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荆轲刺秦王学习目标①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重点文言现象。②疏通文意,体会荆柯不畏强暴、不怕牺牲、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英雄气概。③学习本文用词精当,塑造人物简练传神的特点。七雄争霸地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文学知识《战国策》,了解荆轲刺秦的历史背景。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情节。3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作品简介1.《战国策》:《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最后由西汉刘向编校整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记载了继《春秋》以后,讫楚、汉之起,共245年间的历史。《战国策》的艺术特色:①富于文采。语言明快流畅,纵恣多变,委曲尽情。②描写人物的性格和活动,更加具体细致,也就更显得生动活泼。③所记的策士说辞,常常引用生动的寓言故事。2背景介绍(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王大怒,当即下令,发兵燕国,很快就占领了燕国大半的国土。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到辽东。秦王非要捉到太子丹不可。燕王喜被逼无奈,只好杀了太子丹向秦王请罪求和。在以后的五年中,秦国先后灭了赵,魏、楚、燕、最后灭齐。秦国“远交近攻”的策略实现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愿望实现了,至此,七雄纷争的战国全部归并到秦国。中原诸侯从东周开始,经过500多年的争夺,最后统一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由于其悲壮动人而传诵千古。)•3、简介荆卿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二、整体感知课文:学生朗诵课文。1.字词积累,检查同学诵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第1段:王翦(jiǎn)第2段:臣愿得谒(yè)之督亢(dūkàng)第3段:樊於(wū)期皆为戮(lù)没痛于骨髓(suǐ)揕(zhèn)其胸偏袒扼腕(wàn)切齿拊(fǔ)心第5段:以药淬(cuì)之血濡(rú)缕第6段:人不敢与忤(wǔ)视第8段:叱(chì)太子第9段:变徵(zhǐ)之声士皆瞋(chēn)目第10段厚遗(wèi)秦王宠臣第11段:振(zhèn,通“震”)怖第14段:图穷匕见(bǐxiàn)第16段:夏无且(jū)被八创(chuāng)第17段:箕踞(jījù)以骂契(qì)约第18段:目眩(xuàn)良久•2.成语积累•切齿拊心: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事物已成陈迹。•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图穷匕首见: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徵,古代五声之一,读zhǐ。1、通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2、重点赏析“易水诀别”这一部分。3、掌握文中重要的字、词、句解释,提高翻译能力第二课时整体把握:1、准备。(1--6)2、诀别。(7--9)3、刺秦。(10--18)(1)简介背景。(1)(2)准备“信物”。(2-4)(3)准备武器。(5)(4)配备助手。(6)(1)、怒叱太子。(7--8)(2)、易水悲歌。(9)(1)、计见秦王。(10--11)(2)、勇刺秦王。(12--17)(3)、壮志未酬。(18)通读课文,理出故事梗概。《荆轲刺秦王》的结构,全文可以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引子(从“秦将王翦破赵”到“至燕南界”)简介背景,秦军大兵压境,燕国危在旦夕。第二部分:开端(从“太子丹恐惧”到“愿足下更虑之”)太子丹请荆轲商量对策,荆轲提出办法,太子丹又不愿执行。提出行刺秦王,故事开始。第三部分:发展(从“荆轲知太子不忍”到“终已不顾”)从准备“信物”到寻制凶器,从配备助手到易水送别,故事一步步向前发展。第四部分:高潮(从“既至秦”到“被八创”)荆轲廷刺秦王未遂,断左股,被八创。第五部分:结局(从“轲自知事不就”到结尾)荆轲刺秦王彻底失败。学习1-9段1。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语。第1段: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第2段: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第3段: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第4段: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第7段:荆轲有所待,欲与俱•第8段顷之未发,太子迟之1。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语。第1段: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掠夺、夺取第2段: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假如没有。拜会,前往。接近)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同“悦”,喜欢,高兴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因为第3段: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刻毒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长叹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上前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欺侮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袒露一只臂膀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捶胸、痛心第4段: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匣子,用匣子名词做状第7段:荆轲有所待,欲与俱一起第8段顷之未发,太子迟之以……为迟,认为……迟缓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二)指出下列各句中的文言现象(句式),并翻译。•(1)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2)父母宗族,皆为戮没。•(3)吾每念,常痛于骨髓•(4)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二)指出下列各句中的文言现象(句式),并翻译。•(1)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定语后置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为赏格,悬赏他的头。)•(2)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动句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3)吾每念,常痛于骨髓•(状语后置我每当想起这一点,常常恨入骨髓)•(4)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判断句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人,那是没用的人。)研习课文第1-9段,思考下列问题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2.找出描写荆轲的相关语言并分析表现了荆轲怎样的性格特点。3.文中写到了太子的“不忍”,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研习课文第1-9段,思考下列问题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提示:破、虏、收、进、略、至,连用六个动词展现给我们一个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的强大的秦国,秦国的长驱直入给弱小的燕国带来巨大的威胁,可谓是“危在旦夕”。这是荆轲刺秦的大背景。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是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2.找出描写荆轲的相关语言并分析表现了荆轲怎样的性格特点。•提示: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3.文中写到了太子的“不忍”,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提示: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研读课文第1-3部分:1、第二部分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2.太子丹求“天下之利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3.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4.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5.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6.易水辞诀这一场面的描写烘托了一种怎样的气氛?7.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文段10-18段重要的字、词、句解释,提高翻译能力。•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和神态描写,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突出人物性格的方法。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一、自主学习:根据下列提示的重点字词,疏通课文(展示)第10段: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第11段: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第13段:以次进,至陛下。前为谢曰第14段: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右手持匕首揕之第15段:卒不起意,尽失其度诸郎中执兵,皆在殿下。第16段: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重点突破:固定结构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2、而卒惶急无以击轲3、将奈何4、荆轲有所待5将军岂有意乎6、荆卿岂无意哉7、仆所以留者8、事所以不成者……(“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意为:有……的人(东西)。“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表揣度,是否……呢。)(表反问,难道……吗。)(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同上。译为:……的原因。)合作探究:1、小组讨论,找出文中特殊的文言现象。•(一)通假字:•秦王必说见臣•使工以药淬火•日以尽矣•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今日往而不反者•请辞决矣合作探究:1、小组讨论,找出文中特殊的文言现象。•(一)通假字:•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2、指出句中的文言句式并翻译。•(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2)见燕使者咸阳宫状语后置省略句(秦王)见燕使者(于)咸阳宫(3)给贡职如郡县状语后置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4)燕王拜送于庭状语后置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5)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定语后置侍立在殿上的臣子们,不能带一点兵器•(6)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状语后置•蒙嘉替他事先向秦王进言说合作探究(研习文章三、四、五部分)•1.思考:文中是怎样描写“秦廷行刺”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2.概括文中的人物形象•1.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北宋苏洵非议荆轲之行曰:“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南宋鲍彪为《战国策》作注说:“轲不足道也。”南宋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西晋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东晋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请谈谈你的看法。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2、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2、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提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地看待荆轲刺秦王的行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思考:荆轲是如何廷刺秦王的呢?提示:•1.廷刺秦王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