计的,纸币1千、5千、1万,共3个位置,2千元没有位置,比5千日元只短1毫米,容易搞混,不能往一起放。比1千日元长4毫米,还将就区别,就和1千日元放到了一起。一万日元纸币上的人物肖像是江户、明治时代的伟大教育家、思想家福泽谕吉。《劝学》是他的名著之一,他宣扬人人平等。正中透明水印肖像也是使用福泽谕吉的照片。纸币票面上绘有各式各样的花纹,在赋予纸币一种高雅品格的同时,也可起到防伪作用。所有纸币的正面都印有日本银行行长的印章,为了防伪,这个红色印章采用特殊发光油墨印制。一万日元纸币背面的图案是雌雄一对野鸡。野鸡是日本的国鸟,栖息在本州、四国、九州等地。所有纸币背面都印有NIPPONGINKO(日本银行)字样。现在,通常日本人在发“日本银行”的音时,都是读“NIPPONGINKO”。另外,“NIPPONGINKO”字样的左边是日本银行的标记。所有纸币的背面都印有日本银行的负责纸币发行与回收的发行局长的印章,这是纸币作为银行兑换券的遗迹。当时印章是纸币发行负责人的一种担保证明,确保“本纸币非伪造,随时能与金币、银币进行兑换”。为了防伪,此印章也使用特殊发光油墨。五千日元纸币的人物肖像是从明治时期至昭和初期非常活跃的教育家、国际知名人士——新渡户稻造。纸币的左下方绘有世界地图。这是源于作为日本战乱时期的和平使节的新渡户稻造的一句话:“吾愿为桥梁跨越太平洋”,所以地图中间既非日本,也非美国,而是太平洋。五千日元纸币的背面绘有富士山与本栖湖的图案。富士山最大特点是富士山脚伸展着美丽的原野。本栖湖是富士山周围的“富士五湖”之一,位于西面。富士山的流水注入本栖湖,清澈的湖水倒映着美丽的富士山,人们把这个倒影称作“倒富士”,经常被人绘成图画、拍成照片。五千日元纸币上的富士山是摄影家冈田红叶先生于1936年站在本栖湖畔的山上拍摄的远景。一千日元纸币的肖像画是明治文豪夏目漱石。夏目漱石发表了《我是猫》以及叙述教师时代经验的《少爷》等许多作品,深受广大国民喜爱,晚年发表的《心》等许多名著更是闻名于世界。所以被采用作为纸币的肖像。一千日元币的背面绘有一对雌雄丹顶鹤。在江户时代前,日本全国都生活着丹顶鹤,由于乱捕获、潮湿草原的减少,一时间认为丹顶鹤几乎绝迹。其后又在北海道的钏路湿草原发现了20只左右的丹顶鹤,就把它们作为国家级天然保护动物。一千日元上的丹顶鹤的形象是以摄影家兼丹顶鹤生态研究者林田恒夫所摄照片为基础绘制的,展现了丹顶鹤求爱舞的英姿。2004年新版的5000元日元,它的正面是日本明治时期女作家樋口一叶的肖像,她是日本批判现实主义的开拓者之一,开始揭露社会黑暗、描写下层社会贫苦人民的苦难生活,而且语言简洁有力。同时也是日本纸币上出现的第一位女性人物。表达的含义有:一叶生前的生活是很贫困的,希望今后人们看到这张纸币的时候,能够更加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背面是korinogata创作的鸾尾属植物绘画。正面的肖像是日本著名细菌学家野口英世,背面是日本的国花樱花和富士山。Bytom-Pan日元的汇率及其国际影响力1/25/2020copyright2006freetemplatefrom•当年明治政府将一日圆的币值订定为与纯金1500毫克等值,并设有次一级的币值单位钱,相等于0.01日圆。现时日圆的汇率是1美元换101.6日圆(2013-5-23)。•1874年日本走向银本位(1日圆等于90%成色的416格令白银,与同期西洋银元白银含量非常接近)•1897年明治30年,日本第二次金本位,规定1日圆等于750毫克黄金(0.75克),1美元=2.005日圆,一直维持到1917年。20年稳定。100日元=49.875美元•1914年大战爆发,停止金本位。(大正3年)•1923年9.1关东大地震,当时1美元=2.63日元•1928年,1美元=2.3日元27•1931年英国取消金本位,日本在12月17日取消•1932年6月,1美元=3.33日元•1932年底,1美元=5日元•1934年,1美元=3.45日元(100円=29美元)•1941年,1美元=4.2日元(昭和16年)•战后1945年9月,1美元=15日元。•1947年3月,1美元=50日元。•1948年7月,1美元=270日元•1949年,1美元=360日元,开始固定汇率制度。•使用的日本货币单位“円”(日圆),是在1871年6月27日(明治4年5月10日)制定的,以取代当时的四进制的二分金。