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第一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参考书目:1、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王文章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向云驹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3、非物质文化遗产精要(新版),段宝林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4、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牟延林等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邹启山主编,大象出版社,2006。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内涵界定1、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2、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二)我国国务院的内涵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与之相关的文化空间。1、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2、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2)传统表演艺术。(3)风俗活动、礼仪、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文化空间(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2)传统表演艺术。(3)风俗活动、礼仪、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世界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复合遗产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遗产的组成部分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志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文化部公示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门类(1)民间文学(2)音乐(3)舞蹈(4)戏剧(5)曲艺(6)杂技与竞技(7)美术(8)手工技艺(9)传统医药(10)民俗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1、传承性(1)传承方式家族式传承师徒式传承社会化传承(2)传承特点:口耳相传不反对变化,鼓励变化2、活态性(1)文化内涵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并传达给受众的。(2)在传承、传播过程中的变异、创新。牛郎织女传说3、无形性(1)主要依据人能否直接感知到事物形象而得出的。(2)是抽象的文化思维,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且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而变化。(3)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的无形性不排斥其在存在和传承时的有形性。4、地域性表现在不同地区、种族、信仰的群体、个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5、稳定性6、综合性(1)构成因素的综合蒙古族长调民歌与其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心理、世界观、人生观、生态观、风俗习惯等紧密联系。妈祖信仰通过神话、传说、故事、音乐、舞蹈、戏曲、叙事歌谣、游戏、祭典、民俗、等形式表达。(2)功能的综合性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公布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项目:羌年中国编梁木拱桥营造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项目中国篆刻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中国书法中国剪纸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南京云锦织造技艺花儿侗族大歌格萨(斯)尔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玛纳斯妈祖信俗呼麦南音热贡艺术西安鼓乐粤剧藏戏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端午节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京剧针灸