当年明治政府发布《新货币条例》,规定新货币采用金本位,以圆为单位,一日圆与1500毫克纯金等值,并设有辅币单位钱及厘,一百分可换一日圆。•根据考据,“日圆”这个“圆”字来自香港,因为当地最先把银圆由形容词变成量词,并在当地生产的银元刻上“香港壹圆”四字。这个变化从香港传到日本,亦成为了当地通货的名称。2829随着日本领导层的又一次变更,以及更激进的货币刺激政策的预期,作为安全避风港的日元跌至了六个月来的低位。货币分析师表示,日元强势的日子已经到头了。周五,在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表示将解散众议院提前进行选举之后,在亚洲交易的日元兑美元下跌至81.2,持续了前一天的下滑态势。分析师表示,民意调查表明了日本民主党的失败,这将为自由民主党强制日本央行开始无限制的货币宽松政策铺平道路。自由民主党的领导人安倍晋三成为首相,他呼吁通过无限制的货币宽松政策来刺激通胀,之前几年,日本一直处于通缩状态。通胀目标是1%,但是安倍晋三希望提高到3%。这一目标意味着日本央行在未来数年里不得不采取宽松政策。然而据路透社报道,自民党在周五呼吁设定2%的通胀目标。这些都预示着货币的进一步疲软,而自从9月中旬以来,日元兑美元已经下跌了4%。对于全球经济前景以及欧洲债务危机的担忧促使投资者购入日本债券和货币来避险,推动日元走高,但也损害了日本的出口。•外资的流入导致日元兑美元在过去两年里都保持在80左右,而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前,平均水平为115。•日本政府想压低日元来支持出口,东京方面推出了8万亿日元(合1010亿美元)来干预货币市场,日元兑美元触及了75.78的历史高位。•但是强行干预外汇市场走势在疲软的经济前景下,导致经济走低。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第三季度GDP环比收缩了0.9%,年下降率为3.5%,迫使经济陷入衰退。•真实的原因可能是:地震以后,日本国内企业由于被迫减产或停产,造成了企业间货币流速的大幅度降低,从而形成了“资金黑洞”。日本企业由于普遍的高短期流动性负债(信用经济发达的表现),其货币乘数越高,对于基础货币的需求越小。当地震阻断了高速运转的货币,也就是由于货币乘数的下降导致了对于基础货币的额外需求。直接后果就是对于“日元海外资本”回流的要求,以补充其净现金流不足的问题。同时,日银在超短期内集中投入的大量日元基础货币,也被瞬间吸收,结果上看,黑洞出现了。如果这是问题的真实答案,我们就要思考一个问题:“一旦日本的生产恢复,也就是日本的货币乘数重新趋于高速运转,那么前期释放出来的日元基础货币将何去何从”?如果无法顺利回流到国际市场,这个额外的货币必将带来其国内的“通货膨胀预期”,这也将彻底改变日本国债的命运,从而改变通缩了20多年的,日本经济的走向。日本自1886年起采用金本位制,并发行可以兑换金币的日本银行券,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废除了金本位制,1964年日圆成为国际流通货币,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日圆在1971年实施浮动汇率,此后日圆日趋坚挺,与美元的弱势形成强烈的对比,并成为较强的国际货币。日本是一个自然资源贫乏、国土狭小的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必须来自对外贸易,日本的进口额很高,但出口额更高,每年都有巨额的外贸顺差,是世界第三大进口国及出口国,1991年底至1992年初,日本金融丑闻传出,经济开始萧条,成长速度减缓,日本经济上未全面复苏,2001年3月日本银行再度恢复零利率,以期刺激经济为目标。日元贬值对于日本而言意义重大,或将缓解长期困扰日本的一个难题——日元升值。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升值对于日本经济的影响仍在持续,短期而言日元升值吹大了日元资产价格,股市楼市飞涨最终引发了泡沫的大破裂,长期来看日元升值造成日本国内通胀阴魂不散,对于日本的出口而言,日元长期升值也让日本产品竞争力不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